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媒體時代,你是內容消費者還是內容生產者呢?

前不久,我和一個朋友M聊天,她說她每天忙得不得了,把好幾年沒有整理的電腦資料,分門別類,全部整理了一遍。我納悶發生了什麼事情啊,讓她突然有了這樣一個學霸氣質滿滿的轉變。原來一問,她開始在自媒體平臺寫作了,並且現在擁有了少量的粉絲,這給了她十足的源動力。倒逼她把這麼多年積累的經驗,技能,資料整理出來,作好標記,歸納總結,透析出有價值的內容輸出給需要的朋友。


這件事給我了很大的啟發,同樣作為一枚職場老司機,我們是否有思考過在自媒體平臺,我們究竟是消費者還是生產者呢?


以下我將從三個方面展開:


第一,消費者和生產者的底層邏輯

第二,我們究竟要做生產者和消費者?

第三,我該如何成為一名生產者?


第一,消費者和生產者的底層邏輯


生產者的底層邏輯是創作者思維。消費者的底層邏輯是用戶思維。


第二,我們究竟做哪種角色?


在研究要做生產者還是消費者這個話題前,我們不妨反思下生產者可以提供的價值。


拿自媒體舉例,內容生產者可以提供多方面的價值:


1.提供有價值的信息,經驗,技能,方法論,幫助更多人

2.鏈接更多朋友,建立一個虛擬場外社交圈,增加自身人脈圈,實現跨圈層交友

3.增加我們以外【第二收入】,實現副業剛需

4.積累反脆弱能力,尤其是中產階級,35+中年危機,才能更好面對未來的不確定性


第三,我該如何成為一名生產者?


以我個人為例,我是一枚在職場工作十年的老司機,並且也做到了企業的中高管層。知乎有個高贊貼,如果回到十年前,你會對自己說什麼?我反思想了一個晚上,從法國留學,到4A廣告公司,再到互聯網公司,如今成為一名創業者。


外人無法理解的職業路徑,連續兩年加班到凌晨兩點,去了創業型公司而沒有選擇大公司等等,有些事並不符合大部分的發展軌跡和常識。我想把我的思考,成長的感悟,走過的彎路,犯過的錯誤,悔到腸子都青的經驗教訓,統統都分享出來。


成長的路上需要有一名陪伴者,我們的父母沒有經歷過如今的職場奮鬥,公司的老闆一定是以公司利益為第一要素,同事之間無法做到完全的互相傾訴,我們的朋友沒辦法感同身受,這些都讓我時時刻刻意識到,身邊朋友的力量終究是很有限的。


但是隻要你在現實生活碰到的問題,就一定在書籍中能找到。現在又多了一個途徑,你碰到的問題也一定能在互聯網自媒體中找到,會有和你一樣問題的朋友提出,也會有很多的小夥伴給出自己的答案。那麼,我希望我也是其中一員,是那個陪伴者,和引路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