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安家》背後的一些故事

最近《安家》似乎愈來愈熱,截至發這篇頭條時在騰訊視頻上有13億播放。不過觀眾反應卻好壞參半。評分想必大家應該都早已知曉,這裡便不再放圖。

今天主要想談它背後的編劇、演員以及個人跟中介接觸的一些故事。

十年前《蝸居》,十年後《安家》

說到《安家》,不得不談到它背後的編劇:六六。在影人簡介裡是這樣寫的:

“六六,原名張辛,安徽合肥人。1995年畢業於安徽大學國際貿易系。畢業後從事多年外貿工作。1999年赴新加坡定居, 從事幼兒教育工作至今。從1999年起,以六六這個筆名開始在網上撰文。2003年以小說《王貴與安娜》蜚聲海內外網壇,被看作繼張愛玲、虹影之後的第三代海外華裔女作家的代表。”

畫重點,第三代海外女華裔女作家的代表。有人說,怪不得本土化作品這麼差,原來是海外作家。這種觀點可能有失偏頗,因為曾在十年前火遍大江南北的《蝸居》是她寫的。

淺談《安家》背後的一些故事

不過在最近幾年,風格有了轉變。

淺談《安家》背後的一些故事

《寶貝》、《女不強大天不容》、《少年派》……再到今年的《安家》,看名字似乎都能看到一種往現實中加入理想的傾向。

能在十年前寫出《蝸居》這樣的作品,作者本人對現實生活的體會在大部分人之上應該是無可爭議的。而加入《安家》的改編背後有這樣的故事:


淺談《安家》背後的一些故事

有人說十年前《蝸居》是我們買不起房,十年後《安家》是中介賣不出房。提到房子,對很多人來說好像一直都是道送命題。什麼時候才能不蝸居有家安呢?對這個問題的後半部分,九百多年前的宋代大文豪蘇軾好像有答案,靈感來自好友歌妓柔奴。他說:

“試問嶺南應不好?卻道,此心安處是吾鄉。”

與各位看官共勉。

敬業的娘娘:態度在細節中體現

劇情詬病,團隊花錢買熱搜……如果是真的,那網友吐槽自然毫不過分。不過對於演員的態度,恐怕沒得黑。比如娘娘孫儷。這是她拍攝期間發過的微博:

淺談《安家》背後的一些故事

淺談《安家》背後的一些故事

跑28樓,眾多不同細節的西裝……這樣的職業態度在演藝圈女演員中完成可以排得上號。房似錦在現實中是有原型的,於是娘娘去到角色原型家探訪。

淺談《安家》背後的一些故事

拍戲時的一天作息是這樣:

淺談《安家》背後的一些故事

熟悉劇本臺詞是這樣:

淺談《安家》背後的一些故事

簡單但又純粹。不過如今能做到這樣的演員恐怕並不多。

關於準備找中介租房的一些不成熟小建議

坦白說《安家》開播時,個人是比較無感的。如果在大城市打拼過的小夥伴,大部分對中介可能還是抵制居多:寧願自己通過網絡各種平臺或現實直面房東租房,不到萬不得已也不願去找中介(不過話說起來現在網上平臺也很多被中介佔領了,龜龜)。坑爹就兩個字。

最後,來說下個人跟中介打交道的一個經歷,希望能給準備找中介租房的小夥伴提供些參考。

畢業第一年在某一線城市,看到同學用了某中介平臺的某某計劃,覺得好像還挺好的,省時省心。於是腦子一熱就簽了。一個月下來,感覺彷彿還行。誰知,魔幻現實主義到月底瞬間就空降了:先是神出鬼沒的管家,有事找不在退房時卻來得比某種動物還快;魔幻本體的水電費,我……我這是住在半島花園啦?還有以為本人有續租念頭時管家後臺的偷樑換柱,給房租悄咪咪改了個數字……

幸好同學的前車之鑑告訴我,租房要像狄仁傑,洞燭機微。不然天坑和白胞增多警告。

不成熟小建議:如果預算充足,找中介當然沒問題,不過可能要找一些規模較大坊間口碑較好的。如果預算一般,那找中介可能需要認真考慮。

當然對任何事物都不能一棒子打死。有黑心中介,自然應該也有良心的。電視劇《安家》可能就想給我們安利一波良心的。可是,很多人現實上可能遇到的都是前者。還有,比起中介很多人似乎選擇更相信城中村房東。

最後,用演員王自建發過的一條微博總結:

淺談《安家》背後的一些故事

風吹日曬討人嫌,誰又不是為了生活呢?但是,如果以此藉口對客戶坑蒙拐騙,那就跟詐騙等同無異。不指望中介們是好人,但至少希望,能不作惡。


這裡是影劇筆談,賬號首發原創,分享影評劇評。那麼下期再會,歡迎關注謝謝大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