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三歲多了,只能說兩個字,要去訓練嗎?

心向陽光晨寶媽


孩子滿三歲了,他無論是身體還是心智都發生很大的飛躍,如果只能說兩個字,說明語言發展只有一歲半的水平,如去哦其他方面發展比較好的話,不用擔心,去專業機構訓練,增強他的語言表達能力,在家也要多注意他的語言發展。

鄰居中有一個寶寶現在5歲了,以前2.3歲的時候也這樣,思維能力,大運動精細動作都特別好,就是不說話,在2歲的時候家裡特別著急,帶他到處去看,別的問題沒有,可能在他1歲多,剛要學說話的時候家裡出現一些事情,導致的這樣,後來他來了我們當地的早教,上了半年吧,進步真的挺大,我們見到也說話,改變很大。

家庭的環境也要改變,多看繪本,增加他的輸入性語言,繪本給寶寶呈現的是故事,可以讓寶寶邊看內容邊理解,增強理解能力;少看電子產品,我們看電視是被動吸收的過程,要讓寶寶自己主動去思考!

其實每一個寶寶都是我們的小天使,相信我們的寶寶是獨一無二的,而且方法用對了,寶寶會進步很快!


一諾媽媽育兒


我家二寶也馬上三週了,現在說話也只會說一兩個字,還是最近開始學的,也算是很晚的了。不過我沒有您那麼急,因為我家大寶也是兩週半才開始開口說話的,那時候很著急,但是教她,她也不學,後來開始說話了,學得也很快,到三週多也可以跟上其他孩子的語音水平。二寶比大寶還要晚幾個月才開始說話,現在才開始說話,我想很快就能學會的。孩子說話晚有很多原因,遺傳,環境都有關係,不過只要寶寶身體健康,聽力、理解能力正常就不必擔心,只要孩子想學想說的時候多教他很快就能學會,有時候他不想學的時候教他說話會很不願意學!



筱元的育兒生活


我記得我孩子1歲的時侯爸爸、媽媽、爺爺、奶奶都能叫,兩歲能正常的交流了,大部分常用語都能說,一般孩子兩歲左右都可以說基本常用語了,只是有些口齒清晰點,有些口齒不是很清楚。

我覺得你和家人都應該和他多交流,讓他開口跟著學,平時多給他講故事,多帶他和別的小朋友在一起交流。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用。





家有小學生666


三歲多孩子只會說兩個字,不愛說話交流!那麼就得大人常常帶出去和別的小朋友玩,可能開始的時候他不會去和別人玩。那麼大人也不要帶他離開,就讓他坐在旁邊看別的小朋友玩。時間久了他熟悉了,他就會慢慢放開去和小朋友玩了。等他會和別的小朋友玩了,說話就慢慢會說了!我寶寶也是兩歲多了才開始說話的,一開始也是這樣不愛說話。我就天天帶他去小孩子多的地方玩,才慢慢好的!

我家附近有個男孩子快5歲了還不會說話,現在也只能說幾個字。以前他就跟你說的一樣,他媽媽都不敢送他去幼兒園。後來都說她要讓小孩子多多接觸才行,去年她媽才送他去幼兒園的,現在開始慢慢好點了!所以小孩子一定要和別的小朋友多接觸。希望能對你有幫助


小白Chen


這個肯定是要訓練的,平時你多幫孩子放一些聽的東西,一些視頻兒歌,讓他們多看一點。但是家長也不能著急,這個沒必要把孩子領到醫院裡去檢查,或者看有些孩子,他本來就說話遲,尤其是男孩子,我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我旁邊就有一個朋友,她的孩子就是這樣的,去年她三歲多的時候還不會說話,家長很焦急,今年四歲了,已經我當我碰到他的時候,他已經會說爸爸媽媽媽了,而且說的還很清楚。有些孩子會說話,就八歲了,這樣的例子很多了,所以家長沒必要太著急,哦,你要有耐心的給孩子多說,讓他不要著急,見到物體之後都對著他來說。


奧特曼成長記錄


你好!我是玫瑰花開燕子姐,很高興能夠回答關於“孩子三歲多了,只能說兩個字,要去訓練嗎?”這個問題。

我弟弟小時候也是三歲多隻會說兩個字,其他的什麼都懂,就是不說話。當時也到處找尋方法,都沒用,到快四歲的時候,突然就全部都會說了。

我認為只要他其它方面都正常,能夠聽懂話,能夠發出聲音(比如哭聲),就不需要太擔心,再大一點就什麼都會說了。

關於“孩子三歲多了,只能說兩個字,要去訓練嗎?”的問題就回答在這裡。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用,謝謝!


玫瑰花開燕子姐


聽到這個問題,我非常驚訝。我想問一下媽媽是不是有什麼特殊的原因不能夠陪伴在孩子身邊和他說話呢?(不是責怪的意思,是好奇)孩子三歲多了只能說兩個字,這意味著是不是家人在孩子面前從來沒有說過話呢?

經過科學研究發現,兒童每天使用詞彙的86%~98%都與父母一致,父母的每一句話,漸漸變成了孩子未來的模樣。

按照一年52周計算,在兒童4歲進入幼兒園小班之前,高知家庭和低收入家庭的孩子之間,就已經積累了高達3200萬的詞彙學習差異。在此基礎上,低收入家庭孩子掌握的詞彙量只有高知家庭孩子的1/2。

兒童出生後每秒鐘能夠產生700~1000條神經連接,父母的語言是刺激大腦發育的最好教育資源。3000萬的詞彙差距會極大影響兒童在數學概念、讀寫能力、自我管理、執行力、批判性思維、情商、創造力和毅力等方面的表現。

到三年級時,孩子之間會產生顯著的“成績差距”或“學術落差”(achievement gap)。眾多研究已經表明,兒童早期的語言環境能夠預測其日後的學習能力和性格特徵。

越貴的並不一定是越好的,神經科學專家告訴我們,最好的教育是免費的,它就存在於父母的每一個詞,每一句話,每一次交談和每一份互動裡。推薦你去看一本書《父母的語言》。

現在這個階段你只能多訓練他,多和寶寶說話了。



思雲媽媽說


大家好,我是母嬰健康管理煜穎老師,專注母嬰健康管理。

很高興為大家來回答這個問題。

正常三歲孩子語句是可以說了,如果能叫爸爸媽媽,說明孩子沒有語言障礙。

要看孩子是平時不喜歡說,還是說不出,我們從三點來看這個問題吧。

1、現在的社會孩子是家庭的寶貝,給孩子的愛會更多,之前我也又遇到過這種的寶寶,在入戶指導的時候發現孩子不是不會說,而是家長沒有給孩子營造好語言的氛圍和機會,導致錯過了孩子語言敏感期。

在生活中我們是不是經常見到,孩子只要一哭就抱,不等餓就趕緊喂,還要常見的對話是“寶貝餓了嗎?”孩子答“恩”,“喝點水吧”,孩子“恩”,“要不要尿尿”,“恩”。

大部分的話都是大人說了,沒有給孩子這樣的機會。

孩子在6-7個月左右都會有語言敏感期,孩子會咿呀學語發出各種聲音,孩子也要慢慢添加輔食,合理的添加輔食也有利於孩子咀嚼能力和良好的語言打好基礎,但現在很多父母往往忽視的。

2、還有一種原因就是與孩子性格有關,孩子內向的,情志抑鬱,家庭氛圍不好的也會引起語言障礙。

3、再一種原因就是看一下孩子舌下,舌繫帶短不短。

孩子3歲孩子還小完全可以補救的,家長在家多給孩子一些表達語言的機會,不要逼著孩子開口說話,鼓勵孩子說。

可以通過一些遊戲方式,像小鴨學說話,我說一句你說一句,從簡單的一些話開始說,當孩子跟你學的時候可以進行鼓勵和獎勵。

希望以上的分享能對您和您的家人有所幫助。

煜穎老師:高級產後修復師,高級育嬰早教師、高級催乳保健師、母嬰護理師、國家健康管理師


母嬰健康管理煜穎老師


你好,很高興來回答你的問題。

寶寶除了大運動方面,精細動作和社交等行為怎麼樣呢?

三歲寶寶的正常行為我做了一個總結,希望家長可以參考:

粗動作:會騎兒童三輪車,兩腳交替上下樓梯

精細動作:會用水壺倒水,把木栓敲進栓孔,疊9-10塊積木

語言能力:會900字左右詞彙,會說句子,常自言自語,說話流利,自信,唱簡單兒歌,不斷提問“這是什麼?為什麼?什麼用處?”要求知道結果

適應能力:知道時間概念,想象力豐富,臨摹畫圖,能獨立吃飯,獨立刷牙,幫助做家務,會整理玩具,喜歡色彩,能將幾何圖形的木塊放入相應的框裡,知道自己的性別及性的差異

社交行為:能在意別人的想法感受,和別人一起玩簡單的遊戲,知道分享,知道等待輪流,兄弟姐妹之間會比賽和嫉妒,大哭大鬧和發脾氣以不常見

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幫助,如有多項不符合,最好帶孩子及時就醫,以免耽誤治療。


八一媽媽


您好寶媽,能高興能來回答您的問題,希望我的經驗之談可以幫助到您。

如果你發現寶寶0到3歲是寶寶語言能力發育的黃金時期,這個時候如果發現寶寶語言發育有些偏遲,則應該加以重視,以防寶寶上幼兒園出現與人溝通交流的障礙。

寶寶到了三歲,語言發育標準是能與他人進行簡單溝通,能簡單自我介紹,比如:我的名字是……,我幾歲。就拿我的小侄女來說吧,她今年剛滿三歲,每次和她視頻時,她都能聊天的有問有答,還能唱一兩首兒歌。

如果你發現寶寶只能說兩個字,還不太主動說,按照寶寶在語言上的發育標準來說,的確有些遲緩,但也不一定非的做訓練,你可以自己嘗試以下幾件事在家訓練寶寶,在自己訓練的同時,還能培養與寶寶之間的親情。

1.多陪陪孩子,拿著簡單的玩具,邊讓孩子玩,邊反覆用語言引導孩子說簡單句子,比如:這個玩具真可愛。等等。對著寶寶,讓寶寶看媽媽說話的嘴型,一字一句慢慢的說。

2.創造語言環境。有的家長性格比較成沉默寡言,不知道寶媽你是不是屬於這種不太愛主動和別人說話的,如果是,寶寶不太主動說話有可能也是家長沒有長常引導他主動說話的習慣。在這一方面建議家長在帶娃的時候儘量和娃多說話。語言環境有了,寶寶耳濡目染,寶寶說話多起來是遲早的事情。

3.家裡語言要統一,有的家庭中存在方言、家長話、普通話雜糅,導致寶寶接收各種信息後相當迷惑,不知道該用什麼語言來表達。

4.然後多點耐心,多鼓勵寶寶說話,可以用新鮮玩具等引導寶寶說話獲得獎勵。

在自己嘗試訓練寶寶的同時,密切關注寶寶的言語情況,如果有所改觀,那麼可以繼續嘗試。如果沒有作用,那麼就要考慮寶寶是否有語言困難,帶去醫院檢查下,確定後再有針對性地進行語言表達專門的訓練。

總之寶媽遇到寶寶這種情況,要更加耐心更加關愛寶寶,幫助寶寶一起度過語言的難關,謝謝,希望能幫到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