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農村生活條件好了,還在挖野菜吃嗎?

夜雨朦空


現在農村條件好了,也有割野菜來吃的,但農村人自己現在吃得少,拿到街上去賣錢的多。


講起吃野菜,那是農村人心酸的、不堪回首的歲月,在舊社會,在戰爭年代,在災荒年代,老百姓沒有糧食吃,只能挖野菜吃,那時的野菜,在鍋碗裡是救命的糧食,不吃野菜就要餓死。


現在國家富強了,老百姓的生活大大的提高了。不但不需要吃野菜,而且雜糧都不用吃了,大米還要挑三揀四,還要選優質的,口味好的。


不過人也奇怪,油要憑票的時候,去食品站買點肉,都希望賣肉的師傅割點壯些、肥些的豬肉,沒有人願要素肉,更沒有人願意要骨頭。有面子的才能買得到壯的肥的豬肉,沒面子的則要多吃骨頭了。


現在油不要憑票了,肉你可以要哪指哪買哪了,但現在誰也不願要肥肉了,都要買素肉,而且反而要多花錢去買肉骨頭吃。


現在條件好了,各種各樣的蔬菜,品種是豐富多樣。但人卻很奇怪,冬天的時候,想吃夏天的菜,夏天的時候,又想吃冬天的菜,南方的人想吃北方的菜,北方的人想吃南方的菜。


街上的人也怪,市場上春夏秋冬的菜都有,東南西北的菜都有,天上飛的、地上跑的、水裡遊的都有,但他們卻要買鄉下的野菜吃。

城裡人認為野菜好,無化肥汙染,無農藥汙染,天然野味,味道美,味道香,寧願花高價買野菜吃。


農村一些老人和婦女,瞧到了這個商機,去割一些無毒、味好的野菜,拿到街上去買。


這些野菜比農民地裡種的菜還好賣,價格也不低,農村的老人賣到錢了歡喜,街上的人買到了野菜了也歡喜。

農村人割野菜,卻是很少吃的。街市的人不割野菜,卻是經常吃野菜的。

野菜曾經救過農民的命,現在又在幫助農民脫貧。


我是一生好人大司馬,願與您一同關注、探討三農的各種問題,也願我的回答對您有所幫助!


一生好人大司馬


雖然現在農村的生活條件好了,可到了大地綠油油的時候,總是有很多的上歲數的老人,就去地裡,路邊,河邊什麼地方找一種叫薺薺菜和豬毛菜的野菜摘回來吃。

現在的生活條件好了,好多的人都吃出了一身的毛病,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等等。我覺得還是多吃些青菜和野菜才更健康。

聽我父親說他小時候,生活條件遠不如現在,可是也沒有這麼多的毛病。那時候肚裡沒有三兩油,一天天累死累活的。能夠吃上一個野菜糰子就是最好的了。




越lai越開心


當然會挖野菜吃,那是對過去生活的一種懷念。記得小時候我們結伴去挖野菜,我在前面挖,後面的夥伴就偷我筐裡的菜,一開始不知道,回來被我發現了,再也不和他們結伴挖菜了。她們的筐的菜都滿了,我筐裡的菜就幾根,當時我還納悶我挖的菜都跑了?……

現在挖菜只是不想忘本,割捨不了對農村的那種情懷。


小宮日記


雖然現在生活條件好了,對於吃野菜來說,是每年到季節必須去吃的,與條件的好壞是沒有多大的關係的。吃的是味道,割捨不了的懷念。

對於農村的野菜,我最喜歡吃的就是小根蒜,每年到小根蒜出苗的時候,我都會從外地趕回到老家,到山上去挖,這些年練就一身絕活,很不起眼的小紅苗都不會逃過我的眼鏡。位置也選的很準,只要是陽光充足的地方,都會有很多的小蒜苗。一會就會挖一袋兒。拿著滿滿的勞動果實,高興的回到家裡,摘一下,洗洗乾淨,弄一點肉醬,蘸著吃,真的是美味啊。第二頓我們就可以把它做成餡料,包餃子,包子,餡餅,都是很美味的。所以小根蒜是我這些年一直割捨不下的野菜。

還有其它的野菜我也很喜歡吃,如薺薺菜餡的餃子,蘸醬吃的苦菜,灰菜,也都是我喜歡吃的野菜。也都是我每年到季節必須回老家採摘的野菜。

不知大家是否也和我一樣這麼喜歡家鄉的野菜呢?


穎姐愛嘮叨14644


每到春天的時候,仍然有很多人挖野菜,不光是農村人,城市人也有很多挎著小籃子,拿著塑料袋,再拿一個小鐵鍬,在冬去春來的時候,都會到田間地頭挖一些野菜,包餃子,包大包子,非常美味。 現在有句話不是說會養生的人都吃青菜,首選就是這種有機的野菜,野菜的營養價值很高,經常吃一些對我們身體,我們的生活也是一種很好的促進。奶奶常說,如果在自然災害那幾年能吃上一頓野菜糊糊,那就是非常美味的了,如今,生活條件好了,吃野菜也才不光是為了能夠充飢,而是成為了各種各樣的美食,所以吃野菜也不光是為了養生,多少也有點一苦思甜的意思?





諾寶一家


每年農曆三月三我們湖南農村人都會挎上一個菜籃,來到田間地頭採摘薺菜,我們湖南人叫它地米菜。不管你是老人還是小孩 ,不管是城裡人還是農村人,每年三月三薺菜煮雞蛋人人必吃,吃了頭不疼不暈的。據說是三國時期華佗給一位頭疼頭暈的老者用的是薺菜煮雞蛋的治療方法,老者服蛋三枚後,病即痊癒。還有湖南蒿子粑粑也挺有名,用的野外的可食用的蒿子,味道槓槓的!蒲公英、馬齒莧……它們有著各自的藥用價值,又有著豐富的營養,還綠色健康。現在的農村人也是怎麼科學怎麼來,怎麼健康怎麼吃!





傻媳婦熱愛生活


挖野菜吃是農民的本色,農民的初心一般都比較善良樸實、堅韌堅定。他們貧亦樂,通亦樂,所以,他們會一如既往地保持自己的本色。春天來了,榆錢、槐樹花、構樹棒槌、蒲公英葉等,夏天,魚腥草、紫蘇葉、枸杞葉、胡蘿蔔葉等,金秋季節,芝麻葉、紅薯葉、賴蛤蟆皮、地曲臠、水芹菜等,冬天,野油菜(或種植的油菜苗)、毛妮菜、麵條菜等,每到季節性野菜出來弄一些,或蒸或淖或炒,清新爽口,綠色環保,勝過山珍海味,而且,很多野菜還具有藥理作用,壯體健身,延年益壽,所以,無論到任何年代,農民對野菜是情有獨鍾,不離不棄的!


歸愚倦客


什麼意思啊,你知道野菜現在多受熱捧嗎?

現在吃野菜,那是時髦,是養生,還富裕了會不會挖,你怎麼想的!

野菜始終在各個歷史階段扮演著重要角色。長征中,野菜給紅軍戰士以充飢,功不可沒;三年災害時,瓜菜代,野菜不能果腹,但也能支撐,功不可沒;如今,人們吃膩了大魚大肉,野菜說是養生治病,滿足了人們的精神需求,功不可沒。

其實,野菜就是野菜,什麼時代都可以吃,只要不中毒,對身體無害,吃就吃唄,各人喜好不一樣,沒有必要強求。當然,與富裕不富裕無關!


石激浪起


在我們農村,到處都可以看見野菜,城裡的朋友來玩,都要找些野菜回去吃,雖然現在生活條件好了,大魚、大肉都不覺得好吃了,還是山上的野菜可口,有些野菜還能治病,特別是春天來的時候,山上到處都是野菜,芨菜,野芹菜,飛花菜,婆婆丁、苦麻菜、灰飄菜、、、等等,這些菜拿去賣還是搶手貨都是綠色食品,我個人也比較喜歡吃野菜。






山裡陳姐


過去挖野菜是沒的吃,現在挖野菜是趕時上,追求口感刺激,健康,綠色,和口味多樣化。

過去農村挖野菜吃,那時真的是在填飽肚子,記得小時候放學回家,不是挖野菜就是上山砍柴,學習嗎幾那樣,全憑在學校學習。由其是春季是各種野菜採收季,雖說那時生活挺苦的,可以說吃不好穿不暖,但童年的回憶特有感覺。

過去的野菜沒少吃,但也不是天天吃,所以現在雖然生活好了,有些野菜對於我來說還是有感情的,每到春季,自己還是要應節去挖野菜吃,對於野菜,時下的城裡人比農村人更親賴,什麼都敢吃,有些都是我沒吃過的,說白了也是人們生活好了,吃膩了大魚大肉,野菜就補充一下人們的味覺。農村其實也一樣,只不過農村是近水樓臺先得月,想吃出門就有,而且真的是純天然綠色食品,這也是城裡人羨慕的,說什麼農村人自己過年宰豬自己吃的都不喂飼料,說什麼農民種糧都把好的留給了自己,其實這些都是瞎說,現在好多農村也都是買糧吃,因為種的單一,不買吃啥?

就如題主所問,農民生活好了還挖野菜吃嗎?農民也是人,生活好了也追求舌尖上的變化,同樣也想滑滑腸子,讓野菜的粗纖維在肚子裡走一圈,去去油膩。想體驗農村是不是挖野菜吃,只有自己親身到農村來,看看農村的變化,就知道農村人吃不吃野菜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