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代獨生子女中,有人不肯承擔贍養老人的責任,這是什麼心態?

知恥567


這問題原因在於1獨生子女多為精緻利己主義者,重於利己,輕於利人。2獨生子女的自我意識一般比較強大,都是那種我就是世界中心,一家人就是要圍著我轉,都是我傭人,我才是最大的那種狀態,這就會導致獨生子女缺乏換位思考和共情能力,過於在意自己所得的利益和享樂而忽視周邊的人。3獨生子女擁有絕對的籌碼。因為父母只有一個子女,所以父母沒任何選擇,哪怕獨生子女再不好再不懂事,父母也不敢和他們鬧翻都是照樣捧在心上哄著只能逆來順受,父母越自私不敢得罪他們,他們就知道自己越重要,就會越有恃無恐。因為獨生子女不怕失去父母,因為沒了父母有遺產他們照樣可以健康活著。但是受養兒防老思想影響,父母存在私心,不能沒了唯一的養老保險,所以不敢失去只能逆來順受。這個沒辦法,最自私的父母也只會培養出最自私的孩子,然後這種自私一代又一代地好像毒瘤傳承下去。這就是因果。4西方先進思想的滲透。和以前不同,現在隨著世界信息一體化,人變得更聰明獲取知識渠道更多了。知道了天外有天,國外有國。外國福利比中國好很多,但是他們完全沒有養老一說。在外國,養老是國家的職能也是國家的責任不會推給個人去負擔,所以必然導致新一代的人就會做出對比,覺得憑啥我們福利又拿不多卻要付出那麼多?只要有了這種想法,人就會開始權衡得失,大多數比較自私點的得出的結論是我得到的福利既然那麼少,那我就不再負擔那些外國人都不需要負擔的東西,別人不付出比我付出了的得到的還要多,這不公平。因為新舊思想的衝擊和碰撞,一部分比較自私的人必定會找一個有利於自己的價值觀去靠攏,他們就會選擇了不再去按照中國舊有的遊戲規則去玩了。但是無可厚非,因為老一輩的思想有個很致命的點就是一味強調義務卻沒有強調相應權利和收益,這樣的付出確實是個賠本買賣,只要人的腦子開竅了,就不肯虧了。誰讓千古以來養兒防老確實是一個四兩撥千斤的買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