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鄭州、長沙和合肥這幾個城市的實力該如何排名?

有鎖無車vcd


首先我個人認為,目前這四座城市的綜合實力依次是:長沙、西安、鄭州、合肥。

一座城市的綜合實力,不僅僅只是GDP數字,還包括:財政金融、優勢產業、科教文衛、交通樞紐、生活水平與商業貿易等多個維度。甚至還包括現在提倡的城市軟實力,如知名度,城市名片等等

一、關於GDP與城市實力

GDP總量的高低並不能直接決定城市間實力的高低,GDP總量的多與少容易受人口因素影響,例如人口多,通常GDP也高。這裡還涉及到一個人均GDP的概念,如果一個城市人均GDP也高,基本也就可以認為這城市至少在經濟層面是發展得相當不錯的。

先看看四城關於GDP的一些數字

可以看到四座城市,在GDP總量與人均上面,長沙毫無疑問是極具優勢力的。四城在第三產業佔比最高的是西安,為什麼?因為西安旅遊業發達!隨之帶來的是餐飲住宿與社會零售及服務行業的活躍。佔比最小的是合肥,這也和我們的直觀印象差不多,相對於上面三座城市,無論從交通樞紐或是旅遊及城市知名度、傳播度上面,合肥都是有所不及的。

二、財政金融

GDP總量並非和城市財政金融直接掛鉤的,並非GDP越高,財稅收入就一定成正比的高。例如同屬包郵區的浙江5.6萬億的GDP總量,公共預算收入為6500億,而同期上海為7100個億。財政收入主要由當地經濟性質及行業、產業和上繳比例有關。

在財政金融方面,鄭州在這4城裡面第一是不存在問題的,總量也是其綜合實力的一部分。合肥在這一指標上面相對同樣人口的長沙來說,差距太明顯。綜合來看,長沙位居第二,西安次之,合肥最末。不過西安人的存款最多,這才是悶聲發大財啊!

三、優勢產業、行業

一個城市是否是否能快速發展,經濟是否有活力,許多時取決於當地的優勢產業與行業,也就是現在官方術語的加速經濟轉型,加快優勢產業互補。深圳為什麼能夠常年保持快速發展?很大程度上取決於當地調整經濟轉型比較超前,比較迅速。從改革開放初期的大量吸引三來一補企業到後期有意識引導高附加值行業,將落後及勞動密集型廠子趕往周邊城市。以及隨後加大力度扶持高科技行業落地。目前,深圳每年的研發資金僅次於北京。


在高新技術企業數量上,長沙領先其餘三城,反觀鄭州在高新技術企業方面差強人意。這一點還反映在國家經開區綜合考評上面,全國前30名經開區,鄭州經開區也無緣入榜。說明在經濟轉型與調整過程當中,鄭州已落後於其餘三城了。

四、科教文衛

科技研發、教育、文化與衛生,就這一點來說,綜合來看,西安毫無疑問當屬第一。但在小指標科研一項上,僅高層次人才合肥就一騎絕塵,更別提中科院的直接助力與影響力。

在高等教育和文化、衛生三項上,西安是佔據優勢的。6所211(含2所985),即便是擁有3所985的長沙與之相比也是相形見拙。至於文化:千年古都長安,始皇帝、兵馬俑,海內外影響力、知名度無出其右。在衛生這一單項上:單一對象其實是長沙的湘雅醫學院最為強悍,不過西安勝在同時擁有第四軍醫大和西交醫學院,強強聯合,這點西安也強於長沙。

就目前來說,西安在科教文衛上面綜合起來是當屬第一的,合肥第二,長沙第三,鄭州居末。

五、交通樞紐

就交通樞紐性而言,西安是佔據優勢地位的,在西北地區無出其右啊。其重要性、通達度,西北幾個省沒有一個可以與之相比。對於華中地區,沒有一個城市等同西安突出性的交通樞紐地位。沒有長沙,還有武漢,沒有武漢還有鄭州。另外從吞吐量、起降架次與航線來說,西安機場也較其它三座城市高出一大截。合肥則明顯和其它三座城市有距離,就航空來說不在一個層級。

在高鐵時代,其實交通的便利度各城市都沒有多大區別,所不同的僅僅只是在於路網的規劃及運力的安排。就這點而言,高鐵時代的長沙是優於其它三城的。穿城而過的滬昆線和京廣線交匯在長沙南,每日發車趟次四城第一是不存在問題。

六、商業貿易

商業貿易的聚集程度與社會消費品零售金額往往反映出一座城市的消費能力。代表這座城市經濟活躍,商業貿易繁榮。人均可支配收入與支出則反映這座城市的生活水平與收入。由上表來看,長沙是遠超其它三城的,無論是社會零售還是人均收入上面,長沙都比其它三城更具優勢。說明長沙經濟實力比其它三城的確要強。

七、城市軟實力

衡量一座城市的綜合實力,其城市軟實力,如知名度,傳播度,地標及人文自然也是其實力的一部分。在這一點來說,西安自然是遙遙領先。西安兵馬俑舉世皆知,其知名度少有城市能夠與之相比,這一點從每年的旅遊收入和入境人數就可以看出來。其二為長沙的文化產業與城市傳播度。反觀鄭州與合肥則明顯沒有一眼就想到的文旅產業或可以和西安、長沙相比。

八、結論

通上以上幾方面的對比,可以看出長沙勝在經濟、優勢產業、商業貿易項,其餘方面並無明顯優勢,反觀西安則在科教文衛、城市軟實力、交通樞紐方面一騎絕塵。鄭州在這幾個城市中無明顯短板,當然也無明顯優勢。至於合肥目前來說在這四城暫時還不是一個級別的對手。

綜合來看,在經濟優先的大環境下,長沙在這幾個城市當中,當屬第一,西安第二,鄭州第三,合肥第四。


極度深寒


根據中國社科院的最新城市綜合實力排名,長沙位列全國12名,西安13名,鄭州14名,合肥沒有上榜前20名。

因為城市的綜合實力是根據五個維度,分別是:GDP分值、城市科研教育醫療實力、城市交通通達與完善、經濟競爭力、以及城建水平。

1:從GDP分值來看

分別是:長沙、鄭州、合肥、西安

2:從城市科研教育醫療實力來看

排名分別是:鄭州、西安、長沙、合肥

3:城市交通通達與完善來看

排名分別是:鄭州、長沙、西安、合肥

4:城建水平

排名分別是:長沙、西安、合肥、鄭州

5:經濟競爭力

排名分別是:鄭州、長沙、西安、合肥

最後得出綜合實力評分是:

長沙:431.31165

西安:425.07599

鄭州:424.69634

合肥:417.98906


所以,綜合實力由強到弱分別是:長沙、西安、鄭州、合肥


蔣昊說經濟


不用著爭了



升級到不到哪裡學


我發表一點意見:

一,西安是老牌大城市,說到西安,馬上想到秦陵兵馬俑,西安是我國西北地區的中心城市,建國後西北局就設在這裡。西安對西北地區其它省份具有幅射力。西安的高校和科研院所也很集中,更重要的是,西安是副省級城市。

二,長沙,鄭州,合肥是普通的省會城市。長沙是歷史文化名城,這幾年異軍突起,彎道超車,實現了歷史性的突破。鄭州由於交通便利和河南省的龐大人口基數,發展突飛猛進,勢不可擋。合肥這幾年的發展也是有目共睹,這應該也得益於安徽這幾年朝中有人,事情好辦。

三,自然條件和地理位置應該是合肥最好,所以我認為合肥的發展前景最好。

四,城市之間沒有多大的可比性,四個城市裡,長沙經濟發展最好,但它代替不了西安,也代替不了合肥和鄭州。

五,城市之間不要互相比來比去,都是祖國的大好河山,鑲嵌在不同的地方,都在各自的位置閃閃發光,引領著各自地方的人們朝前奮進。


大浪淘沙工作室


西安,毋容置疑,成為西部第一

第二,國家定位西部經濟中心

第三,西安房價處於價值窪地

第四,西安人才戰略發力,人才聚合效果初步顯現,灃東新區的交大科技園

第五,西安千萬人口,彙集天下英才,北上廣深人才,前來西安會盟

第六,西安教育醫療資源發達,房價超低,解決了人才後顧之憂。

第七,西安,旅遊資源豐富,環境治理良好,八水繞長安,曲江流飲,晨鐘暮鼓,西安將是未來非常具有投資潛力的西部硅谷。

第八,西安人樸實厚道,樂善好施,

第九,新西安人即將享受未來西安發展所帶來的各項受益,比如教育醫療房產投資。

第十,西安政府,提供優質的公共行政服務,為企業保駕護航,為人民的生命財產,做出自己的最大努力。

第十一,西安高新區,灃東新區適合高精尖人才就業,西安高陵區閻良區,適合工匠師傅們,各展絕技。

第十二,西安歡迎你,我是西安人,為西安自豪,希望今日頭條西部總部落戶西安,也在西安擁有屬於自己的頭條大樓,像京東,阿里,比亞迪,吉利,三星一樣在西安建立自己的西部工廠。



二鳴有話說


新一線城市宜居指數倒數第一西安不用比了,直接KO出位



Ellen2020


西安>長沙 >鄭州>合肥。不過從高等教育來講,鄭州毫無疑問是第一,倒數!🤔


阿拉雷ING


西安重要的戰略地位是爾等小老闆爆發城市永遠達不到的,只要到了關鍵時刻就是放棄你們。爾等全得仰仗著西安的軍工科技保護著崽子們安心打工賺錢養家!中國的歷朝歷代沒有不重視西安的,現今亦然。這個地方學名就是陝西行都指揮布政司!


adamda


應該是西安,長沙,合肥,鄭州…!!!


手機用戶22676378202


有意思沒,挑撥離間嘛這是。都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大好河山,有什麼好比的?各大城市之間相互借鑑相互學習共同發展才能真正的強國。明天祖國70歲生日,祝祖國母親生日快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