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溪,黃壇,詩與遠方,鴛鴦飛

喜歡把水庫和湖泊作為旅行目的地,有了水,城市就有了靈氣,山鄉就添了色彩與韻致。

閒坐水岸邊,曬曬太陽,發發呆,就是一件非常美好的事。

水鄉寧波,山中多湖泊和水庫。

山水之間,詩情畫意,養眼怡情。

詩與遠方,不需太遠,就在水岸邊。

西溪,黃壇,詩與遠方,鴛鴦飛


我的寧海榧坑村之行,返程途中,特意到西溪水庫和黃壇水庫觀光,並且前往西溪水庫的源頭,終於將兩個水庫的旖旎風光,一覽無餘。

西溪,黃壇,詩與遠方,鴛鴦飛


寧海縣最大的水系名叫白溪,發源於天台山脈的新昌縣平石頭村,水系全長100公里左右,由西向東,蜿蜒曲折,匯入三門灣力洋港。

白溪的主流有著名的水庫,名叫白溪水庫,也稱為浙東大峽谷景區。

白溪的最大支流,名叫大溪,發源於寧海與奉化交界的第一尖山南麓,蜿蜒而下,在寧海縣城南側的雙溪口,匯入白溪,再入三門灣。

西溪水庫和黃壇水庫,都在大溪之上,西溪水庫在上,黃壇水庫在下,兩個水庫相距不遠。

西溪,黃壇,詩與遠方,鴛鴦飛


西溪水庫的壩址位於現在的黃壇鎮沙地村,這一帶曾經有過鄉制,名叫西溪鄉,設立於解放後的1950年。

西溪之名,源於溪流地處寧海縣城之西。

1992年,全國大規模撤鄉並鎮,西溪鄉併入黃壇鎮。

西溪,黃壇,詩與遠方,鴛鴦飛

西溪,黃壇,詩與遠方,鴛鴦飛


2003年,當地建設水庫,遂以西溪而名西溪水庫。

西溪水庫開工於2003年10月28日,竣工於2006年12月,當時總投資5億多元,開山劈嶺,填基築壩,動遷移民三千餘人,攔蓄水源十餘里,下游三萬畝田園無旱澇之憂,城鄉二十萬民眾有甘泉可飲。

西溪,黃壇,詩與遠方,鴛鴦飛

西溪,黃壇,詩與遠方,鴛鴦飛


西溪之水,古稱石瑜,瑜,意指美玉,石瑜則指溪石美如玉。

源頭第一尖,舊名舊名鎮亭山,屬寧紹臺三界交接之地,光緒年間的《奉化縣誌.山川.上》記載,鎮亭山“西界于越,南界天台……由第一尖至石井皆謂之鎮亭山。”

大溪之水,匯聚諸多溪坑之水而成西溪水庫。

西溪,黃壇,詩與遠方,鴛鴦飛

西溪,黃壇,詩與遠方,鴛鴦飛


西溪水庫兩側都有公路,可以沿岸欣賞水庫風光,但是沿岸公路還沒有形成環線,到盡頭時需要原路返回。

從水庫東側的公路,可至上林崗之下,這裡就是西溪水庫的源頭之一。

上林崗之下,原有下林村、爛田灣等村落,修建水庫後,村民都已移遷,現在成了無人區。

西溪,黃壇,詩與遠方,鴛鴦飛

西溪,黃壇,詩與遠方,鴛鴦飛


冬季水少,水庫的水位下降,曾經淹沒的田園和村莊遺蹟,重見天日,依稀可見當年也曾有人居住,耕作生息。

如果時間充裕,還可以繼續沿著水庫邊,步行欣賞沿岸風景。

西溪,黃壇,詩與遠方,鴛鴦飛

西溪,黃壇,詩與遠方,鴛鴦飛


夕陽西下,水光交融,唯我所見的西溪之景。

西溪,黃壇,詩與遠方,鴛鴦飛

西溪,黃壇,詩與遠方,鴛鴦飛


西溪水庫下游的黃壇水庫,始建於1958年,先後在1989年和2013年除險加固,壩址位於燥箕山腳的大洋山村。

從西溪水庫下來的水,不遠就注入黃壇水庫,黃壇水庫還有一條著名的支流,名叫野鶴湫。

野鶴湫的下游,有個地名叫黃壇坑,黃壇鎮,黃壇水庫,都因黃壇坑而名。

西溪,黃壇,詩與遠方,鴛鴦飛

西溪,黃壇,詩與遠方,鴛鴦飛


黃壇水庫邊,層林盡染,山水斑斕,令我流連。

西溪,黃壇,詩與遠方,鴛鴦飛

西溪,黃壇,詩與遠方,鴛鴦飛


水庫中鴛鴦成群,每年九月末十月初,鴛鴦從東北繁殖地南遷度冬。

第二年的三月末四月初,鴛鴦又陸續遷徙到東北繁殖地,週而復始,生生不息。

鴛鴦雌雄異色,羽毛色彩豔麗的是雄鴛鴦,羽毛灰褐色的是雌鴛鴦。

鴛鴦是我國著名的觀賞鳥類,由於人為大量捕獵,以及北方森林減少,致使鴛鴦的種群和數量日趨減少。

鴛鴦現已列入世界瀕危鳥類名錄,我國已將鴛鴦列入Ⅱ級重點保護動物。

鴛鴦,鴛指雄鳥,鴦指雌鳥,合稱為鴛鴦。

鴛鴦總是出雙入對,永不分離,終生相守,“止則相耦,飛則成雙“,千百年來,鴛鴦被認為是愛情的象徵,人們常用鴛鴦代指戀人間的“雙棲雙飛”,男歡女愛。

西溪,黃壇,詩與遠方,鴛鴦飛

西溪,黃壇,詩與遠方,鴛鴦飛


​黃壇水庫的路邊上,有泉水自大崀山下湧出,泉水甘甜清洌。

當地人來此取水,由來已久,用此泉水泡茶,茶更香,用此泉水煮飯燒湯,味更美。

口口相傳,遠道而來取水的人越來越多,有時需要排隊一兩個小時。

西溪,黃壇,詩與遠方,鴛鴦飛


當地在旁邊修建了甘泉亭,供人們取水休息。

免費取水,黃壇水庫邊的一道風景。

西溪,黃壇,詩與遠方,鴛鴦飛


我去過寧波的近50座湖泊與水庫,其中30多座水庫都美如景區,可作為休閒旅遊目的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