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豬養殖」缺豬又缺肉的一年,業績持續高增,聰明資金已佈局

資金從高估值的科技類板塊撤出,流入低估值的週期類板塊,疫情在全球蔓延導致各國央行大放水,推升了通脹預期,避險需求升溫,農林牧漁板塊最為受益。而生豬養殖是農業所在子行業中基本面最好、估值最低的。

從生豬板塊來看,我們認為年後有兩點超預期:

首先,年後豬價表現為淡季不淡,往年年後由於消費的下滑,豬價走勢相對較弱,而今年,生豬價格不但沒有回調,反而出現大幅度的上漲,不少省份均價突破40元/公斤大關,一方面是由於新冠疫情造成的生豬運輸整體供給不暢,而另一方面我們認為供給端的不足也促成了此次價格的上漲,近期雖然生豬價格有所調整,但是仍然處於一個較高的水平。

「生豬養殖」缺豬又缺肉的一年,業績持續高增,聰明資金已佈局

其次,新冠疫情造成的行業補欄整體滯後。從散戶的角度來看,由於飼料(飼料原料)以及生豬運輸的不暢,補欄積極性受挫;從集團企業來看,雖然運輸以及資源方面與散戶相比有較大的優勢,但是在建工程的開工普遍推遲,目前大部分企業都在陸續復工,但仍然沒有達到100%的開工率,行業補欄普遍滯後。

後續怎麼看?仔豬和母豬價格再創新高,市場供給緊缺

上週,仔豬和母豬的價格持續創歷史新高,整個行業呈現"一豬難求"的局面。從本週的數據來看,全國15公斤仔豬均價2266元/頭,廣西地區甚至達到2500元/頭,從補欄主力來看,當前仍然以集團性的企業為主,但是市場成交量仍然不多。另外,從母豬價格來看,上週50公斤二元母豬的價格高達5582元,基本處於有價無市的狀態,市場緊缺度可見一斑。

「生豬養殖」缺豬又缺肉的一年,業績持續高增,聰明資金已佈局

非瘟疫情有抬頭跡象。近期,新冠疫情開始逐步穩定,交通運輸也逐步恢復正常,生豬調運開始增多,南方多省份(如湖北、四川、雲南以及兩廣)非瘟疫情均有抬頭跡象,後續疫情進展值得關注,一方面人員流動性的增加,另一方面梅雨季節的來臨,都將增大非瘟疫情傳播的風險。從我們對俄羅斯過去10年非瘟疫情的覆盤情況來看,非瘟的防疫絕不是一蹴而就的,是長時間的戰鬥,在沒有完全有效疫苗的背景之下,預計非瘟疫情大概率還將在我國反覆的存在,做好生物防控才是企業的生存之道。

「生豬養殖」缺豬又缺肉的一年,業績持續高增,聰明資金已佈局

根據農業農村部數據,從2019年10月份開始,全國能繁母豬開始企穩上升,1月份生豬存欄數據顯示,能繁母豬存欄環比繼續增加,增幅為1.2%,考慮到母豬的存欄結構,預計2020年整體帶來的生豬出欄增量不高。

根據湧益最新統計的國內生豬集團企業(母豬存欄1萬頭以上)的母豬存欄結構數據,能繁母豬中三元母豬佔比為37%,而後備母豬中更是高達90%為三元母豬,而高留種就意味著後續將會高淘汰。

另一方面,從不同規模養殖場的公豬和母豬的銷售比例也可以側面反映三元母豬留種幅度較大,其中,集團企業公豬銷售佔比高達90%,中大型養殖場佔比70%,而散養戶也高達60%。

「生豬養殖」缺豬又缺肉的一年,業績持續高增,聰明資金已佈局

此外,1月全國生豬存欄數據仍然在繼續下降,再創歷史新低,這將意味著未來6個月的生豬出欄仍然非常有限,根據我們的模型測算,預計2020年三季度生豬供給開始出現拐點,但考慮三元母豬效率較低,預計整體帶來的增量不大,我們預計2020年全年生豬出欄量為3.4億頭,同比下降35%,考慮出肉率為72%,則2020年全年可以供應的豬肉為3031萬噸。

「生豬養殖」缺豬又缺肉的一年,業績持續高增,聰明資金已佈局

以2018年的豬肉消費量為基數,考慮需求下滑10%的情況,供需缺口達到1955萬噸;考慮需求下滑20%的情況下,供需缺口仍有1401萬噸。

「生豬養殖」缺豬又缺肉的一年,業績持續高增,聰明資金已佈局

從基本面的角度,我們認為非洲豬瘟將帶來產業格局的重塑,頭部企業由於擁有完善的防控體系,較強的成本管控能力以及充足的種源,將領先於行業率先恢復,賺取時間差,加速搶佔市場佔有率。當前頭部各公司的生產性生物資產均已開始企穩向上,預計二季度部分企業將開始逐步釋放產能,充分享受量價齊升的過程,帶來盈利水平的大幅提升。另一方面,從板塊配置的角度來看,生豬板塊是當前業績確定性較強的板塊之一,一季度各家公司的業績都是非常值得期待的。

相關標的:牧原股份、溫氏股份、新希望,正邦科技、天康生物

選自方正證券《生豬價格淡季不淡,2020年將進入"缺豬又缺肉"的一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