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人稱作“垃圾食品”,每年卻賣出100億包,年產值達到600億

文 | 支付公元

在80、90後的眼中,要屬最具有童年記憶的零食就是辣條了,辣條可謂是永遠不過氣的網紅零食。隨著辣條在市場上倍受消費者們歡迎,市場上也不斷湧現出眾多辣條品牌,如今最有名的就是衛龍了。

僅僅19年的時間,衛龍就從一個“地攤貨雜牌”進階為一款暢銷全國的品牌。2014年底,衛龍食品已經有3000多名員工,業務已經遍佈各地每個省區。據2018年數據統計,衛龍一年可以賣出100億包辣條,衛龍公司的市值已經達到500億。辣條一直都深受年輕人的喜愛,很多外國人都深深被辣條折服。

被人稱作“垃圾食品”,每年卻賣出100億包,年產值達到600億

如今,衛龍現身在美國,340g售價14美元,摺合96元人民幣,在國外擁有了和老乾媽一樣的地位。誰能想到當時5毛錢一包的辣條搖身一變,年產值竟達到了600億。衛龍的誕生可以追溯到20年前,而且有一個人不得不提,他就是衛龍的創始人劉衛平。

劉衛平出生於湖南省平江縣,湖南也被稱作辣條零食的發源地。辣條的誕生,在當時完全就是個意外。1988年,湖南爆發洪水導致大豆產量下降,一直不太富裕的平江縣因此也損失慘重,為了降低大豆成本,作坊的老師傅們一起研發出了一種麵筋食品,不斷調配口味,最終以辣味為主,並且取名為辣條。

被人稱作“垃圾食品”,每年卻賣出100億包,年產值達到600億

1999年,辣條推廣上市的第二年,劉衛平就發現了商機。當時20歲的劉衛平帶著辣條的配方,去到了河南漯河。但是在創業初期往往都需要充足的資金,於是劉衛平辛苦奮鬥了3年,終於攢夠了自己開廠子的錢。

2003年,當時影視圈明星“成龍”非常火,於是劉衛平冥思苦想,決定將自己的品牌取名為“衛龍”。到了2005年,央視相繼曝光了一些非法作坊的生產行為,其中辣條裡違法加入食品添加劑,還有髒亂不堪的生產環境。一夜之間,“辣條”瞬間被標上了“垃圾食品”的標籤。

被人稱作“垃圾食品”,每年卻賣出100億包,年產值達到600億

但劉衛平並沒有氣餒,他立馬集中精力來製作營銷方案。第一步就是先將透明的包裝變成了鋁箔紙的包裝,第二便是陸續建成了各種有利於食品的體系,形成了“雜牌”的逆襲。

劉衛平還邀請明星前來代言,不僅打響了知名度,也改變了外界對辣條的看法。2010年,衛龍聯手趙薇推出衛龍經典款系列。2012年,還邀請到楊冪為其代言。2015年,衛龍進入了電商平臺,更加瘋狂的通過製造話題,提高品牌熱度。

被人稱作“垃圾食品”,每年卻賣出100億包,年產值達到600億

在這之前,雖然劉衛平的營銷策略短暫地提高了衛龍辣條的知名度,但還是無法打消之前“衛龍”在大眾眼中刻板的印象。於是在2014年,“衛龍”換了地方,搬到了一間新廠房,在質量和衛生上的要求比以往都更加嚴格。

為了讓消費者們眼見為實,劉衛平親自邀請到專業的攝影團隊,進入衛龍的生產車間進行直播錄製,讓消費者們信服。如今的衛龍一直活躍在消費者的視線中,伴隨著消費者們對它的喜愛,相信衛龍未來可以走得更遠更成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