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年味——南通如東的年味很值得回味

現在可以說家家戶戶都奔小康、走向富裕了,不愁吃不愁穿,日子是紅紅火火。與此同時,大家也都在感嘆年味淡了。我的記憶中過年離不開一個“吃”字,我們家鄉吃的很豐富,也有特色,但是現在也越來越淡了。

我們老家送年貨必送兩樣,一是豬腿,二是魚,一般人家送魚以鰱魚為主,鰱魚在我們這裡很多,豬肉和魚一般都吃不下去,以前也沒有冰箱,為了儲存,我們本地人喜歡醃製然後風乾,有時候曬的油都往下滴才好。往年一到過年,家家戶戶外面掛的都是豬肉、魚和香腸。到吃的時候,就拿一塊肉放到水裡,放點花椒、八角、蔥和生薑之類的佐料,然後煮熟、晾乾就可以了,倒一點醋,切薄片就可以了。我特別喜歡吃,我喜歡用醃製過的豬肉紅燒,味道忒好。我上學時,父親經常送給我吃,後來我上大學了,父親也經常郵寄給我,我就和同學一起分享。今年由於非洲豬瘟的影響,豬肉價格飛漲,今年我回老家過年就發現掛在外面曬的豬肉少了。我父親今年就沒有曬豬肉,不過養了很多雞,風乾了幾隻,留著除夕夜再吃。我現在在臺州時有時還回味這個味道,上半年時我就去菜市場找這種醃製過的肉,然而並沒有發現,大多是加了一點鹽,沒有風乾,有的風乾了,也不是那個味道。看來還是一方水土有一方特色,一方水土養育一方人。

舌尖上的年味——南通如東的年味很值得回味

我不喜歡吃麵食品,單位上一般週二和週四為了調節一下,就吃麵食品,我都出去吃。我們家鄉也有幾款麵食品,南通有個特產叫脆餅,脆餅還是西亭脆餅最為有名。我記得剛上大學時,我們宿舍是三室一廳的,有15個人,我們就互相帶家鄉特產過來給大家分分,我就讓我父親給我郵寄了4袋脆餅,結果大家就吃了一個,看了一下就不要吃,這四袋可把我吃的累了。以前我們鎮上有一家做脆餅的店,每到過年就特別忙,家家戶戶都去做脆餅,吃的時候要麼幹吃,要麼用開水泡一下,放點糖,好吃的很,有時還捨不得吃。現在鎮上發展了,這家店也沒了,也找不到人做脆餅了,也沒人去做再催了。

舌尖上的年味——南通如東的年味很值得回味

除了脆餅,還有很多茶食。我今天去超市買了一點,我最喜歡吃的就是嵌桃麻糕,在在我小時候還屬於奢侈品,普通就是步步糕,也好吃。其實茶食是做祭品用的,擺在櫃檯上,放在香爐前,點香的時候算是給老祖宗和菩薩吃的。一般過了正月初五,點香的人家就不多了,茶食這個時候就可以拿著吃了。

舌尖上的年味——南通如東的年味很值得回味

前天散步,看見發小的爺爺推了好多年糕回來了,我吃了一塊,甜甜的。我們這裡過年還有一項習俗就是蒸饅頭和年糕。蒸饅頭是有講究的,要算日子的,饅頭裡大都以蘿蔔絲、鹹菜和豆沙的餡為主,我們家不做饅頭,都是我外公家送來的,一般鄰居間誰家蒸饅頭了就互相送;年糕就是方方正正的,蒸年糕時要在年糕上面印字,恭喜發財之類的,表示喜慶,以前我中考時,家裡還讓我吃了年糕和粽子,表示高中,寓意很美好。今年外公家不再蒸饅頭了,所以我今年從單位回來前,到食堂定了很多豬肉包,我父親比較喜歡吃,我晚上看了一下,不到20個了,他說我們單位做的包子好吃,明年多買點。

舌尖上的年味——南通如東的年味很值得回味

現在吃的食物豐富了,現在的人們不想著過年了,以前過年才有得吃的食品,現在人也不回味了,但那些老味道確實又是一道靚麗的鄉村文化!

舌尖上的年味——南通如東的年味很值得回味


舌尖上的年味——南通如東的年味很值得回味


舌尖上的年味——南通如東的年味很值得回味


舌尖上的年味——南通如東的年味很值得回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