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釣魚為什麼都用面餌?蚯蚓不能釣大魚嗎?

孫承浩


我們先來說一說蚯蚓能不能用來釣小魚。答案是否定的,因為小魚不挑食,只要是帶腥味的食物都吃,蚯蚓最大的問題是掛鉤速度慢,並且沒有蓄窩能力。所以用蚯蚓來釣小魚僅僅是你掛鉤的時間,別人已經用拉餌釣上幾條魚了,蚯蚓的效率和速度遠遠比不上商品拉餌。而且蚯蚓沒有蓄窩能力,窩子裡的魚會越釣越少,但是商品餌就能夠很好的蓄窩。

接下來說一說蚯蚓能否用來釣大魚。可以很負責任的說,用蚯蚓並不是任何時候都適合用來釣大魚的,理由如下:

(1)蚯蚓腥味大,容易被小雜魚圍攻

釣大魚應該首選清淡的餌料,特別是氣溫較高的季節,清淡的純糧食餌料是最適合釣大魚的。並不是說大魚不吃蚯蚓,主要是因為蚯蚓的腥味太大,很容易遭到小雜魚的攻擊,嚴重的時候在水面附近就會被小雜魚截住,根本下不到底。

(2)蚯蚓掛鉤麻煩,頻率太慢

在所有的餌料中蚯蚓掛鉤是最麻煩的,也是速度最慢的,即便是手法熟練的釣魚人,把兩條蚯蚓掛上鉤也得花費至少30秒的時間,這樣一來無形當中就會將釣魚的頻率拖慢,窩點裡長期處於沒有餌的狀態,如果大魚只在你的窩點裡短時間停留,那麼你就很有可能錯過釣到大魚的機會了。

(3)冬季釣大魚可以用蚯蚓

冬季由於天氣較為寒冷,小雜魚很少出來活動,並且大魚在低溫環境下繼續補充高蛋白,因此會對動物以及昆蟲類的食物更感興趣。沒有了小雜魚鬧窩,我們就可以安安心心使用蚯蚓來守釣大魚的了。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蚯蚓一旦死亡就需要及時更換,保證蚯蚓的鮮活狀態,因為大魚在冬季食慾並不是非常旺盛,鮮活的食物才能夠更好的激發出大魚的進食慾望。


眼鏡哥說魚


如今使用面餌垂釣的人數確實不少,但並非所說的全部都用面餌,其實使用蚯蚓的釣魚人不在少數,而且絕大多數的釣魚人面餌和紅蟲都使用的。那麼回到釣友的問題,應該理解成為什麼很多人喜歡用面餌,或者面餌相比蚯蚓有哪些優勢,再者說蚯蚓不能釣大魚,肯定是不準確的。筆者結合多年的釣魚經驗,回到釣友的問題,看能否解開釣友心中的疑惑。

面餌相比蚯蚓的優勢有哪些

許多釣魚人喜歡麵食,一定有的優勢所在,具體在體現在以下方面。

1、攜帶方便、隨用隨取:如今絕大多數釣魚人工作忙碌,專門騰出時間去釣魚的機會少,大部分都是抽空,趁著空閒、間歇的時間去釣魚,如果使用其他餌料,比如蚯蚓還需要專門購買,耽誤不少時間,而面餌則不同,平常可放在家裡或車裡,攜帶方便並且長時間不用,也不會毀壞。等到用時,隨用隨取,避免浪費。

2、味型豐富:魚的食性受氣溫、溶氧量等因素,是不斷變化的,所以對不同的氣味、味型的偏好也在改變,比如鯽魚春天喜香腥,冬天喜腥味。面餌的味型豐富,廠家通過魚的食性研究,開發出不同的味型,並且各種面餌間可搭配,產生更豐富的味型。所以遇到魚情不佳的時候,可短時間更換餌料味型,選擇出魚感興趣的。

3、適口性佳:面餌的狀態可調整,能軟、能硬,既能做到蓬鬆狀,有能做出軟黏狀,針對不同的目標魚,調整出最佳的適口狀態。與其他餌料相比,可操作的空間更大。

4、霧化快、誘魚迅速:面餌入水霧化快,餌料分子在水中擴散範圍廣,傳播距離遠,攜帶的氣味分子不斷刺激遠處的魚群,將其誘集到窩子。與其他酒米、發酵玉米顆粒相比,誘魚時間短,所以使用面餌的釣友通常不單獨打窩,高速、頻繁抽窩即可。而且適應面餌,相當於邊釣、邊誘,窩子裡的魚越聚越多。

面餌的侷限性

上文從不同的角度,介紹了面餌的優勢,儘管如此,面餌仍有不小的侷限性,也不可能適合所有的魚情。比如魚的食性受水溫的影響頗大,當冬季水溫下降時,依然有覓食能力的淡水魚,對含高蛋白腥味餌料感興趣,但腥味的葷餌比面餌要強一些,隨著水溫的降低,葷餌的優勢更明顯。像有些食肉的魚,大部分還是依靠肉餌,這也是面餌所不擅長的。再者遇到特殊的水情,如颳風、走水,儘管可通過添加拉絲粉提高附鉤性,但大部分還是被衝散的。

綜上所述,面餌在針對有些魚種,有些垂釣環境下,存有不小的侷限性。所以說使用面餌的釣友,也會使用其他餌料,也不可能是所有的人用面餌,像縣城、農村的老大爺釣魚,大部分時間內還是以蚯蚓為主。

蚯蚓能釣大魚嗎

可以肯定的說,蚯蚓一定是可以釣大魚的,筆者就曾多次用蚯蚓釣到4/5斤的鯉魚。首先像鯉魚、鯽魚是雜食性魚,對含高蛋白的蚯蚓是比較敏感的,尤其是在冬季水溫低的情況下,用蚯蚓釣的鯽魚個頭明顯比面餌大一些,而像食肉的鯰魚就更容易一些。其次,目前用面餌釣魚的人不少,所以用面餌釣上大魚的幾率就更大一些,就會產生面餌釣大魚,用蚯蚓等其他餌料釣不上大魚的印象。最後是垂釣技術,釣大魚是有一定難度的,並不是每個釣魚人都能釣到,即需要技術,也要靠運氣。

如何用蚯蚓釣大魚

1、確定有大魚的水域:想要釣到大魚的前提是水裡有大魚,沒有大魚,誰也無能為力。可向釣友詢問,或通過釣魚的經驗分析水情,判斷是是否有大魚的存在。比如水面是否有大魚跳躍,是否大的魚星,水草是否因大魚的觸碰而搖晃等等。

2、確定合適的目標魚:想要用蚯蚓釣大魚,目標魚一定要明確,因為不是所有的大魚都對蚯蚓感興趣。像北方山東、河北等地,主要是以大鯽魚、鯉魚、鯰魚、黑魚對蚯蚓的接受度高一些。所以先明確目標魚,再展開垂釣。

3、選用窩料要準確:確定好目標魚後,選擇窩料要正確,否則誘不來大魚,還容易招惹小魚。如果是垂釣大鯽魚,則考慮用酒米,酒米嗆鼻的氣味會將小雜魚驅散到遠處,儘量把大鯽魚誘集過來。如果是釣鯰魚在可考慮,將蚯蚓分段,與泥土混合後打入窩料,同樣有蚯蚓誘喜肉食的鯰魚,效果更佳。

4、釣大魚要大窩:釣大魚不打窩是不現實的,尤其是在大水面的水域垂釣。並且打窩的窩料要足,最後能連續打窩,大魚與小魚不同,小心謹慎,不會輕易靠近窩點。所以通過連續打窩,創造一個看似安全的環境,將數量本來不多的大魚慢慢吸引到窩點。

5、線組的搭配:釣大魚,對浮漂的靈敏度要求不高,但對主線、子線的拉力要求高一些,對魚鉤的韌性、強度有一定的要求,且鉤刺蚯蚓,需要倒刺鉤。

6、鉤掛活蚯蚓,保持它的活性:有些釣友喜歡將蚯蚓拍死,讓汁液流淌出,想用氣味吸引魚的注意。其實汁液在水裡浸泡,很快便稀釋了,效果更差了。魚的嗅覺靈敏,透過蚯蚓的皮膚也能聞到它的氣味,所以不必怕死,恰好利用蚯蚓的活性,不斷的擺動腰肢、蠕動,挑逗,更容易引起大魚的興趣。

寫在後面

本文從為何許多人用面餌入手,分析了面餌的優點與缺點,同時對蚯蚓能否釣大魚做了分析,可見蚯蚓是能釣到大魚的,並介紹了用蚯蚓釣大魚的幾個細節問題。筆者認為,蚯蚓在釣魚圈裡素有“萬能餌”之稱,效果還是很明顯的,許多用法值得釣魚人深挖。


野釣分享


蚯蚓能釣大魚!回答是肯定的

為什麼都用面餌,不用蚯蚓?

1.想用蚯蚓釣大魚,要用大蚯蚓,但現在蚯蚓太難挖了,在城市很難挖到蚯蚓,除非在農村,現在農村也都是道路硬化,以前在自家房角就能挖到蚯蚓!但現在,也是很難挖到了!

2.面餌總體感覺比蚯蚓乾淨點,雖然面餌其實加了很多添加劑,有的甚至讓人手脫皮,但蚯蚓那滑溜,粘乎乎的感覺,很多人受不了,加上還帶有腥味

3.其實大蚯蚓釣大魚效果是很好的,但就現在來說,商品比蚯蚓更容易得到,店裡賣的蚯蚓都非常小,大蚯蚓是稀缺之物,所以大家都習慣了用面餌!








農氏野釣


首先從蚯蚓和麵餌特點來說:

蚯蚓是萬能餌,不論大魚小魚都喜歡,鯉魚,鯽魚,黃骨魚,等等魚類的最愛。以前釣魚都是用蚯蚓。缺點是需要保存,招小魚,不留窩子,目標魚不明確,啥魚都吃。

面餌,隨著社會發展,出現了面餌,而且各種面餌,都是專攻各種魚,鯽魚餌,鯉魚餌,草魚餌,鰱魚餌,……用起來很方便,隨時隨地可以開餌,不受時間天氣,面餌霧化效果好,招魚留魚,目標魚明確。所以大家都喜歡用面餌。


野釣客三哥


能,蚯蚓是萬能品!就是容易鬧小魚!魚都喜歡吃!我是外出野釣都帶,時釣蚯蚓,時釣餌料。總體講餌料能釣大魚!小魚吃不了。蚯蚓樣樣吃,也能釣到大魚。就看運氣了 ,釣位好不好?水域好不好?都是能不能釣到大魚的問題!不知你明白了嗎?滿意嗎?再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