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有五兄弟,只有老三條件差一點,卻拒絕給父母生活費,這樣合理嗎?

baifenbai


我給大家講一下我是怎麼處理我們兄弟姐妹贍養老人的事吧!

我今年45歲,單身,我有兩個哥,三個姐,除了我現在城裡他們目前都在農村,父親2004年前去世,留下母親一人生活,母親以前很剛強,但父親去世後她突然變得小心翼翼,對我們這些子女也付出很多,幫幹農活總是保證給每家乾的活一樣多,生怕誰挑理不開心,但最終一碗水還是沒端平,有很多細節我不在這裡說了,總之母親是疼愛每一個子女的,母親曾經對大家都公平對待,有一點好吃的都是均分給他們,每次我回家都得多買東西不然都不夠母親分的。幹活也是幫這家一天後再去幫那家一天,就怕誰挑理說她偏向。

最終母親還是倒下了,腦溢血,從能扶著走變成半癱瘓,最後完全癱瘓,六年啊。

從母親病倒的那一天起,家裡最小的我突然間成了這個大家庭的掌舵人,我覺得當沒有人願意當這個家時就得有人站出來張羅主事兒,母親所有住院費用和後期醫療費,都是我出,連他們在醫院陪護時花的餐費都是我拿,我必須讓母親無後顧之憂,不能讓母親因為費用問題為難。而此時我的哥姐們很多都欠我母親錢,都是三五千的那種,很多年也都沒還。母親當時有兩萬元的存摺,我力排眾議沒讓他們取這個錢,那是老人家壓箱底的,是她省吃儉用的積攢的,是她的寄託和精神支柱,也是我給母親的零花錢她沒捨得花攢起來的,這2萬塊錢絕對不可以動用,花銷費用問題我自有安排,這兩萬塊錢我早就有別的打算(後面有去向說明)。

母親出院後,我摸清了大家對伺候老人的意願,最後根據家庭方便程度,由我三姐和二嫂兩家換月份的伺候,誰伺候就接到誰家,我二哥二嫂和我母親本身就是住在一棟房子裡,只不過是各住兩間而已,母親住的這兩間也是我回家的住處,我每月支付她們辛苦費,每年都上漲,到2018年時,已經給漲到5000每月了,應該說,她們伺候的很精心,比僱人強百倍,屋裡沒有一點味道,被褥天天換好幾次,我非常感謝三姐和二嫂,是他們給我的母親最後生命裡能夠沒落空,沒白養了這麼多兒女。

2018年春節,母親第三次腦出血後不能吃東西了,靠著打流食又堅持了七八個月,最後瘦的只剩了骨頭,九月份,母親去世了,離開了她生活了幾十年的家,從山東跟著父親闖東北,吃盡了苦,本來老年可以享福,偏偏又癱瘓了,以前她非常要強,病倒以後為了重新站起來她一直努力練習走路,後來最終也沒能自己單獨走成,到後來扶著走都走不了,母親知道自己再也恢復不了了,那絕望的心情我們兒女看在眼裡格外難受,她不想給兒女添負擔,可有有什麼辦法呢。

母親的一生真的不容易。母親的離世,最傷心的可能是我,因為單身的我徹底成了孤家寡人,我最親的人沒了,最疼我的人沒了,盼我回家的人沒了,我再買東西回家沒有人拿著給哥姐們分去了,我從家走的時候再也沒有人站在苞米倉那裡看著我遠去直到我消失在村頭,失去母親對我來說是很大的打擊。

母親病倒這六年,我花了共計30萬左右,其中80%是用在了給她們伺候老人的辛苦費上了,但還是沒能多留母親活幾年。我為母親叫屈,因為她雖然六個子女,但並不是所有子女都孝敬她了,這是她最失望的,有時一提到不管她的就掉眼淚,我們安慰母親,她最開始哭,到後來慢慢失望,最後絕望。不想伺候她的最後也沒伺候。

我又花了十萬元把母親和二哥一家共同住的房子重新裝修了一遍,打造成了村子裡最好的,和城市裡完全一樣,就是為了讓勞碌一輩子的母親能享受一下,但母親住了一年多,就離開了人世,以後母親的房間就是我回家的家了。

我把母親六年前贊下的2萬塊錢(其實都是我給母親的零花錢),又添了點湊夠了2.5萬,分給了三個姐姐和兩個哥哥,我一分沒要,這是老人留給子女的最後一筆遺產。以前哥姐們所有欠母親的錢我也宣佈一筆勾銷。母親留下的房子,就是我和二哥一家的,以後我老了也要回去住的。

老人就這麼沒了,留下了我們兄妹六人,總要有人挑頭,不能讓這一家人過的像敵人一樣,不管他們對母親啥樣,那是他們母子之間的事,跟我沒啥關係,我只需做好我自己,我不會因為誰誰不孝就特意疏遠他們,過去的事不應該追究,人生苦短,還是積極的往前看才對。一個好的大家庭,關鍵還是看有沒有人站出來維繫和諧。

補充幾點

1,有人指責我不結婚是對父母最大的不孝,我在這裡有必要做一下解釋,我父母沒有逼我,他們說只要我自己開心就好,因為他們知道我不願意將就別人,家裡人都沒有指責我,我不知道這幾個朋友為何這麼喜歡教育別人。我自己選擇的路,我願意承擔一切後果,哪怕老年光景悽慘,不過現在已經攢夠了養老的費用,我已經開啟騎車旅遊的生活了,再活30年也就一大關了,已經不適合結婚生子,我不想再有任何牽絆,只想一人隨意的度過餘生。希望認為我單身的朋友就此放過別再勸了。

2,我不是富豪,迄今為止我沒有私家車,連駕照都沒考,我每次回村裡要麼坐大客從市區到鎮裡再步行7公里到村裡,要麼就是從市區騎自行車回去(42公里),我喜歡溜溜噠噠,喜歡騎長途,喜歡自由自在無牽無掛,我對住所也要求不高,住的都是很便宜的那種簡裝房,穿的也是淘寶上的低價衣服,吃東西也是沒有要求自己愛吃的那幾種蔬菜也都是農村都有的,沒進入過任何高消費場所,不抽菸,不賭博,不喝酒,在別人眼裡是很節儉很樸實很坦誠也很另類的那種。儘管如此,我的好朋友特別多,因為我為人特別實在,我雖然對自己很摳門,但對朋友家的禮份子從來不含糊,每次都是他們收到禮份子裡最多的那一份。

另外我是從農村考大學才來到城裡的,哥姐們都是學習不好沒考上甚至初中沒念完就自己不想念了,父母沒有偏心我,是我自己努力才走出了農村,我高中三年花了3300元,大學四年花了1.2萬元,這筆賬我始終記得,這是欠父母的債,我數倍償還都不夠。大學期間我努力學習得了數次一二等獎學金,也入了黨。畢業後就開始了還債之路,在最艱難的畢業第一年同學能開四五百,而我每月工資才260元,沒有門路只能來樣的單位,我都會每月擠出50元給母親,不為別的,為了不辜負母親對我的扶養和攻讀書。我自己打工十來年後,自己攢錢買的房子,自己創業開了一個鋪子,到現在已經大學畢業二十二年了,不算什麼成功,但也不算艱難。

很多人覺得我條件好就應該多拿錢,這個觀點我不反駁。我覺得贍養老人不能和別人攀比,我儘自己最大努力,我自己心裡踏實,這個和我有多少錢沒有關係,有沒有錢也得看人舍不捨得花在老人身上,有很多人自己花天酒地,但在父母身上一分錢都不捨得。

3,這件事是真實的,沒有半點杜撰。我母親2018年秋天去世的。再說我也沒必要說一堆假話騙大家,再說我騙你們啥呢?在這裡我不是標榜自己,而是覺得大家都不要因為贍養老人和兄弟姐妹結仇,都儘自己的那份孝心。

4,有不少朋友覺得我做事太中庸,說我做人沒底線,說我缺了點什麼,對待不孝順的家人就不應該這麼忍。我明白大家的意思,是說我是老好人,沒有原則,對待壞人就應該給他們臉色看。

你們細想想,如果我因為誰不孝順,我跟他吵架,那隻能說明我不懂事,這麼多錢我都花了,為啥不力求圓滿一點,打架昇天的,丟不丟人啊,我付出了這麼多然後再讓大家說我太計較得失,那我付出這些不等於零了麼?對於不伺候母親的人,我只能以後不得罪他們,但也不會跟他們走的太近,因為連自己父母都不管的人人品肯定有問題,是不值得珍惜的。

我在生活中很有個性,愛憎分明,不喜歡的人我從來不弔,甚至因為有朋友在孟晚舟被軟禁起來那種情況下還不聽我勸執意買了蘋果手機,我和他翻了臉現在已是陌路。

我不是沒原則,雖然有人沒有盡孝,但畢竟我們是一家人,我母親畢竟還有人管,我和他們沒太多交集,每次回村子裡就一個村住著,犯不著跟他們鬧彆扭,表面過得去就完了。如果因為誰不伺候母親我再跟他弄出過節來,我這些年的努力也就劃為泡影了。你說我合算不合算。

至少現在誰也挑不出我的毛病來。母親這塊我盡力了,但以後他有啥大事小情我不會多麼賣力就是了,因為誰愧對母親,這一點我永遠忘不了。

5,奉勸所有人,一定善待自己父母,你有再多兄弟姐妹,他們無論多麼富有,他們如果不主動贍養父母,你不要跟他們攀比,你要儘自己所能,千萬別讓老人寒了心,只要有一個孩子養她們,她們就算沒白生這些兒女。也不要在意父母曾經偏向誰和有多少家產,老人養育了咱們就已經功德圓滿,咱們有義務讓老人安享晚年。千萬別較勁攀比。誰贍養老人了誰以後心裡踏實,這一點比啥都重要。你對爹媽啥樣,你的孩子對你就是啥樣,不信走著瞧。


獨狼l


我講一個真實的故事:有一個老人膝下有五子一女,都是農村人。在1995年老人生病送到武漢中南醫院治療,經醫生診斷需馬上手術,初步估計需二萬元左右,當時六子女中僅二兒子手上有一萬五千元錢,大兒子拿出全部存款三千元,其他三個兒子和女兒全部只拿出一千元錢。二兒子毫不猶豫地把一萬五千元全部拿出來,媽媽才得以順利地做完手術。

手術做完後二兒媳就提出婆婆的治療費用兄弟姐妹公攤,但當時其他人也的確是拿不出錢來,後續治療也還需要一部份錢。所以二兒媳要大家負擔後面繼續治療的費用,其他人當時也難在外面借到錢。因為二兒子雖然用光全部存款,但他卻可以在外面借到錢,為了給母親治病他又向別人借了三千元錢,直到母親康復出院。

後來二兒媳覺得他們出錢太多,還向別人借錢,多次向其他兄弟討要!二兒子多次給老婆做工作:兄弟們的確是沒有錢,我雖然向別人借了錢但我很快能還上,你這樣逼他們那兄弟姐妹情義何在?母親知道了心裡好過嗎?母親養了我們眾多兄弟姐妹,我有能力為老人治病,你不覺得是好事嗎?你為什麼要把本是好事攪和成大家都不愉快的事?經過多次的勸說,二兒媳也想通了也不再追究此事了!

因為二兒子為人大度,現在也算是不大不小的老闆,而且口碑極佳!

後來兩位老人去世,料理老人的後事基本都是二兒子承擔!鄉親們直到現在都把他作為榜樣。

勸世人:先做好人子(女),後才能好為人父(母)!


手機用戶清之韻


習慣就好了,我爸四兄弟,二個妹,我爸老大,四叔二個兒子,而且四嬸直生病,經濟差一點。以前我爺爺年輕時70歲左右,自己做點小買賣開了個店,自己維持自己,2010年左右,開始說一家養三個月,當時四嬸在家,我爸媽當時在浙江打工,也沒時間回來,所以就讓我爺住四嬸家,每月給二千元,二叔在廣東三叔一家在市區也都是這樣的給的。但在那年過年前,大家都回來了,然後四嬸就在家庭會上說,你們幾個兒子都不養老人,給那點錢還不夠電費錢,過完年你們要接走。反正就是把大家都氣得吐血,我四叔當時就要打我四嬸。我爺爺當時就說了,就只是住你這裡,他名下的山,地,田全給你家了,而且爺爺也開了個小店,自己做飯,自己買菜(村裡有賣菜送上門的,每月我幾個叔的二千都是打到我四嬸卡上的,也這見買過一次東西,平時四嬸家油鹽醬醋都是直接在店裡拿,從沒給過錢。然後我直接說了,讓我爸把爺爺接我家去,我媽明年也別出去打工了,年紀大了外面也累,家裡電費網費我來出。其它的幾個小叔給爺爺的錢直接打爺爺卡上,我家不要。當天就把爺爺店裡東西全搬我家來了,鄉下地方,房子都做得多。想來我爺爺在我家也呆了快十年了,每週他自己租車到市裡買肉進貨,現在85歲了。每次回家我給個200老婆給500。我的幾個堂弟堂妹每人給個幾百,其它的姑嬸也會過年給點。一家人,在一起,很多東西沒那麼多計較的。所有東西要分得那麼清,親情也就淡了。


人生若只如初見諒


看到題主提出的問題是,兄弟五人老三條件差一點,拒絕給父母生活的問題,雖然合情但不合理,給父母生活費是作為人子應盡的義務,生活條件差一點但不是拒絕給父母生活費的理由,日常間總能給點父母好吃的穿的衣服總行吧。

我也正好兄弟五人,正好也是老三,父母一直在我家直到去世。我們當地的風俗習慣是,父母在那兒子家,父母的承包地以及微薄的家產就是那個兒子的。分家出去的兒子們日常間買點好吃的,或者買件衣服褲子什麼的,常常走動看看父母就行。如果在父母大壽的那天,兄弟們歡聚一起給父母過過壽,父母高興兄弟和睦多好。

我們兄弟就數四弟條件差一點,我就從來沒有要過四弟一分錢給父母,父母生病所花的錢也沒有向兄弟們要過。我是這麼認為的,無論那個兄或弟,你有孝心給父母,就算父母生養你一場,沒有孝心就算我再苦再難,只要我有一口吃的,就不會讓父母餓著。

對於贍養父母,給父母生活費沒有絕對的公平公正,生活條件好的多給點理所當然,生活條件差點的少給點力所能及。生活條件差一點的你讓他多給能力有限,他也拖家帶口啊。

給父母生活費,要公平就沒有公正,要公正就沒有公平。因為公平就是兒女們無論窮富,對父母的生活費必須均攤。而公正就是條件好的多給點,條件差的少給點。

這就是我對這個問題的看法,不足之處請大家批評指正。


冬日暖陽187833482962


每個家庭都有一本難唸的經,你的問題也勾起我的回憶。

我父母去世沒有享受到我們做兒子女兒的福的,沒有花一分錢

父親死的時候幾個嫂子不先辦理喪事,而是要先查一查父親還有多少存款……[捂臉][捂臉][捂臉]

當時我就發飆了:父親生前你們不出一分錢,現在屍骨未寒,羊有跪乳之心,鴉有反哺之義。你們自己也有孩子,你們不要臉,你讓他們以後怎麼為人處世……[捂臉][捂臉][捂臉]

然後社長村長說:大家都少說一句,老人家還躺在門板上呢,

11年我在鎮上剛買了房子,畢竟鎮上條件比農村方便些。然後叫老婆把丈母孃接來住幾天……住了幾個月丈母孃和老婆發生矛盾,丈母孃回家半個月在家不習慣,

我跟老婆說:老人家都八十多歲,思維能力各方面都需要我們當後人的理解,包容,照顧……。

就這樣老婆把丈母孃又接回來住一起,住了一年多春節期間。

幾個孫子就提議:奶奶在姑父家裡住了快兩年了,也不是一天兩天的事。【五個兒子每人一年800元生活費】然後三嫂子就有點不情願:大家都要我發言,我自己經濟條件有限,前思後想最後說:丈母孃在我家照顧丈母孃理所當然,至於你們出錢這個問題,你們出我不反對,你們不出我也不會埋怨……你們出錢我儘量把生活安排好一點,你們不出錢我吃什麼丈母孃吃什麼……

就這樣快十年了丈母孃也九十多歲了現在每年過年回家一大家子團圓可熱鬧了,做人嘛,百善孝為先,沒有什麼比一家人在一起開開心心快快樂樂吃團圓飯更重要了[玫瑰][玫瑰][玫瑰]



深仁厚澤yBO48725688


看了題主的提問,給我的第一感覺,好像你也不是個厚道的人。

你明知道兄弟條件差,還說這樣的話?如果你的兄弟姐妹之間誰有過不去的坎,你會伸出援手嗎?如果你家老三對父母不能做出力所能及的孝行,那是他人品的問題,應受萬人唾液。

我兄弟姐七人,上有姐哥下有弟弟,在父母需要人照顧時老三老七為生活在外奔波,顧及不了,我沒日沒夜侍服父親十七個月到終老,侍奉母親半年到離世,兄弟姐們有時也打個照應,都也不錯。雖然勞累了點,換來家庭的和睦,親情的血濃。父親在留戀塵世的最後一絲眼光時拽著手不忍放,母親在迷戀之際的一句:下輩子咱還做母子吧!是多麼的無奈和心酸!

哥們,別太計較了,如果你父母就你一個,父母就不養了?

珍惜那點親情吧!


悠然li6666


不合理!在撫養老人方面,不論條件好壞,都有不可推卸的責任。只不過條件好的,多承擔點,多盡點孝心。條件差點的,盡力而為罷了。回想起2005年,我父親病重,住進了當地的縣中心醫院。我弟弟打電話通知了我,可我當時也因為工傷大腳指骨折在住院。聽到消息後,我心急如焚,告訴弟弟,父親的一切事情你先酌情處理,待我傷好後立刻就回去。就這樣,我在醫院又堅持了五天,拆完藥線後我拄著拐,做車趕到了爸爸的病床前。當晚,我把弟弟妹妹們召集到一起,攏了一下爸爸住院的各項花銷。未等弟妹們發言,我先聲明,此次爸爸的一切費用全由我一人承擔,我首先拿出一萬元給了弟弟,頂了爸爸的住院押金,第二天又續交了五千元住院費。幾天後,爸爸出院了,共花了一萬三千多元。我弟弟逢人便說,這錢都是我哥出的,沒用著我花一分錢,話裡話外的那種感激,不言而喻!


想想88665


按道理說,你們都有奉養老人的義務。

有人說,多子多福。也有人說,兒子多了攀比。有的比孝順,有的卻比混蛋。

我記得老家有個老人,五男二女,躺炕上動不了的時候,就在老房子裡沒人管。老大說:我是上門女婿,沒我房子,我不管,老二說:我身子骨不好,自身難保。

老三說:我不掙錢,一家子都得喝風。老四說:我家孩子小,管不過來。老五說:你們不管,憑啥讓我管!

閨女更有理:嫁出去的閨女潑出去的水……

最後,老爺子死了,幾個兒子為老房子打起來了。

我想起那個經典故事,一個和尚挑水吃,兩個和尚抬水吃,三個和尚沒水吃。道理一樣。

家不是講理的地方,是講情義的地方。老三條件不好,兄弟之間理解下,能多拿點就多拿點。如果他是故意不拿,哥幾個再敲打下也不遲。

老人最希望的就是你們兄弟和睦,再說,你們對老人好也是下一代的榜樣呀!


思愈飛


我家弟兄六個,父母是農民,老大從來沒給過父母錢,老二幫父母種地,供糧食,我們幾個小的給錢,沒有定什麼規矩,各自憑心,沒有爭論過,想多給就多給,父母每次都是減半接,或者不要。兄弟之間相處很好!過年過節都在一起。百善孝為先,緣心不緣跡,緣跡天下無孝子。


大道至簡168773594


一點都不合理。家庭經濟困難不能成為不贍養老人的理由,如果實在拿不出來,也可以少拿點或者出力伺候呀!不能把個臉不要噻!我婆婆有三個兒子,就數我家最困難,老太婆也沒給我帶過一天女兒(但卻把老二家的兒子倒貼錢帶到十八歲😡),還天天欺負我女兒,袒護她孫子,但我們兩口子哪怕是借錢,也要給婆婆贍養費,為什麼?就算我再不喜歡她,她也是我老公的媽媽呀!沒有她哪有我老公呢?所以我一定會支持老公的孝順“事業”的。雖然我一直不露面(老太婆把我搞傷心了),但沒有我的支持,她的大兒子能好好孝順她嗎?因此個人認為,你家老三這種做法大錯特錯,搞不好要遭雷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