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越南那么多孔子庙?看看儒家思想在越南的传播和影响就知道了

众所周知,越南境内有很多孔子文庙,在近代,2015年,越南永富省还投资2710亿越南盾(约合8130万元人民币)兴建供奉孔子的大型文庙。为什么会如此推崇孔子呢?因为在历史上,越南深受中国的儒家文化的影响。

由于特殊的地缘关系和在漫长的、密切的历史发展交流中,中国和越南两国在政治、经济、文化、风俗等方面有着丰富的交往。古代,中越两国之间的关系十分密切,越南受中国影响之深,在世界历史上实数罕见。这具体表现在越南的民族渊源、政治沿革、经济模式、文化濡染,受中国影响非常深!形成了越南的民族、政治、经济、文化主体,这在历史上无任何国家可比。

为何越南那么多孔子庙?看看儒家思想在越南的传播和影响就知道了

文庙

中国的儒学从秦汉时期开始就传播到现在的越南,而且儒学在越南经过了长期的传播和发展,最终,在越南,儒学成为了立国治民的思想。对不论是古代的还是近现代的越南社会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如,中国的儒学对越南的政治、教育、文化、社会教化等方面皆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

儒学在越南传播

据载,在秦末汉初,赵佗在南越国开始传播儒学思想,使南越国地区开始接触儒学,并在岭南地区建立学校,用儒家的诗书礼乐教化百姓。

"赵佗王南越,稍以礼仪化其民……建立学校,尊仁依义。"《安南志略》

这是对儒学传播到越南地区的最早记载,由此可见,儒学传播到越南的时间非常久远,对越南的影响相当深远。

从早期儒学在越南传播的情况来看,主要只是局限在教育的内容及其知识分子的讲习传播上,并没有涉及到儒学的核心精神及其没有把儒学的社会功能充分地发挥出来。当然,这为后来儒学在越南的兴盛打下一个基础。

为何越南那么多孔子庙?看看儒家思想在越南的传播和影响就知道了

"自东汉以后。特别是公元2世纪末叶,汉族的士大夫到交趾的越来越多。儒学比过去更得到普遍传播。儒家的经典《论语》、《春秋》等书,在封建政权和士大夫开办的学校里普遍讲授。"《越南历史》

越南对儒学真正的产生重视,特别是统治者的重视,这恐怕是当时的统治者处于对如何治理一个独立的封建国家政权的时候,才开始重视儒学的社会功能。从儒学的内在核心价值来看,其具有两大方面的内涵,即内圣外王。即对于个人道德理想的塑造,及其外在的开出事功,承当起治理社会的功能。

隋唐以来,中原地区进入了战乱的局面,安南的丁部领迅速崛起,并在公元968年首次建立了独立的封建王朝,丁部领结束了"十二使君"的混战局面,统一了越南北方,建立丁朝,国号为大瞿越。

在越南以一个独立的封建制国家政权出现后,就非常重视儒学,从国家的高度出发来倡导儒学。其主要目的是出自于为国家培养政治人才的需要。

公元1070年,开始在全国修文庙,塑孔子、周公等像,开始注意兴办学校,推行科举,以便造就人材,并为行政机构挑选得力的官吏,李朝在京都设立文庙和开办国子监,1075年第一次举行考试来挑选人才。

为何越南那么多孔子庙?看看儒家思想在越南的传播和影响就知道了

越南文庙

1225年陈朝建立,《大越史记全书》本纪卷六记载"为士大夫者,非尧舜之道不陈前,非孔孟之道不著述"。这在客观上为儒学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一个良机。也从侧面体现出,虽然看到儒学的重要性,但是,在社会上,儒学并没有真正地建立起自己特有的社会地位,抑或,儒学还没有取得正统的地位,反映出了当时的只是分子要维护自己的社会和政治地位。

陈朝"学习制度和科举制度有越来越有条理和正规化。国家在京城专门为贵族官吏的子弟成立国学院,随后扩大到儒士也可以入学。各路、府、州也逐渐设置了培养官吏的学校。除了公立学校之外,许多儒生还在农村里设立了私塾。科举条例和各种学位得到正式规定。"

儒学不仅在官吏子弟中传播学习,同时在民间得到广泛的传播濡染,1247年陈朝增设了三魁的称号(状元、榜眼、探花)。1253年设立了国学院,开始讲习《四书》和《六经》。可以这样认为,从政府开始,兴起了学习儒学的思潮。在陈朝儒教逐渐取代了佛教的地位。出现了如朱文安等这样的儒者、思想家开始创办私学,讲授儒家的思想。

为何越南那么多孔子庙?看看儒家思想在越南的传播和影响就知道了

越南儒者朱文安雕像

"到了黎朝,儒教取得了统治地位,成为封建制度的正统的思想体系。从此封建政权以儒教作为建国治民的典范,作为建立各种政治和社会制度的金科玉律。"

在黎朝时期,儒教在越南取得了统治的地位,成为封建制度的正统思想,从此,封建政权以儒教作为建国治民的典范。而且在黎朝的时期还没有国子监活太学院作为国内最高的教育机构,开始兴办教育,通过科举制度来选取人才。

例如1463年的会试有1400人参加,1475年有3000人参加。如黎圣宗就喜爱儒学,把儒家的经典作为统治国家和安民的基本国策。重视推行儒家的"忠"、"孝"、"仁"等思想,甚至在1470年下令全国推行三年丧葬之礼,这对改善礼仪,提高民风教化有着重要的作用。黎朝还非常重视科举制度"黎朝的教育和科举制度比以前有所扩大。在原则上不分贫富和贵贱,甚至平民的子弟都可以去上学校和参加科举考试。"

由此可见,儒学对古代越南的社会产生了极其重大的影响,而且,儒学已经开始扎根于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的方方面面。

为何越南那么多孔子庙?看看儒家思想在越南的传播和影响就知道了

越南帝王

儒学对古代越南社会的影响

1、教育上

从古代到近代,儒学在中国始终承担着教育的功能,不论是教育的内容还是对受教育者的学习培养目标,皆以儒学为准。例如,为了适应社会和政治发展需要,在吸纳人才方面的科举制度,其学习内容以儒家的经典为中心,在对人的培养上,以儒家的道德人格作为榜样,树立道德意识和道德主体。所以,中国长达1300多年的科举制度,不论从其学习内容还是从目的上看,都以儒家的思想为核心。

儒学传播到越南之后,对越南的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其对越南的教育影响上,仍然表现为科举制度的建立。到了1070年,越南为了适应封建专制政治制度的需要,在全国施行尊儒,到1075年越南实行科举制度,到1195年,中国的科举制度在李朝奠定基础。

而且,从学习的内容上看,皆以儒家的典籍为核心。1253年六月,设国子监,诏谕全国学者聚集京师国子院,讲习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和六经(《易》、《书》、《诗》、《礼》、《乐》、《春秋》)。

从教育的内容上看,越南和中国的科举制度并没有多大的差异,皆保留着原始儒学的精神。正如《汉书·艺文志》说,儒家者流,最早可能出于"司徒之官"(春秋设置,掌管国家的土地和人民官籍,负责征发等),其功能是助人君顺阴阳明教化。其特征是游文于"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之中,留意于仁义之际,祖述尧舜,宗师仲尼。

为何越南那么多孔子庙?看看儒家思想在越南的传播和影响就知道了

越南科举

2、文化上

中国的传统文化在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以儒家思想为主流的局面,而道家和佛教只是旁枝。当儒学传播到越南之后,由于特殊的原因,使得儒学对越南文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并且处于支配的地位。究其原因,恐怕和越南的政权———封建专制政权、统治者的倡导扶植、社会结构和儒学本身的特性等索决定。

在文化上,李朝效法宋朝尊崇儒学,公元1070年,李圣宗———李日尊下诏在全国修建文庙,塑孔子、周公及其四配像,这是越南首次在建立独立政权之后第一次修建文庙,后来历代皆尊儒学,汉文化也就日益处于支配地位。这为以儒学为核心的汉文化在越南的建立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3、政治上

儒学不论在中国抑或是在越南,都和政治息息相关。儒者其中的一个理想即在政治上有所作为,其关心国家政治,同时也希望统治者能够以儒学作为治国安邦的策略。不论是孔子的为政以德,还是孟子的仁政,乃至于后来的宋明儒者张载的"四为"无不都在关心着如何使儒学真正成为治国的思想。以关心人类社会作为理想。

为何越南那么多孔子庙?看看儒家思想在越南的传播和影响就知道了

儒学对于政治上的要求体现在对国君的为政以德和实行仁政,以达到国家社会的发展,在越南的儒学同样体现出了和儒学在中国一样的政治功能,即为政以德和实行仁政。如黎裕宗言:"恤民当施仁政,仁政当均服役",这是孟子仁政思想的发扬。再如,"李太祖时,圣学不闻,儒风未振。至李英宗,修孔子庙,以振文风……陈太宗设科取士,宰相则择宗室贤能,朝典则定礼仪刑律;圣宗有仁恕之心,有孝悌之德。"由此可见,对于上位的统治者的要求非常的严格,用儒家的仁政、征贤能和忠恕来治理国家。

儒学对于古代越南政治的另一个影响表现在对国家政治人才的选拔上,为发现和培养政治人才提供了一条途径,如随着科举制度的建立,使陈朝正式出现了一个新的社会阶层,即儒生阶层,他们是新生的封建知识分子,从阶级上来看属于以庶族封建地主为主体的阶层,他们成为国家依靠的阶层力量之一,为稳定并巩固封建统治和发展封建文化又积极的作用。

4、社会教化

儒家最大的价值即是开辟价值之源,挺立道德主体,其所关心的是人自身,不论是政治思想还是宇宙论思想,最终都要落在以解决人为中心上,对人之所以为人的一个规定上,如孔言"仁"、"礼"、"孝"等,孟子言"四端之心"和"性善论"无不都在关心着人的价值体现,特别是人的道德价值的彰现。

开辟价值之源,挺立道德主体,莫过于儒。在德育如何可以上,不仅要进行外在之感化和提倡,同时还更应该注重道德的内化和生命化,对于如何完善道德,突出道德的主体性,儒家认为,这完全是居于个人的身上,道德水平之不够高,不是自身的能力限制,而是由于自己忽视或是不想完善而已,正如孟子讲过"挟泰山以超北海,语人曰:'我不能'。是诚不能也。为长者折枝,语人曰:'我不能'。是不为也,非不能也。"只有道德主体之树立,道德水平才会显著提高。儒学的倡导道德自我提高和完善,正是其社会教化功能淋漓尽致的体现。

为何越南那么多孔子庙?看看儒家思想在越南的传播和影响就知道了

孔孟之乡

儒家起源于邹鲁大地,源于商周时代参与仪礼操持的一类人,对于儒家司马谈《论六家要旨》指出:"儒者博而寡要,劳而少功,是以其事难尽从。然其序君臣父子之礼,列夫妇长幼之别,不可易也。"

从儒者的起源上看,儒学最大的一项社会作用,体现在社会教化上,这是儒学为什么从古至今没有衰废的重要原因,不论儒学经历怎样的劫难,最终仍然走上复兴之路,如三国魏晋以来的道家和佛教兴盛,儒学没有多少的地位,但是,隋唐以来,儒学有开始复兴,随即有了宋明理学的兴起。即是在政治上,儒学没有什么地位和作用,但是,儒学的社会教化功能却时刻在发挥着作用。

儒学在越南同样表现出其社会教化的作用,不论是治理国家还是人民,都以儒学作为依据。非常重视儒学的仁、义、礼、智、信、忠、孝、悌等的社会交往和活动的准则。如至黎朝黎圣宗时期,将儒家经典作为立国治民的基本国策,他以先德后文德方式,颁布乡试条例,诏谕国内有德之士应试,凡不睦、不忠、不孝、不义、乱伦者,虽怀有大志有学识者,不允应试。把是否以严格的道德要求作为选拔人才最起码的一个要求。

为何越南那么多孔子庙?看看儒家思想在越南的传播和影响就知道了

越南黎朝

黎玄宗更加重视儒学的社会道德教化功能。黎玄宗重申实行教民四十七条:"为臣尽忠,为子止孝,兄弟相和睦,夫妻相敬爱,朋友止信以辅仁,父母修身以教子,师生以道相待,家长以礼立教,子弟恪敬父兄,男女不得肆淫风。"以儒家的忠、孝、弟等作为维护社会关系的最起码的原则。

5、对儒学改造以培养出民族精神

越南接受和汲取儒学的同时,也根据国情对儒学进行了改造,使越南儒学形成了自己的民族特征。越南儒学的民族特征主要表现在民族化、实用化和简约化三个方面。越南儒学在尊重中国儒学基本精神的前提下,根据本国的实际情况和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对儒学进行了某些改造和转换,使儒学越南化、民族化。

从对儒学的改造和发展来看,通过适合自己的国情发展儒学,其实给儒学注入一个活力,从社会功用角度来发展儒学。而在中国的明末以后,对如何提升儒学生命却始终没有办法,王学落入空谈,明末清初的顾黄王(顾亭林、黄梨洲、王船山)虽然注重开出儒学的"事功"一面,终究未能实现。而儒学在越南,通过从新解释赋予了新的内容。越南儒学家将中国儒学运用于社会政治实践所作的民族化努力,对东方儒学的发展做出了有价值的贡献。

为何越南那么多孔子庙?看看儒家思想在越南的传播和影响就知道了

顾亭林

结语

越南相关的人士认为当儒教传播到我国时,也不得不作了些改变,使其符合于社会的发展要求和特点……在推崇儒教作为建立理想的典范制度的时,黎朝不能不把自己的阶级利益跟民族的最高利益紧密地结合起来,在建国事业中还体现相当强烈的国家自强精神。

儒学在对爱国精神和民族精神的培养上具有重要的意义,这是儒学积极精神的体现。总之,儒学对古代越南的教育、文化、社会、政治等方面均产生了全面的、积极的、重要的影响,这构成了中越两国相互交往的文化底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