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家》不僅僅是賣房子的故事,更是他們在大城市打拼的生活百態

講述房產中介的電視劇《安家》伴隨著各種爭議開播了。這部安建導演,六六編劇,孫儷、羅晉主演,張萌、海清、郭濤、王自健等加盟的都市劇,開播幾天,就創下了北京衛視、東方衛視近五年來的收視率新高記錄,雙臺破2,單日播放量破億全網熱度穩穩衛冕!

《安家》不僅僅是賣房子的故事,更是他們在大城市打拼的生活百態

但伴隨高收視率,針對演員演技、故事情節、人物設定等各種爭議也居高不下。有人評論演技浮誇,有人罵劇情虛假還抄襲,還有人說主角房似錦三觀崩壞等等。不過,在我看來,本劇雖然改編自日劇《賣房子的女人》,但六六還是六六,對社會現實問題依然一針見血,就房子這點事,《安家》把無數殘酷現實攤開擺在觀眾面前,比如雙博士高知家庭依然買不起一套兩居室、妻子苦心操持換來的卻是丈夫為小三買房……

六六在接受採訪時曾說:“你們現在看到的每一個故事都是一個真實的案例”。不僅故事,《安家》中的房似錦、徐文昌、王自健、樓山關等等,都有原型,是把十個八個人的精華放在一個人身上。

《安家》不僅僅是賣房子的故事,更是他們在大城市打拼的生活百態

其實,房子只是載體,導演、編劇想說的故事,絕不僅僅是賣房子這點事,而是在房屋買賣的框架下,講述不同人群不同階層在大城市的奮鬥史。劇中的每一個角色,都是現實生活中的你、我、他,即使生活不那麼美好,但我們依然笑著面對、拼搏向上。

《安家》不僅僅是賣房子的故事,更是他們在大城市打拼的生活百態


01 揹負著原生家庭的艱難前行

衣食住行可以折射出每個人的生存環境和社會階層,這也是他們人生狀態的真實寫照。在劇中,人物的困境往往用一個個不起眼的小細節去呈現。

劇中有多次安家天下的店員們一起午餐的鏡頭。

與其他人不同的是,樓山關面前的不是外賣飯盒,而是他自備的一個不鏽鋼大盆。滿滿一盆米飯,配著下飯醬菜,還有其他同事接濟的菜。中午吃不下,他會還把飯菜藏在抽屜裡留著晚上吃。

《安家》不僅僅是賣房子的故事,更是他們在大城市打拼的生活百態

新店長房似錦空降門店,樓山關第一個向她示好,還偷偷拜師學藝。

第一次跟著房似錦接待大客戶,就因為偷喝了同事桌上的過期酸奶鬧肚子,情急之下在樣板間上廁所,結果導致這單大生意泡湯。

當房似錦要求徐文昌開除他時,樓山關的處境這才被徐店長交代得明明白白:

“他一個窮孩子到了我們店之後,我就沒見過他正經地點過一次外賣。你也看見了,每天都是一碗白飯就著別人的剩菜。他家裡什麼情況我不清楚,但如果你真的這樣把他開除了,你認為他還能幹什麼。”

這個從小地方到大城市打拼的草根男孩,沒學歷沒本事,因為窮,他可以不在意別人的訕笑,因為窮,他可以死皮賴臉地拜師學藝。

《安家》不僅僅是賣房子的故事,更是他們在大城市打拼的生活百態

樓山關與父親通話:“爸,工資一到我就打給你。還有爸,跟我媽好好說說,你讓她少打點麻將。”

一通電話,就讓觀眾明白,樓山關除了要養活自己,還揹負著老家的重擔。

《安家》不僅僅是賣房子的故事,更是他們在大城市打拼的生活百態

再看店長房似錦,一出場就霸氣全開,公開宣稱:沒有我賣不出去的房子。十年沒有賣出去的跑道房、地下二層開窗見景的豪宅,一單接著一單,店長的底薪加提成應該收入不少。

《安家》不僅僅是賣房子的故事,更是他們在大城市打拼的生活百態

可你看她的日常,租著最便宜的凶宅,從包到箱子到一整身衣服全是大陸貨,鞋子不穿壞不買新的。

過著極簡生活還拼命賺錢,是因為有個叫潘貴雨的人物一直在向她追債。

現實有多可悲呢?這個潘貴雨不是別人,是房似錦的親生母親。

甚至連房似錦這個名字,背後都藏著劫難。

“你好,我是房家要扔在井裡頭沒死成的老四,房四井。”

《安家》不僅僅是賣房子的故事,更是他們在大城市打拼的生活百態

從小到大,她就是家裡的出氣筒,誰都可以打她罵她,也因此練就了她媲美馬拉松選手的長跑技能。

“你們跑的是健康,我跑的是命。”

等她長大能自立了,就成了家裡的提款機。潘貴雨打電話找女兒只有一件事:討錢!這些年房似錦賺的錢都餵了家裡的無底洞,這次要的100萬是為了給最小的兒子買房。

在大女主的自立自強下,是被原生家庭傷得千瘡百孔的脆弱靈魂。

《安家》不僅僅是賣房子的故事,更是他們在大城市打拼的生活百態

張愛玲曾說:每個人的生活都是一襲華美的袍子,華美人人可見,但蝨子唯有自知。劇中用很多細節去塑造人物,就像剝洋蔥一般,將他們的外衣一層層剝去,直到露出隱藏的內心,讓觀眾心酸流淚,感受他們真實的生存壓力。

《安家》不僅僅是賣房子的故事,更是他們在大城市打拼的生活百態


02 在職場打磨下的自我成長

在大城市打拼,從來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要面對職業競爭、婚戀、住房等壓力,只有不斷成長才能適應這個瞬息萬變的社會。

在安家天下,每個店員都有自己獨特的性格特點,但職場是個操練場,在做人做事的過程中會不斷刷新和重建我們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羅振宇曾說,這個不斷打碎和重建的過程,就叫做成長。

魚化龍也許是職場裡最不惹人關注的員工,他不像王自健、老謝那樣能說會道,不像朱閃閃那樣可可愛愛,也不像樓山關那樣令人同情,就是一個小透明,卻有著自己的驕傲。

《安家》不僅僅是賣房子的故事,更是他們在大城市打拼的生活百態

房似錦第一天入職,魚化龍自我介紹時強調了一點:他也是從北京派來的。言下之意,自己身份超然,與這家店裡的其他員工有所區別。

隨後,又請房店長不要叫他本名,大家都叫他985。

《安家》不僅僅是賣房子的故事,更是他們在大城市打拼的生活百態

名牌大學畢業,為何選擇去做中介?985的媽媽也和觀眾一樣不能理解。

“你說你回到我們省會考個公務員多好呢,離家近又體面,你現在去弄了個什麼房產中介,這跟親戚朋友說出去多難聽。”

985解釋說公司是拿他當後備幹部培養,在門店呆滿一年,就能回總部去坐辦公室。

《安家》不僅僅是賣房子的故事,更是他們在大城市打拼的生活百態

在985的潛意識裡,這裡只是過渡,憑他的學歷應該擔任管理崗位。正是抱著這樣的想法,剛開始他與大家一樣,也在門店混日子。

房店長來了,自帶狼性文化的她攪渾了門店的一潭死水。在她的潛移默化下,連樓山關這樣沒學歷沒本事的也順利開單了。

985終於坐不住了,在苗阿姨將自家房子委託他出售後,他卯足了勁,自掏腰包買了鮮花布置,還給客戶準備了高端小零食。

這一單,經歷了上海倫敦時差、被客戶放鴿子等種種磨難,985默默承受著生活所賦予的酸甜苦辣。

《安家》不僅僅是賣房子的故事,更是他們在大城市打拼的生活百態

但同時他也在大家的幫助下成長,不再躺在學歷證書上渾渾噩噩,而是真正用心在奮鬥。他與樓山關的一段對話,說出了絕大多數在大都市打拼的年輕人心聲。

《安家》不僅僅是賣房子的故事,更是他們在大城市打拼的生活百態

樓山關:那我們為什麼要在這裡混呢?

985:首先你得活著吧,其次得更好地活著吧。上海發展空間大,成長得也快。而且我看到我爸媽,我就覺得看到了我三十年之後的樣子,不想過這種人生。

外來人員打拼不易,那本地原住民呢?

朱閃閃,上海灘標準的時髦小囡。如果說徐店長是佛系,那朱閃閃就是惰系。

2年了,沒有開過一單,上班不是化妝就是看視頻,拿著底薪淨摸魚。這是家裡有礦吧?

並不是,朱閃閃只是一個生長在弄堂裡的壁櫥公主,家裡小得連張床都放不下,睡在壁櫥裡的她只好想象自己是童話裡的豌豆公主,遲早會有王子來解救她。

《安家》不僅僅是賣房子的故事,更是他們在大城市打拼的生活百態

她來上班的唯一目的,是找個有房有車還有上海戶籍的男人嫁了。明明生活艱難,卻不思進取,賺的那點錢全花在打扮上,指望釣個金龜婿。

正如房似錦所說:每一條光鮮裙子背後,都有一條不經意被勾破的洞。這個洞如果放任不管,只會越破越大。

好在朱閃閃雖然嬌氣,但在房店長的督促下,老老實實穿著跳跳虎的玩偶服去派發傳單。

《安家》不僅僅是賣房子的故事,更是他們在大城市打拼的生活百態

同時,看著身邊同事一個接一個開單,也激起了她的一份上進心。得知房店長要重新租房時,朱閃閃主動推薦房源,當遭到拒絕時,也沒有立馬放棄,而是嘗試說服房店長。

她的改變被房似錦看在眼裡,送了她一條白雪公主的裙子,讓她穿著自己的夢想禮服去追逐自己的夢想。

《安家》不僅僅是賣房子的故事,更是他們在大城市打拼的生活百態

工作中難免遇到種種困境,我們常常將其歸咎於職場黑暗、人際關係、學歷水平等眾多外在因素,陷入得過且過的狀態中。但是,在這個充滿機遇的時代,生活是奮鬥,職場是戰場,有七分命運仍掌握在我們自己手裡。套用房店長的格言:凡是都要爭取,不要隨緣。

《安家》不僅僅是賣房子的故事,更是他們在大城市打拼的生活百態

職場不相信藉口,也不相信眼淚,不斷自我成長才是通往夢想的正確之路。


03 對美好生活的信念從未放棄

羅曼·羅蘭曾說:“生活中只有一種英雄主義,那就是認清生活的真相之後依然熱愛生活。”

海清和蘇淳飾演的宮蓓蓓夫妻,雙博士高知家庭,按說經濟實力應該不弱。

一家五口住在60平米的一居室,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孩子,還有個即將出生的二胎。

客廳裡白天是沙發,晚上就是床。

加班回到家,宮蓓蓓為了不影響家人休息,只能躲在廁所裡坐在馬桶上改論文。不經意的一抬頭,就能碰上晾在頭頂的內衣。看著四周堆滿的雜物,宮蓓蓓感覺整個人生都被困住了。

《安家》不僅僅是賣房子的故事,更是他們在大城市打拼的生活百態

很多觀眾在質疑宮蓓蓓購買跑道房的合理性,今後這套房怎麼出手,一間儲物間值得犧牲戶型嗎?

那是你沒有坐在馬桶上寫過論文,那是你沒有嘗試過被生活圍堵地喘不過氣來。

宮蓓蓓告訴我們,“那是一間儲物間的事嗎?我是要把那間儲物間給我們倆改個小書房,你看看我們倆現在連個放電腦的地方都沒有。”

她之所以接受房似錦推薦的跑道房,是因為房似錦終於讓她的詩和遠方有了安放之處,在被生活磨得百孔千瘡的時候,她能躲在自家的閣樓裡仰望這一片天空。

《安家》不僅僅是賣房子的故事,更是他們在大城市打拼的生活百態

這個60平米的一居室,令宮蓓蓓一家倍感窘迫的同時,卻是另一對夫妻眼中的夢想之家。

只看了這一套房,他們就決定全款購買。不是土豪,只是在上海生活十多年,靠著一家包子鋪過日子的老嚴夫婦。

《安家》不僅僅是賣房子的故事,更是他們在大城市打拼的生活百態

320萬,一輩子的積蓄,一個包子一個包子蒸出來的。為了能讓兒子在大城市立住腳,娶個媳婦生個孩子,這筆錢一把撒出去了。今後恐怕還得再蒸十年、二十年的包子,但他們依然是發自內心的歡喜。

“往後,你是上海寶寶的爺爺,我是上海寶寶的奶奶。”

《安家》不僅僅是賣房子的故事,更是他們在大城市打拼的生活百態

在這個陌生又熟悉的城市,誰不是一邊流淚一邊堅強,一邊沮喪一邊微笑?

宮蓓蓓和老嚴是這個大城市裡千千萬萬平凡家庭的縮影,在看清生活的不易之後,依然堅信,在每一段荊棘之路的盡頭,都是生活留給我們的巨大驚喜!

眼前的苟且固然無法逃離,但詩和遠方從未磨滅,因為這是一種信念。


無論是《蝸居》還是《安家》,看似都圍繞著房子打轉,但六六認為,一切故事的來源,不過是普通人想在一個大城市裡能有一個小小的可以安居的地方。

能夠踏入安家天下的客戶都是幸運的,至少他們已經有了在這個城市安身立命的資本,然而還有很多像樓山關、985這樣的年輕人,不敢奢求在市中心買一套上千萬的房子,只求經過自己的努力拼搏,能在遠郊置辦一個並不需要很大卻足夠溫暖的家。

房子不僅是社會資源,也承載了很多希望。希望能在這個城市落地生根,希望能給愛人一個遮風擋雨的地方,希望能給孩子更好的教育環境……

這些希望正是我們拼搏的動力,加油,奧利給!

《安家》不僅僅是賣房子的故事,更是他們在大城市打拼的生活百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