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察院扶貧幹部村內普法助維權

檢察院扶貧幹部村內普法助維權

■劉麗娜為小參村小學的學生上法治課。

检察院扶贫干部村内普法助维权

■劉麗娜(右一)瞭解貧困戶入住重建新房的情況。

检察院扶贫干部村内普法助维权检察院扶贫干部村内普法助维权

■李冬華、李華林兄弟倆住上了新房。

检察院扶贫干部村内普法助维权

■劉麗娜為小參村小學的學生上法治課。

“平時男同學會不會抓女同學頭髮呀?你們有沒有隨手拿走別的小朋友的東西呀?”2020年伊始,河源市龍川縣細坳鎮小參村小學的孩子們就上起了一堂特殊的法治課,授課的老師劉麗娜輕聲細語,用孩子們理解和感興趣的語言循循善誘。劉麗娜來自龍川縣人民檢察院,也是小參村的駐村第一書記。

2019年10月,龍川檢察院在全縣開展“法治扶貧”活動,通過開展法治宣傳,將促進依法治理與精準扶貧融合推進,防止“因案致貧”“因案返貧”。“我自己學的是法學,希望從孩子身上著手,慢慢地培養他們的法治意識,讓大家知道法律並不遙遠。”劉麗娜說。

劉麗娜

河源市龍川縣人民檢察院駐同縣細坳鎮小參村第一書記

“最開心莫過於得到貧困戶的認可,所有的辛勞都可以拋諸腦後了。”

增強貧困群眾、留守兒童的法治觀念

從去年6月起,劉麗娜開始擔任小參村的駐村第一書記。過去八個月來,劉麗娜每週通勤往返於縣城與這個位於粵贛交界的山區小村之間,單程開車100多公里,山路不好走,她人又謹慎,一趟就要開兩個多小時。

工作條件艱苦是肯定的,但劉麗娜樂在其中,她說:“最開心莫過於得到貧困戶的認可,所有的辛勞都可以拋諸腦後了。”

在參與“法治扶貧”活動時,由於性別和性格的特質,劉麗娜尤為擅長也極為重視的是法治進校園活動。

“村裡很多學生是留守兒童,由爺爺奶奶照管。老人家年紀大,文化水平不高,法律意識也淡薄,並不懂得在這一方面教育、約束孩子,對缺乏關愛的孩子一些邊緣性的行為,就以為‘只是調皮’,長此以往,很容易造成真正不良的後果。”劉麗娜認為,增強貧困群眾、留守兒童的法治觀念,使得他們遠離違法犯罪,用法治的力量推動脫貧攻堅。

“平時男同學會不會抓女同學頭髮呀?你們有沒有隨手拿走別的小朋友的東西呀?”1月6日的法治課堂上,劉麗娜行走在教室當中,輕聲細語、面帶微笑地提問,努力調動起孩子們的興趣。通過校園裡常見的現象,配合活潑的動漫視頻,劉麗娜向學生們耐心地講解什麼是校園欺凌,怎樣算違法行為,還發放了禁毒宣傳圖文,希望從小就給孩子們輸入“珍愛生命 遠離毒品”的意識。

宣傳法治不止是在課堂上進行,每當小參村村民、鄰里間發生糾紛,劉麗娜就充當了臨時的調解員,也科普村民,想要維護自己的正當權益,就必須用證據說話,教他們如何識別例如土地證、林地證、過往的糾紛處理文件、經濟合作社證明等等可能有法律效力的文件,逐步引導大家用法律武器去解決爭端糾紛。

幫助貧困戶入住新房 調解家庭爭端

作為第一書記,除了在自己熟悉的法律領域發揮,劉麗娜還要急貧困戶所急,並處理各種相關的瑣事。

去年6月,龍川縣遭遇三輪特大暴雨襲擊,全縣24個鎮350多個村(居)不同程度受災,小參村是本次受災較為嚴重的村莊之一。

村裡貧困戶李冬華家的房經過暴雨的沖刷,倒塌了大半,建房所需的資金對因為殘疾而喪失部分勞動力的他來說無疑是沉重的負擔,當地政府撥付了8萬元的救濟款,劉麗娜所在的龍川檢察院又籌集了2萬元,加上李冬華的一部分積蓄,籌夠了建房的資金。新房建設期間,劉麗娜每週都到建築工地上看看進度,詢問有沒有能幫上忙的地方。去年9月底,李冬華和他哥哥李華林一家一起搬進了兩層的新房。

這一年年底,細坳鎮小參村在特大暴雨自然災害中房屋因災倒塌、受損的6戶建檔立卡貧困戶全部如期完成危房改造,入住安全住房。

李冬華家住進了新房,49歲的他現在村裡當保潔員,每月有900元的收入,平時還能打些零工貼補家用,也方便他照顧83歲的老母親。然而,李華林和李冬華的母親存在精神障礙問題,無法控制情緒,又因年邁行動不便,不方便就醫,結果就常常與大兒媳因為一些瑣事爭吵,好不容易生活條件改善了,一家人也難有安寧的時候。

為了進一步幫助李冬華,劉麗娜與駐村幹部、村幹部通過與細坳鎮綜治中心、細坳鎮衛生院溝通聯繫,最終確定由細坳鎮衛生院負責公共衛生的葉醫生定期上門為老人診療,由李冬華為監護人,監督母親按時服藥。

劉麗娜也經常到李冬華家走動,勸解李冬華、李華林體諒母親的苦處,“老人的精神狀態好了許多,最近她的孫子外出回來了,家庭氣氛也和諧了不少。”劉麗娜說。

截至2019年12月31日,小參村建檔立卡貧困戶15戶31人均通過精準幫扶達到脫貧標準,實現全員脫貧。

借出村委辦公室電腦 讓貧困戶子女安心上網課

目前,小參村逐步進入復工復產的節奏。村裡的師營種養農民專業合作社栽種有獼猴桃25畝、臍橙15畝、百香果及紅心芭樂等13畝。還收購村民採摘的藤茶(龍鬚茶),加工製作成甘甜醇厚,具有消炎、降火、軟化血管等保健功效的小參特色龍鬚茶,截至2019年底共分紅3.198萬元。

劉麗娜說,受疫情影響,合作社遇到了物質運輸受阻、員工臨聘困難、春種計劃延期等問題,總體經濟損失約2萬元,但貧困戶的投資分紅利益暫時沒有影響。目前,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時,已經組織了部分人員有序開展獼猴桃園、臍橙園、紅心芭樂和百香果的架面整理、春肥施放等工作,確保2020年貧困戶投資分紅的利益有保障。

近期,廣東省的中小學也陸續開展了線上教育。小參村有2名貧困戶的子女正在就讀初中和小學,都用父母的智能手機上網課。劉麗娜主動對貧困戶提出,他們的子女如果在家用手機不方便,可以到村委來借用電腦上課,確保孩子們可以安心學習。

■採寫:新快報記者 吳曉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