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年了,電商購物永遠也取代不了的百年老味道


中華巴洛克美食街,哈爾濱市歷史文化名城的重要組成部分,既有中西合璧風格的中華巴洛克建築群、歷史悠久的衚衕、大院等物質文化資源,也有富有濃郁傳統氣息的商業文化、餐飲

中央大街是黑龍江省哈爾濱市很繁盛的一條商業步行街,北起江畔的防洪紀念塔廣場,南接新陽廣場,長1400米。這條長街始建於1900年,街道建築包羅了文藝復興,巴洛克等多種風格的建築71棟。

原產於俄羅斯、立陶宛,用豬肉、澱粉、大蒜等材料加工製作的香腸。因顏色火紅得名。味道醇厚、鮮美。中東鐵路修建後,由沙俄引進中國,成為東北的哈爾濱、佳木斯、七臺河、滿洲里等地特產,以哈爾濱所產紅腸最為著名。是中國著名特產之一,在全國各地均有銷售。

冰糖葫蘆是中國傳統小吃,它是將野果用竹籤串成串後蘸上麥芽糖稀,糖稀遇風迅速變硬。北方冬天常見的小吃,一般用山楂串成,糖稀凍硬,吃起來又酸又甜,還很冰。

在宋朝年間便開始了古式的做法,《燕京歲時記》記載:冰糖葫蘆,乃用竹籤,貫以山裡紅、海棠果、葡萄、麻山藥、核桃仁、豆沙等,蘸以冰糖,甜脆而涼。茶樓、戲院、大街小巷到處可見,現已成為中國傳統小吃。冰糖葫蘆具有開胃、養顏、增智、消除疲勞、清熱等作用。

老道外中華巴洛克景區的摔碗酒

19世紀末,中東鐵路的修建和松花江的通航,吸引大批外國人和外國資本湧入,使這裡迅速發展成為遠東大都市。當時,哈爾濱的南崗區和中東鐵路西側的道里區為沙俄附屬地,由“洋人”操刀的大規模城市建設開始興起———新藝術運動、巴洛克、古典主義、文藝復興和折衷主義等藝術風格的建築紛紛出現。

哈爾濱紅腸為哈爾濱特產的代表。哈爾濱紅腸做法精良,產品光澤起皺,燻煙芳香,味美質幹,肥而不膩,蛋白質含量高,營養豐富,是酒宴、冷飲的上等佳餚,已成為各階層消費者不可缺少的饋贈禮品和消費食品。哈爾濱紅腸已經有近百年的歷史,成為東北特產、黑龍江特產、哈爾濱特產的標誌。哈爾濱紅腸主要可分為哈爾濱秋林食品紅腸、哈爾濱秋林裡道斯紅腸、哈肉聯紅腸、哈爾濱商委紅腸,哈爾濱農大紅腸,各自都具有不同的特色。


哈爾濱老鼎豐食品有限公司前身始建於1911年,是國家商務部首批認定的“中華老字號”企業。“老鼎豐”品牌得賜於乾隆皇帝,至今已有二百多年曆史。 老鼎豐是中華老字號企業改制發展的傑出代表。多次榮獲“中國烘焙最具競爭力的十大品牌”、“中國月餅龍頭企業”、“中國月餅十強企業”; 老鼎豐月餅多次被評為“中國名牌月餅”、“金牌月餅”“中國名餅”、“中國最佳特色月餅”,並被譽為“哈式月餅傳承代表”。

能知道這個美食的同學們留言舉個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