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輔食怎麼加?小零食可以有哪些?

雜家說123


第一階段寶寶6個月,輔食的添加基本上是從寶寶6個月開始添加。當寶寶6個月時就可以給他添加第一次輔食了。第一次添加輔食就是加一點米粉,和稀點不要稠。先每天喂一次,看看寶寶的反應。如果無不適就可繼續為他,不過應該是沒什麼不適反應。當寶寶吃了一段時間純米粉後就可以慢慢在米粉里加入蔬菜汁或者果汁。輔食一般每天喂1,2次就可以,主要還是餵奶。

第二階段寶寶7個月,7個月寶寶的輔食延續6個月時寶寶輔食的添加,可以進食糊狀,或泥糊狀食物,米粉這時可以調的稠一點加入蔬菜泥,可以喂他吃水果泥,如蘋果泥拿勺子把蘋果刮成泥喂寶寶吃。最好不要給寶寶吃梨,梨性屬寒容易使寶寶腹瀉。

第三階段8個月。8個月寶寶的輔食延續7個月寶寶輔食的添加,這時可以給寶寶添加肉類輔食,但是也是肉泥像牛肉泥、雞肉泥等。這時可以給寶寶添加蛋黃了,先從四分之一個蛋黃開始添加,如無不適反應在一週後可以添加成二分之一個。等過一個月可以加成四分之三,最後變成每次一個蛋黃。蛋黃中所含的卵磷脂是唯一的,其他任何食物裡都不含,所以蛋黃是一定要吃的。蛋黃不是直接喂寶寶吃,要加入溫水和成糊狀然後加入到米粉中喂寶寶吃。8個月時可以每天喂寶寶2,3次輔食。

第三階段9個月。9個月寶寶輔食延續8個月寶寶輔食的添加,進食食物可以是泥糊狀,顆粒羹狀等,同時減少寶寶對乳頭的依賴,增加肉類食物的量。

第四階段11個月。11個月的寶寶可以添加流食和較軟的食物了,比如麵條、饅頭等好消化的食物。麵條最好給寶寶吃兒童型麵條,裡面無鹽和添加劑。同時從9或10個月開始就可以不用喂菜泥了,把蔬菜蒸熟,剁成碎末喂寶寶吃。

第五階段12個月。12個月的寶寶輔食添加 延續11個月寶寶輔食的添加。寶寶輔食,接近一日三餐,增加輔食的量。

需要注意的幾點:

1.輔食裡面一定不要放鹽和食用油。

2.9個月之前的寶寶一次輔食不要喂太多,還是以奶為主。10個月以後可以逐漸減少奶量。

3.每次加入一種輔食後一定要觀察寶寶的身體反應。如果出現不適一定要停止輔食添加。

4.添加輔食後多喂寶寶喝水,避免上火。

小零食的話可以吃些水果泥、嬰幼兒泡芙、嬰幼兒奶酪等。


豆粑粑聊育兒


六個月開始可以喂輔食,慢慢讓寶寶嘗試不同的食物,米粉、南瓜、山藥等,可以吃一點點蘋果泥。我們家寶寶六七個月是米粉里加些易消化的蔬菜泥。八個月前蛋黃從四分之一的量逐步到一個蛋黃。開始讓他吃兒童麵條,一個星期吃一次魚肉,有時候也吃一點豬肝泥。水果在十一個月前只吃蘋果和香蕉,零食在八個月大時買嬰兒吃的手指餅乾和米餅。再後來零食主要是自己在家做的麵包、蛋糕和餅乾。一歲後開始吃牛肉,肉類一般是加在麵條和粥裡,肉類相對不好消化,晚飯就不給喂。


一路向北愛醒醒


寶寶四個月的時候,小小人的腸道已經開始具備消化澱粉的能力了,所以從第四個月份開始,可以給小小人增加米粉或者米湯這些含澱粉的食品了。

如果寶寶體重達到6.5-7公斤,能坐能抬頭,不會把勺子用舌頭頂出來,就可以添加輔食了。

很多新手媽媽覺得寶寶能吃輔食了,就覺得可以給寶寶增加各種好吃有營養的食物了。可愛的新手媽媽們,這種認為是偏頗的。

四個月的寶寶,他們的主食其實還是母乳與配方奶粉,所謂輔食,不過是輔助食品,不是主食。有人說輔食換一種說法,就是零食。

現在有的育兒理念建議寶寶從六個月開始添加輔食,但四個月的時候寶寶消化能力已經變強了,米湯、米粉,他們可以嘗試吃了。

所有輔食添加的原則是:從少到多,從稀到稠,從細到粗,從一種到多種。切不可根據自己的感覺來判斷寶寶的消化能力。而且還應該在寶寶消化能力正常,如沒有嘔吐,腹瀉等情況下添加。

提倡科學育兒,其實提倡的就是根據寶寶的生長髮育規律來養育孩子。

四到六個月的寶寶,可以吃的輔食有:米湯、米粉、米糊、奶糕、蛋黃,魚泥(淡水魚),(海魚呢,因為有的寶寶吃了會出現過敏的情況,不推薦),菜泥和水果泥。這個年紀段的寶寶一定記得,添加輔食的時候,一定從少到多。少的衡量標準,可以從一湯匙開始。如果寶寶吃了沒有什麼不好的反映,可以慢慢增量。食物一種種的讓寶寶吃,開始添加的時候千萬不要一次加二種食物。

七到九個月的寶寶可以吃:兒童麵條,饅頭,餅乾,魚(依然是淡水魚),蛋和肉沫,推薦豬肉。

十到十二個月的寶寶可以吃的東西更廣泛了,軟飯,麵條,饅頭,餅乾,菜,肉。

過了十二個月的寶寶,恭喜,營養世界向你敞開大門!

以上圖片均來自網絡。


花澗靜思情常在


媽媽該如何根據寶寶的年齡階段來選擇合適的輔食呢?給寶寶吃零食又需要注意些什麼?

對於寶寶來說的話,合適的輔食是非常重要的,以下三點寶媽們就要重視起來了:

一、根據寶寶的月齡選擇合適性狀的輔食

不同月齡的寶寶要儘量選擇適合寶寶的輔食性狀,不同月齡的寶寶需要吃一些適合寶寶的輔食,各階段的寶寶所吃的輔食性狀也是不同的,如果說你選擇的輔食的性狀不合適,那寶寶可能吃不下去,或者說一直給寶寶吃這種過於精細的也不太合適,例如:寶寶在6~7個月這個期間,適合泥糊狀的食物,然後到了8~9個月或者10個月,這個時候可以吃一些帶有小顆粒的,或者塊狀的小塊狀食物,那到了10~12個月這個期間,可以逐步地多吃一些固體的小塊狀食物,這樣的話可能更好一些;如果說你一直給寶寶吃過於精細,有的寶寶甚至都兩歲了還吃的是這種非常精細的非常細膩的泥糊狀食物,這樣的話可能會導致寶寶咀嚼吞嚥能力得不到很好的訓練,甚至有可能會影響到寶寶的發音,所以我們給寶寶吃的輔食要適合他的年齡階段,並且要適合寶寶各階段要求的輔食性狀。

二、一歲以內儘量不要給寶寶添加鹽或者是糖

第二方面呢就是關於一些像鹽,油,糖。一歲以內儘量不要給寶寶額外添加鹽或者是糖,讓寶寶吃那種原味的食物。當然油的話,我們6個月以後給寶寶吃輔食是可以吃油的,因為有些家長覺得可能是不太合適,或者不給寶寶吃油,這個油是可以吃的。

三、4歲以內寶寶不宜吃整粒的堅果或者是整粒的葡萄,以免發生窒息

在4歲以內儘量不要給寶寶吃這種整粒的堅果,像開心果,帶殼的花生,或者是瓜子葵花子等 ,因為它可能會有嗆咳,整粒的花生米,或者整粒的葡萄,這種可能容易引起嗆咳窒息,在我們國家,每年都會有一些寶寶因為吃這些堅果不當造成窒息的事件。所以說,我們還是要注意食物的性狀要合適,儘量在4歲以內不要給寶寶吃這些容易發生窒息的整粒的堅果或者是整粒的葡萄等。

分享一個我家寶寶識字的經歷了,寶寶今年3歲了,開始讓他識字,認字。之前都是從淘寶購買一些帶圖的卡片和書本讓他認識,不過效果不明顯,花費大量時間,還容易損壞,而且寶寶什麼都想往嘴裡塞,有些比較小的拼圖什麼的,就怕寶寶吃了。

然後我下載了好多軟件讓寶寶學習,一開始是不錯,但是呢用到後面都要收費,價格還不便宜,頓時有種坑爹的感覺。

後來發現了一款APP【 貓小 帥學 漢 字】,真心推薦大家使用,裡面有很多的冒險故事,我家寶寶特別喜歡聽,平常特別好動的他,一看這個就安靜的聽故事。各種遊戲關卡讓寶寶重複學習漢字內容,加深記憶,讓我這個陪寶寶玩的麻麻都覺得好玩有趣。操作也很簡單,寶寶自己都能獨立操作。最最最重要的是這款軟件一次收費就能終生享受!

而且我們家鄉口音特別重,就怕寶寶跟著學以後改不了,要是上學了帶有這種濃厚的口音,肯定會被其他小朋友嘲笑。

寶寶現在特別愛學習,每天下班都纏著我給跟他互動,陪他一起玩裡面的遊戲,不僅學的快,還讓我這做麻麻的人也輕鬆了很多。


久隱517


前6個月的時候以純母乳或配方奶餵養,6個月之後在喝奶的基礎上就可以給寶寶添加輔食了

但如果寶寶消化系統不是很好可以適當延遲,總而言之具體的添加時間,還是要根據每個寶寶自身的身體情況來實施。

剛開始輔食餵養多少量合適?

5-6個月:輔食1次,每次30-80g,零食1次;

7-9個月:輔食2次,每次70-120g,零食1次;

10-12個月:輔食3次,每次100-150g,零食1-2次;

12-15個月:輔食3次,每次120-200g,零食2次。

添加輔食的四大原則

由一種到多種:當寶寶適應一種食物後,再添加另一種,一般每一種食物需要適應3-5天,這樣做的好處是不確定寶寶是否過敏,如果過敏,能及時發現並確定過敏食物。

由稀到稠:比如從流質的奶類,慢慢過渡到米糊,然後再稀粥、稠粥,再到軟飯。

由少到多:比如蛋黃,最先開始是添加4/1,再慢慢過渡到半個,再整個。

由細到粗:比如稀菜泥,然後稠菜泥,然後碎菜末,直到炒菜。

添加輔食的禁忌

1、忌只吃飯少吃菜。有些寶媽經常變著花樣給寶寶做主食,比如軟飯、麵條、粥、麵點等,但是魚肉蔬菜卻很少,這是很不好的,不利於膳食均衡,日子久了會影響寶寶的健康生長髮育。

2、忌吃太多的胡蘿蔔南瓜。如果寶寶持續大量的吃這兩種食物,皮膚會變黃哦。

3、忌重口味輔食、

4、忌用水果代替蔬菜。

5、忌用微波爐加熱輔食。因為容易出現加熱不均勻的狀況,而且微波爐加熱時間長會導致水分和營養流失。

寶寶的早期教育不要忽視哦~推薦用“貓小帥學漢字”這款識字軟件,這個軟件的課程豐富,生動形象的圖畫和聲音,更能激起寶寶對學習漢字的興趣。更多育兒的資訊可以關注一下【小評果快樂育兒】


嘻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