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裡的“非洲鯽魚”成災,一兩斤一條,卻黑的嚇人,能吃嗎?

在一些釣魚愛好者觀念裡,要想釣到不錯的魚獲,要麼去收費的黑坑、魚塘裡,要麼就必須去野外的大江大河裡。

然而其實,在某些“鬧市區”,一樣有著野生魚的棲息地,只要找到,輕鬆就能釣起驚人的魚獲,比如下面這位廣州釣魚人...

河裡的“非洲鯽魚”成災,一兩斤一條,卻黑的嚇人,能吃嗎?

城市排水溝,水深不過半米,卻棲息著大量野生“非洲鯽魚”

——所謂非洲鯽魚,就是現在許多魚市上都有的羅非魚,原產於非洲、形似本土鯽魚而得名。

廣州釣友劉師傅,週日到這處位於白雲區外圍的排水口垂釣,令他沒想到的是,這處看起來清澈水淺的小水溝裡,野生魚卻多的驚人,尤其是羅非魚。

不用打窩,簡單的蚯蚓魚餌,半天工費就釣起十來斤...

河裡的“非洲鯽魚”成災,一兩斤一條,卻黑的嚇人,能吃嗎?

並且令他吃驚的是,這些野生的羅非魚,不僅數量極多,且個頭驚人,其中不少達到一斤以上,甚至有將近公斤的“巨型羅非魚”...

這麼大的羅非魚,即使在廣東地區也不多見,劉師傅猜測可能跟此處水質較好有關。

因為這些年來大眾生態保護意識提高,廣州不少原來深度汙染的河流也是得到治理,尤其像這種處於下游的排水口,經過中上游的沉澱和治理,水質其實非常的清澈,因此生活其中的野生魚也越來越繁盛,像羅非魚甚至有“成災”的趨勢...

河裡的“非洲鯽魚”成災,一兩斤一條,卻黑的嚇人,能吃嗎?

並且羅非魚本身生長速度就很可觀,只要環境合適,自然就肥碩的驚人了。

不過,這些肥碩驚人的“非洲鯽魚”,釣起來確實過癮,然而其食用價值卻遭到不少人的質疑——羅非魚本身在廣東地區就不太受歡迎,而這些排水口裡生長的羅非魚更是全身鱗片發黑,看起彷彿如黑炭一樣,有人認為是汙染所致。

河裡的“非洲鯽魚”成災,一兩斤一條,卻黑的嚇人,能吃嗎?

這些魚渾身烏黑,看起來確實有些嚇人,不過說是汙染,也並不一定,也可能是因為生活的環境所致,屬於一種保護色。

老司機們,你們當地有羅非魚嗎?這種體色發黑的羅非魚能吃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