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得見的晚景淒涼

享受兒孫繞膝的晚年生活是中國人幾千年不變的幸福憧憬,60後70初人的上一輩當然也信奉著多子多福的傳統,他們恪守著一隻雞不鳴總有一隻會鳴的信條,堅信多有幾個兒女總有一個會孝順父母。所以不管有多艱難,60後70初一般都有幾個兄弟姐妹,四五個是最常見的。


看得見的晚景淒涼

事實證明多子多福是對的。首先如果眾多的兄弟姐妹都孝順,父母的晚年生活通常都比較幸福;其次是如果一些孝順,一些不孝順,父母老了生活也基本有保障,畢竟還有那麼一兩個在盡著孝道;最後即便是兄弟姐妹都不孝順的那些個案,說句不中聽的話,法院判決後執行起來都要容易一些,畢竟承擔贍養義務的人多一些大家負擔的就少一點,執行困難也小很多,法院能執行到位,父母的生活當然就有保障。

多子多福在實踐中證明並不是一句空話。


看得見的晚景淒涼

隨著我國社會老齡化程度不斷加劇,如何解決養老問題成了社會的一大難題。然而在公眾的困惑與焦慮中,“ 延遲退休”、“以房養老”、“抱團養老”等等方案被各種磚家拋出後,引來的卻是大眾的一片叫罵聲,特別是那些又提倡“迴歸家庭養老傳統”的磚家,更是被罵的狗血淋頭。

看得見的晚景淒涼

不怪公眾罵你,試問磚家,我們拿什麼來“迴歸家庭養老傳統”呢?

如今的60後70初們,農村藉的還基本能有二至三個子女,城鎮藉的卻幾乎只有一個獨生子女。非常現實的困難是很多已經成家立業的80後們,如果夫妻雙方都是獨生子女,必定是嚐盡了夫妻二人必須照料四五個甚至六七個老人的苦,對提出“迴歸家庭養老傳統”的磚家最有罵權,已無須贅述。

然而最難的還是60後70初這一小撮人,如何養老成了他們繞不開的難題。

最最難的,當然還是那些只有一個子女的夫妻。即便是你教育有方,兒或女都孝順,但現實情況卻是不管你現在身體有多不好,你有多少希望子女陪護的願望,看著有心無力的獨生兒女,確實已沒有什麼好責難的了,還能怎麼辦,扛著吧。


看得見的晚景淒涼

還有一個容易被人們忽視的問題就是夫妻關係。夫妻關係好的,相互攙扶還能有些許底氣對抗年邁後的餘生,夫妻關係失和的,你拿什麼賭明天?

客觀的想一想,少子少女的60後70初這一代人,如果不未雨綢繆,那些獨守空房、孤獨無助、病無所依的日子說著說著就會來臨,淒涼的晚景,其實已在不遠的前方。

去養老院吧,目前能讓人選擇的養老機構並不多,高大上的呢收費高昂你去不起,設施差、服務差的你又不願去,加上時不時的爆料出某個養老院捆綁或毆打老人的事,難免不讓人倒抽一口涼氣。養老院,還是一個有待重視和完善的產業。

好在60後70初現在還跳得動廣場舞,還能等等再看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