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歲的孩子總積食,是什麼原因?用什麼方法治比較好?

用戶2880342808330460


很榮幸得到邀請回答關於1歲的孩子總積食的這個問題。



孩子積食形成的原因

孩子生理特點

孩子身體發育如春天的小草,身體和體內五臟六腑都不完善,並且年齡越小,生長的發育越快,所需要的營養越多,這樣很容易很脾胃增加負擔,微不留意就會形成積食。

錯誤的餵養

前兩天有一個7個月大小的寶寶家長諮詢我“鄭醫生,我家孩子為什麼舌苔總是厚膩,已經有一段時間沒有長肉肉了。”這個孩子的母親每天給孩子喂2頓輔食,並且聽孩子奶奶說,孩子就應該多吃,這樣會長得壯,這是典型的餵養錯誤。這些小的嬰兒,一天應該是一頓輔食,喂的太多,會對孩子脾胃增加負擔,反而影響身體發育。



以前我在文章中講過,嬰幼兒積食共分四個過程。

1.積食的早期階段

這個時期的治療應該以消積為主,補脾為佐,千萬不可以以補為主。可用焦三仙一類的消積中藥來調理。

2.積食鬱熱階段

當孩子經常積食到達這個階段的時候,脾胃會出現熱量。主要的表現有口臭,晚上睡覺出汗,睡覺亂動等問題。可用焦三仙加上清熱的藥物來調理,如蒲公英。當消積完畢,一定要給孩子補脾,如果不補脾,會引起反覆積食。

3.積食脾陰虛的階段

當孩子積食達到這個階段的時候,會出現常說的胃強脾虛,也就是孩子總想吃東西,便不胖,越吃越瘦。平時表現受吃涼食,手腳熱,睡覺出汗,舌質偏紅等問題。在治療方面一定要以補陰為主,不可過多用清熱寒涼之藥。

4.積食引起孩子脾胃並傷

當孩子積食達到這個階段的時候,食慾下降,不能吃也不長肉,非常瘦小。此乃脾胃大傷的階段。在治療方面,應以補脾胃之氣為主,治療時間也特別長。



上述是關於治療孩子嬰幼兒積食四個階段的不同治療思路,請關注我,每天學習育兒知識。


中醫兒科鄭醫生


喂得太多,小孩不能吃的太多,積食容易生病。

一般情況都是大人覺得孩子吃的太少,使勁餵食,這樣就容易吃多了,其實孩子小時候和小動物是一樣的,你見過獅子,老虎那樣即使是食量很大動物在吃飽了的情況下,了還在不停地吃嗎?

8分飽最健康,不僅對大人,對孩子也實用,而且孩子比大人執行的更好。


女兒的超級老爸


1歲的孩子總積食主要原因可能有:

1、成人對孩子的餵養方式不當。1歲的孩子應當餵養一些容易消化的食物,在烹調時注意烹調方式,將食物烹調到細、軟、亂,才容易消化。成人怕孩子不吃飽,讓孩子吃得較多也容易導致積食物。



2、1歲兒童的消化系統發育問題。食物消化包括物理消化和化學消化,物理消化從口腔開始,嬰兒6-8個月乳牙萌出,1歲時孩子乳牙還未出齊,到2歲半才出齊,所以孩子不能把食物嚼碎,食物通過口腔到胃裡影響化學消化。

孩子容易積食我們應該怎麼辦?當發現孩子容易積食我們要注意以下幾點:

1、成人的餵養方式,給孩子烹調容易消化的食物作為輔食,並且要注意孩子吃飯定時定位定量。可以適量給寶寶吃一些蔬菜水果。

2、促進孩子腸蠕動。成人可在飯後半小時給孩子輕揉肚子,促進腸蠕動,促進消化。

3、請會捏脊的人幫孩子捏脊。我家寶寶以前積食就會帶他隔壁鄰居老婆婆裡捏脊,每天早晚一次,2-3天就會消食。

家長要重視孩子積食,關係到孩子的健康。


父母育兒記


介紹兩種最簡單的推拿治療小兒積食的方法:

1、正捏脊

方法:從寶寶的尾椎部位開始,把長強穴的皮膚用手輕捏起來,兩手沿著脊柱的兩旁,用捏法把皮捏起來,邊提捏,邊向前推進,直到脊背最上方的大椎穴,反覆數次。

2、順摩腹

方法:寶寶仰臥,全身放鬆,家長用手按住腹部、手心對肚臍,順時針方向繞臍揉腹10分鐘,動作輕緩。揉腹前讓寶寶排空小便,不宜在過飽、過飢的狀態下進行。


花漾養生坊


對於孩子經常出現積食的現象,家長可以觀察一下,是所有食物都積食,還是某一類或某幾類的食物出現積食,如果是某些食物孩子容易積食,那說明這些食物對孩子來說不容易消化,或者孩子壓根消化不了(孩子剛一歲半,腸胃功能還不完善,吃食物是有些講究的,不容易消化的食物不要給孩子吃),以後這些食物就不要給孩子吃了。

如果孩子吃的都是比較容易消化的食物,比如:煮的很爛糊的粥和麵條,孩子吃了也會積食,那就減少孩子進食的量,一次少吃點,吃完讓孩子多活動活動,幫助消化,不要讓孩子吃完就睡,這樣最容易造成積食。

一歲半的孩子,吃飯容易積食,估計很大原因是腸胃功能弱,對食物消化不了,建議還是多給孩子喝配方奶粉吧,配方奶粉容易消化和吸收,飯菜作為輔食給孩子添加吧,等孩子兩歲以後,腸胃功能增強一些了,再讓孩子吃飯菜試試,是不是孩子就不會積食了。


川寶的懶媽媽


我家兩次去醫院原因都是積食,說出寶寶的表現可以做參考:不想吃東西,煩躁,發燒,吐,然後去兒童醫院,查血常規,沒問題,醫生認為可能是積食。

(醫生不說積食,他們說吃東西沒吃好,消化不良),然後開健兒清解液等藥,不適隨診~大夫還說,不要給喝奶粉,就喝粥,喝水,不想吃就不為喂,保證水量就成。

寶寶後面退燒了,有可能會拉稀,不用太擔心,這是自我調整~果真,兒童醫院的大夫說的全對~病程一週左右~


逆戰西訣


積食的意思是吃多了嗎?那麼增加運動量是個好方法。一歲多的寶寶如果還不會走路可以多爬,大人監護好的情況下,給孩子更多的探索空間和自由。活動量大了,自然吃好睡好也便便好。如果寶寶幾天沒有大便,家長擔心可以給寶寶吃火龍果,西梅等,都是促進腸蠕動的。還可以在飯菜裡面加上青菜,青菜開水燙一下就可以,不要煮太爛了,效果也不錯。非常不推薦給寶寶吃一些中藥如七星丹,王氏保赤丸…這一類的,仔細觀察你會發現這些藥裡面有硃砂,大黃等。由於硃砂,即硫化汞,會在體內積蓄導致慢性水銀中毒,損害神經系統、腎臟、生殖系統等,現在已不建議給小兒服用。而藥中大黃和巴豆亦為有毒成分,不可長期服用,會有依賴性的。建議多運動和食療法,不要用藥,也可以試試給寶寶順時針揉肚子,效果也不錯。祝寶貝健康快樂成長!


羽媽-明會


母乳餵養的話,麻麻不要吃太多葷腥油膩的食物。每天早中晚順時針按摩腹部,每次5-10分鐘。口服二山湯,山楂5克、山藥10克、水150-200克,大火燒開小火熬煮15分鐘,可適量添加冰糖。分多次服用。


AAA俊哥的魚


這時候的寶寶動動量少。基本是吃完就睡。沒有什麼消耗。當然容易形成積食。如果是餵食奶粉,裡面缺少母乳中的消化酶。所以,喂完寶寶奶粉的時候,最好能讓寶寶活動活動,再哄睡。不然直接吃完就睡,表面上是大人省心了,但容易影響寶寶健康。

積食是一種,另外還可能引發其它相關疾病。

另外,還可鋪助寶寶吃一些小中藥,或者在餐後幫寶寶揉揉小肚肚或相應穴位按摩。幫助孩子消化積食、清理腸胃。


麻衣聖鬥士


孩子為什麼會積食:孩子積食多半是餵養不當造成的,總怕孩子餓著,肥甘厚膩,胡吃海喝,給脾胃負擔不起,運化不了,自然積食了

治療積食的方法:其實說不上治療,主要是平時注意科學餵養,少吃多餐,一餐吃七八分飽就可以,多吃素,積食脾虛,可以多吃淮山粥調脾胃,偶爾燉點桂圓肉➕花旗參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