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吃對了嗎#血栓最大的敵人是什麼?

VLoOq_DEEDEE


血栓疾病是殺人於無形的最大疾病,血栓簡單理解就是血管裡面的血塊。

血管內部的血塊,如果是小血塊,人體會有自我保護機制,會自溶這些血栓,但大部分血栓疾病就是比較大的血栓,而且一般來說能發現的血栓疾病,已經造成了傷害,比如我們常見的急性心肌梗死,急性腦梗死,急性肺栓塞。


急性心肌梗死就是心血管的血栓,急性腦梗死就是腦血管裡面的血栓,急性肺栓塞就是肺血管裡面的血栓。為什麼我們要舉這幾個例子呢?因為這幾種血栓疾病是致命的血栓疾病。

血栓的天敵是什麼?我能先得弄清楚血栓怎麼來的,血栓簡單分為動脈血栓和靜脈血栓,急性心肌梗死和急性腦梗死都是動脈血栓,急性肺栓塞是靜脈血栓。所以,我們就簡單的從動脈血栓和靜脈血栓來分析血栓是怎麼來的,和血栓的天敵是什麼?

靜脈血栓

靜脈血管裡面形成的血栓,大多數和血流緩慢有關係,比如長期臥床、妊娠、肥胖、創傷、外科手術、充血性心力衰竭、臥床過久。還和 凝血亢進有關係,比如惡性腫瘤、骨髓增生性疾病。

預防靜脈血栓的方法就是對於高危人群早期使用抗凝藥物,積極抗凝。對於不愛運動的人加強鍛鍊,控制體重。


動脈血栓

動脈血栓一般都是動脈血管內的斑塊破裂,當斑塊發生破裂後,就會啟動凝血功能,血管內部凝血後,就會形成血塊,就是血栓。

那麼這些斑塊是怎麼來的呢?

斑塊其實就是動脈粥樣硬化,動脈粥樣硬化不是一天兩天形成的,動脈粥樣硬化是常年累月,逐漸形成的,和很多因素都有關係,但最主要的還是生活習慣和生活方式。動脈粥樣硬化和遺傳基因有關係,父母如果有年輕時就發生過嚴重的心腦血管疾病,那麼子女發生動脈粥樣硬化的年齡就會提前,而且程度加重。

先天基因無法改變,我們後天有很多習慣都會加重動脈粥樣硬化,為形成血栓埋下伏筆。比如說久坐不運動,長期抽菸,肥胖,不健康飲食,不規律生活,長期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沒有有效控制,這些都會加重動脈粥樣硬化。那麼動脈血栓的天敵就是,預防動脈粥樣硬化,預防動脈粥樣硬化加重就是要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和生活方式。

遠離菸酒,堅持有氧運動,低鹽低脂低糖飲食,控制體重,如有三高一定早期積極嚴格控制,只有這樣才能有效的預防動脈粥樣硬化,預防血栓。



藥物是不可迴避的話題

靜脈血栓的預防,對於高危人需要抗凝治療,以防血栓形成。

嚴重的動脈粥樣硬化,需要控制三高,對於評分已經屬於高危的患者,要長期服用阿司匹林+他汀,他汀能穩定斑塊,防止斑塊破裂,阿司匹林能預防血栓。比如說冠心病的患者、嚴重頸動脈斑塊的患者,都應該正規吃藥,以防血栓形成發生急性心肌梗死或急性腦梗死。


總之,血栓的天敵並非那幾種蔬菜水果,千萬不要把血栓疾病看的那麼簡單。如果幾種蔬菜水果都能預防血栓,那麼就不會有那麼多血栓疾病患者了,因為我們明天都在吃水果蔬菜,健康飲食只是預防血栓的一方面,健康飲食也不是幾種蔬菜,而是全面的種類豐富的,低鹽低脂低糖飲食原則下的飲食。

預防血栓要靠全面的健康生活方式,必要時要使用正規的藥物:他汀+阿司匹林。


心血管王醫生


  眾所周知,血栓是人體可怕的“定時炸彈”,可怕之處就是99%的血栓是沒有任何症狀及感覺的,甚至到醫院心腦血管專科做常規檢查,血脂、血壓、心電圖等一切指標都正常,卻在人們不知不覺或自以為心腦血管沒問題的情況下突然發生。它像塞子一樣堵塞了身體各部位血管的通道,導致相關臟器沒有血液供應,引發諸如心肌梗死、腦梗塞、下肢血管病等疾病,嚴重危及人們的生命健康。那麼,血栓最大的敵人是什麼?

  血栓最大的敵人有二個,一個是清淡、抗栓食物,另一個是“動”。

  一、清淡、抗栓食物,吃什麼呢?

  1、山核桃——美國哈佛大學的一項大型研究結果顯示,每天食用約85克的山核桃可以使心臟病發病風險降低30%以上。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營養學教授弗蘭克·胡解釋說:“山核桃富含單不飽和脂肪酸,具有滋養和強化動脈壁的作用,能防止血栓的形成。”

  2、豆瓣醬——發酵的大豆含有豐富的抗血栓成分,它可以有效溶解血液中的血栓等物,起到預防動脈硬化、降低血壓之功效。

  3、黑木耳——黑木耳有預防血栓形成的功效。如果每天吃一點兒黑木耳,可以起到抗血管堵塞的效果,成為天然的抗凝劑。黑木耳有補血、活血功效,可抗血小板凝集,防止血液凝固形成血栓,可防治冠心病、動脈硬化。

  4、番茄——番茄是眾多天然食物中的防血栓“高手”,因為番茄籽周圍的黃色膠狀物質,能阻止血液中血小板的凝結,從而起到防止血栓形成。

  5、洋蔥——洋蔥中含有前列腺素A,能擴張血管、降低血液黏稠度、增加血流量、預防血栓形成。洋蔥中還含有一種成分叫槲皮酮,可抑制血小板凝集,促進纖溶系統功能,從而預防血栓形成。

  6、柚子——柚子不僅營養價值高,而且還可預防腦血栓、中風等腦血管疾病。柚子含有生理活性物質皮甙,可降低血液黏滯度,減少血栓形成,因而對腦血栓、中風等腦血管疾病也有較好的預防作用。

  二、每天都堅持“動起來”,血栓不上身!

  1、長期久不動:最容易誘發致命血栓。

  最新研究發現,長時間坐在電腦前也已成為發病的一大誘因,醫學專家把這種病稱作“電子血栓”。坐在電腦前90分鐘以上,會導致膝部血液流動減少50%,從而增加了血栓形成的風險。

  因此,要樹立“久坐不動易患血栓”的觀念,在生活中改掉“久坐不動”的習慣,是預防血栓的好方法!

  2、走路:動起來,從頭到腳防血栓。

  1992年,世界衛生組織指出,走路是世界最佳運動之一,既簡單易行,強身效果又好,不論男女老少,什麼時候開始這項運動都不晚。

  美國心臟學會奠基人懷特博士也提出:從進化論角度看,步行是人類最好的運動。

  在預防血栓方面,走路能保持有氧代謝、增強心肺功能,促進全身從頭到腳的血液循環,防止血脂在血管壁堆積,防止血栓形成。

  看來血栓並非不可防,只要我們堅持做好上述兩方面,還是能一定陳程度上預防血栓的。

關注“家庭醫生在線”頭條號,更多健康問答輕鬆看~~~


家庭醫生在線


血栓的最大敵人是誰?我個人覺得血栓的最大敵人,還是你對於健康知識掌握的多少,同時在不同階段,可能血栓的有效預防措施也不一樣。為什麼這麼說呢?

首先,我認為如果你掌握更多的關於血栓類疾病的相關知識,這樣就為以後不發生血栓疾病創造了條件。其實,如果對於很多人來說,越早了

解相關知識,越能有效避免血栓類疾病。正所謂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其次,對於血栓類疾病最有效預防措施,要看患者處於那個階段。對於一個普通人來說,平時注意健康生活方式,那就是對抗血栓的最有利武器。而對於很多發生心腦血管疾病的高危患者來說,可能除了嚴格改善生活方式之外,還要吃阿司匹林和他汀類藥物,這都有助於降低血栓事件的發生。而對於那些已經發生血栓事件的患者來說,可能除了吃藥,還需要介入支架治療才能有效治療血栓疾病。所以,我說要看不同人處於的不同階段來給與對症的處理。


張之瀛大夫


血栓最大的敵人有二個,一個是油,另一個是糖

栓的原因就是血液中的“油”——甘油三脂和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多了。而油和糖攝入不當就是造成血栓的“罪魁禍首”。

油,並非所有油。飽和脂肪油、精煉植物油、反式脂肪酸均是油品中的壞油,真正會引發血栓的主要是這三種油。

飽和脂肪油主要來源於動物脂肪、動物油,如豬油、牛油、羊油、奶油等。這些大家都知道,很容易提防。但有一類飽和脂肪油,他們穿著植物油的外衣,但卻比上述動物油更可恨的飽和脂肪油,由於他們的分子鏈較短,因此消化他們不需要膽汁酸乳化,不需要脂肪酶催化、不需要進入淋巴,直接快速被小腸吸收,快入進入肝臟氧化供能,他們就是棕櫚油、椰子油等富含短鏈飽和脂肪酸的植物油。

有人會說,動物油我不吃,你說的這種植物油我沒有買過。但是,你可知道,在平日裡你所購買的餅乾、麵包、蛋糕、起酥的牛角包、蛋黃派、曲奇、巧克力、糖果、冰淇淋、油炸薯片、炸雞翅、奶茶、速溶咖啡中的奶精等都會含有棕櫚油、椰子油或由這些植物油精煉出的油炸專用油、人造奶油、人造植質沫等。所以,在平日時一定要少吃或不吃這類食物。

反式脂肪酸是造成血栓等心腦血管疾病的頭號敵人。更有人會說,你說的這個市場上、超市裡根本就沒有賣的,我買的食品中反式脂肪酸都標註為0。是的,你買的食品包裝上反式脂肪酸寫的是“0”沒錯,但這是不是真正意義上的0。根據國家食品預包裝標準GB28050-2011規定,反式脂肪酸含量在0.3%之下均可標註為零。而《中國居民膳食參考攝入量2013》推薦,成人每天反式脂肪酸的攝入量不宜超過2克。所以,在購買預包裝食品的時候一定要瞪大雙眼仔細看配料表和營養成份表。含有上述油脂的食物少買或不買為宜。

再來說一下糖的問題

糖,尤其是單糖、雙糖類的食物,如白糖、砂糖、冰糖、紅糖、葡萄糖、麥芽糖、蜂蜜、果汁等,所有這些幾乎都是純能量的食物,能少吃就少吃吧!每天以不超25克最好,最多不要超過50克。除此之外,減少精製穀物的攝入,每天佔主食的1/2~2/3為宜,並限制總量,每天以150克為宜。餘下的以薯類和全穀物代替吧!這種精製穀物能量轉化快,不抗餓,很容易吃多。

高能量的食物吃多了,人體就會將其以脂肪的形式儲存有脂肪細胞裡,當然他不會老老實實只存在你的皮囊下,還會進入你的血液,增高你的甘油三脂。

順便說一下,菸酒同樣是造成血栓的重要因素。

酒是純能量的東西,這個很好理解,而煙,人們往往只知道菸草會傷害我們的肺,其實他對我們的血脂、心臟傷害更大。據

滑鐵盧大學國際菸草控制項目組在2012年4月所做的《吸菸及二手菸對心血管系統的危害——全球認知差距及行動啟示》中指出吸菸及被動吸菸是心臟病、中風及血管疾病的重要病因,導致約10%的心血管疾病死亡。它同時提醒我們二手菸每年導致40萬成人死亡,其中87%死於心血管疾病。

所以,為了不給血管添堵,請遠離這些食物吧!

副船長~劉筱慧(國家二級公共營養師 大連營養師俱樂部培訓部講師 王興國營養師特訓班四期班主任 科普營養原創作者)


營養海賊團


其實嚴格來講,導致血栓形成,最根本的原因是動脈粥樣硬化,所以簡單和大家分享一下,動脈粥樣硬化形成的原理和機制。我們的動脈血管在健康的狀態下是通暢的,管壁上沒有任何的雜質,但是一些危險因素的破壞,導致血管內皮細胞層受到損傷,血液中的血脂入侵至內皮細胞下,從而開始形成了動脈粥樣硬化斑塊,一旦破裂,在血管內就會發生血栓,進而導致所供血的臟器發生缺血,如急性心肌梗死,急性腦梗塞等。

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吸菸和肥胖等因素,都參與到這個過程裡來,所以在飲食中我們應該注意控制這些危險因素來減少心血管病事件率的發生。

在飲食方面,鈉鹽是首當其衝需要注意的一個因素,食入過多的鈉鹽能夠增加高血壓的發病率,後者能夠明顯增加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的發生率,目前建議每天食鹽量應低於六克。

和鈉鹽的作用相反,鉀鹽能夠幫助降低血壓。而作為素食的代表,蔬菜和水果是富含鉀鹽的食物,一天應該攝入一斤的蔬菜,半斤的水果。

過多脂肪的攝入能夠增加血脂,後者能夠增加心血管疾病的發病率,所以在飲食中我們不應該食用過多的富含飽和脂肪酸的食物,如動物肉,尤其是肥肉,油炸食品等。應該適當的增加不飽和脂肪酸食品的攝入,如魚類,尤其是深海魚,和堅果等,當然,即便是不飽和脂肪酸的食物,也不能過多的攝入。

葉酸也是應該重視的一個營養成分之一,有研究表明,葉酸攝入過少能夠增加同型半胱氨酸氨酸水平,後者能夠增加高血壓的發病率,導致增加腦卒中的發生率。

總而言之,在飲食方面應該做到均衡飲食,平衡膳食營養,吃動平衡,才是保證健康生活方式的基礎。


惠大夫在江湖


血栓是指人體血管內或者心臟內血液凝固形成的實性團塊,可以分為靜脈血栓和動脈血栓,不管是哪種血栓,都會導致嚴重後果!甚至導致患者失去寶貴的生命!



血栓形成的病因包括血管內皮損傷、血流狀態改變、血小板異常、凝血因子異常和抗凝系統改變等,所以血栓形成本身是很複雜的,靠吃只能預防一部份疾病,血栓最大的敵人就是上訴引起血栓的原因!

動脈血栓,主要來自於動脈粥樣硬化,也可來源於心臟疾病,如房顫,或者來源於動脈瘤。動脈血栓是非常危險的,栓子掉到哪裡,哪裡就會發生栓塞性疾病,如心肌梗死、腦梗死等;

靜脈血栓,比動脈血栓更為常見,主要發生於由於血液瘀滯或者高凝狀態,如制動、術後等長期臥床導致的血液血液瘀滯;心衰、脫水、產後、創傷、腫瘤等導致的血液高凝狀態,靜脈的栓子最容易導致肺梗死!

要想減少血栓的形成,“吃”是不夠的,還要適量動!

1.對於長期臥床的病人,要定時翻身,揉捏上下肢以及患者自己收縮肌肉等,促進血液迴流,減輕血液瘀滯狀態,減少下肢靜脈血栓形成,最好是能讓患者自行下床走動,或者由家屬扶著走動;

2.積極治療心臟原發疾病,對於長期存在房顫的患者,服用抗凝藥,預防血栓形成是非常必要的;

3.治療動脈瘤,動脈瘤會導致血流由層流變成渦流,促進血液凝固,導致血栓形成,因此要治療動脈瘤;

4.對於預防動脈粥樣硬化引起的血栓,要預防高血壓、高血脂以及抽菸、飲酒等能夠引起血管內皮損傷的因素,在飲食上,要注意清淡飲食,少鹽、低脂和低糖,多進食蔬菜、水果和穀類,同時還要適量運動,增強體質。

5.對於一些其他病因引起的血栓,還是要針對病因進行治療,不要盲目相信食物,該吃藥的還是要吃藥!


以上內容僅代表個人觀點,點個贊或者關注都是極大的鼓勵!


普外三角針


良好的生活習慣和在這種習慣保護下的健康的臟器功能是血栓的死敵。如果希望自己不會被血栓挾持,必須從年輕開始--甚至從幼年開始就在自己的日常習慣上打好基礎,尤其是飲食習慣。

現在,許多中老年人都在探討“吃什麼”才能對抗血栓,這對於有良好習慣的人來說不是一個問題,但對於一個有不良生活習慣的人來說,這種探討可能來遲了一點,因為習慣不是一天兩天養成的。見過一位廚師,29歲,卻被確診為冠狀動脈硬化,另有肝脾腫大,在問及生活習慣時,他毫不掩飾地說他自小抽菸喝酒,酒量驚人,而且面對規勸回一句“死了也要抽,死了也要喝”,其實更多保有不怕死信念的人不多,心存僥倖的人就太多了。

當然,亡羊補牢還是應當的,進入中老年,有些生活習慣還是可以調節的,比如通常人們比較統一的認識:低鹽、低糖、低油脂飲食,還有運動保健和精神保健等,這裡作為另一話題闡述,本人所強調的是保證我們的臟器功能--主要是脾胃功能的健康,不能傷害他,因為他是保證我們吃進去的東西能很好地代謝,糟粕很好地排出的保證,是讓我們吃進去的東西不至於變成血管裡的栓子的保證。不要指望已經在血管裡形成狹窄以後再吃點什麼,從而一舉消滅狹窄,避免血栓。

習慣很重要,養成好習慣需要勇氣和意志。


華燈初上35014207


血栓在近年來越來越頻繁的出現在我們的身邊,它已經成為了一種很可怕的、時刻威脅著人們健康的慢性疾病。特別是身體處於亞健康狀態的人群,大多為血栓高發人群,這些人都要特別注意平時多加觀察。

如果出現睡覺時流口水,特別是老年人,很有可能是有血栓的形成;如果每天反覆好幾次突然昏厥的人,也要時刻留意是否有血栓;如果經常出現手腳麻木的情況,要加以重視,血栓的前期常有不同程度的麻木感出現;如果出現莫名的胸悶,切勿諱疾忌醫,因為當血栓脫落隨血液流入肺部時,常會讓人覺得胸悶難受。

一旦確診患上血栓,可以通過調節日常的飲食來更有效的控制其擴展,並且儘可能的將其清除。平時吃黑木耳的時候就常聽長輩說其有清理腸道垃圾的作用。確實,黑木耳跟菌類植物都能清潔血液,清除掉廢棄物質,因此可適當地增加食用。另外,還可以多食用醋泡蒜。醋有軟化血管的作用,而大蒜能有效清除血管中多餘的脂肪,將大蒜用食用醋浸泡後不僅更容易食用,還能大大增加功效。

長期久坐不動的人是被認為最容易誘發致命血栓的。因此除了飲食調節外,還要適量地增加運動,促進身體血液循環,預防血栓。最好的運動量是保證每天用30分鐘步行3000米左右。另外,多喝水也是降低血液粘稠度,預防血栓的最簡便的好方法。

擅長高血壓、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的診斷與治療,各種心血管疾病的介入診斷和治療。


醫聯媒體


血栓的形成是多種因素造成的,可能是共同作用的結果,很難說哪個因素是最大的。血栓的形成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因素,比如動脈粥樣硬化、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血液黏度升高、缺乏運動、血液循環不好等等都是形成血栓的重要因素。這裡面可能很難說誰是最主要的因素,每個病人的具體情況也不一樣,造成的原因也不一樣。

動脈粥樣硬化是形成血栓的一個最基本的條件,其中導致動脈硬化發展的一個主要因素是富含飽和脂肪的膳食。因此,飲食中要儘可能的減少飽和脂肪酸的攝入。糖尿病、高血脂、高血壓、吸菸吸入的毒素、過度肥胖以及一些感染等因素都會造成血管損傷,引起炎症反應,導致血栓形成。

另外,心律不齊、血管撕裂造成動脈夾層、不良的生活習慣,如大量飲酒、過多攝入高糖高脂的飲食、久坐不動缺乏鍛鍊等等,都容易形成血栓,所以預防血栓要從點滴做起。

預防血栓,飲食方面需要注意:

① 多吃新鮮蔬菜、水果,其中含有的豐富的抗氧化物質、鉀、膳食纖維、葉酸等。

② 常吃全穀類食物,包括燕麥、全麥、糙米、玉米、小米等。

③ 多喝水,每天飲水至少1500~1700毫升。

④ 常吃奶類、豆類及其製品。

⑤ 每週2~3次魚類特別是深海魚,含有豐富的Ω-3多不飽和脂肪酸,對預防血栓形成具有重要作用。

⑥ 經常吃畜禽肉蛋等,保證蛋白質的攝入,少吃肥肉和葷油。

⑦ 飲食清淡、少油少鹽,每天用鹽限制在6克以內。

⑧ 戒菸限酒。

⑨ 適量運動,每坐超過1個小時要起身活動10分鐘左右,減少久坐的機會。

作者:王興國,大連市中心醫院營養科主任,主任醫師;遼寧省營養學會副會長;新浪微博醫療大V;中國營養科學傳播之星,從事臨床營養治療、營養培訓教學和營養科普傳播20餘年,出版《吃的百科》《長胎不長肉》等科普書籍20餘部。



其實血栓最大的敵人,或者換一個說法比較容易被理解:怎麼做能防治血栓?其中一個非常容易實現的事情就是:保持低鹽、低糖、低脂肪、低膽固醇飲食。

生活中,很多人的生活水平逐漸提高,多種高鹽、高糖、高膽固醇、高脂肪的食物上了人們的餐桌。在這種情況下,很多人因為長期高鹽、高糖、高膽固醇、高脂肪的食物而導致血栓的形成,甚至出現動脈粥樣硬化的情況。

所以建議人們平時在吃飯的時候遵循低鹽、低糖、低膽固醇、低脂肪的選擇,可以多吃一些粗糧和魚、海帶之類的海產品,而且也要適當的進行運動,提高自身免疫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