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傳的國級珍品“山西琺花器”技藝恢復

在中國陶瓷史專著《飲流齋說瓷》裡有一段這樣的記載:“琺花之品,萌芽於元,盛行於明,大抵北方之窯,蒲州一帶所出者最佳。”這裡所謂的“琺花”,又稱為“琺華”,是山西民間工匠對這種陶瓷器的稱謂,也是琉璃的一種。琺花器主要燒造地是在山西,從元代開始至清中期一直是它的興旺時期。根據文獻考證,山西琺花器萌芽於金元時期,明代有較大發展,當時景德鎮仿燒者多為瓷胎。到了清朝雍正年間,琺花陶瓷器斷產,至今已斷燒停產280餘年。琺花器是一種以火硝為助熔劑的陶胎彩釉器。從形制上看,琺花器的主要裝飾方法是“堆筋立粉”,其工藝過程是在坯胎上用胎泥堆擠出紋飾輪廓,高溫燒出後,在輪廓中填以黃、綠、紫、藍等低溫釉,再經釉燒而成。主要器型有梅瓶、天柱 瓶、球瓶、賞瓶、雙耳尊,其製品造型端莊,紋飾流暢,線形優美,填彩準確。色彩主要以黃、藍、紫、綠、白為主,胎質堅硬而厚重。


失傳的國級珍品“山西琺花器”技藝恢復


失傳的國級珍品“山西琺花器”技藝恢復

陽泉市郊區三泉村甄國民出於挖掘這一古老而失傳斷代的民窯技藝,在師從馮成保師傅而熟知古建琉璃的基礎上,通過多方渠道收集文史資料,加強和陶瓷同道的技藝交流,進而分類歸納,逐漸理清了“山西琺花器”的技術難點和攻關突破方向。隨後和兒子甄世強,甄世盛商定投入實踐。甄國民為了製作琺花器,遠赴山東學習造窯技術,並投入大量資金去研究創造,憑藉對“復活”琺花器有著滿腔熱情,經數年曆練的失敗和總結,終於在2006年開創了全國獨有的“立線”工藝,並選出了幾件作品參加了山西省非物質文化遺產成果展覽會。他製作的琺花器得到了專家的認可,並被山西省民俗博物館收藏。在甄國民的鍥而不捨下,琺花器終於“重生”了。甄國民和兒子甄世盛一起設計製作的琺花陶瓷“牡丹富貴瓶”,亮相2010年第41屆上海世博會山西館,向世界展示國級珍品——山西琺花器的新生。

失傳的國級珍品“山西琺花器”技藝恢復


失傳的國級珍品“山西琺花器”技藝恢復


失傳的國級珍品“山西琺花器”技藝恢復

甄國民先生在傳統的工藝基礎上再創新“彩色立線琺花陶器”新工藝,2009年取得了國家發明專利證書。山西琺花器製作技藝項目2008年列入陽泉市政府首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2013年列入山西省政府第四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甄國民先生被評為省級非遺傳承人和省級傳統工藝美術大師。兒子甄世強、甄世盛全面地傳承山西琺花器技藝,被評為陽泉市市級非遺傳承人。但目前陽泉市從事琺花器傳承與研發的專業工匠僅有省級非遺項目傳承人甄國民及其子甄世強、甄世盛,其餘生產者多出於業餘愛好,對相關工藝流程只是略窺皮毛。同時琺花器的生產方式為零散的家庭作坊式生產,受人才、廠地、設備、環保等因素制約,導致生產效率極低,工藝提升困難。2013入選山西省第四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後,在陽泉市文旅部門的組織下,甄國民、甄世強於2017年、2018年參加了文化部琉璃製作技藝研培計劃,提升了製作技藝。從2017年開始,陽泉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開展非遺進校園活動,協調傳承人與三泉村學校,開辦了琺花器製作課堂,培養了一大批琺花器愛好者。2019年山西琺花器製作技藝列入了三泉中心小學課程進行傳承保護,並在陽泉市文旅局的幫助下建立了琺花器製作技藝傳習所。

失傳的國級珍品“山西琺花器”技藝恢復


失傳的國級珍品“山西琺花器”技藝恢復


失傳200多年的琺花器技藝回來了,因為有像甄國民這樣的找尋者,讓琺花器技藝重新回到公眾視野,也因為他的勇氣與執著,現代與過去的時空之門才得以打開。以傳統文化為元素,以全新的形態進行傳承,琺花器技藝的重現,將成為陽泉市又一張文化新名片。

本報記者 武小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