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我國的環保工作難做?

gdhycgs


地球是我們賴以生存的土地,只有保護好環境,不僅對於現在,還對於我們子孫後代有重大意義。很多人慨嘆我們環保工作開展難,這其中有現實因素。

一、居民環保意識跟不上。

我國有14億人口,以前物質匱乏時期,我們靠山吃山,靠海吃海,把所有能用的自然資源都用上。記得以前沒有煤氣時代,村裡靠生火煮飯,生火需要用的木頭、草都要上山砍,結果整座山都被村裡人搞得光禿禿,有時候到雨季,土壤疏鬆,發洪水是常有的事,那時候,人們沒想過要保護自然,而是依靠自然解決溫飽為主。

改革開放後,工廠慢慢多了,我們還是依靠自然,為了生產效益,部分企業偷排廢氣廢水,河裡魚兒死了,山上不長草了,附近居民得病了,我們的意識沒開始覺醒。接著,讓我們有意識要保護環境的時候是:公佈PM2.5指數、北京霧霾嚴重、小朋友們容易有呼吸道疾病。一直到現在,我們的環保意識才慢慢覺醒,但每個人所處的地區、所受的教育程度造成大家對環境保護的認知也不一,即便是在大城市,今天仍然會看到往河裡扔垃圾等破壞環境的行為。

二、相關環保政策不完善。

做好環保不僅僅是居民個人行為,更需要政府的政策指引。為什麼上海居民垃圾分類引起全國人民的關注,因為政府在自上而下地宣傳引導著我們,由日常小事做起,愛護家園。同時政府也在出臺一系列針對企業環保的措施,但我們仍然有很大的改進空間,切忌一刀切。

三、環保技術有待改進。

對於很多年輕人而言,保護環境意識很強烈,但現實很難真正落實。比如目前外賣盛行,但外賣盒又是一種汙染環境的垃圾,塑料製品在土地裡很難降解。然而,環保技術還沒發展到可以找到一種能夠替代塑料盒塑料袋、低成本、可降解的環保物。因而,大部分人是很矛盾的,不想給環境增加負擔,但目前又沒有更好的環保替代物。

當然,這幾年我國的環保成就還是有目共睹的,你會發現,北京藍天多了,廣州藍天多了,很多河水清了,山上又綠了,甚至年輕人通過互聯網的方式,對沙漠環保種樹的是很熱衷的。只有大家共同一心,我們的環境才能越來越好。


財思思


保住地球,人們需要綠水青山,這是人類的訴求。但人類在發展過程中,過度開發,野蠻掠奪,不珍惜環境的現象確實存在。應該說我國在發展過程中,對環境保護確實存在一定問題。近年來黨和國家加大了環保力度,正視了可持續發展必須保護環境,必須保住綠水青山的原則問題。保護環境是向前發展的前提。根據這些原則和前提,近年來,無論從人們的觀念轉變,還是從政策法規都有了配套措施,環保工作的力度逐年加大,環保工作的成效己經有目共睹。但為什麼講我國環保工作難做呢?

一,環保工作不僅是我國難做,應是世界性難題。可以這樣講,我國環保工作的進展,己經顯示了我國的制度優勢,還可以這麼講,近年來從黨和國家政府的重視程度,人們的認識程度,工作的進展程度,應該說有了長足的進步。一項工作的進展,個人認為應該循序漸進,不應急風暴雨,不能急功近利。

二,環保工作認為難做,可以這麼說,任何有目標的工作,真正要做起來都有一定的難度,沒有難度的事可能又不叫工作了。特別是環保工作也是有規律的工作。從人們的認識理念到人們的生活丶生產習慣都有從不太科學,需要一定的時間逐步轉變,向環保的科學的生活丶生產逐步轉變。可能從事環保工作的人,一遇到問題,一遇到難度就認為工作難做,這應該叫難字當頭了。

三,環保工作難做?難在什麼地方要分清。如果想一夜實現共產主義肯定難,不僅是難,而且這個目標一定不能實現。人們的生活丶生產習慣難改,社會的發展速度,人們嚮往美好生活的要求,物質生產的科學程度,都與環保工作相關。實際上社會的發展,處處與環保相聯繫。當人們的基本生存權有困難的時期你過度的提現代環保要求,人們不可能接受的,當社會發展到現代如再沒有環保意識,沒有環保措施肯定是:錯誤的。因此目前我國是落實環保措施,逐步加大環保力度的關鍵時期。既不能因難而退,又不能處處搞一-刀切,要實事求是的有步驟向前發展。我國處於發展階段,城市和農村還有區別,如生豬飼養,種田用化肥用藥,土灶燒飯,農民騎電動車,工業的小作坊,農家肥的施用,農村的秸稈處理,煤改電氣,應該不禁多改,萬萬不能一禁了止。應該有計劃的向環保方向改進,用關丶停丶罰難以奏效。

總之環保工作有難度是事實,不能把環保工作應該做的事往難字框裡裝。形成共識,循序漸進,完善法律法規。我國的綠水青山定能見!謝謝大家!


黃浩榮279


看見你的提問感覺汙染環境多是造物所致,人類的造物需求高漲同時環境汙染也在加劇,不改變過度的造物很難改變環境汙染。像是大自然早已設定好了似的,造物與汙染捆綁在了一起,不從思想環保入手看了很難奏效。


過兩天1963


1、環境保護有利於建設節約型社會,實現可持續發展;

2、環境保護有利於增強節約 資源和保護環境的意識;

3、環境保護有利於增強投資吸引力和經濟競爭力實現轉型跨越;

4、環境保護有利於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是利於民而又利於國的關係到千秋萬代的政策。

環境保護方式包括:採取行政、法律、經濟、科學技術、民間自發環保組織等等,合理利用自然資源,防止環境的汙染和破壞,以求自然環境同人文環境、經濟環境共同平衡可持續發展,擴大有用資源的再生產,保證社會的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