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黛初見時,賈寶玉為什麼要問妹妹可曾讀過什麼書?

愛讀書的毛荷西


寶黛初會是《紅樓夢》中相當經典的一幕,唯美浪漫。寶玉見到黛玉,第一句話是“這個妹妹我曾見過的”,並且向賈母解釋見到黛玉就有一種彷彿舊友重逢的感覺。而第二句話呢,就是問黛玉“妹妹可曾讀書”。

寶玉為什麼要這麼問?這句話是否僅僅是一種禮貌的寒暄或客套,就像我們今天和人初見面時說久仰久仰今天天氣哈哈哈差不多呢?

我認為並不完全是。

就像寶玉第一句就說黛玉對他而言似曾相識,雖然很親切,但多少也有些唐突,正是寶玉這個叛逆少年“行為偏僻性乖張,那管世人誹謗”的最好寫照。

顯然寶玉想說啥就說啥,並不把世俗規範放在眼裡。所以,在表達了對林妹妹一見如故的感覺之後,緊接著問妹妹有沒有讀書,多半也不是客套,而是真的對這個話題感興趣。

為什麼“潦倒不通世務,愚頑怕讀文章”的寶玉居然會關心黛玉讀不讀書?其實這也正好說明,寶玉並不是真的不愛讀書、不學無術之輩,實際上他不喜歡讀的僅僅是科舉所需要的那些“正統”文章罷了,對於其他活潑有趣的書,他不僅會讀,還很喜歡呢。

寶玉不喜歡讀正統文章,是因為他骨子裡的叛逆。這些所謂的聖賢之書,說教味十足,刻板無趣,浸淫日久,很容易戕害人的靈性,把人變成一個個古板僵化、只懂“經濟仕途”之道的書呆子或偽君子。而寶玉對“經濟仕途”的厭惡,對“文死諫武死戰”的不以為然,充分說明他對當時社會這套主流價值觀的牴觸和不屑。

寶玉是能感受靈性的。他的理想不是主流和傳統推崇的建功立業、出將入相那一套,而是永遠和花一樣的女孩子廝守在一起——對於男性來說,這種想法一般會被認為很沒出息。實際上寶玉看重的是自然之美,而不是理性之道。他欣賞愛護女孩子,正因為花一樣的女孩正是自然之美的最高表現形式。

以前的科舉是把女性拒之門外的,換言之女孩子不用讀書——專指不用讀那些“正經文章”,這在寶玉看來倒是好事,因為這樣,他欣賞的女孩子就不用受那些冬烘文章的“荼毒”了。

寶玉不喜歡讀那些一味背聖人語錄、講大道理的“正兒八經”的書,但是對於詩詞歌賦、故事戲文這樣的“閒書”“雜書”,他卻是很愛讀,而且頗有心得和建樹的。這一點,從他的私塾老師評價他“專能對對聯,雖不喜讀書,偏倒有些歪才情似的”,從他每次應對賈政的詩詞匾額考核都能讓這位總是對他沒有好臉色的老父親滿意,從他對貼身小廝茗煙偷偷買來給他看的那些傳奇外傳、古今小說愛若珍寶的樣子……都能夠清楚看出來。

所以,寶玉問黛玉可曾讀書,問的並不是那些傳統書塾裡的書目,而是他心目中真正認可的活潑有靈性的書。這從他之後得知黛玉無字,馬上現場送給她“顰顰”二字,並有鼻子有眼地編出這兩個字的起源,就可以得到佐證。寶玉讀“閒書”,實在是已經到了融會貫通的地步了。

雖然當時黛玉沒有明白他問這話的用意,老老實實實回答“不曾讀,只上了一年學,些須認得幾個字”,但後來相處融洽後,慢慢也流露出和寶玉相近的秉性。倆人共讀西廂那一幕,是彼此情愫的發軔。而之所以有這一幕,正是寶玉向黛玉推薦這本書的結果。一方面寶玉自己知道這書只能揹人偷偷看,另一方面他又絕對信任黛玉:

寶玉道:“好妹妹,若論你,我是不怕的。你看了,好歹別告訴別人去。真真這是好書!你要看了,連飯也不想吃呢。”一面說,一面遞了過去。

而黛玉也沒有辜負寶玉的信任,借了書看過了,對這書的內心觀感,其實已經跟寶玉的一致:

林黛玉把花具且都放下,接書來瞧,從頭看去,越看越愛看,不到一頓飯工夫,將十六出俱已看完,自覺詞藻警人,餘香滿口。雖看完了書,卻只管出神,心內還默默記誦。
……寶玉笑道:“妹妹,你說好不好?”林黛玉笑道:“果然有趣。”

這一幕,多麼傳神地表達出了兩個人在審美趣味和精神追求上的一致。都說寶玉和黛玉是靈魂知己,從哪裡體現?兩個人對於讀書這件事的態度就是很好的體現。他們都是不愛“經濟仕途”那類文章,卻對所謂“雜書”情有獨鍾愛不釋手的人。

在書裡,最喜歡吟詩作對寫文章的是誰?估計大家都會脫口而出是黛玉。黛玉本身就是詩性的靈魂,她也是大觀園中真正的詩人。但除了黛玉,還有一個人也有類似行為和愛好,那就是寶玉了。

黛玉寫葬花詞,寫五美吟,寫桃花詩,但別忘了寶玉也寫四季即景,寫姽嫿詞,寫芙蓉女兒誄……

黛玉的詩作佳句迭出,篇篇精品,但別忘了寶玉也出口成章,一闋紅豆詞字字珠璣,人人喝彩……

對舞文弄墨風雅之事的熱衷,寶玉認第二也沒人認第一。在外喝酒,即使在座有薛蟠這樣的準文盲,他也要提出複雜的酒令要求;大觀園的詩社活動,每一期都積極參加熱烈捧場的,除了寶玉再沒別人;射覆之類的高難度酒令遊戲,連史湘雲都嫌麻煩,他一樣玩得不亦樂乎……

更不用說作為黛玉的頭號粉絲,寶玉對黛玉的詩文作品可是沒少吹彩虹屁。而且他是真的感同身受,見字識人,《葬花吟》會讓他聽到“不覺慟倒山坡之上”,《桃花行》能讓他看出是黛玉所寫,並且“滾下淚來”。這種心靈的呼應,都源於兩個人對於詩書文章有著一樣的感受啊。

這一切,早在初見那一天,寶玉問黛玉有沒有讀書的時候,就開始了。

對比本來也是從小沒少讀“雜書”,長大後卻自覺摒棄這種“不務正業”,並且反過來勸諭寶玉走正途、提醒黛玉別被“雜書”“移了性情”的寶釵,在精神世界裡,分明和寶玉、黛玉是兩個世界的人了。寶釵自己選擇了這條和寶玉漸行漸遠的路,得不到寶玉的心也是必然的了。

以上是頭條號“海闊天空詩酒花”的回答。歡迎在今日頭條APP關注“海闊天空詩酒花”,圖文、問答、視頻,海闊天空隨便聊。


海闊天空詩酒花


很榮幸能夠看到這個問題,也很高興給大家分享我對這個問題看法與想法,廢話不多說讓我們一起走進這個問題,那現在讓我們一起探討一下關於這個問題。

在下面優質內容我為大家分享,首先我分享下我個人對這個問題的看法與想法,也希望我的分享能給大家帶來幫助和快樂,同時也希望大家能夠喜歡我的分享。

古有“女子無才便是德”的說法,身為公門府第的賈家中雖不像平常人家一般,限制閨閣女兒讀書習文,但也不提倡。所以書中第三回林黛玉初入賈府,問姐妹們讀什麼書,賈母直接岔開了題。可見賈府對於女兒們,讀書習文也不是很讚賞的,但賈寶玉顯然是個例外。

賈母因問黛玉念何書。黛玉道:“只剛唸了《四書》”。黛玉又問姊妹們讀何書。賈母道:“讀的是什麼書,不過是認得兩個字,不是睜眼的瞎子就罷了。”

一、彼時寶、黛二人年紀相當,都還年幼。

寶玉見到一個長得美麗的新玩伴,感覺“天上掉下個林妹妹”。自然有了解林黛玉的想法和興趣。就如同兒童在一起更容易成為好友一般,因為寶玉自己讀了點書,自然也想了解林黛玉讀書沒有。

二、寶玉厭煩陳規陋習,欣賞有聰慧有學識的女孩子。

一方面,賈寶玉並不認為女孩子讀書習文有什麼不好。另一方面,賈寶玉認為女孩子是水做的,男子都是汙泥做成的,可見他喜歡女孩子,而不太愛和男孩子接觸。這點從他少有的好友,秦鍾和蔣玉菡都缺乏男子氣概,就可看出來。

關於在以上我的精彩的分享是關於這個問題的解答與看法,都是我個人的想法與觀點,在這裡同時我希望我分享的這個問題的解答於分享能夠幫助到大家。

我也希望大家能夠喜歡我的解答,大家如果有更好的關於這個問題的解答與看法,望分享評論出來,共同走進這話題。

我在這裡,發自內心真誠的祝大家每天開開心心工作快快樂樂,擁有好身體,同時也祝大家在自媒體行業有一個好的發展,謝謝。

最後歡迎大家關於這個問題暢所欲言,有喜歡我的記得關注下哦,每天為大家分享與解答我的想法與見解哦。



常本然


古有“女子無才便是德”的說法,身為公門府第的賈家中雖不像平常人家一般,限制閨閣女兒讀書習文,但也不提倡。所以書中第三回林黛玉初入賈府,問姐妹們讀什麼書,賈母直接岔開了題。可見賈府對於女兒們,讀書習文也不是很讚賞的,但賈寶玉顯然是個例外。

賈母因問黛玉念何書。黛玉道:“只剛唸了《四書》”。黛玉又問姊妹們讀何書。賈母道:“讀的是什麼書,不過是認得兩個字,不是睜眼的瞎子就罷了。”

一、彼時寶、黛二人年紀相當,都還年幼。

寶玉見到一個長得美麗的新玩伴,感覺“天上掉下個林妹妹”。自然有了解林黛玉的想法和興趣。就如同兒童在一起更容易成為好友一般,因為寶玉自己讀了點書,自然也想了解林黛玉讀書沒有。

二、寶玉厭煩陳規陋習,欣賞有聰慧有學識的女孩子。

一方面,賈寶玉並不認為女孩子讀書習文有什麼不好。另一方面,賈寶玉認為女孩子是水做的,男子都是汙泥做成的,可見他喜歡女孩子,而不太愛和男孩子接觸。這點從他少有的好友,秦鍾和蔣玉菡都缺乏男子氣概,就可看出來。

但賈寶玉並不是所有的女性都喜歡,他更多的還是喜歡長得美麗且聰明的女子。例如他對待身邊丫鬟晴雯的態度,顯然就和其他丫鬟不一樣;對待年長的婦女和年輕女孩態度也不一樣。讀書可以使人明智,變得聰明。他想了解林黛玉讀的什麼書,何嘗不是想推測林黛玉是不是自己心中喜歡的既長得漂亮還很聰明的女孩。


三、賈寶玉認為愛讀書是愛讀書,經濟仕途是經濟仕途。

書中大量提到賈寶玉討厭讀四書五經之類的科考書籍,也討厭別人勸他考慮將來的仕途經濟,甚至有指責、譏諷過去的大儒們杜撰典故的橋段。但書中從來沒有提過寶玉不愛看書。在賈寶玉看來,讀書是讀自己感興趣的書,不一定就是四書五經這類。因為他自己愛讀書,自然想問問新來的林妹妹是不是和自己一樣讀過什麼書。

所以,筆者認為寶黛初見之時,賈寶玉之所以要問林妹妹可曾讀過什麼書。是因為當時兩人年齡都還小且難得來一個新玩伴,寶玉自己喜歡讀書覺得讀書的人聰明,想了解林妹妹是不是和自己一樣的人而已。


依墨紅糖網絡閱讀


《西江月》裡曾這樣描寫寶玉:“無故尋愁覓恨,有時似傻如狂;縱然生得好皮囊,腹內原來草莽。潦倒不通世務,愚頑怕讀文章;行為偏僻性乖張,哪管世人誹謗!”

既然寶玉愚頑怕讀文章,怎麼還會初見黛玉就忙忙的問她:妹妹可曾讀過什麼書?這個“書”可是和他要求被讀的書大不一樣。寶二爺可不是不喜歡讀書,只是不喜歡讀那些專門教人鑽營“仕途經濟”的書而已。


寶玉問黛玉可曾讀過書的目的,就是想知道林妹妹是不是也喜歡他讀的書,是不是和他在同一個頻道而已。畢竟他爹爹賈政都贊他有幾分歪才,正經八百的書沒念通,詩詞歌賦倒是來的輕鬆無比。可見寶玉看的雜書不少,很是有幾分才氣的。有才氣的寶二爺自然也欣賞讀過書的女子。

再有寶二爺的經典語錄:“女兒是水作的骨肉,男人是泥做的骨肉,我見了女兒,我便清爽,見了男子便覺濁臭逼人”。寶玉一向在脂粉堆裡廝混,忽然見到這個天上掉下來的林妹妹,又是帶著那種“與君初相識,猶如故人歸”的熟稔。若是林妹妹這個水作的女兒家,琴棋書畫樣樣精通,那更是溝通起來完全無障礙,詩詞相得,親密無間。豈不美哉?


問過黛玉讀什麼書,雖則妹妹告訴他,沒讀過什麼書,識幾個字而已。但這也無妨他的熱情。於是又問妹妹可曾有字?聽黛玉說沒有,便給黛玉取名“顰顰”。充分表達出了寶玉對黛玉的喜愛之情。順便展示一下,看吧,我不但有個好皮囊,我還是個讀書人。我也有幾分才華的好不好?


甜到憂傷的糖


通過讀什麼書,可看出此人的性趣愛好,修養等等。

再之,除此見面問得太祥細也不合適,比如姑母逝世等細節。

寶玉見黛玉,可謂重頭戲,把寶玉的驕頑和黛玉的多情作者寫的很唯美。


51194523342社會生


這就像現在的人,孩子們見了面會互相詢問上幾年級了,在哪個學校?成年人見面,會試探性地問你是學什麼的?那個大學畢業?如果是同一個專業的碩士博士,會問哪年畢業?導師是誰?


A魯緩


也許我的觀點很片面。我覺得是時代不同吧,過去沒有什麼娛樂方式。就是看看書什麼的,如果是現在,寶哥哥肯定會問,妹妹微信號是多少,我加你[微笑]


用戶63458837422


謝謝!

因為林黛玉與賈寶玉相見後,似曾相識,似乎前生遇過,本就有“木石前盟“,處於進一步瞭解兩人內心相交,相通有多少?所以寶玉只能問黛玉讀什麼書?

再說寶玉多少也知道姑娘家是書香

門弟,模樣也似知書達理之人,從這兒進λ話題也簡單!


丁香草


瞭解一下審美和價值觀是否相同,也可能是撩妹的口頭禪,因為那時候沒有網紅沒有明星,也不打手遊,除了聊書還能聊什麼?


從黔說事


那是問她是不是本科畢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