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今年市場上的水果普遍十分貴,有的是去年價格的2至3倍,這是什麼原因?

歲月如歌一曲新


確實這幾天超市裡的水果都不便宜,不過這幾天我感覺最便宜的水果要數西瓜,因為西瓜這幾天都開始大規模上市了!但是為什麼其他水果卻那麼貴呢?


反季節水果,價格本來就貴

這幾天在超市裡,看到蘋果、梨、橘子等水果價格都不便宜,但是這類水果都是可以理解的,目前這個季節許多常規水果都還未開始大規模上市,即使上市要不是冷庫儲存的要不就是反季節的,這類水果本身就貴,所以價格貴可以理解,隨著後期水果大量上市,降價早晚得事!


18年北方倒春寒危害,水果產量低

2018年北方倒春寒危害嚴重,山西、陝西、山東、河南等地區果樹遭遇凍害,坐果量非常的少,在河南寧陵地區梨樹甚至出現梨園中沒有梨的情況,水果產量低,果實售價就高,如果再儲存到19年銷售,價格肯定很貴!

各種成本

水果在收購、儲藏、運輸、銷售過程中,會經歷層層利益添加,有時候一種水果到消費者手裡已經是農戶收購價的2倍左右!所以價格高也正常!


對於水果,價格受很多因素影響,吃反季節水果就貴,如果水果產量低還是貴!不過貴也不錯,至少種地的農民獲得了效益,如果年年不掙錢,農戶也會過不下去的!


植保小貼士


上週去了一趟南京的水果批發市場,看了一下,最便宜的水果就是香蕉和西瓜,剩下的水果沒有比5塊錢一斤低的,而且還是批發價格,到了終端銷售價會更高,我們分析了一下為什麼今年的水果價格怎麼高,我來談談我的想法。

目前大量的水果都是南方運輸過來的

雖然我們知道產地的水果價格很低,但是加上運費和各個環節的利潤,到了我們這個地方價格自然就上來的。

目前很多地方的應時水果都還沒有上市,比方說現在上市的西瓜、大櫻桃、桃子等等都是保護地栽培的,本身種植成本就很高,賣的貴就可以理解了。

各種成本很高

我們都知道,除了糧食價格不漲以外,什麼東西都在漲價,農資在漲價、人工在漲價、運費在漲價……這些東西漲價的地方,最終都要加在消費者手上,這樣就會導致價格不斷升高。

再有,現在很多人都背上了房貸,沒有高收入怎麼能負擔起這麼高的生活壓力呢?各個環節的工人工資都很高,這些工資都要從消費者購買付出的高價格來填補,所以價格必然會高。簡單點來說,各個環節都要追求高利潤。

不得不說的一點是購買能力的事情

今天我買一點李子,我媽說以前我們家種李子的時候,才賣1塊錢一斤,那時候一個月才掙幾百快錢,現在我們的工資都到了幾千快錢了,所以錢的購買能力下降也是水果價格高的一個很關鍵的點。

不管我們承認與否,現在的人民幣貶值的事實是不爭的。

要我說,現在可以先少吃一些水果,等到各地的應時水果上市的時候,再大吃吧,反正我現在是有些扛不住這麼高的水果價格。


農科小孫說


請問,今年市場上的水果普遍十分貴,有的是去年價格的2至3倍,這是什麼原因?對於這個問題,我來說說。

今年的水果價格普遍較貴,比如蘋果、梨子、葡萄這些,今年都是比往年貴了一半以上,具說今年的荔枝,好一點的更是要達到50元/斤去,是往年的十幾倍。本來今年荔枝產量就不到往年的十分之一,據小道消息說,今年荔枝又有些人為的炒作,荔枝還沒有熟就被人包園囤貨了,故今年荔枝自由已經成為了神話。

那麼造成今年水果貴的原因究竟在哪呢?據小編了解,早二年每年都是水果大豐收,水果滯銷成為了常態化,許多果農是虧的血本無歸,於是大批的果樹被人為的砍伐了。而留下來的果樹,由於早二年的大豐收,到去年也出現了小年(產量大減)。果樹的被伐加上小年產量的不足,造成今年水果嚴重缺貨。

物以稀為貴,水果市場也是一樣,由於往年庫存積壓厲害,許多人虧了本。今年許多人都減少了庫存,所以就導致了需求不平衡,在經歷了幾年的滯銷之後,今年的水果終於打了個翻身仗。

總之,水果連年的豐產,就會出現滯銷,而一旦滯銷,農民失去積極性,打理果園的興趣不高,管理加上果樹本身小年的原因,就導致了"姜你軍、蒜你狠“的水果模式上演了。


壞男人說小龍蝦


今年水果貴的原因有很多,不過我個人認為,是因為去年的水果儲量不足和當季水果未上市造成的。

拿蘋果和蘆柑來說,大部分都是去年儲存下來的,經過幾個月的銷售,存儲量越來越少,而且今年的蘋果和橘子還沒成熟,還沒上市,物以稀為貴,這兩種水果的價格自然就會上漲。我們這裡超市賣的水果最便宜的是香蕉,因為香蕉產量高,儲量大,價格一般不會有太大的波動。其它水果由於儲量少、供應少價格都很貴。在四月份的時候蘆柑最便宜的2.98元一斤,現在最便宜的蘆柑一斤5.98元一斤,價格翻了一倍。

拿草莓和西瓜來說,剛上市的時候價格非常貴,但是大量上市的時候價格就便宜多了,一開始草莓賣十多塊一斤,後來價格便宜了一半,西瓜也是如此。

如果跟去年同期比較的話,其實也並沒有貴多少,但是跟前兩個月相比,就貴了許多。

還有一種可能就是去年的水果產量低,導致水果儲量不能滿足今年的需求。

如果現在實在吃不起水果,可以等到當季水果大量上市的時候再吃。


老蔡說水產


今年市場水果價格普遍高於往年,我覺得最主要有以下幾點原因完成的

第一、受到去年超低價格的反撲

因為去年我國對東南亞進口水果開始實行零關稅,東南亞特別是越南很多水果比如榴蓮、火龍果、芒果等紛紛以低價衝擊國內市場。

第二、今年是直播元年

紛紛出現很多主播大v,比如三年類的九妹和小6等,紛紛試水直播銷售水果,導致許多水果在源頭開始價格就很高


村官基地


原因是多種的。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4月全國CPI同比上漲2.5%,連續兩個月處於“2時代”。食品中,鮮果價格同比上漲11.9%,和3月相比提高4.2個百分點,拉動CPI上漲0.22個百分點。

農業農村部信息中心發佈的2019年第20周(5月13日-17日)重點監測水果價格數據顯示,富士蘋果每公斤價格為10.33元,較去年同期上漲達60.7%。除富士蘋果外,西瓜和菠蘿的漲幅也節節升高。截止到5月17日,西瓜每公斤價格4.86元,比去年同期上漲29.7%,菠蘿每公斤3.98元,近1個月漲幅達12.3%。

水果為什麼漲價這麼猛,應該有這麼幾個原因。

第一,今年國內水果產量下降。

去年氣候有點反常,屬於厄爾尼諾年,去年惡劣的天氣導致產量下降並影響今年水果供給。不少水果產量沒有往年那麼豐沛,供不應求是一個重要原因。

比如去年春季梨花開花時期,石家莊和新疆庫爾勒均遭遇了寒流,2018年4月最低氣溫分別跌至3℃和0℃。氣溫降低嚴重影響了梨樹開花結果,導致去年香梨產量出現明顯下降,並影響到今年的供給。

還有,我國蘋果的主產地在陝西、山東和山西等地。而去年春天這些地區天氣狀況不佳,低溫時間持續較長,同時在蘋果開花時期還伴有大風導致大量花朵未受粉就掉落。惡劣的天氣使得蘋果主產地陝西、山東和甘肅等地去年秋季蘋果產量出現明顯下降。

第二,去年水果價格不高。

去年水果價格不高,導致水果價格基數較低,所以漲價很猛。因為去年水果價格不高,不少果農也不願意花大力氣管理,這是一個非常常見的事兒。

而且水果經常是大賺一年歇兩年這樣。曾經在海南與大量的果農非常熟悉,他們種香蕉基本上是賺一年,虧一年。到了虧損年,基本上是不去果園摘香蕉的,因為賣香蕉的錢不夠人工費。

第三,貿易摩擦也有一定影響。

受關稅影響,中國從美國進口水果驟減,今年1-3月,從美國進口的水果金額較去年同期下滑了34.8%。從海關數據來看,中國從美國主要進口蘋果、紅提和車釐子等水果。

第四,居民對水果消費日漸認可。

水果作為一種健康消費品,逐漸得到老百姓的認可,水果消費也是逐年向上。這樣,市場對水果的需求也在逐年上升。

而水果其實有時季節性很強的農產品,這樣近期南方雨水密集,有時一個重要影響因素。

總而言之,水果漲價是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


波士財經


現在,窮逼一個,水果越來越吃不起了。

以前,還能買一些蘋果,香蕉之類的吃,現在拿50塊錢上街,根本提不回來幾個蘋果有沒有,更別說一些反季水果了,根本就是奢侈。看著榴蓮,也只有嘴饞的份,聞聞味道得了。

但看新聞聯播,滿滿的都是哪裡的水果又滯銷了,哪裡的果農又傷心了。

實在是搞不懂,運費一車幾噸幾十噸不高,從南方廣東運到南京噸3~4百元每斤約2~3毛,高速路不收費更低。人工費也不高,

為什麼到我們手裡就這麼貴。


果農賣不出有的爛地裡,城裡昂貴吃不起。

形成了巨大反差。

究其原因,無外乎是:

1、市場缺乏有效管理,物價沒有人去制定,缺乏有效干預。

2、水果本身屬於易壞產品。折損大,不易運輸和儲存。

3、人工越來越貴,二道販子的成本越來越高。

4、不是水果貴,也可能是我們工資太低。

5、去年水果便宜,果農不賺錢,所以很多果農轉行,放棄種水果了,貨源少直接導致水果稀缺,價格高。

6、現代人的健康意識提高,都知道多吃水果蔬菜,所以需求比較大。

7、人民幣貶值太快。


老徐說事999


我們本來一年四季不缺水果吃,今年本地的水果幾乎不見,(本地的2-3塊),現在市面上的大多是外地,外國的,10.塊錢往上的價格,比如,以前山竹10塊3斤,現在清一色泰國還是哪裡的20塊錢一斤,草莓以前5塊一斤我都嫌貴,現在幾十塊一斤。還有以前覺得枇杷很貴,要5-8塊,現在也只吃得起枇杷了


懟死磚家叫獸22


今年水果確實比往年貴!大約有以下幾方面原因造成的吧:

1,上市時間早。隨著科學技術在進步,果農種植水果,控制水果的上市時間,也越來越精確。以往可能要等待15天?30天才能吃到的水果,現在可能會提前15~30天上市了,物依稀為貴,價格自然不便宜。

2,天氣氣溫等影響,供應量不充足。據說相關信息顯示今年水果並不高產,導致市場供應量不像往年充足,也是導致水果價格高的一個因素。

3,果農和線下水果商販失去了定價權。線上電商發達,比以往的線下傳統交易方式便捷。電商的蓬勃發展,使交易方式更便捷,促進了交易,使線下實體店交易量不理想,也導致線下水果商販,不敢貿然大數量的進貨、流通。線上交易,包裝更精美、現場採摘,視頻直播採摘等優點,這是線下實體店無法比擬抗衡的優點。正是因為線下交易量減弱了,使線上電商的人趨於“壟斷進貨”態勢,因為價格上,果農和以往的線下水果商販,沒有了定價權,價格是線上電商們制定的,就出現了:水果價值1元,網上售價10元,果農得0.90元的尷尬局面。

4,線上電商投入高,自然價格就高。物流配送成本加大,包裝精美成本加大,保鮮成本等的加大,導致水果整體價格增加。

5,電商的促銷成本加大。以往線下水果商販,他們是長途販運,去掉車馬油錢成本,能看到“一點兒”利潤就行了,而現在的電商成本投入相對要大,不僅僅是物流配送增加成本,包裝增加成本,營銷運營,也要投入額外成本,如運營、發展分銷商等,都得在這水果上加價,導致水果整體價格上浮。

6,國外水果品種越來越差,國產水果品質越來越好,也是造成國產水果價格高的一個因素。以往沒有參照物進行對比,自然就不知道好與壞。而現在網上交易便捷,國外的個別水果,由於是跨境運輸交易,發貨時肯定是“6分熟”甚至是5分熟,導致個別的水果口感品質大打折扣,也是催生國產水果價格高的原因。

以上僅為個人觀點,僅作參考交流。


創略


水果價格普遍偏貴,我認為最大的原因是資本進入水果市場。大量的專家建議多吃水果,要健康多吃水果,要減肥多吃水果,要美容多吃水果。導致很多人都投資建果園,開水果店,而且不停地利用營銷手段來刺激消費者。

最近火熱的車釐子自由,榴蓮自由,刺激了多少人的購買衝動。這些都是水果市場的資本方的營銷成果。一邊是水果價格貴到吃不起,一邊是各種高檔的水果店不停的開業,一邊是不停的有果農傾倒水果或者拿水果餵豬。為什麼?因為資本方不允許水果市場的價格降下來,現在大量的資本流入水果市場,大量的果園基地早已氾濫,一旦價格降下來就不可收拾,那麼水果價格就很難再升上去。那資本方還有何利潤空間可操作?

這跟股市的情況其實都一樣,價格的高低都是大莊家來話事,並不是由散戶或市場自由決定,所以看清楚就知道為什麼會貴了。而不簡單的因運費、損耗、包裝之類造成的成本增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