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看中國之廣西:百色市。跟顏色有關嗎?

百色其實是壯語“ Baksaeg”音譯,由原始村落名“博澀寨”近音轉寫。“百”,指口的意思,“色”指洗衣服。“百色”意為山川塞口地形複雜的地方。一說系壯語“拍洗衣服的地方”之意。據傳在鵝江與澄碧河匯合處,有一無底深潭,岸邊有村莊,村女經常在此洗衣,因而得名。

雍正七年(1729年)分田州土州地設廳制,遷思思府理苗同知駐百色謂百色廳,翌年在鵝江與澄碧江交匯的三江口、原始村落“博澀寨”建城,“百色”即“博澀”的近音轉寫,這是百色得名之始。

1913年百色直隸廳改稱百色縣。次年置田南道,隸屬廣西省,治百色。1927年田南道廢,屬縣直隸廣西省。1930年置百色民團區,治百色。1934年置百色行政監督,治百色。1940年,百色行政監督區改設第十行政督察區,治百色。1942年,第十行政督察區改列為第五行政督察區。1949年底,設百色專區,治百色縣。同年12月,百色專區屬桂西壯族自治區。1956年百色專區改為百色地區,並改屬桂西壯族自治州。1957年12月百色地區復改為百色專區。1971年百色專區改為百色地區。1983年撤銷百色縣設立縣級百色市。2002年,百色地區改為百色市。


地名看中國之廣西:百色市。跟顏色有關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