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教,魯智深武松李應+最強的五位地煞星,能否勝得過樑山八彪?

撲天雕的美好生活


可以,選出幾個一等一的地煞星,武松魯智深李應加上這幾個人,完敗八彪將!

首先我們看下八彪將都有誰:

花榮,徐寧,楊志,索超,張清,朱仝,史進,穆弘。

這幾個人裡面花榮的武藝主要體現在弓箭上。但是隻要馬戰或步戰近身在周側不讓他用上弓箭就行;徐寧就鉤鐮槍專場專用,即使有些水平但總得來說和五虎差的不是一星半點,整個水滸傳描述他參與的戰爭也有限;索超楊志半斤八兩都是馬上戰將,比五虎略遜;張清的飛石厲害,武藝一般般,這個書裡提到過,原則上飛石被控制住也就沒用武之地了;朱仝和史進這在八彪裡屬於要低一些的,見陣也不多,勝績有限;至於穆弘曾經一個莊園地痞惡棍,能耐實在有限,他的水平可以說相當一部分地煞星裡抽出一個就能完敗他…

好了,再看看我們這幾個選出來的實力派!

武松和魯智深都是部下將裡面的頭牌,實力不下五虎任何一個;李應善使渾鐵點鋼槍,背藏五把飛刀,能百步取人,神出鬼沒。這三個天罡數的能耐都夠了得!

我們要選的地煞這幾位,第一位就是病尉遲孫立,他的官職曾是兵馬提轄,書中描述著墨點很多實力絕對在八彪人選之上,僅僅略次於五虎!

再要一個一丈青扈三娘,三打祝家莊露足了風頭,刀法狠辣套索也不是白給的,對付八彪中下水平裡的朱仝總說的過去吧?

另外仨,我選混世魔王樊瑞和倆副將飛天大聖李袞還有八臂哪吒項充。這三人裡面,樊瑞能呼風喚雨,撒豆成兵。項充左手一面團牌,背插二十四把飛刀,右手一條鐵標槍;李袞使一面團牌,背插二十四把標槍,左手把牌,右手仗劍。項、李二人能百步取人,無有不中。史進曾帶隊去徵繳佔據芒碭山的樊瑞三人,結果不敵大敗而回…

這幾人湊一塊,就是一對一的捉對廝殺,比拼實力來說,基本是足夠勝算的,連接一起的話更沒問題了,完敗八彪…





霧忱風


我們先看看魯智深,武松和李應這三位的實力如何。


魯智深和武松的武功不用贅述,他倆是梁山步軍頭領的前兩位,論實力,地位是可以和馬軍五虎將,水軍中的李俊是平起平坐的。

李應的單挑記錄很少,其中打的硬仗,惡仗幾乎沒有。

上梁山前,只和祝彪打過一仗,鬥了十七八合後,祝彪佯敗,李應追趕,還被其暗箭所傷。

上梁山後,以及受招安南征北戰的過程中,他都是主抓後勤工作。即使有遭遇戰,打得也都是諸如睦輝,伍應星這種小角色。

這樣看起來,好像李應的實力一般般。

其實不然,我覺得他一直是在隱藏實力,這在他和祝彪的較量中可以看出來。

祝彪和李應打了十七八合就扛不住了,應該遠遠不是李應的對手。而李應和祝家莊交往這麼多年,應該對祝彪的武功路數很清楚。

按照常理推斷,他即使去追祝彪,也不會著了對方的道兒。

他選擇讓祝彪射中自己,完全是因為不想得罪梁山,也不想上梁山落草。

你看,為了給你們梁山要回時遷,我已經盡了最大的努力了,自己都差點兒把命搭上。可是實力不濟,沒辦法。

這其實是他自導自演了一場苦肉計。

他的真實實力應該遠遠超過表面上的這些戰績,甚至可以和五虎將持平。

不然的話,在江湖上也不會有那麼大的名聲。

上梁山後,也不會有那麼高的位置。

那麼好了,這三個人的實力都是相當於五虎將的水平,本身就比八彪的平均水平要高。

再選五個實力最強的地煞星。

我覺得應該是:孫立、宣贊、加上芒碭山三傑樊瑞、李袞和項充。

孫立不用說了,原來的登州兵馬提轄,登州系的老大,排位是屈居地煞星,是被嚴重打壓的代表,他三十合戰平呼延灼,活捉石秀、徵遼時擊殺遼軍主帥寇鎮遠的實力完全可以和八彪騎媲美。

醜郡馬宣贊,通過武藝得到王爺的賞識,招為郡馬,實力可想而知,曾因連珠箭勝過番將。

芒碭山三傑中,即使不說樊瑞會法術了,就連李袞和項充都曾可以殺的史進潰敗,實力不可小覷,他們位列地煞很是莫名其妙。

再看八彪:花榮、徐寧、楊志、索超、張清、朱仝、史進、穆弘等人的實力。

這裡面最能打的是楊志,徐寧和索超三位,但和五虎將的水平還是差了一丟丟。特別是索超的表現讓人困惑,曾在關勝面前幾乎被秒。

他們三人對上魯智深,李應和武松,應該會處於下風。

花榮和張清的武藝會受技術特點所限,特別是張清,一手飛石只能在對手追來的時候發揮功效,這會限制他的作用。

這讓樊瑞和項充對付,一個有法術加持,一個持團牌,剛好能剋制住。

李袞對史進,史進曾在混戰中差點被項充的飛刀所傷,而李袞身上標槍的威力不輸於項充。

孫立對朱仝,這兩個人的戰鬥可能會有存在變數,因為朱仝後來的戰績越來越耀眼。

穆弘的實力最可疑。

他既沒有拿的出手的戰績,也沒有做出過突出的貢獻,他能進入八彪,只能認為他和宋江的關係起了作用。

宣贊應該能穩穩地贏他。

通過以上分析,我認為,大概率下,魯智深,武松和李應一組會贏。


田獲三狐


12月的第一個問答,按照慣例還是從武評開始入手~題主題目中一共提到了十六個人,其中魯智深組是“變量”,八驃選手已定(不是八彪),那麼這樣一來,咱們先從實力已經確定的八驃開始分析。

八驃的綜合實力排名就是按照他們的排序順下來的(並非是交椅排名),也就是說,實力從上往下依次是花榮、徐寧、楊志、索超、張清、朱仝、史進、穆弘。而八驃中武力也是有一定的斷層的,其中毫無疑問花榮是獨一檔,花榮是個超級全面的選手,一張弓射盡天下不服者,槍法也是出眾的很,在青州花榮曾與秦明有一場四五十回合的打鬥,令人大為驚歎,但二者要是再打下去恐怕花榮就要承受不住了,在花榮與秦明上山後晁蓋重排座次,由於秦明是花榮的妹夫,所以名次排到了花榮之後,施公也明確告訴讀者秦明強於花榮,只是因為輩分關係才暫時讓其排在花榮之後。

徐寧的武藝得到過林沖的肯定,並且在五十回合下風董平也是八驃和五虎真實差距的體現。將門子弟楊志步戰也能與林沖拼三五十回合,因此二人位列八驃第二檔。

索超看似與楊志打平,但是其實力或許還和楊志稍微差了一點。為什麼這麼說,因為楊志為了不傷梁中書的面子先是小心翼翼的陪周謹玩了一會,已經消耗了一定的體力與精神力,此時滿狀態且有李成寶馬加成的索超去教訓楊志,卻只能打平。另外的,五虎中的超虎關勝能迅速上風索超,也多少拉低了索超的整體水平。

張清的槍法水平也就是小彪中游,但其飛石絕技過於恐怖,大大的為其拉高了水平,所以綜合排在八驃第五也沒什麼問題。

剩下了朱仝、史進、穆弘就各有特點了。朱仝出手不多但每逢拔刀都是經典戰役;史進每次單挑都讓人看的激情昂揚;疑似被大大刪減戲份的穆弘更多的是步戰表現。但毫無疑問,三人能在八驃中混上位置,也足以能說明他們的實力還是高於地煞群雄的。

也就是說,八驃中的前三位雖然實力不及五虎,但是他們不會迅速的下風,論持久戰的話還是不如五虎的。

再說魯智深組。魯智深依靠與呼延灼的大戰奠定了自己五虎的實力;低調的高手李應是五虎與八驃的過渡人物,實力不容小覷;武松屬於肉搏和技巧性選手,但正如呼延灼所言,綠林選手與科班子弟的差距還是很明顯的,不過武二哥有血性,爆發起來也多少有些實力。

那麼現在的問題就是,地煞中戰鬥力前五的選手都有誰。

毫無疑問,如果梁山天罡要排十驃的話,黃信和孫立會穩穩入選,從全書的表現來看,二人的實力明顯高於其他地煞將領,並且為了彌補林沖外戰經驗的缺失,宋江居然在徵遼時讓二人去做林沖的副將(我一直覺得董超、薛霸當林教頭的副將最合適,哈哈哈)。這是什麼概念,相當於讓一個軍區司令和一個團級幹部給一個教官做參謀,這就很有意味了。

除二人之外,地煞中能打的並且表現出眾的也就宣贊、郝思文、單廷圭、魏定國、樊瑞、鮑旭了。鑑於魯智深組有武松這位純步戰選手,因此我們只能在地煞中也選一個步軍將領給其對位了。樊瑞上山後就一直很憋屈,本就是妖術師的他非讓宋江安排成耍著流星錘的步軍,就算拜公孫勝為師也無濟於事,好不容易在河北有機會秀下法術,還被喬道清按在地上摩擦。所以這個步軍的表演機會就留給鮑旭吧,鮑旭和武松的差距還是很明顯的,二人身上都有一股獸性,但武松明顯比他出色的多。

而馬軍中宣贊的表現有特別出色,他的搭檔郝思文卻顯得有些斯文,在與水火二將的混戰中,魏定國與單廷圭的表現絲毫不遜於二人,所以宣、郝、魏、單的實力彼此也是半斤八兩,都值得一吹,選誰都可以。

說完了角色,就到了戰鬥形式的選擇上了。倘若是十六人混戰,那麼八驃裡的花榮和張清壓根不用上前拼刀,就躲在後方放暗器就得了。但如果是一一對戰,無論是循環賽還是困獸戰,最後勝出的也一定是八驃。

所以小彪將再強,與八驃的實力差距也很明顯,光靠魯智深和李應,是帶不動的。



邏輯文史游


武松魯智深武功高強能比五虎,李應能征慣戰武藝精熟,如果再加上最強的五位地煞星孫立獨擋一面,扈三娘幗國英雄,凌振炮轟助威押陣,鮑旭樊瑞聯合對敵,肯定勝過八彪將。


用戶52027046667


首先是會法術的,一個人打五虎都沒問題,其次暗器厲害的,像張清,華榮一個打魯智深,武松同樣也沒問題,除非設定在擂臺上打。戰場上任意發揮,魯,武根本近不了身,近身了人也追不上馬。


木偶大王丷


這要看用什麼方式和規則來對抗了,如果按規則比武對抗的話應該是魯智深武松一組獲勝機率大。這兩組各有長短八騎中花榮和張清遠程攻擊力強,武松魯智格鬥能力突出。如果是大規模戰場衝突八騎有優勢。


07128415067


題主自號撲天雕,今天算是跟李應飆上了

題主假設的這一情節跟曹丞相銅雀臺大宴文武時的比武奪錦袍頗為相似,咱水滸迷們姑且就算這是《水滸傳》71回裡梁山大聚義後的一個精彩慶祝表演比武篇

規則

1、不以座次而是依據雙方出場人員職位順序對壘較量

2、不得使用暗器只拼器械能力

魯長老戰隊依次為

魯智深、武松、李應、孫立、宣贊、韓滔、單廷珪、魏定國

注:我看了其他網友們的寫文都說樊瑞、項充、李袞什麼的出場如何如何,這不扯嗎,樊瑞是地煞裡的公孫大郎他怎麼能參加這種比試較量?!?!?!項充、李袞是恐怖四人組成員但那是兩軍對壘混戰中才有的戰法,這種單騎較量讓他們上那不是天大的笑話!!!

八驃戰隊依次為

花榮、徐寧、楊志、索超、張清、朱仝、史進、穆弘

打鬥較量開始,宋盧吳公孫四大頭領主席臺中央就坐,五虎以及梁山其他頭領分列兩廂依次落座,酒水茶飲點心端上擺放齊整

魯智深→花榮 勝

武松→徐寧 勝

李應→楊志 負

孫立→索超 平

宣贊→張清 平

韓滔→朱仝 平

單廷珪→史進 平

魏定國→穆弘 平

最終戰績如下

魯長老戰隊二勝五平一負積十一分

八驃騎戰隊一勝五平二負積八分

魯長老戰隊捧得錦標

結局是宋江吳用打臉了堪比老年痴呆了的意大利老頭裡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