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俄羅斯進攻甚至吞併烏克蘭,美國有能力阻止普京嗎?

雲中史記


假如俄羅斯進攻或者吞併烏克蘭,這種局面恰恰是美國最希望看到的,美國為什麼一定要阻止呢?美國要的就是俄羅斯跌入烏克蘭這個泥潭,然後複製阿富汗模式,消耗俄羅斯的本已經孱弱的國力。



這什麼說美國樂見俄羅斯進攻烏克蘭或者吞併烏克蘭呢?若俄羅斯真的攻擊或者吞併烏克蘭,美國至少有如下幾點額外好處!



第一,俄羅斯若進攻或者吞併烏克蘭,意味著美國不用宣傳,俄羅斯擴張領土的野心就昭然若揭,美國此時支持烏克蘭的抵抗力量,像方面支持阿富汗反蘇游擊隊一樣,消耗的註定是俄羅斯。



第二,北約和歐盟絕大多數國家會一改對俄羅斯曖昧的態度,從而緊緊的團結在美國的麾下,共同支持烏克蘭抵抗力量,對付俄羅斯!這種戰爭的結局,就是俄羅斯被不斷的消耗,最終拖垮。



第三,美國趁機重構北約,將德法這類有野心的國家進行深度限制,扶持東歐的波蘭等國成為歐洲的重要盟友,這些國家將會在戰後形成強有力的向東制衡俄羅斯,向西制衡德法等老歐洲的格局。



當然俄羅斯若真的進攻烏克蘭,將會引起一系列連鎖反應,歐盟或許會因此解體,因為大多數東歐的歐盟國家,不再相信歐盟能夠保護自己的承諾,反而更加依賴美國,甚至還會引起德法內部的政治格局大調整,傾向於繼續親美的勢力將會取代力主歐洲的政治勢力。



這種結果俄羅斯也是非常清楚的,俄羅斯對烏克蘭存在領土幻想,但俄羅斯是一個務實的國家,俄羅斯不會替人做嫁衣,烏克蘭若註定遠離俄羅斯而去,那麼保留一些重要的戰略要地最後的選擇,例如俄羅斯吞併克里米亞及支持東烏各州獨立武裝等。



即便俄羅斯真的對烏克蘭動武,也是需要一個合理的藉口,並會以快進快出的方式解決,隨後扶持親俄勢力上臺,對親美反俄勢力進行清算,然後快速撤出烏克蘭,哪怕烏克蘭隨後爆發兩個派別的相互衝突,但一個亂七八糟的烏克蘭,總比一個拜倒在西方石榴裙下的烏克蘭要好。


涇水書生


如果俄羅斯進攻甚至吞併烏克蘭,美國有能力阻止普京嗎?

對於這個問題,我的看法很明確,如果俄羅斯有吞併烏克蘭的想法,美國是一定會阻止的,並且美國也有能力阻止普京的任何大膽行為。但是普京雖然手段強硬,能夠將克里米亞據為己有,但這並不代表,他有吞併烏克蘭的本事。

因為當今世界,任何一個國家,都沒有資格吞併一個主權國家,即使是霸道的美國,也會打著人權或者聯合國的旗號,干預別國事務。因此普京有吞併烏克蘭的動作,這會讓普京成為整個世界的敵人,所以普京是根本不可能吞併烏克蘭的。



不過普京也有自己的打算,不能明目張膽的在烏克蘭挑起衝突,但不能代表不可以控制烏克蘭,或者是說培養親烏克蘭的政府。不過現在的烏克蘭,基本上分為兩派,一派是俄羅斯支持的,他們反對西方國家,而另一派則親歐盟和美國。也正是因為這兩派的存在,讓烏克蘭問題難以解決,烏克蘭危機更是給烏克蘭帶來了巨大的創傷。



這個問題說到根本上,還是當初蘇聯時期遺留下來的問題,俄羅斯算是蘇聯最大的兒子,而烏克蘭則相當於蘇聯的二兒子,大兒子想要二兒子和自己站在一條戰線上,可是二兒子看見其他的小兄弟,像是拉脫維亞,立陶宛等小國,親近歐盟以及美國之後,經濟發展快,完全好於蘇聯時期。

可是俄羅斯卻認為,烏克蘭有這種想法就是背叛自己,這也讓烏克蘭難以真正同歐美國家接觸。不過現在的烏克蘭,總歸有不少親美勢力,只要有他們的存在,並且美國在背後撐腰,普京是無論如何也不能吞併烏克蘭的。



總的來說,烏克蘭會成為大國之間博弈的場所,會成為美國同俄羅斯較量的地方,但是任何一方,都不會,也不可能採取軍事行動,這也是一種默契。

以上就是我的看法,歡迎大家留言評論!


西北老張看世界


沒有,因為俄羅斯根本不可能吞併烏克蘭,所以美國從來就沒有阻止普京的能力。

說起烏克蘭,真的是一言難盡,明明是蘇聯大家庭的二哥,卻混成了名副其實的二貨。明明有第三核大國的資本,卻非要自廢武功靠賣萌為生。而沒有熊貓命的烏克蘭,也終於因為自己的“作死”受到了無情的吊打和羞辱,尤其是2014年3月克里米亞事件的爆發。

俄羅斯兵不血刃奪回克里米亞,雖然在國際社會引發軒然大波,但各國隨後的表現卻雲淡風輕,這讓烏克蘭陷入了極其尷尬的境地。而伴隨這種尷尬的,是烏克蘭愈演愈烈的內亂以及日甚一日的危險形勢。

不過從表面上看,雖然烏克蘭和俄羅斯徹底翻了臉,在美國等西方國家卻非常給臉,可以說烏克蘭雖然丟了克里米亞,但卻得到了西方國家尤其是美國的“芳心”。

那麼,一旦烏克蘭和俄羅斯刀兵相見,“噬土成性”的俄羅斯對烏克蘭動了殺心,美國會仗義出手阻止俄羅斯嗎?靜夜史認為這當然不可能,因為:

1、烏克蘭學乖了

克里米亞實現對烏克蘭的衝擊太大了,他不僅讓烏克蘭元氣大傷,更看清了自己在國際社會的尷尬處境。那就是:沒事其樂融融,有事作鳥獸散。

所以,傷身又傷心的烏克蘭,終於學乖了,不再像以前那樣為加入西方而咋咋呼呼了。自澤連斯基當選烏克蘭新總統以來,烏克蘭一改在克里米亞事件上歇斯底里的潑婦態度,轉而實行更加務實的策略。除了在加入西方陣營態度上由急不可耐轉向慢條斯理,作為政治素人的澤連斯基開始以全新的姿態重啟與俄羅斯關係的新局面。

自2019年5月20日澤連斯基當選烏克蘭總統以來,烏克蘭先是完成了烏克蘭航發製造商馬達西斯公司的股份收購案,全面改善了與東方大國的關係,還在與俄羅斯總統普京通話後,在9月7日完成了和俄羅斯的被扣押人員互換工作,共涉及70人,其效率令世界驚歎。

這樣一個乖巧的烏克蘭,俄羅斯並沒有理由下死手的理由。

2、俄羅斯學精了

雖然俄羅斯在克里米亞事件上的表現咄咄逼人,但也透露著深深的無奈。

自1991年蘇聯解體以來,俄羅斯就徹底失去了超級大國的地位,而淪為二流強國的俄羅斯,在近30年的時間裡,最重要的任務就是為應對西方國家的圍追堵截而疲於奔命。

在失去了波蘭,匈牙利等傳統東方戰線後,由於葉利欽的利令智昏俄羅斯況欲下,行將崩潰,又失去了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羅馬尼亞等緩衝國,到普京時代,一蹶不振的俄羅斯只剩下白羅斯和烏克蘭。

正因為如此,無路可退的俄羅斯才在克里米亞事件上表現得如此強硬。俄羅斯在烏克蘭問題上確實力不從心,如果烏克蘭死硬到底敢於魚死網破,以俄羅斯的綜合國力是根本扛不住的。

所以,在克里米亞事件後,俄羅斯早就想好了應對烏克蘭問題的第二方案,那就是在保全烏克蘭無望的情況下,奪走東烏克蘭。

在這樣的情況下,烏克蘭最差的結局也只是和美國平分天下,這無論對俄羅斯還是美國而言都是可以接受的折中方案,美國自然不會兩肋插刀。

3、美利堅學壞了

這是蘇聯解體後烏克蘭主動棄核以來,它的國家地位就非常明確,那就是西方國家的棋子,而棋子,是沒有資格被寵愛的。

而除了烏克蘭,西方國家的棋子還有格魯吉亞,而格魯吉亞在2008年南奧塞梯戰爭中被俄羅斯無情吊打時,格魯吉亞所期待的北約聯軍遲遲沒有出現,自己被美國忽悠起來的膨脹之心瞬間被打回原形。

而烏克蘭,沒有理由比格魯吉亞被受重視。

作為俄羅斯的西南大門,烏克蘭完全處於俄羅斯的陰影之下,這種近水樓臺先得月的態勢,是美國極端強大的綜合國力以及西方國家人多勢眾的優勢所無法彌補的。

對於烏克蘭,遠在天邊西方國家是不可能幫助烏克蘭戰勝俄羅斯的,他們追求的目標,就是將烏克蘭攪得雞犬不寧,牽制和消耗俄羅斯的國力,至於烏克蘭的生死,不在美國的考慮範圍之內。畢竟倒下一個烏克蘭,還有更多的烏克蘭可以利用。

所以,不要指望外國能維護自身的主權,能夠保護自己的,永遠是自力更生。

多有疏漏,煩請斧正。

我是靜夜史,期待您的關注。


靜夜史


俄羅斯普京如果要吞併烏克蘭,可以說,美國沒有任何能力可以阻止,請問美國用什麼能力進行阻止?記得當時俄羅斯吞併克里米亞的時候,俄羅斯的一個杜馬副主席說,如果美國用軍事手段進入烏克蘭的克里米亞,那俄羅斯就可以把整個美國變成火葬場,第二天,美國奧巴馬總統,馬上說烏克蘭克里米亞事件不以武力為解決以談判為解決談到現在,蘇聯沒有智慧武功之前,整個歐洲聽到蘇聯的咳嗽聲都會發抖,美國也會發怕,請問美國以常規武器還是以核武器?敘利亞,美國背上背叛出賣沒有的名義都要撤出來了,反恐戰爭,塔利班是他第一大打擊目標,美國現在也要跟已經跟塔利班談判了,伊朗打下美國的飛機,美國連吭都沒吭一聲,二戰後,美國那麼強大,朝鮮戰爭也失敗了,越南戰爭也失敗了,反恐戰爭也失敗了,請問美國能力在哪裡?實力在哪裡?權力在哪裡?


金剛大錘


普京不敢貿然出兵佔領烏克蘭,因為後果是俄羅斯難以承受的。

俄羅斯有能力吞併烏克蘭,美國也擋不住

俄羅斯的常規軍事力量雖然不是美國的對手,但是擊敗區區烏克蘭輕而易舉,俄羅斯已經佔領了克里米亞半島,而且烏克蘭東部的兩個省與俄羅斯關係更好,因此俄羅斯掌握主動權。

俄羅斯擁有3900架飛機,包括戰鬥機、轟炸機和運輸機等各類戰機應有盡有,戰機的性能僅次於美國五代機。俄羅斯陸軍擁有27600輛裝甲車,15500輛坦克。



烏克蘭大部分領土屬於東歐平原,有利於俄羅斯的裝甲部隊進攻,憑藉烏克蘭的軍事實力,根本擋不住,如果美國不介入,俄羅斯甚至可以推平歐洲。

美國在烏克蘭沒有駐軍,距離烏克蘭最近的美軍基地位於波蘭,總兵力也不過1000多人,根本不對戰局產生任何影響,即使美國從西歐和本土調集軍隊也來不及,而且在俄羅斯家門口作戰,美國陸軍的戰鬥力未必是俄羅斯的對手,所以俄羅斯想要吞併烏克蘭,美國根本無力阻止,只能眼看著烏克蘭滅亡。



俄羅斯不會吞併烏克蘭,更願意看到烏克蘭分裂

2014年俄羅斯吞併烏克蘭的克里米亞半島,遭到美國的強烈譴責,不僅把俄羅斯從八國集團中踢出去,而且聯合歐洲國家對其進行經濟制裁,俄羅斯經濟形勢急轉直下。

俄羅斯可以吞併烏克蘭,但是會遭到更加激烈的反抗,各國也會對俄羅斯採取更加嚴厲的制裁。俄羅斯歷史上就不斷侵略周邊國家,所以才會有1700萬平方公里領土,吞併烏克蘭,只會引起周邊國家的警覺。俄羅斯即使得到烏克蘭,卻把後路走絕了。



如果烏克蘭不能徹底倒向美國或者俄羅斯中的任意一方,烏克蘭還是繼續亂下去吧,因為烏克蘭已經成為美國和俄羅斯之間最後的緩衝,無論是誰都不可能輕易放手,只有混亂才最符合美國和俄羅斯的利益。


烏克蘭西方是波蘭,北約成員國,烏克蘭的東面是俄羅斯,烏克蘭已經成為美國和俄羅斯之間最後的緩衝區,加上烏克蘭位於黑海正北,可以影響黑海,所以美國和俄羅斯都不會輕易放棄,無論烏克蘭倒向哪一方,都將遭到另一方的制裁。保持中立是烏克蘭最好的選擇,可惜到了如今這一步,想要中立也不可能了。

普京正在努力改善俄羅斯的形象,在國際問題上變得更加友善和開放,反對美國霸權,因為俄羅斯的國際環境不如美國,能做的只能樹立良好的形象,換取各國的友好相處。


視野新觀


加入俄羅斯真的吞併烏克蘭,那麼必將引發西方國家的強烈反應,但美國估計不會直接與俄羅斯發生軍事衝突

從美蘇兩國爭霸到現在,美國和蘇聯或俄羅斯就沒有發生過大規模的正面軍事衝突,當年捷克斯洛伐克開啟“布拉格之春”,在國內推行自由經濟和民主化,這些措施迅速得到西方的積極響應,但卻惹怒了蘇聯。

捷克斯洛伐克地處中歐,位於北約和華約對抗的最前沿,蘇聯認為捷克斯洛伐克當局是想脫離社會主義陣營倒向西方,這是莫斯科絕對不允許了。

1968年6月在蘇聯的領頭下,華約組織在捷克斯洛伐克境內舉行軍演,以此威懾捷克斯洛伐克政府。到8月20日,蘇聯空軍偽裝成民航客機,強行在布拉克機場降落,並立即控制了機場。

隨後大批蘇軍通過空軍運輸機抵達布拉格機場,這些軍隊完成集結後,由一輛蘇聯大使館車輛做導引,快速直奔布拉格市區。與此同時,駐東德蘇軍,駐保加利亞蘇軍,駐匈牙利蘇軍也全面開進捷克斯洛伐克。

在蘇聯的大兵壓境下,僅僅耗時六個小時就佔領了捷克斯洛伐克全境,逮捕了捷克斯洛伐克共產黨中央第一書記杜布切克,布拉格之春宣告失敗。

由於蘇軍行動迅速,北約並沒有做出任何反應,不過即便北約早就

知曉蘇軍的行動,估計北約也不敢進行干預。在上世紀五六十年代,一點點的擦槍走火就有可能引發兩大軍事集團的全面戰爭。

而就在12年前,由於不滿於蘇聯強加給匈牙利的斯大林模式,匈牙利在1956年爆發了著名的“匈牙利十月事件”,但這次運動隨即遭到蘇軍鎮壓,當時北約也沒有啥行動。

到了1979年蘇軍入侵阿富汗,美國雖然譴責蘇聯,可仍舊沒有直接出兵干涉,而通過提供武器和資金,幫助阿富汗抵抗運動與蘇軍周旋。

(蘇聯入侵阿富汗後,美國聯合東亞大國和西方國家,共同抵制了1980年莫斯科奧運會)

蘇聯解體後俄羅斯國力大削,軍事實力遠不及當年的蘇聯,但即便如此,在2008年的俄格衝突中,美國還是沒有出兵幫助格魯吉亞。

至於俄羅斯在2014年佔領克里米亞,出兵烏東地區,美國的做法依然是強烈譴責,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大家也別覺得美國慫,美國出兵朝鮮半島、越南、格林納達、阿富汗、伊拉克的時候,蘇聯也沒敢跳出來和美國硬碰硬,這才叫冷戰!

就算是如今俄羅斯已是風光不再,但北極熊的戰略核武器照樣讓華盛頓聞之顫抖,而美國也同樣令俄羅斯膽寒,雙方都不會輕易的去試探對方底線。

烏克蘭現在是處於俄羅斯和北約的夾縫之中,在普京上臺後,俄羅斯一直想將烏克蘭拉入自己的懷抱,但烏克蘭偏偏一心向西方,渴望能夠融入歐洲,這讓俄羅斯不能忍。

2014年俄羅斯吞併克林米亞後,俄烏關係徹底決裂,但俄羅斯不可能吞併烏克蘭,滅國戰爭可是會激起全世界公憤的,而且直到現在,絕大部分國家仍舊不承認克里米亞屬於俄羅斯。

(2014年3月29日,聯合國大會通過決議,認定克里米亞脫烏入俄公投非法)

目前俄羅斯的處境就已經很孤立了,俄羅斯所付出的代價也很慘痛,普京不願意繼續刺激西方的神經。對於烏克蘭,俄羅斯則是緊緊地抓住烏東問題,防止烏克蘭繼續倒向西方。一旦到了萬不得已的地步,俄羅斯就會佔領烏東地區,為自己強佔緩衝區。(烏克蘭和白俄羅斯時俄羅斯最後的防線)

但是假如俄羅斯真的吞併烏克蘭,估計美國大概率的動作還是觀望,觀望,再觀望。畢竟烏克蘭還不涉及到美國的核心利益,而且烏克蘭不是北約成員國,美國和西方也沒有必要為了烏克蘭拼命。


千佛山車神


不會直接出手!但是會空前的制裁俄毛!暗地為二毛提供鉅額援助!甚至直接派僱傭軍!為毛!俄毛吞了二毛國防工業就完整了!白俄也會被整合!到時候俄毛將一舉回到蘇共的強勢![打臉][打臉][打臉]



Ownerryu


烏克蘭最近確實又面臨一次考驗和抉擇。

原因是10月6日媒體曝出消息:烏克蘭總統澤林斯基打算和俄羅斯簽署協議,在東部的頓巴斯地區“各退一步”。

一旦如此,俄羅斯或許會潛移默化地把烏克蘭的頓巴斯慢慢據為己有。

這比真槍實彈地戰爭更能獲得優勢,因為真槍實彈的話,美國還有幫烏克蘭的可能,而和俄羅斯簽署協議的話,美國無話可說。

正因如此,烏克蘭首都基輔這幾天出現了數千反對派,表達對澤林斯基要和俄羅斯達成協議,要讓頓巴斯地區具有更大自主權的不滿。

所以,儘管剛上臺幾個月,但是澤林斯基這位演員卻真正體會到了從政的艱難。

估計他一定非常後悔競選,還不如繼續當演員呢!

那麼這個協議具體如何呢?

這是歐洲斡旋下的結果,為的是緩和俄羅斯和澤林斯基之間圍繞烏克蘭東部地區的衝突。

歐洲人的意思是,雙方各退一步。

具體而言:

烏克蘭的退步是——從東部交戰區撤出軍隊,給當地更多自主權。

俄羅斯的退步是——同樣撤出軍隊,不支持當地獨立。

看似雙方各退一步,其實還是烏克蘭吃虧了。畢竟東部交戰區的頓巴斯地區是烏克蘭固有領土。烏克蘭軍隊在這片土地上平叛也好,打擊外敵也好,是在行使主權。

相反,俄羅斯的撤軍其實是理所應當的,因為他們就不應該進入當地,就不應該支持頓巴斯地區的獨立和動盪。如果他們理所應當做的事情反而被當作條件,這對烏克蘭而言顯然不公平。

所以這是導致數千烏克蘭人不滿意,不少人要求澤林斯基不要和俄羅斯妥協的一個重要背景。

題目說這些人是親歐派,其實不如說是民族主義者,畢竟這樣的妥協在他們看來是對俄羅斯的讓步。

他們的擔心其實不無道理。

俄羅斯在頓巴斯地區擁有民族人數以及軍事實力等多重優勢。

一旦當地自主後,烏克蘭政府不能管理,那麼俄羅斯勢力顯然會插手干涉。

當地未來恐怕將會脫離烏克蘭,本質上和獨立沒區別,未來早晚也是俄羅斯的一部分。

因此在這些人眼中,烏克蘭成了歐洲人的犧牲品。

至於澤林斯基怎麼辦?

如果民意反彈太強烈,他當然不敢違背民意,非要讓頓巴斯獲得更多自主權。

但是如果他自認為能壓制住民意,並且獲得歐洲的支持,則會堅持己見。

因此,如果澤林斯基和俄羅斯達成這個協議的話,這就是官方文件,不用打仗,俄羅斯在烏克蘭頓巴斯地區也會獲得更多優勢地位。

美國當然也無從插手了。


木春山談天下


俄羅斯如果吞併烏克蘭,正中美國下懷,美國肯定會偷著樂,正好超機聯合世界各國封殺俄羅斯,普京才不會做這麼傻的事。

俄羅斯強行吞下克里米亞,也實屬被北約和烏克蘭逼得走投無路,只好拼死一搏。如果不是烏克蘭要逼走黑海艦隊讓北約海系駐紮克里米亞,普京絕不會冒這個殺放一千自損八百這個險的。

克里米亞是俄羅斯東南進出黑海的門戶,失去了克里米亞,不僅俄羅斯失去了進入中東的海上通道,並且整個東南都受到北約的軍事威脅,俄羅斯的黑海艦隊就成了翁中之鱉,俄羅斯就危險了。再者,克里米亞本來就是俄羅斯的。

烏克蘭則不同,如果俄羅斯吞併烏克蘭,連俄羅斯的朋友也會反對,加入制裁俄羅斯的行列,烏克蘭民眾也會奮起反抗,美國及北約會給烏克蘭提供軍事上的支持,俄羅斯本來已經十分虛弱,再這樣折騰就會滅亡的。

俄羅斯所以能支撐到現在,主要是有東方大國的支持,只要美國的世界霸主地位不倒,俄羅斯就不能倒下。


南極冰火


美國有無阻止俄羅斯進攻烏克蘭的能力,阻止不阻止俄羅斯進攻烏克蘭,不是美國有無能力阻止俄羅斯的問題,而是美國有沒有必要付出怎麼高的代價,因為俄羅斯吞併了烏克蘭對美國本土沒有威脅,對美國的全球戰略雖有影響但不致命,美國不會拚出身家性命與俄較量。就像自己的一個好鄰被惡鄰欺負一樣,上前評評道理,拉拉偏架都可以,您如果為好鄰居去和惡鄰做生死較量,您可能就要三思而行。

鑑於俄現在的國內外現狀,俄不會對烏克蘭做出吞併的愚蠢行動,那可能讓俄羅斯達到一個烏克蘭,失去整個世界,孤獨俄羅斯會在國際經濟絞殺下潰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