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硬核」逛街模式,讓我看到了行業未來

一些故事在蓬勃生長,往往意味著另一些故事在消亡。

1979年,美國社會學家查爾斯.佩羅曾對美國三里島上的核電站反應堆融毀事故進行了一次深入地調查,事後他的總結調查報告結論,最終讓普通大眾吃了一大驚。

在他看來:這起大事故的起因並不是傳言的蝴蝶效應引起的,因為沒有誰能阻止蝴蝶煽動翅膀。他認為,人們最需要的並不是安全意識,而是安全系統。

災難往往總是歷史的破壞者和塑造者,但是命運的權杖其實始終掌握在人的手中。蝴蝶振翅的最終事件往往是無法被精準預測和確定的,但是對於個人而言,抽離於表面的痛苦,藉機思考災難對於自身的應急反饋,從而修復完善自身的“免疫系統”,看到新的機會或許才是更有意義的事情。

這讓我再一次看到了災難的兩面性。

2020的開年,對“客流即是生命”的商業地產及廣大實體商業而言同樣如此。租金、運營、庫存等重重壓力,考驗著每一位運營者。然而,危機之下也正在孕育著一場推動行業前行的思索,甚至將是改變和影響行業生存的遊戲規則。

因為我發現,一些實體商業的硬核產品已經悄悄悄然開始,並將推動著行業的崛起和“免疫力”的增強。

這「硬核」逛街模式,讓我看到了行業未來

01

眾所眾知,2003年曾被稱為中國互聯網的第二次啟蒙年。

就在當年的5月10日,秘密籌劃了26天的淘寶網正式啟動,馬雲和他的團隊舉杯慶祝,在上線的當天,淘寶網上赫然寫著:“紀念在非典時期辛勤工作的人們。”

同年底,中國網上購物的網民比例達到了驚人的40.7%,比2002年整整提高了20.4%。

也是在那一年,QQ秀功能終於幫騰訊的馬化騰掙到了錢,網易的丁磊成為了中國首富,攜程成功上了市,京東的劉強東初嘗線上銷售的甜頭後便決定孤注一擲。新浪、搜狐等門戶網站相繼實現了盈利,互聯網經濟迎來了真正的井噴時代。人們也開始感受到了互聯網行業的真正價值。

後來據《新民晚報》進行的一項調查數據顯示:“那一年沒有上網交易的企業90%都為當年的非典所傷,而國內140萬阿里巴巴的會員企業中一半免受了影響,有些企業的業務不降反升,阿里平臺的每天新增會員數更是達到了3500名,每天供求信息量增長了5倍,每天收入1000萬元。

從而創造了非接觸經濟的奇蹟。

同樣,《福布斯》雜誌對網易遊戲的創始人也給出了這樣的評價,“丁磊鼓勵了整整一代年輕人渴望進入互聯網行業。”

當我們回頭看看那一段歷史時,2003年的非典由於信息不暢等原因,驚惶之情應該比信息通暢的這次新冠肺炎大約要更甚,但同時暴露出的許多新的市場需求和偉大企業,至今讓我們津津樂道。

任何時代都不會缺乏挑戰者,但每一個時代卻只會獎勵那些勇於創新,拼搏進取的人。

這次的疫情除了表面的損傷之外,商業地產和實體商業這個受衝擊最嚴重的行業又將讓我們從中看到了什麼?

02

預測總比總結困難百倍,但依舊需要我們從一味的痛苦和抱怨中跳出來審視,也看到了很多新的市場和希望。最明顯的效果無疑是生鮮電商和在線教育。

說實話,在疫情出現前,這兩個細分領域幾乎要被市場證偽和麵臨著不可言說的痛,結果卻突然就獲得了一波龐大的免費客流。全民線上團購生活,讓本來有實力但沒有嘗試過互聯網買菜的消費人群,驀然間發現了一片新天地。

同樣,作為此次疫情的重災區,武漢這座城市自宣佈封城以來,各大實體商業基本進入了停業的狀態全民“宅”在家的狀態,讓手機成為了市民的唯一消費通道。武漢的實體商業開始紛紛加碼線上“逛街模式”,開闢出了一條有別傳統的新的線上戰場。

作為武漢高端商業的龍頭,武漢國際廣場開啟了電子商城小程序,同時設立了粉絲服務群+九大品類服務群,如美妝群、美衣群、腕錶飾品群等,開啟了24小時線上群營銷和預定服務。

這「硬核」逛街模式,讓我看到了行業未來

武商廣場電子商城小程序

而去年底開業的武昌綠地繽紛城則攜手部分商戶開啟了多個新銷售渠道平臺及線上營銷活動,由專人負責運營的買買群社群營銷,邀請知名直播營銷專家開通了線上直播間平臺,引導商戶線上“雲銷售”。

印力集團旗下19家購物中心則急速上線了“ONLINE 溫暖商店”,短時間內協同印力合作伙伴臉臉搭建平臺、打通物流配送,攜手眾商戶及時上線產品,為租戶銷售提供了特殊時期的平臺和工具,通過線上渠道助力商場運營會員,形成線下、線上流量及服務的裂變與複用。

這「硬核」逛街模式,讓我看到了行業未來

泛海城市廣場

同時還有武漢群光廣場、奧山世紀廣場、泛海城市廣場、武漢王家灣摩爾城、泛悅南國中心等購物中心,也紛紛開啟和打造了線上雲逛街模式,開通線上購物雲程序,協助品牌商戶建立微信粉絲群等線上雲服務。

另外,位於街道口的武漢銀泰創意城更是開啟了抖音淘寶線上直播,由各品牌商戶員工做直播。待商場恢復正常營業後,憑訂單信息便可直接前往專櫃提貨,打破了以往只能在線下購買的逛街模式。

這「硬核」逛街模式,讓我看到了行業未來

銀泰櫃姐直播

03

亞里士多德說過人生最終的價值在於覺醒和思考的能力,而不只在於生存。

可能在疫情之下,目前多數實體商業開發和應用的的線上逛街產品和渠道,體系還並不成熟,平臺也還不夠完善,有的效果甚至並不太如人意。

但真正讓實體商業重新認識到了:再也不能只將線上僅僅作為線下的一個補充渠道對待了,它應該成為一個巨大的流量入口和足不出戶輕鬆購物的“雲商場”。這已是達成的一個普遍共識。

在未來,這應該會成為遊離於實體商業的另一個必備形態存在,並引導著人們的消費習慣和生活方式的改變。

坦率地說,與傳統實體商業主要客流必須通過公共交通、自駕、步行等方式進行線下的體驗和交易相比,將來不受限於空間、天氣、環境、交通、營業時間等的線上“逛街模式”,才是特殊時期能彌實體商業困局的真正“硬核產品”和生存之道。

這「硬核」逛街模式,讓我看到了行業未來

【後記】

德國心理學家艾賓浩斯的遺忘曲線理論說過,“人們遺忘一件事情的速度不是線性的,而是開始遺忘快,後續的速度則會漸漸變慢。”

它告訴了我們,什麼事怕的就是被人遺忘。

無論是古老的歐洲黑死病噩夢,還是17年前的SARS,都在一定程度上催生著人類和各行業的思考。

這些災難不僅沒有使城市的固有經濟遭到巨大的破壞,反而還推動了人類文明和歷史的新進程。因為技術革命和行業革新終將會隨著時間而保存和流傳下去。

一個共識是,這次疫情對商業地產的影響是短期的,甚至是一次性的,當生活迴歸正常,這個行業長期向好的態勢是不會改變的。

但是,一場全民的線上生活和極致條件下的生存考驗,必將會湧現出很多新的行業趨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