另起爐灶?高爾夫超級聯賽的機遇與挑戰

本文首發於《東方高爾夫》

沉寂了許久的高爾夫超級聯賽近日又站在風口浪尖上。

另起爐灶?高爾夫超級聯賽的機遇與挑戰

點擊添加圖片描述(最多60個字)

當年路透社首次披露高爾夫超級聯賽(以下簡稱“超級聯賽”)運營方世界高爾夫集團的奇思妙想時,人們一度以為這個想以高獎金作為突破口的巡迴賽開的是一張空白支票,並沒有人們認真把它當回事。

沒想到,21世紀20年代剛一開始,世界高爾夫集團不僅宣告這個計劃已啟動6年,而且已找到金主,並披露了巡迴賽的啟動日程以及包括賽事規模在內的賽事執行方面的細節。

消息一出,業內譁然。

毋庸置疑,球員尤其頂尖球員是巡迴賽真正老闆。超級聯賽未來能否成功,就在於他們能否得到頂尖球員的支持和擁護?美聯社記者道格-佛格森直接點出超級聯賽首先要有老虎伍茲點頭才行。

超級聯賽的玩法就是王牌對王牌,每個賽季只開放給48位種子選手。如果屆時登場的48名選手實力不濟,超級聯賽難以走遠。

頂尖球員的年度賽程往往在25場左右。超級聯賽每年要打18場,加上四大滿貫賽,加起來就是22場。頂尖球員如果投靠超級聯賽,基本就會以此而主,很難兼顧其他巡迴賽。從世界排名就可看出,頂尖球員分佈最為密集的是美巡賽和歐巡賽。頂尖球員的數量從來都是稀缺的,超級聯賽啟動階段必須挖兩大巡迴賽的牆角才行。

這樣的事兒美巡賽和歐巡賽自然不會接受,兩大機構已表態不會支持超級聯賽。

很多人就此認為超級聯賽玩不轉。

話雖如此,世界高爾夫集團可是幕後運作了許久,絕非興之所至。那些金主也不是錢多得沒地方花。

擺在全新的超級聯賽面前的障礙的確很多,但並非沒有路可走。近年來,各國領袖判讀全球形勢總愛提一句話:“我們處於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這一判斷同樣適用於世界高壇。

世界高爾夫集團的大金主有中東石油資本的身影。這幾年在中東舉行的迪拜沙漠精英賽、沙特國際賽、阿布扎比錦標賽以及迪拜世錦賽充分表明,中東人是有這筆預算的。這些賽事的看點不在於賽事總獎金多高,而是贊助商拿出大筆出場費來邀請歐美頂尖球員參賽,這些出場費加在一起是賽事總獎金的好幾倍。如果把出場費拿掉,直接加在獎金上,應付幾站超級聯賽綽綽有餘。

美巡賽和歐巡賽是不會支持超級聯賽,但頂尖球員並非鐵板一塊。此前就屢屢傳出球員要求增加大滿貫賽獎金的聲音,認為主辦方拿走了大頭,球員應該拿到更多。出道沒幾年的球員或許只能與美巡賽歐巡賽站在一起,那些三、四十歲的名將則沒有這一顧慮,他們可以放手一搏。賈斯汀·羅斯在2019年擁抱新的球具贊助商就可說明問題。

更重要的是,高爾夫正處於上升階段,存在著很多機會。當年亞洲PGA巡迴賽(亞巡賽的前身)能夠另起爐灶,從更早起家的亞洲巡迴賽奪走市場,原因在於空間足夠大,亞洲巡迴賽難以吃獨食。美巡賽、歐巡賽給予頂尖球員的收入預期是穩健型的,超級聯賽則是全新洗牌。未來究竟會如何,就看頂尖球員的選擇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