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腹脹該怎麼處理?

懵懵嘰裡咕嚕


小兒推拿李波:寶寶腹脹莫要慌,小兒推拿來幫忙,小兒腹脹推拿方

原創 小兒推拿李波 2018-12-13 14:23:20

小兒推拿李波:寶寶腹脹莫要慌,小兒推拿來幫忙,小兒腹脹推拿方

【典型症狀】脘腹脹滿,食慾不振,或伴有腹痛、噁心,或矢氣頻作。

分手陰陽

術者兩手拇指指 腹,從孩子小天心向陰池、陽池分推,推100~150次。

清板門

術者拇指從孩子掌根推至第1掌指關節,推100~200次。

清肝經

術者右手拇指自孩子食指掌面末節橫紋起推至指 尖,推100~500次。

清大腸

術者右手拇指橈側 面,自孩子虎口直推至食指指 尖,推100~500次。

順運內八卦

掐揉四橫紋

術者拇指指甲依次掐孩子食、中、無名、小指第1指間關節橫紋,繼而揉之。掐3~5次,揉100~500次。

揉中脘

術者右手拇指按揉孩子臍上4寸, 按揉100~200次。

按弦走搓摩

取仰臥,孩子雙手上舉,術者雙掌在孩子兩腋下至肚角,自上而下作搓摩50~100次。

順摩腹

術者用掌順時針摩孩子腹部,摩300~500次。

分腹陰陽

術者兩拇指自孩子中脘向兩旁斜下分推之,推50~100次。

按揉脾腧、胃腧穴

術者兩手四指撫孩子脅下,兩手拇指指腹揉脾俞、胃腧穴,各揉50~100次。

按揉足三里

術者拇指指腹揉外側膝眼下3寸, 揉50~100 次。

如果您想了解更多小兒推拿的知識與相關問題:敬請關注——“小兒推拿李波”。山東濟南小兒推拿李波老師推廣小兒推拿療法,普及小兒推拿知識,呼籲學習小兒推拿,增強孩子身體素質。

小兒推拿李波:寶寶腹脹莫要慌,小兒推拿來幫忙,小兒腹脹推拿方

原創 小兒推拿李波 2018-12-13 14:23:20


小兒推拿李波


關於這個我來給你講講我的經驗,當時二寶在大年初一晚上肚子脹疼,沒辦法我們當天晚上九點多帶他去看醫生了,到那一檢查說是肚子漲,然後給貼了丁桂兒臍貼貼過以後,有可能是起了藥效,到十一點多的時候睡了,而且睡得很安生,基本上都沒怎麼動。一覺到天明。到了初二晚上又一直哭,貼了肚臍貼,到半夜才睡覺。隨後早上起來,帶她去醫院看了,開了點益生菌讓吃一段時間。

因為我家二寶經常性愛肚子脹,我還給她買過金百通,喝了一段時間效果還是可以的。

經常沒事的話,給她多揉揉肚子或者自己在家沒事在網上看看推拿教程。


And丶小情緒ぅ31


多吃易消化的食物

寶寶腹脹,平時應注意多吃些易於腸胃消化的非油炸、低膳食纖維的食物。

若寶寶因進食過多而導致腹脹,可以喝些蘿蔔湯,因為白蘿蔔有消食下氣的作用。

若寶寶因吃肉過多導致的腹脹,可以取新鮮山楂,水煮取果肉食用,也可以喝些山楂汁。如果寶寶超過1歲,可以加些蜂蜜,口感和功效都不錯。因為山楂有健胃消食的作用。

減少攝入易產氣的食物

對於添加輔食的寶寶,就像玉米糊、紅薯飯、豌豆泥、黃豆漿等易產氣的輔食要少吃。此外,像獼猴桃、梨、菠蘿等含糖成分高的食物也要少吃,否則容易誘發寶寶腹脹。

避免寶寶腹部著涼

寶寶要注意腹部保暖,不要著涼,否則會引起腹脹,因為人的腹壁一般較薄,尤其是肚臍周圍的腹壁更加單薄,受涼後會引起腸道平滑肌的收縮,也就是腸道蠕動加快,產生更多的氣體。

所以,寶寶要避免腹部著涼,如夏天在空調房間睡覺,溫度在22~26℃為宜,腹部要蓋個毯子或毛巾被等。

緩解腹脹食譜推薦

鮮白蘿蔔湯(順氣)適合7個月以上

材料:白蘿蔔100克

調料:薑片5克

做法:

1、白蘿蔔洗淨,切小片,同薑片一起放入鍋中。

2、鍋中加適量水,大火煮至白蘿蔔熟即可(小點寶寶可以喝湯,大點寶寶可以連帶白蘿蔔一起吃)。

對寶寶的好處:
白蘿蔔煮熟能到順氣作用,適合腹脹的寶寶食用。

橘皮粥(幫助消化,消除脹氣)適合1歲以上

材料:橘皮5克,大米25克

做法:

1、大米洗淨,用水浸泡30分鐘;橘皮洗淨,切絲。

2、將橘皮和大米一併放到砂鍋中,放適量清水,小火煮粥至熟爛。


寶寶脹氣喝益生菌好嗎

益生菌主要的作用就是調節寶寶的腸胃,因此如果寶寶有胃脹氣等情況是可以喝益生菌的,另外如果寶寶出現腹瀉等情況也是可以服用益生菌來緩解,媽媽們可以備一些在家裡哦。

經常出現肚子漲氣胃脹氣的現象,是可以服用點益生菌的,同時要注意腹部保暖的,建議給孩子少食多餐,同時可以順時針按摩腹部。


豬豬俠24625


我家寶寶一個半月,正是腹脹高峰期,每次腹脹都滿臉通紅,肚子很硬,大聲哭鬧,看著很使勁的樣子,媽媽看著好心疼。網上有許多對付腸脹氣的方法,我表示基本都試過了,有些方法對我家寶沒用,比如:

1 排氣操。我嘗試過在寶寶吃完奶且情緒好的時候堅持做排氣操,可是並沒有減少寶寶脹氣的次數。

2 服用西甲硅油。它對寶寶腸道起潤滑作用,所以服用後會大量放屁。可是,可是,這次寶寶吃完不脹氣了,下次寶寶再吃奶,依然會脹氣。

3 媽媽杜絕會脹氣的食物。如紫薯,牛奶,豆漿等食物會引起脹氣,但這些只會引起媽媽的脹氣,媽媽分泌的乳汁中是蛋白質脂肪等營養物質,與這些物質的來源無關。相反,如果媽媽攝入的蛋白質脂肪等物質過高,使得乳汁濃度高,寶寶不容易消化,就會引起脹氣。

經過這段時間的戰鬥,我的心得是:

1 使用防脹氣奶瓶,防止寶寶吸入過多的空氣,個人經驗換了防脹氣奶瓶之後,寶寶一口氣喝的奶更多,喝完後脹氣鬧的次數大大減少。

2 吃完奶堅持拍嗝,寶寶吐出多吸入的空氣,會讓他減少哭鬧。

3 媽媽飲食清淡。如果媽媽攝入太多高蛋白高脂肪食物,

每次我都三步法:

1 搓熱手,給寶寶揉肚子

2 如果1不管用,將寶寶翻過來,讓寶寶俯臥。

3 如果2不管用,抱住寶寶讓他趴在你肚皮上,溫暖他的肚肚。

我家寶寶如果因為脹氣引起哭鬧,經過這幾步基本平靜了。媽媽在飲食上注意不要太多高糖高蛋白食物,會讓乳汁中營養濃度太高寶寶難以消化。至於說少吃會脹氣的食物,個人認為那些只會引起媽媽脹氣,對寶寶脹氣沒有太多影響。


clevery017


你好,

寶寶脹氣是常見的現象,寶寶脹氣肚子會鼓鼓的,有些寶寶因為肚子脹氣難受,不舒服會哭鬧不止。

導致寶寶肚子脹氣的原因:

1、吞食過多的空氣 寶寶以奶瓶餵食時,吸吮如果太急容易吸入過多空氣,奶瓶的奶嘴孔大小不適當或瓶身傾斜時,空氣也會經由奶嘴縫隙讓寶寶吸入肚內,以及寶寶過度哭鬧也容易導致脹氣。

2、 消化不良 腸道因糞便堆積,使產氣的壞菌增生,或牛奶蛋白過敏、乳糖不耐、腸炎等引起消化、吸收不良,易產生大量的氣體。

3、腸胃蠕動障礙 分為單純功能性的稱為“假性腸阻塞”,和腸胃道真正缺乏神經節的“先天性巨腸症”。這類問題的嚴重程度不同,可從慢性便秘和腹脹到嚴重嘔吐觀察,可以是暫時或終身的。

寶寶肚子脹氣怎麼辦

寶寶肚子脹氣需營養均衡飲食,培養良好的飲食習慣,不要讓寶寶餓得太久後才餵奶,可適度地做腹部按摩促進腸道蠕動和排氣,改善消化吸收功能。

異常脹氣應速就醫 寶寶的肚子如果脹得很大、很硬,加上寶寶看起來很不舒服的樣子,精神不佳,一般加上有嘔吐或喘就更為不妙,父母應特別注意並儘快帶寶寶就醫檢查治療。

預防寶寶肚子脹氣的方法

具體方法如下: 1、按時餵奶 不要等寶寶哭很久才餵奶,只要寶寶有飢餓的表情就餵奶,不然因哭久了而吸進很多空氣造成脹氣;也會因為太餓,當一吃到奶時會很急、很用力,也會吸進過多空氣。 另外,爸媽不要一看到寶寶哭,就一味地給他喝奶,或給寶寶安撫奶嘴,這可能導致寶寶肚子更脹。有時寶寶的哭鬧,只是希望爸媽多抱抱他陪陪他而已。

2、餵食後輕拍寶寶背部 在餵食後,輕輕拍打其背部以促進打嗝和排氣,減少寶寶脹氣的可能性。

3、注意奶瓶嘴兒大小適度 要注意奶嘴孔不要過大、瓶身的傾斜度不要太大,不要讓寶寶喝奶喝過快過急,這樣就減少空氣進入奶嘴,隨寶寶喝奶時進入體內。

4、少吃不好消化的食物 母乳餵養的媽媽要避免吃些容易讓寶寶脹氣的食物,如:豆類、玉米、紅薯、花菜以及辛辣食物。已經開始吃輔食的寶寶要少吃不容易消化、容易脹氣的食物。

希望對你有幫助!


靈活的小胖醫生


小寶寶脹氣時,常常表現出睡覺時不老實、不安穩,有時會有煩躁或者伴有不間斷的哭鬧和掙扎。

♦小寶寶容易脹氣,原因有哪些呢?♦

🍀吞服了過量的空氣。

寶寶張嘴大聲哭鬧、吃飯喝水時狼吞虎嚥或者用奶瓶去喝奶時奶嘴處有空氣,這些都會導致過量的空氣進入消化道,這樣脹氣就產生了。

🍀多種食物的相互作用。

母乳餵養的媽媽吃了許多產氣的食物之後,會導致寶寶也產生脹氣。

♦怎樣才能氣少一點?♦

1.慢點餵奶。

寶寶用奶瓶喝東西的時候,要讓他喝得慢一點,這樣才能吸入少一點的空氣。一定要選擇適合寶寶的奶瓶和奶嘴。

寶寶用奶瓶的時候,一定要讓奶嘴裡面充滿喝的東西。

2.多拍嗝。

寶貝喝完奶之後,要拍拍寶寶的後背,讓他打個嗝出來。

3.減少寶寶哭鬧。

寶寶哭鬧時會吸入大量的空氣,要適時的安撫寶寶,減少寶寶的哭鬧。

4.讓寶寶多趴趴

吃奶半個小時以後或者空腹時,都可以讓寶寶在床上趴一會兒,這樣通過對腹部的擠壓,使氣體排出。

5.母乳餵養的媽媽要注意飲食,少食用產氣的食物。

對於媽媽們來說,大蒜、洋蔥、酸奶冰激凌、汽水等食物要適量的吃,不可一次性吃太多。

寶寶不脹氣是每個孩子爸媽希望的事情,但讓氣少一點絕非易事,所以適當的放低期望值,用科學的方法來幫助孩子。


松鼠媽媽談育兒


小兒腹脹,中醫上又叫傷食,是一種小兒常見慢性胃腸疾病,中醫認為導致孩子傷食的主要原因是內傷乳食,停聚不化,氣滯不行所致。遷延日久,可能轉化為疳證。對應西醫兒:就是“小兒消化功能紊亂”,“功能性消化不良”。

什麼是疳症?疳有兩層意思,一個多吃甘,也就是甜食,不好消化的食物。另一層意思就是得了疳症後,孩子會變得很乾,很瘦,總之都是消化不良導致的營養不良,和脾有直接的關係。有疳積的孩子,肚子會顯得更大,和周身的消瘦狀態會形成反差,這就更說明孩子的脾氣虛弱。上節課講到這樣的孩子怎麼調理?對,吃啟脾丸。

小兒的生理特點,“肝常有餘,脾胃常不足”。所以小兒常常脾胃嬌弱,如果遇到乳食不消化,餵養不當,均可導致脾胃受傷,運化失常,升降失調,導致乳食停滯不消,進而成為積滯。

中醫上認為,一方面小兒乳食不知節制、常溫飽不均、或者家長餵養不當,尤其是家裡長輩的溺愛式餵養,造成的脾胃損傷,不能及時消化,形成積滯。

另一方面小兒脾胃發育未完全,或者先天脾陽不足或後天寒涼克伐脾胃,導致運化的力量弱,於是食物不能得以消化,形成積滯。這總體上都是實證。如果是先天脾虛的小兒,呈現的是虛實挾雜證。

所以我們就從這兩個方面分別做調理思路闡述:也就是說這兩種情況我們在家就可以調理,超過這個範圍,自己實在無能無力,掌控不了,那就去醫院。

第一大類:乳食內積

中醫辨證上把乳食內積分乳滯、食滯兩種不同的證型。

乳滯:乳滯的孩子(吃奶的嬰兒),常見到嘔吐乳片,口中有乳酸味,不欲吃奶,腹部脹痛,大便酸臭;這麼小的孩子適合推拿或者吃一些液體的中成藥,比較適合。

食滯:食滯的孩子嘔吐酸餿殘渣,腹部脹痛不能按壓,大便臭味難當。煩躁啼哭、夜眠不安、手足心熱、舌質紅、舌苔白厚或者黃厚膩、指紋紫滯、這樣大一點的孩子,調理的辦法就相對能多一些。

關鍵詞:腹部脹痛不能按壓 腹部脹痛 大便臭味難當

調理思路:消食化乳 和中導滯

方法一:焦三仙各10g+雞內金20g+山藥30g 不適用於嬰兒階段

焦山楂:消肉食

焦神曲:消麵食

焦麥芽:消穀物

雞內金:健胃消食、通淋化石

淮山藥片:益氣養陰、平補三焦、補脾肺腎

熬水喝,可以加入適量紅糖

方法二:代飲茶 檳榔6g+炒山楂核5g+莪術7g——大一點的孩子或者成人服用

以上三味加兩碗水煮成一碗,分兩次一天服完。孕婦禁用

檳榔:健脾調中、治心痛積聚

炒山楂核:治胃積堅久,嘈雜吞酸,脅間積塊作痛

莪術:氣血凝滯,心腹脹痛,症瘕積聚,宿食不消

備註:治胃積堅久,嘈雜吞酸,脅間積塊作痛,山楂核五錢(炒黃、研),沙苑蒺藜五錢(焙),雞內金五錢(焙黃),加建曲五錢(焙)。共為細末。每服一錢,白滾水送下。忌生冷。

方法三:藥店裡可以買得到的中成藥

四磨湯口服液——用於嬰幼兒乳食內滯證

成分:木香、枳殼、烏藥、檳榔。

磨湯口服液,順氣降逆,消積止痛。用於嬰幼兒乳食內滯證,症見腹脹、腹痛、啼哭不安、厭食納差(飲食不好無食慾)、腹瀉或便秘;中老年氣滯、食積證,症見脘腹脹滿、腹痛、便秘;以及腹部手術後促進腸胃功能的恢復。

10ml*8支,口服,成人一次20ml,一日3次;新生兒一次3~5ml,一日3次;幼兒一次10ml,一日3次,療程3-5天,冬天服用時,可將藥瓶放置溫水中加溫5~8分鐘後服用。


小兒消食片

成分:雞內金(炒)、山楂、六神曲(炒)、麥芽(炒)、檳榔、陳皮。

消食化滯,健脾和胃。用於脾胃不和,消化不良,食慾不振,便秘,食滯,疳積。

口服,0.4g*100s,一歲至三歲一次2~3片,三歲至七歲一次3~5片,成年人一次5~6片,一日3次。

加味保和丸

成分:陳皮、白朮(麩炒)、枳殼(麩炒)、枳實、厚朴(姜炙)、六神曲(麩炒)、麥芽(炒)、山楂、香附(醋炙)、茯苓、法半夏。

健胃消食。用於飲食積滯,消化不良。6g*12袋,口服,一次6克,一日2次。

方法四:按摩手法

1、揉二人上馬15分鐘+補脾15分鐘+平肝5分鐘+四縫穴

如果腹脹嚴重,加推大四橫紋10分鐘,有痰,加運八卦10分鐘


2、腹痛明顯者改用揉外勞宮15分鐘+補脾15分鐘+平肝5分鐘+四縫穴

當然也可以服用“黃精黑芝麻丸”,潤腸通便,降肺火,滋養腎陰,超過一歲的孩子都可以吃,不僅如此,還能有助於生長髮育,智力開發,吃的時間越長越好,好處自現。也可以搭配“啟脾養胃膏”,消積化食助消化,效果更好。


祝門天子


秋季到了,晝夜溫差變得很大,這個時候,有的寶寶會因為飲食不當或者沒有很好地調整穿衣方式,而導致腹脹。

做為一雙兒女的媽媽,今天就由我來講解一下寶寶腹脹時,爸爸媽媽應該怎麼辦?

希望我的經驗可以幫到大家。

寶寶腹脹怎麼處理呢?

1、脹氣的表現:

媽媽拍拍寶寶的肚子,就能聽到沉悶的“咚咚”迴音,寶寶脹氣嚴重時,媽媽輕輕一碰,寶寶就會有不適感,甚至是哭啼。


有的寶寶會放屁,短時間內多次放屁,有時放屁還會帶出來一點屎,這就是典型的脹氣特徵之一。

2、親試有效的護理方法:

① 多食多餐

不要等到寶寶餓到哭得很厲害時,才給寶寶餵奶。

寶寶因為太餓,就會吃得很急很用力,這樣很容易就把空氣吸進胃裡,進而引起腹脹。

②按月齡使用奶嘴

大家一定要按月齡使用奶嘴。無論是奶嘴太大還是太小,都會導致空氣進入腹部,導致寶寶肚子脹氣。

如果奶嘴孔太大,寶寶很容易把空氣和奶一起吸進去;

若奶嘴孔太小,寶寶會因嘬不到奶而使勁嘬,在這個過程中也容易把空氣吸進去;

③小兒推拿

小兒推拿,對寶寶的腹部進行推拿和按摩,也就是常說的排氣操。

注意!不是所有時間段都可以給寶寶做排氣操,做排氣操的最佳時間點是寶寶喝飽奶半小時後。

二寶小的時候,是因為拉肚子,後來引起了腸脹氣。

正好,大寶學校的附近開了一間推拿的診氣。

我們就去給他試了。

強推!管用!

④針灸

大寶小的時候,腹脹的時候特別多。我們這裡有個門診,是祖傳的針灸治療小兒腹脹的。但是我和老公都不太相信。有次我倆出差,大寶又脹氣。婆婆帶她去門診紮了快針。晚上就好了。從此以後,大寶一有脹氣,我們就去帶她扎快針。

很快。不受罪。一人一付針。沒有副作用。強推。

以上,是我兩個寶寶成長過程中,我常用的一些方法,希望能夠幫到腹脹的寶寶們。

就這樣。

走心。


山那邊好地方健康育兒


剛剛出生不久小寶寶的各個器官、系統還沒發育完全,消化系統相對來說還比較嬌弱,在攝入食物後,消化系統不能及時消化分解,或者是在喝奶的時候不小心吸入大量的空氣,從而引起寶寶出現腹脹的現象。寶寶腹脹的時候是很難受的,折磨著寶寶,更加折磨著愛著寶寶的媽媽們,現在我們就來看看寶寶腹脹應該要怎麼辦。

第一、如果寶寶是因為吸入空氣而引起的腹脹的話,那媽媽們可以更換合適的奶嘴寶寶吮吸,如果是餵母乳的話,儘量讓寶寶而含住整個乳頭,還要防止寶寶吮吸空的奶瓶和乳頭而吸入空氣,媽媽們在餵乳期一定要少食用或者不食用會產氣的食物,例如碳酸飲料、白蘿蔔、薯類。

第二、寶寶在腹脹難受,哭鬧不止的時候,媽媽可以用手放在寶寶的腹部慢慢按摩,從肚臍周圍慢慢往外按摩,幫助寶寶腸道的蠕動和脹氣的排出,還可以改善消化。

第三、在喂完寶寶的時候,不要立即把寶寶放平躺著,這時候媽媽應該把寶寶豎抱著,輕拍寶寶的背部,等寶寶把隔打出來再讓寶寶躺著。

第四、如果寶寶的主要問題是消化不良的話,最主要的原因是寶寶的消化系統不完善,和寶寶攝入的食物也是有一定關係的。如果寶寶一直喝一種奶粉,而每次喝完都會出現腹脹的話,就要考慮一下更換奶粉了,這種奶粉可能不適合寶寶的體質。

從事兒科臨床工作近20年,擅長新生兒黃疸、小兒常見呼吸系統疾病的診治。


醫聯媒體


嬰兒腹脹的原因

嬰兒腹脹是常見病症之一,主要是因為消化不良,體內積聚過多的氣、液體所致,遇到這種情況家長首先要找準原因,再對症下藥。寶寶腹脹多數是由於消化不良、腸胃疾病引起腸道內積聚過多的氣、液體所致。幼兒腹脹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幾種:

1、寶寶吞食的空氣過多

用奶瓶給寶寶餵食時,寶寶如果吸吮太急容易吸入過多空氣,奶瓶的奶嘴孔大小不適當或瓶身傾斜式,空氣也會經由奶嘴縫隙讓寶寶吸入體內。寶寶過度哭鬧也容易導致脹氣。

2、寶寶消化不良

腸道糞便堆積使產氣的壞菌增生、牛奶蛋白過敏、乳糖不耐、腸炎等疾病引起寶寶消化不良,吸入的奶水或其他食物,在消化道內通過腸內菌和其他消化酶作用而發酵,都容易產生大量的氣體。

3、寶寶腸胃蠕動障礙

有兩種類型。一種是單純功能性的,稱為“假性腸阻塞”;一種是腸胃道真正缺乏神經節的“先天性巨結腸”。

4、氣管病變造成的脹氣

如果腹腔內器官腫大或長了腫瘤,腸阻塞,腹水,也會引起腹脹,器官病變導致的寶寶脹氣發生的比較少。

嬰兒腹脹的症狀

嬰兒不會說話不會表達自己,那麼媽媽們怎樣可以知道幼兒是否腹脹呢?其實幼兒腹脹是有一定的症狀的,媽媽們只要瞭解到寶寶的不適就可以為寶寶對症下藥趕走病魔了。那麼幼兒腹脹有哪些症狀呢?

嬰兒腹脹多發生在新生兒兩週大時開始,到三個月大時才消失,多表現為新生兒腹部充滿氣體,雙腿上提,尖聲哭喊。發生疼痛多是在同一時間出現,一般以下午至晚上十點最常見。多出現腹脹合併嘔吐、食慾不振、體重減輕等狀況,甚至有發燒、解血便的情形。

如果寶寶腹脹明顯,並伴有頻繁嘔吐、精神差、不吃奶、腹壁較硬、發亮、發紅,可見到小血管(醫學上稱為靜脈曲張),可摸到腫塊,伴有黃疸,解白色大便、血便、柏油樣大便,發熱等症狀,說明寶寶已經換了比較嚴重的疾病,需要儘快到醫院診治。嚴重而頑固的腹脹往往表示病情危重,更不能耽誤。

嬰兒腹脹怎麼辦

嬰兒腹脹除了是折磨幼小的小寶貝外更多是折磨著天下父母的心。遇到嬰兒腹脹的情況時該怎麼辦呢?媽媽們先不要慌,下面來了解下嬰兒腹脹的應對方法吧。

情況一、生理性原因

寶寶腹脹不一定是由於病理原因所致,更多情況下有可能只是腹壁肌肉沒有足夠的能力收納腹部臟器。在正常的情況下,寶寶的腹部看起來就會比成人的要大,看起來就像個“啤酒肚”似的,那是因為孩子的腹壁肌肉尚未發育成熟,卻要容納和成人同樣多的內臟器官造成的。在腹肌沒有足夠力量承擔的情況下,腹部會因此顯得比較突出,特別是寶寶被抱著的時候,腹部會顯得突突下垂。此外,嬰兒的身體前後是呈圓形的,不像大人那樣略呈扁平狀,這也是讓肚子看起來脹脹的原因之一。

情況二、吸入空氣

寶寶在喝母乳的時候,由於媽媽的乳頭凹陷或沒有完全含接乳頭;人工餵養時,因奶嘴孔大小不合適,或哭鬧時均可吸入大量空氣,而引起腸脹氣。

處理辦法:更換合適的奶嘴,餵母乳的時候讓寶寶含住整個乳頭。不要讓寶寶吸允空乳頭。其次,乳母在哺乳期間,少食紅薯等產氣較多的食物。因腹脹哭鬧不止者,可用手輕輕按摩嬰兒腹部,或用驅風油少許塗擦嬰兒肚臍周圍。

儘量不要讓寶寶哭鬧時間過長。當寶寶哭的時候很容易脹氣。遇到這種情況,爸媽應該多給予安慰,或是擁抱他,通過調整他的情緒來避免脹氣的加重程度。

嬰兒腹脹如何緩解

嬰兒出現腹脹的症狀時候一般都會寢食難安,淒厲的哭聲更是讓媽媽們心痛萬分。但是媽媽們不要慌,寶寶出現腹脹的情況時,除了帶寶寶去看醫生外,媽媽還可以給寶寶做一下按摩來緩解。

按摩方法一 :

1、常用手法

(1)患兒仰臥位,家長用中指端揉膻中穴50次,然後用掌根直推膻中50次,再分腹陰陽30次。

(2)患兒仰臥,摩中脘5分鐘,點揉水分穴1分鐘。

(3)按揉足三里穴2分鐘。

2、隨證加減

(1)食積型:脘腹脹滿,噯腐吞酸,或噁心嘔吐,大便不通,腹痛拒按,舌苔厚膩。常用手法加

揉板門50次,清大腸200次。

按揉天樞穴2分鐘。

(2)痰阻型:腹脹滿悶不舒,倦怠乏力,或咳嗽吐痰,痰粘不爽,舌苔厚膩。常用手法加

退六腑300次。

按揉豐隆50次,脾俞穴1分鐘。

(3)脾虛型:腹部脹滿,不欲飲食,喜溫喜按,氣短乏力,大便溏薄,四肢欠溫,舌質淡,苔薄白。常用手法加

補脾經300次,補大腸100次,揉板門50次。

按揉脾俞、胃俞各1分鐘。

捏脊5~10遍。

按摩方法二 :

1、常用手法

(1)患兒仰臥,家長用拇指運內八卦100次,推板門200次。

(2)患兒仰臥,家長用大魚際;順時針摩中脘5分鐘,然後分腹陰陽50次。

(3)按揉天樞、脾俞,足三里穴各1分鐘。

2.生活調理

(1)腹脹是消化系統疾病常伴有的症狀和體徵,所以按摩時應詳細診察其致病原因,有針對性地進行處理。

(2)合理餵養,培養小兒正常的飲食習慣。

(3)起居有常。避免寒冷刺激。

如何預防嬰兒腹脹

嬰兒出現腹脹的症狀有部分是由於日常護理不當造成,嬰兒比較脆弱,身體很多功能還沒完善,父母在照顧嬰兒的時候更是要小心呵護。只要日常照顧得當,嬰兒腹脹是可以預防的。和預防嬰兒腹脹?寶爸寶媽們快來學學吧!

1、當寶寶哭的時候很容易脹氣。遇到這種情況,爸爸媽媽應該多給予安慰,或是擁抱他,通過調整他的情緒來避免脹氣的加重程度。

2、不要讓寶寶餓得太久後才餵奶。寶寶餓的時間太長,吸吮時就會過於急促而吞入大量的空氣。所以要按時給寶寶餵奶,並且在餵食後促使寶寶適當排氣。

3、多給寶寶的腹部進行按摩,這樣有助於腸胃蠕動和氣體排出,以改善消化吸收的情況。

4、餵奶時,應當注意讓奶水充滿奶瓶嘴的前端,不要有斜面,以免讓寶寶吸入空氣。

5、暫時停止食用容易在消化道內發酵併產生氣體的食物,例如;甘薯、甜瓜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