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你的小脚趾是不是两瓣的?

复甲又称跰趾、跰甲、瓣状甲,是指出现了脚趾甲分瓣的小脚趾,有复甲曾被当做是否是纯正血统汉族人的标志。

2005年,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研究室副教授边建超、研究生郝卫国等人,对跰甲传说做了遗传学考察和研究。郝卫国一行从陕西出发,经山西、河南、江苏、浙江、江西等五省,一路向东南,直到历史记载中与山西移民无太大关系的福建省。受调查的七个省份晋、陕、豫、苏、浙、赣、闽的瓣状甲频率分别为79.17%、79.51%、63.74%、62.45%、62.54%、36.29%和37.80%,其中呈现出的百分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这些地区被考察的瓣状甲人群中,两瓣的人口占总瓣状甲人数的98.82%,1.18%的人群小脚趾趾甲分为三瓣;被调查人群中的瓣状甲目前肉眼可看出清晰型、融合型和退化型三种。基于这些调查和统计数据,郝卫国得出一个阶段性和地域性的结论,“瓣状甲频率以山西为起点向东南呈递减趋势。”郝卫国这一结论,与历史上发生过的移民史实相吻合。因此,郝卫国认为“根据山西一带的移民情况和民间传说。我们推测瓣状甲可能起源于山西……并随移民向全国各地扩散”。调查同时发现,跰甲父母生的孩子并不都是跰甲,在26个家系中,有24个家系子代有瓣状甲,2个家系子代未出现瓣状甲。也有些家庭,父母双方有一方为瓣状甲,他们的子女中,有的有复甲性征,有的则没有。

遗传学认为,瓣状甲遗传主要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在家系中的传递遵循孟德尔分离规律。具有以下特点:遗传基因在常染色体上,遗传与性别无关;男女发生机会均等;该性状在每代均有表达,呈连续传递。也就是说,跰甲与否,与其是否是汉族并没有直接的关系。

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研究室调查推测,瓣状甲这种遗传性状可能是5000年前华夏民族就有的一个生理性状,也可能是某个已融入汉族的古代少数民族的生理特征,但要想归根到哪个民族所特有的,那就很难去考证了。瓣状甲是一种杂交性状,根本不能证明血统纯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