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乾淨,越高貴

“黎明即起,灑掃庭除,要內外整潔。”

這是《朱子治家格言》中的第一句話。

年少看時,很不理解,那刻意的乾淨整潔,覺得都是給外人看的,這樣活著未免太虛榮。

隨著年齡漸長,經歷了形形色色的人之後,才深深體會到,恪守乾淨的人有多可貴。

這豈是“虛榮”二字這麼簡單的事!

誠如作家李娟說:“生活本來就夠侷促了,如果我們再潦草地應付,那就是“破罐破摔”了。”

乾淨,它不僅僅是指勤洗衣著、打掃庭院,更是一個人內在的格局,靈魂的高潔。

越乾淨,越高貴

最好的養生,是情緒乾淨

《黃帝內經》有言:“怒傷肝、喜傷心、憂傷肺、思傷脾、恐傷腎。”

情緒是否乾淨,會涉及到健康。

莊子說:“至人之用心若鏡,不將不迎,應而不藏,故能勝物而不傷。”

意思是說,一個真正懂得養生的人,會把自己的情緒修煉到,像一塊鏡子一樣乾淨。

越乾淨,越高貴

什麼是情緒乾淨?

是不貪。

內心貪愛一百件事物,就有一百個苦惱,貪愛九十件、十件、五件、兩件事物,就有九十個、十個、五個、兩個煩惱。

內心不貪,自然可以消散身外的煩惱。

是不求。

作家史鐵生在《冰隙碎筆》中曾寫過:


“剛坐上輪椅時,我老覺得天昏地暗。等到生出褥瘡一連數日只能躺著,才看見端坐的日子其實多麼晴朗。


後來又患尿毒症,經常昏昏然不能思想,就更加懷念起往日時光。生病的經驗是一步步懂得滿足……”

保持心情舒暢,活得不累,就是不求多福,但求知足。

是不氣。

寒山曾有經典一問: “ 世間有人謗我、欺我、辱我、笑我、輕我、賤我、惡我、騙我,該如何處之乎?”

拾得答:“只有忍他,讓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待10年,你且看他。”

我們走在人生路上,總是容易把正在遭遇的每一件事情,看得十分重要。然而時過境遷,我們就會明白,人生真正重要的事情實在不多。

還真是:“你生氣來,我不氣,氣出病來無人替。”

是不懼。

生活中,富者或憂竊或憂災,唯恐萬貫家財頃刻間毀於一旦;貴者或憂誣或憂勢,生怕狂風之下的樹倒屋塌。

一個人日夜生活在患得患失中,不得安寧,身體又何來健康之說。

一個養生的人,就是要做到不貪、不求、不氣、不懼。


時刻給自己的人生做減法,減去那些過多的慾望和使內心狂暴不安的情緒,讓精神迴歸到最簡單最乾淨的當下一刻,感恩而滿足。

時時自覺,念念自知,事事豁達,身心健康。

越乾淨,越高貴


越乾淨,越高貴

有效的社交,是圈子乾淨

莊子說:“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講的是,真正的朋友是因為志同道合,不客套,不虛妄,彼此欣賞,所以如清水一般,簡單又幹淨。


反之,有些人看似親密狎暱,交情就象醇酒一樣甘甜,卻不講道義。

妹妹小爽有一個姐妹幫,平時幾個人總是時不時聚餐、逛街、泡吧,熱鬧的不得了。

前年,小爽準備考研,在複習的那段時間,她的幾個姐妹,依舊一切活動都找她,一次兩次不去可以,再拒絕就強行拉去。

小爽為難地說要準備考研,姐妹們總是說也不差那幾個小時,沒有她就沒有氣氛,並詬病她都工作了,考研也沒有什麼意義。

結果斷斷續續的複習,導致成績很差,沒有考上。

去年,妹妹決定二考。我就勸她,一定和這些朋友保持距離。

可妹妹說,只要她們的聚會幾次不去,她們的那個圈子,就不再有她的位置了。

我告訴妹妹,如果因為你考試的原因,不與大家聯繫,大家就冷落你,那麼也正說明,她們也不是什麼真正的朋友,不過是一起吃吃喝喝的泛泛之交。


因為,真正的朋友都是希望你進步的,為你著想的。

去年在準備二考的時候,妹妹主動和這幾個姐妹保持距離,並在自習室結識了一位同樣備戰的朋友。

每天兩個人相互鼓勵,一起討論,學習的既有方向,又信心倍增。

今年出來成績,兩個人雙雙考上研究生。

妹妹說從這個朋友身上真的學到很多,以前的姐妹把所有的時間都花在吃飯、打扮上, 聊天以吐槽別人為樂,她其實很不舒服。


而這個朋友把所有的時間,都用來提升自己,和她在一起,妹妹也覺得自己每一天都有進步。

我恭喜妹妹終於找到了同頻的朋友。

就像《刺蝟的優雅》裡說的那樣:只有頻率相同的人,才能看見彼此內心深處不為人知的優雅。

只有真正的氣味相投,目的乾淨,才能成為相互欣賞和扶持的朋友。

一個真正的知心好友,勝過萬千泛泛之交。

這幾年,我陸續放棄了讓自己壓抑的人際關係,心裡真的輕鬆很多。

下定了決心要乾淨朋友圈的好處是,一切圍繞身邊的人和事情,都是簡單而快樂的。

就像作家黎戈說的:“人像樹一樣,肌體自有排異性,只能容納和自己一塊質料的東西。”

這才是社交的藝術,因為不復雜,所以不內耗。

越乾淨,越高貴


越乾淨,越高貴

極致的豐富,是內心乾淨

顧城寫過一句詩:“一個人應該活得是自己,並且活得乾淨。”

只有這樣,才可以在這物慾橫流的社會,活出自己真正喜歡的人生。

作家村上春樹幾十年的寫作生涯,作品高產又暢銷,和他始終保持乾淨的初心,是分不開的。

每天早上五點起床,在清晨的幾個小時完成一天最重要的工作。


隨後跑步10公里,晚上雷打不動地讀書、聽音樂,幾十年一成不變的模式,一直持續到今天。

面對寫作帶給他的榮譽和財富,他很清楚它們的來處,乾乾淨淨,就是那一顆熱愛寫作,並一直堅持寫作的心。

有人問他,你不用社交嗎?他說做人不用八面玲瓏、四方討巧。比起無意義的社交,他更喜歡把時間用在小說的創造。

他活得不無趣嗎?別忘了他可是“小確幸”的創始人。

原來,人生真正的豐富,就是乾淨。

人心易變,有些人,三年五年就面目全非,而有些人,走過十萬八千里也初心不變。

華人“神級”導演李安,雖身處於名利場的漩渦之中,卻只專注於電影,很少有走神兒的時候。

即使在我們眾所周知的六年的煮夫時光,他也專注在自己的電影世界。


環境越是五光十色,內心越是乾淨,只做真心重要的事情。

可以說,沒有前期篤定的堅持,也沒有李安導演的厚積薄發。

內心乾淨的人,不為外物所惑,不讓苟且,侵蝕自己的生活。


心無旁騖地追求心中所愛,能從繁雜的事務之中,一下子就找出自己應該做的事情。

相比別人的盲從,他們一心專注,相比別人的焦慮,他們早已經在心中開出了足夠滋養自己的,豐富的花叢。

內心乾淨的人,一開始就贏了。

越乾淨,越高貴


越乾淨,越高貴

曾有一句話,在我心裡氤氳很久:


“真正的乾淨,是看遍這人間疾苦,卻依舊心有光明。”


只有乾淨,才能有能力超越這人間疾苦,保護好這副肉身,為無處安放的靈魂,找到寄託;

才能有智慧跳出讓自己疾苦的圈子,去交往真正舒服的關係,讓自己這艘亂跑亂碰的船隻,找到港灣;

才能有修為看透這些疾苦的本質,專注在真正重要的事情裡,給那些煢煢無依的日子,找到歸宿。

幸福的餘生,是做一個乾淨的人。


- END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