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师大学生访问成昆线村民


川师大学生访问成昆线村民

1776# 原创 作者:四川师范大学 董超 铁道兵战友网 2020-01-18

今向铁道兵战友推荐,我校中国哲学专业2018级硕士研究生董超同学写的《修路的战士,卡沙沙——采访成昆铁路沿线凉山州德昌县锦川乡金沙村村民纪要》一文,这也是我们第十一次重走成昆路社会实践活动的一次具体的实践活动。

这次采访活动,董超同学有感于金沙村老村民钟维志大爷回忆当年铁路的修建给当地村民带来的好处,了解到当时良好的军民关系,深受感动,通过采访纪要,生动地重现了当年铁道兵战士服务祖国的情怀和对老百姓的爱护。指出虽然时间流逝,已近五十年,但铁道兵的精神却历久弥新,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年轻人拼搏奉献。凉山州的人民也永远记得那些年为他们修路的战士,他们会唱——修路的大哥,卡沙沙!这确实令人感佩!今年是成昆铁路建成通车五十周年,董超同学的心得体会,道出了凉山人民的心声,这也是我们老铁道兵为国为民,勇做贡献的初心。 蔡方鹿


修路的战士,卡沙沙——采访成昆铁路沿线凉山州德昌县锦川乡金沙村村民纪要

作者:董 超(四川师范大学中国哲学专业2018级硕士研究生)

川师大学生访问成昆线村民

一、活动简介

此次活动是四川师范大学中国哲学研究生2019年“英雄筑成昆,后辈传忠魂”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此次采访是由原铁道兵老战士,当年曾在金沙大队(即金沙村)修铁路,现四川师范大学杰出教授蔡方鹿,西南交通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唐眉江,四川师范大学伦理学专业讲师刘国云,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中国哲学专业博士研究生罗海军(我校中国哲学专业硕士生毕业后考上的博士),四川师范大学中国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四川师范大学思政专业本科生,及音乐学院本科生共计19人共同进行的。这是蔡方鹿教授连续第十一年带领四川师范大学中国哲学专业研究生开展的重走成昆铁路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本次活动主要采访了成昆铁路沿线德昌县金沙村的一位老村民,通过与老村民钟大爷的交谈,我们了解了一些当年修铁路之前的情景,明白了铁路、桥梁的修建给当地村民带来的好处,也了解了当时的军民关系,钟大爷对铁道兵战士赞不绝口。看到村子旁边的铁路,我们眼前似乎浮现了当年铁道兵战士们的飒爽英姿。

二、采访对象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德昌县锦川乡金沙村村民钟维志。


川师大学生访问成昆线村民

三、采访纪要

采访时间:2019年7月15日中午。

采访地点: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德昌县锦川乡金沙村村民钟维志家。

谈话人物:

1、 钟维志(金沙村村民钟维志,76岁,以下简称钟)

2、 蔡方鹿(四川师范大学杰出教授,原铁道兵10师46团1营2连8班班长,以下简称蔡)

3、 唐眉江(西南交通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以下简称唐)

4、 罗海军(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中国哲学专业2016级博士研究生,以下简称罗)

5、 张雪敏(四川师范大学中国哲学专业2018级硕士研究生,以下简称张)

  


川师大学生访问成昆线村民

  

蔡方鹿教授、江书记、采访钟维志大爷

蔡:您好!我们来采访一下钟大爷,请问您是金字旁那个钟嘛?

钟:钟,金字。

蔡:金字旁一个中,下面呢?钟什么?

钟:钟维志。

蔡:维?绞丝旁?姜维的维?

钟:嗯。维志。

蔡:志气的志呀?钟维志大爷。

钟:对的。

蔡:您今年好大的岁数了?

钟:我四三年出世的。

蔡:四三年出生。

钟:四三年的二月二十五日。

蔡:一九四三年二月二十五出生,今年也七十六了。

钟:七十七了。

蔡:我们研究生,四川师范大学的同学想来采访一下您,一九六八年,这里修铁路的时候,当时的情况,帮我们介绍一下,就是六七、六八年的时候,您当时是这里的社员吧。您是几队的呢?

钟:三队。

蔡:金沙大队三队。

钟:就是这个队。

蔡:哦,就是这个队,金沙大队三队。那么我们在这里修铁路,您当时是在挣工分,对不对。

钟:对的。

蔡:您就把您看到的我们铁道兵修铁路的情况,您回忆一下。

钟:久了想都想不起了哦。

蔡:想不起了哦。

钟:晓得四个吗五个哦。

蔡:四到五个。

钟:有个连长。

蔡:哦,有个连长。

钟:有四个是当兵的。

蔡:哦,一共四个,住到您家,住了好久呢?

钟:他们在攀枝花修铁路,修了铁路到我们这儿,他来招呼我的,他来招呼我,就在我们家住。

蔡:哪个地方的人呢?

钟:晓得山东嘛哪些地方的。

蔡:山东。

钟:几个地方的。

蔡:四川的是当兵的,山东的是当领导的。

钟:山东、山西、广东。

蔡:山西兵就是排长,广东兵有当班长的,有个高个子班长广东的。

钟:有个大胖子。

蔡:大胖子。

钟:就在这儿,就我们住这儿。胖乎乎的。

蔡:大胖子是个医生哦?白白的?

钟:当兵的。

蔡:四连的,四连在河边上。

钟:就在这儿。

蔡:哦,您说四连住在你们这儿。您跟那些铁道兵打交道。

钟:铁道兵在这儿就是好,啥子都帮倒做,栽秧子打谷子。

蔡:栽秧子打谷子,帮他们。那您看倒施工的时候,我们在这个地方修洞子,金沙隧道,还有这些桥,修桥,还有个三米二小桥。

钟:修桥,经常帮我们。

蔡:我们在这儿修了三座桥。

钟:桥,你们还那儿过的嘛。

蔡:哦,挖那个桥墩的基础,有时七八米深。就是说地面上的桥墩有好高,地面下挖的基础就有好深。哦,您看倒我们挖那个桥基。

钟:二连!

蔡:我就在这里修过。

钟:现在在修高速公路,就在火车那儿。

蔡:我们当时没菜吃,你们生产队给我们种菜,您知道不?

钟:我那哈儿还小。

蔡:您小啥子哦,您四三年的怎么小,我五一年,您肯定当时二十多岁了!

钟:您好大岁数了?

蔡:我十六岁多入伍的嘛,十七岁到这儿。

钟:那我比您大。

蔡:那您肯定大,您怎么小,我都知道了,您还小,您当时二十几岁了,对不对?你们还有个民兵连长,民兵连长叫啥子名字喃?

钟:倪福春,当的连长。我们那哈儿病了看病不给钱。

蔡:哦,你们病了感冒到我们营部卫生所看病不给钱。

钟:只用开个证明。您哪个队的,叫啥子。

蔡:哦,登记一下,也不收钱。

钟:就在那儿,就登记一下。

蔡:哦,卫生所。(对同学们说)他们来部队看病不收他们的钱,只登记一下。我们当时挖的中草药也送给你们嘛。(落实毛主席“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的六•二六指示)还有什么,您给我们研究生同学们讲一下。

钟:那哈儿年轻,好多记不到了哦。(铁路)是好久修通了哦?

蔡:七零年修通的。

钟:哦,我娃儿是七三年出的世。他当了兵的。

蔡:您儿子也当兵。什么呢?

钟:他这哈儿四十六七。

蔡:哦,都四十六七了!嗯,七三年出生。您对我们铁道兵还有什么印象?

钟:他们在这儿啥子都好!

蔡:都好?

钟:嗯。

蔡:我们拿不拿你们的东西?

钟:不拿,拿东西要给钱的。

蔡:那肯定嘛,你们那个甘蔗,我们来的时候两分钱一斤,后头你们卖给我们就一角一一斤,就涨价了,呵呵……我们修这个铁索桥以前,你们过安宁河是摆渡,有时候要淹死人哦!

钟:将将讲的,涨大水!就冲!

蔡:哪一年呢?记得倒不?

钟:嗯?

蔡:六几年吗?

钟:三连的。

蔡:三连的!

钟:修铁路的,就在这儿,整房子,一连的!

蔡:哦,一连在修啊,后来一连修了房子,他们打隧道就在那边了。一连来的时候,修房子,修房基的时候,去年那个大爷也说炸死了一个一连当兵的。

钟:点了炮,大概有十来分钟没有响,他就跑起去看,跑起去就炸了。

蔡:哦,点了炮没响,他一去就响了。

钟:嗯,跑起去就炸了。

蔡:大概六七年的时候!

钟:打谷子的时候。

蔡:哦,打谷子。意思是秋天?

钟:嗯,秋天。

蔡:六七年,六六年,我还没来。我六八年来的。

钟:大部分六八年来的,先头六七年,房子修起了,还有些工人。

蔡:民工?

钟:嗯,民工。

蔡:民工中队驻地就挨着我们二连。有那些内江来的。

唐:一个月就打一个手表出来。

蔡:民工不是,民工还是三十多块钱一个月。那些知青,知青放暑假来工地上打石渣,用来铺路。能干的一天可以打一方石渣,一个假期就挣一块手表。

蔡:但是他们吃饭要自己掏钱。我们当兵的吃饭、穿衣不掏钱,六块钱是津贴费。

钟:您是哪个连?

蔡:我二连的。

钟:那您认识巨连长不?

蔡:巨连长我怎么不知道。

钟:以前砍树,滚下来,打倒脑门心。

蔡:是的,山上砍树子,往下梭,你们老乡不注意,我们还赔了他。我知道,我们去砍树,你们生产队长不让我们砍,你们砍了树卖钱你们就分,我们砍了修路用,你们就没钱。所以队长就不干。

钟:做箱子。

蔡:哦,做箱子。我们后来还是达成协议了。

钟:家属也来过,他们是北方人,吃不来米。

蔡:山东人嘛。

钟:是山东那边的。

蔡:喜欢打篮球,我们二连修了个篮球场,走了以后,你们就拿来种地了。

钟:他们种了些板栗。

蔡:我们还自己种菜,在你们这儿买秧子。

张:钟大爷,我们刚过来的时候看到两辆火车,是不是这儿的火车既有拉人的?也有拉货物的哦?

钟:火车呀?

张:主要是拉货吗?

蔡:拉货,拉人?

张:都有噶?

钟:嗯,那哈儿坐火车相因。五块钱,这哈儿到西昌五十块。

张:那拉货,你们这边有没有啥子特产拉出去?

钟:有啊,比较少,海椒那些。

蔡:以前有甘蔗。

钟:有甘蔗。

张:那你们坐不坐这个火车呢?你们小的时候一般是啷个出去的?

钟:坐车,到西昌,那哈儿几角钱。现在五十了。

罗:也便宜呀,我们从成都坐下来八十一块钱。

张:晓得这些的,都是老人了。

蔡:铁路修好以后,你们种的东西就拿出去卖,你们出行也方便了。

钟:这哈儿方便,有大巴车来拉。

罗:这儿有高速公路了哈,我看到有三条路,这边是成昆铁路……

钟:有两条路。

罗:这条省道,108省道,哦,国道,108国道!这边是高速,攀西高速嘛。下头米易、攀枝花,上头就是西昌、成都。

蔡:钟大爷给我们同学讲一讲铁道兵在这个金沙村,您有什么感想?

钟:他们不拿我们的东西,啥子都是过买,很好,几个连在这儿都很好。

罗:哦,修高速路占了地,搬到这儿来。

钟:修路补偿了一万多,二万几。

蔡:那您在讲讲我们铁道兵,您的感想,随便讲,他们都没听过。

钟:他们没啥子说的,啥子都干得好,我们还没分田到户,集体挣工分,你们还没出世。(指着同学们)我要对那哈儿修铁路的铁道兵说,谢谢了!

罗:哈哈,没有,我八零后,我才三十。

蔡:最后我们送您一桶油。

罗:大爷身体好点没有,我听说您前一阵身体不太舒服哒,您要照顾好身体哈。

蔡:我们走了哈,谢谢您,谢谢钟大爷。

钟:谢谢!


川师大学生访问成昆线村民

访谈心得:

在蔡老师的带领下,同学参观了险峻而雄伟的成昆铁路,走在悬崖峭壁上,感叹风景奇险的同时,更是被当年铁道兵战士修建这条铁路的艰辛和奉献所感动。我们下山后,去寻找采访对象钟大爷的家,进了村子,一路询问过去,村民们都非常热情,甚至主动一路带着我们走到了钟大爷家门口。钟大爷岁数大了,腿脚不利索,但是听到我们来了,杵着拐杖热情地迎接我们。钟大爷家的院子很大,种着几株果树,我们惊喜地发现竟然有火龙果。楼房也修得很宽敞,我们在大爷家的客厅坐下,开始了访谈。

钟大爷岁数大了,听力不太好,记忆力也有些衰退,但是他一直认真地听着老师和同学的提问,尽量去回忆一些当年的情况。他说铁道兵战士在他们那里修铁路的时候真的很好,农忙时节还要帮他们栽秧子,打谷子,捡麦子。从来不拿群众一针一线,需要什么都是买,绝不让村民吃亏。钟大爷还回忆了自己小时候落水的事情,说铁道兵战士没来修桥以前,大家过河都是坐船,经常出事故,会淹死人的!就是铁道兵战士把桥修好了,他们过河就走桥了,就再也不害怕过河出事故了。钟大爷还说,修了铁路,修了桥,他们出门很方便,铁道兵战士们是好人,啥子都好!现在交通越来越发达,高速路也修通了,生活越来越好,日子过得好。钟大爷还提到了他自己的儿子,说他儿子也是当过兵的,从他的语气,我们可以感受到大爷的自豪感,也可以感受到他对军人的喜爱和佩服。

成昆路险峻异常,坐在T8869列车上,手机几乎没有信号,因为一路都在穿隧道。蔡老师说他们当年就在村庄旁边修隧道,非常不容易,那个时候机械化程度不高,几乎都是靠铁道兵战士的血肉之躯,一寸一寸,凿开了这高山,贯通了这铁路。钟大爷提到有战士牺牲,说点了炮不响,跑过去检查才响。修建成昆铁路,牺牲了两千多名战士,成昆铁路是奇迹,更是靠英雄的鲜血浇灌而出的花朵。金沙村的村民在提到铁道兵战士的牺牲时,无不非常感激,他们都念着铁道兵战士的好,念着铁道兵战士的奉献,千言万语化成一句话——感谢他们呀!

时间匆匆而过,距离成昆铁路通车已经是49个春秋,铁路慢慢地变旧了,但是铁道兵的精神却历久弥新,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年轻人拼搏奉献。凉山州的人民也永远记得那些年为他们修路的战士,他们会唱——修路的大哥,卡沙沙!


川师大学生访问成昆线村民

(编发:玉树临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