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人皆罵岳飛愚忠,岳飛真的愚忠嗎?

zhangbaozhi


前言:

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雲和月。莫等閒、白了少年頭,空悲切。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壯志飢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

岳飛,字鵬舉,北宋南宋名將,抗金名將,位列“中興四將”之首,生於北宋,逝於南宋。岳飛一生大起大落,波折重重,岳飛一生戰績卓著,出身貧寒的他,生於亂世,北宋時期,正直歷史分裂階段,外敵入侵,民族危亡,國家積貧積弱,大好河山被外敵蠻夷之人踐踏的骨肉淋漓,岳飛立志投軍報國。

岳飛的精忠報國

岳飛一路走來,短短十幾年,最後官拜左丞相,這時的他,更立志北上黃河,消滅金國,收復失地,迎還二聖,正直南宋軍隊力量恢復,岳飛與韓世忠等人一鼓作氣北上黃河時,朝廷那邊卻開始退縮,歷史上告訴我們,是秦檜告狀於宋高宗趙構,說岳飛在外有謀反之心,應當收回權力,再委以重任,我們大家都知道,一個國家,軍隊是保障,而岳飛僅僅幾年,十幾年,就帶領自己的岳家軍百戰百勝,所向無敵,打的金軍是“撼山易,撼岳家軍難”,北上進軍朱雀鎮,收復燕雲十六州,不能說打的金軍屁滾尿流吧,那也算是岳家軍所到之處,再無金人身影。

那麼,話說回來,既然當時南宋與北金的敵我態勢已經發生了反轉,那麼為什麼在進軍金國的這麼千鈞一髮的時刻,南宋小朝廷卻支持的聲音越來越小了呢?咱們先來談談秦檜這個人,秦檜這個人,北宋南宋文官,官居丞相,寫的一手好字,文采斐然,但為什麼就是這麼一個人偏偏要在這歷史存亡的一時間告密宋高宗,誣陷岳飛呢?

十二道金牌的背後:宋高宗的利益

咱們先往前倒一下,秦檜雖然是趙構的寵臣,但是他真的有那麼大的能力,能左右皇帝的抉擇嗎?這顯然是不現實的。 秦檜這個人早在公元1127年,靖康之難後就與金國有了私底下黑暗的勾當,出賣南宋軍情,屢屢向金國皇族示好,無論南宋處於優勢還是劣勢,秦檜總歸是個地地道道的求和派,說的清楚點就是個賣國賊,那麼這時候矛盾就出來了,從北宋開始,面對李元昊的夏,耶律阿保機的金,完顏阿骨打的遼等等外敵的入侵,北宋朝廷,一直是分為兩大態勢,一方是以秦檜為首的求和派,另一方是以寇準、宗澤為首的主戰派,用我們當代人的思維,外敵入侵,一昧求和,割地賠款,那麼如此下去“國破山河在”?

但是,隨著北宋南宋朝廷的更替,戰爭的推移,岳飛等人帶領的軍隊逐漸向北收復失地,站住了腳跟,越打越靠北,此時朝廷中捷報頻傳,那麼朝廷中的一些人,也就是那些求和派漸漸的開始轉變,他們從根本來說,還是幻想著能夠收復失地,迎還二聖的,但是夾在朝廷和金國中間的秦檜便按耐不住了啊,倘若岳飛等人真的突破金國,那麼他與金人的勾當豈不是一展無遺,所以秦檜告密是有原因的。

我們緊接著再想,這時還有一個人喜憂參半,自己的利益是不是馬上就受到侵害,權力、皇冠留不住了呢,那麼此人是誰呢,消滅金國固然很好,收復失地固然很好,版圖疆土擴大固然很好,但是迎還二聖就太那啥了吧,我們大家想想,趙構的親哥哥,和親爸爸被囚禁在金國,如果這二人順順利利,平平安安地被救回來,那麼皇帝這個位子,他趙構還能做嗎?當初那些支持你的那些文武百官都還支持你嘛?所以說,真正牽制岳飛北上進軍的原因是宋徽宗趙構的利益和野心,秦檜的誣陷只不過是加快了“十二道”金牌的來臨。

忠臣更像是愚忠

一夜之間十二道金牌,招岳飛父子回京,秦檜以莫須有處死了他們,從此風波亭就成了這個民族英雄的塋冢,聞者皆嘆息! 兵家說:“將在外,軍令有所不受”,當時遠在天邊的岳飛,為何不能不理朝廷,不對十二道金牌做出反應呢,岳飛當時下一步就是,取攻取華北,直搗黃龍府,但是我們要考慮到,這時南宋戰線已經拉的太長了,物資補給什麼的都還缺乏,岳家軍和其它軍隊也都是乏困之身了。

搗取黃龍府是絕對很難的,再說其他將領,北伐四路大軍,也就是韓世忠和岳飛倆人此戰頗具決心,黃天蕩戰役,水陸兼具,打的金兀朮潰敗而逃,但是其他軍隊都對朝廷唯命是從啊,總不能岳家軍數萬人深入金人大本營吧,那肯定是行不通的,最後,韓世忠也撤軍班師回朝了。岳飛沒有不想打,此時的他,早已猜出皇帝的念頭,仰天長嘯“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雲和月。莫等閒,白了少年頭,空悲切!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

結語:

北伐終歸毀於一旦,我們究其根本,歸根結底,在南宋後期年,此時的全國形勢已經到了南北分治、人心思安的局面了,宋金兩邊誰也吃不掉誰,南宋每年耗費國庫收入的大半來維持戰爭,民窮財盡還是牴觸了封建王朝統治者的根本利益,在個人利益與民族利益之間,統治者選擇了自己,卻遺忘了人民,遺忘了民族。

功蓋天下者不賞,勇略震主者身威。岳飛一生坦蕩,我想當時他在戰場上奮勇殺敵的時候,肯定沒有想過自己會有這樣的結果,如果他能早點料到自己是這樣的結局,他肯定寧願戰死沙場也不願意受辱揹負這樣莫須有的罪名回到回到自己的朝廷。“莫須有”恍若“也許有”,一朝英雄幾時有,可悲可嘆嶽鵬舉!


亮郎才不盡


請問那些說岳飛愚忠的人,能否說明愚忠和不是愚忠有何分別,怎樣區分。如果你是岳飛,怎樣能把既忠非愚做到極致。如果不能,就不說如此不著調的風涼話。忠就是忠,沒有愚與不愚的區分。因為你是第三者,旁觀人,才可以說一些不負責任的話。按照當時歷史環境與背景,岳飛有四條路可走,一是忠於朝庭,皇帝與漢民族,無怨無悔,死而後己,最後落了個被冤殺的下場,讓後來憑弔者長吁短嘆。這就是那些人說的所謂的愚忠。二就是甩手不幹,避世隱居,過著男耕女織的田園生活,享受兒孫繞環膝下的天論之樂。三是藉著自己有實力,有兵權,我行我素,不聽朝庭的調用,獨立抗金,完成收復失地的夙願。四呢就是憑著自己能力和影響力以及手中軍隊,推翻南宋政權,自己來幹。我不想費太多筆墨解釋以上的四條,做為岳飛,除了第一條路,請問那一條路能行的通,也就是第二條還算勉強可行,但他真的這麼做了,那麼歷史上就不會有精忠報國,還我河山的岳飛了。既然沒有岳飛了,今天又何來愚忠不愚忠的爭論呢。致於第三條也是行不通,是岳飛做為封僵大吏,有獨立自主的財權和兵權,但前題是他必須是朝庭的軍隊,否則他和獨立自主自由抗擊北金侵略的民間武裝又有何區別呢。這是一,二呢如果不聽朝庭的命令,朝庭就會剝奪他名譽上的軍權,所謂的削職為民,也就是白丁。緊接著就會斷了他的所有補濟和供應,給後勤造成無法預估的隱患。為了保障軍隊的戰鬥力,他就得想辦法完成後勤供給,請問岳飛能有多大財力和精力一邊保障後勤一邊指揮戰鬥。三呢,岳飛手下的兵將只所以抗金侵略,一是為了保家衛國,使大宋子民免受荼炭。二呢也為殺敵立功,可以獲得功名,將來封妻廕子,光宗耀祖。如果岳飛單幹的話,岳飛自己都是白丁了,那麼手下將士更是什麼也不是了,那麼跟著他幹還有啥意思了。還有如果你單幹,朝庭肯定不允許,整不好,抗金沒抗成,功名也沒撈到,還興許被冠上反叛的帽子,這樣更是事以願違,得不償失。所以岳飛他是朝庭的命官,再加個人魅力,才能凝聚岳家軍,兩條缺一不可,缺一他有可能就會成了孤家寡人。剩下就是第四條了,這一條想都不想,首先舉旗造反,取爾代之這種事情,岳飛連做夢都不會去想的,因為有這種思想的人,他肯定與忠臣搭不上邊。退一萬步講,假如他真這麼做了,他抗金收復失地的願望更是難以實現,不但難以實現,而且還會加速南宋的滅亡,因為他造了反,內亂,南宋肯定會派兵進行弾壓剿滅,這樣一來他自己以南宋的政府都無暇抗金,(內鬥都鬥不過來呢)金正好得漁翁之利,趁虛而入,取宋而代之。如果這樣岳飛就不是抗金而是幫金了。從這些條來分析,請問那些說岳飛愚忠的“大俠“們,你能給我解釋一下並讓人能夠信服,說岳飛是愚忠的理由嗎?


寂寞梧挏


受到後人讚美的,都是選擇愚忠的人,那些所謂“識時務”的都是貳臣。

諸葛亮愚忠,可以替代劉禪去做蜀漢的皇帝。但諸葛亮沒有這樣做,白帝城受先帝劉備託孤重任,盡了最大努力去中興蜀漢政權,成就了千古賢相的美名。文天祥愚忠,完全可以接受忽必烈開出的條件,既不用去給氣數已盡的南宋殉葬,還能繼續高官厚祿,榮華富貴。但文天祥沒有這樣做,留忠名於青史,等等這些先賢。他們用自己的行動證明了食君之祿,忠君之事,哪怕自己最後沒有成功,也在所不惜。

再來看看那些“識時務”的貳臣。大明叛將李永芳,經不住努爾哈赤三言兩語的恐嚇,就變節投敵。乃大明投降的第一位將領。明將洪承疇,在和皇太極作戰之時,被後金軍隊俘虜,起初不投降,可架不住滿清的誘惑,悍然叛明降金,果然是很識時務,成功進入貳臣傳裡面。這些人都太識時務了,瞬間能看清楚天下大勢,就像牆頭草一樣。

而名族英雄岳飛,抗擊金人矢志不渝。哪怕最後被人陷害,被皇帝處死依舊不改初心,這才留下忠臣的美名。金人那麼厲害而且還處於上升期,岳飛投過去那不更好嘛?但是岳飛並沒有,依然領著岳家軍和金人做著殊死搏鬥。每每到了這種時刻,一些人和另一些人做的選擇都不同,有的人為了自己的民族毅然決然慷慨赴死,又有的人選擇千夫所指,只圖苟全性命。

抗日戰爭,我中華民族處於全民皆兵全民抗戰的時期,然而就是有些人願意出賣自己的靈魂助紂為虐為虎作倀,充當日本人的走狗,去給日本鬼子賣命來殘害自己的同胞,對於這些人我們會送給他們一個名字,漢奸。對於漢奸我們通常都會問候他祖宗十八代。

國家尊嚴和民族利益高於一切,任何背叛國家背叛民族的行為,都屬無恥。這個時候忠誠才是最重要的。





野史集001


岳飛恰恰是因為不聽宋高宗趙構的才被殺的,趙構不想北伐,不想迎回父兄,岳飛偏要北伐,偏要迎回徽欽二帝,所以岳飛這叫忠嗎?忠難道不是一切聽皇帝的?忠都談不上,何談愚忠?

相對而言,要說秦檜是愚忠可能比較合理一些,他明知道當時對金議和會遭到非議,甚至是日後百姓的唾罵,仍然替趙構出頭去跟金人談議和,他這樣的行為才叫愚忠。

岳飛,更多的是一個理想主義者,更像一個站在百姓立場的人,他的做法是當時老百姓所希望看到的,所以他死後萬古流芳。而秦檜是一個現實主義者,我只考慮這輩子能過舒服,只有讓皇帝開心了我才能一人之下萬人之上,所以他得了善終,但死後遺臭萬年。


北宋耶律蕭


岳飛是被他母親在他背上的盡忠報國給害死的。古代君叫臣死臣得死,父叫子亡子得之。岳飛只為皇家盡忠,但他沒有想到他盡他的忠去了,南宋的百姓可苦了,被金人任意斬殺。江山失去了,亡國百姓之痛苫。如果岳飛帶領他的岳家軍落草站山為王,抗拒金兵為百姓安居。也許歷史會轉變,但嶽元帥沒有這麼想,只有用他的死以表忠心,留下精忠報國流傳千古!


用戶8836464090958


世人皆罵岳飛愚忠,岳飛真的愚忠嗎?什麼是愚?什麼是忠?作為一個旁觀者,不在局中,又怎麼能理解“局中人”的想法?請問各位看官,你們又“忠於”過誰呢?“忠誠”這兩個字恰恰是拿來掩飾“不忠”用的。嶽迷門為了岳飛不起兵造反,痛心疾首的說岳飛不該“愚忠”的。最底層的老百姓都知道,當世道讓他們生存不下去的時候都會起來造反。作為手握軍權,掌控一方的岳飛難道會比底層百姓更無知嗎?如果岳飛有靈,肯定在罵“一群蠢貨,天天揣度要走造反這條必死無疑抄家滅族的絕路”。


無氣倒被人欺


作為一個手握重兵的上位者,官場的一切早已門清,不是想不到而是大丈夫有所為有所不為


蓮藕112296906


大家從那裡看出愚忠二字,丟官放職。全朝廷沒有人放在他眼裡,這是他絕頂聰明的地方,大戲小演等機會演場全戲,高宗還是比他技高一籌。總是快他一步,殺了反倒平安百年。所謂愚就是下手晚了,高宗思想再慢一點,歷史將會改寫。 中國就不會有現在的方塊字,也許是長方形,草體大雜燴。


俯瞰74402822


他被精忠報國死死框住,最忠框死。現代社會年青人也要有精忠報國的精神,不然怎麼抵禦外寇,中華偉大復興怎麼實現。


開心果2754647


我覺得忠就是忠,不存在愚不愚的問題,這個跟中國傳統文化有關係,我國封建歷史上歷來強調“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的觀念,這在大到任何一個朝代,小到任何一個集體,都是強調忠誠的重要性,愚不愚那只是後人對他的評判,但是在當時的情況下,如果抗旨不遵首先就與當時的倫理道德觀念所不容。因此,封建社會大多隻能寄希望於有個好君主,而不能妄圖取而代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