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兒子今年16歲初三,現在就是公子爺作風,天天和女同學星巴克、肯德基,怎麼辦?

安吉個嘛咻嘎生活幫


從發展心理學看,11歲之後的青少年出於心理上的叛逆期,在此之前的家庭教育和家長環境已經對孩子的性格養成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也就是說他基本已經定型了,而且固定的家庭教育方式也已經定型,現在也起不了多大的作用,如果你12歲之前沒有和孩子交流談過心,現在16歲,你不僅不會改變到他什麼,而且只會激發他的叛逆情緒。

從整個事情來說,初三是學習的關鍵時期,現在孩子卻整天如此放縱自己。你必須要知道孩子成這樣,不是一天就形成了,可能很早就初露端倪,但是你沒有意識到而已,也要知道一天或者短時間,尤其是強制的改變他現在行為的可能性很小。

首先你先要了解到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在這之前為什麼不這樣,是什麼促使了他天天和女同學星巴克,肯德基,找到原因了才能對症下藥,前期讓可以讓孩子媽媽去溝通,在給錢或出門日常時候多關心生活情況和身體狀況,一週之後可以讓孩子媽媽說:你爸爸說最近老是和女同學星巴克,肯德基,怎麼了是有喜歡的女生了?再循序漸進的去問問孩子最近怎麼去肯德基。之後才是去解決問題的時候。你要是遇到了孩子在外面肯德基,麥當勞,不要發火生氣,和善和同學打個招呼就行。

然後,家長的以身作則和成長期的陪伴很重要,自己應該做出表率,不要整天牌局酒局的不管孩子,有空陪他多去書城,多逛博物館,展覽館,多陪他去體育館打籃球,打羽毛球,不要只是陪著去,自己也要參與,成為他的夥伴。如果他有自己的愛好和興趣,並且能夠結合他的學科知識,不僅能夠幫助孩子和你們建立和諧的關係,也不會放縱沉迷自己。有時候他可能就是缺愛缺陪伴,同學正好填補了這份空缺,才讓他去珍視同學的友誼。

第三,激發他的優點和內心的善良,作為一個父親,能夠在教育過程中進行反思和憂心求助,孩子肯定內心也有一些優點,是他的父母應該足夠了解他,要在這些孩子暫時的迷茫中佈滿的缺點裡找到他的優點,激發他。這裡講一件事,之前高中時候有一個同學,整天網上網吧,迪廳,檯球室,老師和他溝通了很久也沒效果。孩子的媽媽覺得孩子始終是一個懂得感恩的人,不會這麼總是昧著良心,有一回爸爸給孩子送生活費,因為不能趕上最後一班車,學校又在郊區,他就在學校外面的長凳上睡了一晚,那天晚上那個孩子正好從學校翻牆出去放縱,結果正好看見了自己的爸爸,於是他又翻回去了,在牆背面坐了一晚上,第二天他打電話說自己會好好學習,之後發憤圖強也考上了不錯的大學。

總結:3-12歲的孩子是孩子的性格養成的關鍵時期,要把眼光和目標放在青春期的過度上,初生的小孩一張白紙,要是在12歲的時候就塗滿了,之後再加些東西就難了。

最後推薦一本書 馬文柯林斯,一個把販毒,黑幫孩子帶回學校的讀書的教育學家,一個拒絕了教育部長職位只想做老師的教育學家的著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