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莊是誰衛莊在歷史上是真實存在的人嗎?

愛笑的潔寶


衛莊,中國3D武俠動畫《秦時明月》系列及其姐妹篇《天行九歌》中的男性角色,原型為溫世仁原著臺灣武俠小說《秦時明月》系列中的衛莊。歷史上衛莊並不真實存在,在小說中衛莊最終因覺得辜負妻子白芊紅,而自願死於白芊紅刀下。
韓國(戰國)人,自小就因不明原因在韓國王宮中生活。縱橫家,鬼谷橫劍術傳人,渾身充滿邪氣與霸氣,武功深不可測,是霸氣與力量型的劍客。起初目標為擊敗師哥蓋聶,證明自己的實力,繼承鬼谷絕學,為此他一度與秦朝合作,在墨家機關城與蓋聶一戰,實力難分伯仲。後在韓國友人張良的勸解下,與蓋聶、墨家等反秦勢力達成暫時的利益合作關係。衛莊同時也是“流沙”組織的現任最高首領。衛莊一直在暗中調查昔日好友——“流沙”創立者韓非的死因。
師父:前任鬼谷子
師哥:蓋聶
傾慕他的人:赤練
故國舊友:韓非、張良、紫女
利益同盟【暫時】:秦國及公輸家族(1-4部)、墨家(第5部起)
組織:“流沙”(包括四天王,以及支部“逆流沙”)
敵人:“夜幕”、“羅網”等
衛莊領導下的流沙殺手組織
稱呼:小莊(前任鬼谷子、蓋聶稱)、衛莊大人(“流沙”、李斯)、莊(赤練/紅蓮)衛莊兄(韓非、張良)
舊相識:朱家(生意夥伴)、昌平君(合作伙伴)


Ivan韓


衛莊是誰衛莊在歷史上是真實存在的人嗎?

1.首先要明確衛莊是哪國人?目前有兩種可能,一是鄭國,二是韓國。在看到衛莊說自己很早就住在韓國冷宮了,而韓國冷宮是鄭國舊時王宮,並且後來韓王安也死在他手裡,我認為他是鄭國人,是在為復仇(鄭國被韓國所滅)而殺了韓王,但我查閱相關資料又結合天九劇情發現他不是鄭國人,而是韓國人,並且是韓國貴族。原因如下:

1.1《百步飛劍》中,李斯曾找過衛莊,當在樹林裡,李斯看到滿地的蛇說道:“我們是拜見這裡的主人的,這樣的待客的方式有損韓國王族禮儀吧?”注意這裡的“韓國王族”。

1.2同樣在《百步飛劍》21集,如圖

如果他是鄭國人,他為什麼要給紅蓮一個“更好的韓國”?

1.3在同樣的21集裡,衛莊對姬無夜說:“韓王若能早日明白這個道理,韓國又怎會淪為五國的俎上魚肉?”我仔細品味他說這些話的語氣,能感覺到他對韓王安的嘲諷,甚至還有一絲憤怒,如果他是鄭國人,他不應該希望韓王越昏庸越好麼?當然這只是個人感覺。

1.4我查了鄭國的存亡時間是公元前806年–公元前375年,而韓王安的在位時間為公元前238年–公元前230年,中間差了至少135年,如果是因為國恨,他殺了韓王並承諾建立一個“更好的韓國”是不是不合理?

因此結合這些蛛絲馬跡,我斷定衛莊是韓國人,並且是韓國王族。為什麼說他是韓國王族,不僅僅是因為李斯的那句“有損韓國王室禮儀”,更主要的原因是他想建立一個新的韓國,那結合歷史只能在秦二世時期,在秦二世子嬰繼位後,短短五個月內,六國全部復國,而六國復國必須得打著皇家王室的名義。並且在韓國復國之前韓國貴族曾因不服秦國管理發生叛亂,在被平叛之後秦國為了以絕後患,殺了韓王安,因此衛莊很可能就是發起者之一。

衛莊的願望是建立一個新的韓國,他又有韓國王室的身份,因此他應該就是復國時期的韓王。

而在復國時期的韓王有三個,一個是秦朝時吳縣縣令鄭昌,關於他的出身,史書上並沒有記載,不過據李開元教授推測,他應該是出身新鄭的韓國人並且很可能是鄭國王室,但根據以上的推測,衛莊不可能是鄭國人,假如鄭昌是個地地道道的韓國人,那麼他為什麼要殺韓王,他為什麼這麼害怕被調查身世?並且鄭昌與張良並不認識,而衛莊與張良關係卻不一般,凡此種種都不符合秦時對衛莊的設定,所以鄭昌不可能是衛莊。

第二個是韓王成,韓成是韓國王室,復國時被張良擁立為王,但此人才能平庸,再加上張良降漢,導致項羽受到威脅。項羽就因為韓王無大功,而張良又為劉邦謀臣,便殺了韓王成。而衛莊是鬼谷子的徒弟,想必不可能是他這種平庸之人,而且張良為衛莊舊時盟友,假如他投漢不可能不會為衛莊考慮後路。所以他也不太可能。

第三個是韓王信,韓信(此韓信非淮陰侯韓信),西漢初年異姓諸侯王,在韓國被滅後隨張良入關任將軍之職,不久又任韓國太尉,領兵攻取韓國故地。韓國平定之後受封韓王。並隨劉邦擊敗項羽平定天下。

先來看一下韓王信的身世,《史記6》中的記載:“韓王信者,故韓襄王孽孫也。”孽孫,即庶出之孫。意思是說,韓王信是韓襄王韓倉的庶出孫子。

韓襄王有3個兒子,太子韓嬰、公子韓咎是王妃嫡生,公子韓蟣蝨是妃子所生,為庶出兒子。

韓嬰早死,沒有子嗣,不然就會立韓嬰的兒子為太孫,進而繼承韓襄王的王位了。

韓咎與韓蟣蝨在爭奪太子位中獲勝,後來繼任為韓釐王。所以韓王信不可能是韓咎的兒子。

那麼,韓王信只能是韓蟣蝨的兒子。

各種證據表明,《史記》的記載是有問題的。

如果韓非真的是華東政法大學原教授施覺懷考證的那樣,是韓蟣蝨的兒子的話,那麼,韓王信就是韓非的同父異母哥哥了。

根據韓非的身世,韓王信應該是韓蟣蝨在去楚國做質子前就有的兒子,比韓非歲數大。

公元前233年,47歲的韓非在秦國被李斯逼迫自殺。這時的韓王信應該至少在50歲左右了。

公元前201年,韓王信投降匈奴,他應該至少有80歲了。此後,他又生了兒子韓頹當,這種可能性大嗎?

所以,說韓王信是韓襄王庶孫的說法是站不住腳的。

有韓姓研究者認為,韓王信應該是韓襄王的庶出曾孫,是韓蟣蝨的孫子。這種說法還有點靠譜。

韓蟣蝨與韓咎爭奪太子之位失敗,韓蟣蝨無法回到韓國,流落在楚國。他在韓國的兒子韓文也在韓國待不下去了,逃到楚國,跟隨韓蟣蝨流亡。

韓文熟知兵法和擊劍,兒子韓王信出生後,他教育韓王信擊劍、習字、兵法,教誨韓王信等待時機恢復王族身份。

秦始皇統一中國後,公元前214年,韓文被迫參加徭役,死於非命。韓王信後來回到韓國故土,過著隱居生活。

另一種說法是,韓王信一直生活在韓國故土。

不管哪種說法,他最終都回到了韓國故土新鄭,看到這裡,其實就已經有眉目了,衛莊最有可能是韓王信。因為韓襄王生了3個兒子:韓嬰、韓蟣蝨和韓咎。

韓嬰是嫡長子,按例被立為太子;三兒子韓咎也是嫡出子。二兒子韓蟣蝨是妃子所生,屬於庶出兒子,聰明伶俐,深受韓襄王喜愛。

諸侯爭霸的戰國時代,“質子”外交成為一種十分普遍的現象。即諸侯王把子女、妻子等親近家屬送到盟國生活,讓對方捏住自己的“軟肋”,在戰略上形成外交妥協。

韓國當時一直夾在秦國、楚國之間,經常被兩國攻打。為與楚國表示友好,韓襄王把最喜愛的兒子韓蟣蝨送到楚國,作為“質子”。

公元前296年,韓嬰病故,沒有兒子。按長幼次序排輩,應該由韓蟣蝨接太子位,韓襄王也有這個意向。韓襄王要求楚國把韓蟣蝨送回韓國。楚懷王同意了,派出10萬大軍,護送韓蟣蝨到韓國的軍事門戶雍氏(今河南禹州市東北)。

但楚國這個陣仗太大,意圖不明,這給了韓國國內反對韓蟣蝨回國的反對勢力以藉口。

反對勢力以韓國丞相公仲侈和部分宗族為代表。反對理由是:韓蟣蝨是庶出子,並且沒有在國內的嫡出子韓咎那麼有實力。

公仲侈懷疑楚國是以護送韓蟣蝨回國為藉口,打算乘機滅亡韓國。

公仲侈下令在雍氏的韓國部隊立即警戒,準備隨時與楚國開戰。

宅心仁厚的韓蟣蝨陷入了激烈的思想鬥爭中。

一方面,他不願因為自己而引發兩國的戰爭;另一方面,他也深知,自己長期在楚國,在韓國國內沒有建立自己的勢力,即使回國了,也鬥不過弟弟韓咎。

韓蟣蝨想定後,悄悄地溜回楚國去了。

因此衛莊學成之後直接去弱小的韓國並殺了韓王安,其實是為了拿回他原本屬於他的東西。這也解釋了為什麼他會因墨鴉用身世來威脅他而憤怒,會因韓王安的不作為而不滿。另外他與張良關係不一般,而在歷史上韓王信的崛起與張良有很大的關係,據《史記·卷九十三·韓信盧綰列傳第三十三》記載:沛公引兵擊陽城,使張良以韓司徒降下韓故地,得信,以為韓將,將其兵從沛公入武關。可以說張良對韓王信有知遇之恩,而韓王信的傑出才能也圓了張良的復國之夢,所以與天九與秦時很吻合,綜上,衛莊應該就是日後的韓王信。










熊熊看動漫


衛莊,中國3D武俠動畫《《秦時明月》中有一個反面人物,一頭白髮,一副高高在上的樣子,在故事裡,他與蓋聶同出於鬼谷子門下,最後與墨家合作共同抗秦。最終因覺得辜負妻子白芊紅,而自願死於白芊紅刀下。

歷史中並沒有衛莊這個人,這個人是作者設計出來的。

  

衛莊認為:真正強大的人不是讓人來評論,來仰望,來膜拜,而是見到強者心生敬畏,油然而生的敬畏。作為鬼谷子的徒弟,他要做的並不僅僅只是將自己的武功修煉到天下無敵的狀態,而是他的思想境界,達到了無人能及的地步,這便是縱橫家和其他派別的差別。一怒而諸侯懼 ,安居則天下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