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評價河北省的農業發展?

天然歐尼


河北省是一個多地形,多氣候的省份,對其農業發展的自然影響因素也是因地制宜。

北部壩上地區,因其特有的氣候條件,積溫低、晝夜溫差大等特點,不適合主要糧食作物的生長,反而適合反季節蔬菜的種植。就目前而言都是作為粗放式、種植式的產出方式,很多都是初級農產品都。如果更多的配合上深加工企業,實現產業升級,不僅對產品做了升級而且還提供了更多的就業崗位,也會提升現有土地的利用率,將更高品質的“差季菜”送上更多人的餐桌上。

北部接壩地區,以山區為主,可耕種土地面積低,土壤質量低,可種植品種單一等特點,種植型農業一直不是主要經濟來源。但在這類地區發展“休閒農業”“綠色農產品”卻是有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山裡的空氣清新、水源純淨、山林幽靜。並且現在城市化發現趨勢又如此之大,雖說是山裡,但是離城市又不太遠,“你來我往”都很方便

河北中部及南部大部分區域為平原地區,也是我省的糧食主產區,我省的“農業大省”稱號也是因此區域而來。這部分地區一直以來都是生產科技更新最快的地方,大機械大設備應用最廣的地方,這幾年智慧農業的發展也給這部分區域帶來了更好的科技應用,實現了從過去的經驗種田發展到現在用數據管理農作物的科技化種田,通過遙感和大數據等技術應用,實現農田量與質雙方面的提升。


鹹菜不扯淡


我認為河北省是我國重要的糧棉產區,農業在河北省產業結構中佔具重要位置,有其自身獨特的優勢,也有科技水平不高,結構不太合理等劣勢,還是有不少發展機會的。

2019年,河北省糧食播種面積近650萬公頃,糧食總產量5000多萬噸,棉花總產量22.7萬噸;全省設施農業發展迅速,實現了主要蔬菜的全年供給和水果的錯季供應,畜牧、蔬菜、果品三大優勢產業規模壯大,蔬菜水果產值佔農業產值比重由1986年的13.6%上升到30%以上,全省品牌農產品達到6.5萬多個;全省農業產業化經營總量近7000億元,註冊的合作社、家庭農場分別達到11.7萬家、3.4萬家;積極推進美麗鄉村建設,農村人居環境不斷提高。2018年,全省農業產值超過3000億元,河北省農業在全國的競爭力不斷提高。

相比較以上優勢,河北農業發展也存在不足。首先是農業產品、產業結構不合理,適應市場需求變化的能力弱。多數農產品總量過剩,農產品的精深加工程度低,缺乏高附加值的名品名牌。其次,河北農業抵禦自然風險和市場風險的能力較弱,仍基本處於數量型增長的階段。第三,農業科技水平不高,標準化程度低,農產品質量標準、環境安全標準和食品衛生標準等都與國內先進省市存在較大差距。

河北省作為農業大省,有著豐富的水果和蔬菜資源,我覺得現在有一個發展機遇是提高果品、蔬菜的專業化和綠色化生產水平,建設標準化生產基地,加強各農戶之間的合作,打造特色產品,通過電商的手段實現產銷一體化,還是大有可為的。

總之,現在要發展農業,必須大力依靠科技進步,發展優質、高效、特色農業,才是正確的方向。


大胖幫你忙


河北是農業大省。2019年河北省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印發《河北省做大做強農業優勢特色產業行動方案(2019-2022年)》提出,到2022年,全省農業特色產業得到快速發展,特優區創建保持全國領先,國家級特色農產品優勢區達到10個,省級特色農產品優勢區達到120個。特色產業科技服務體系基本建立,科技成果轉化率達到60%以上,標準化生產覆蓋率由57%提高到75%以上。適宜區80%以上的農戶加入合作社,產業鏈條得到完善,產品市場競爭力和帶動農民增收能力明顯增強。

按照方案,省級重點抓好7大類24種優勢特色產業。

特色糧油產業。在穩定提高糧食產能基礎上,實施專用品種替代普通品種、特色糧油替代籽粒玉米。

特色蔬菜產業。培育縣域主導產品,推動蔬菜縣域單品化、規模化、週年化發展,推動形成區域特色,2019年優質蔬菜種植面積發展到434萬畝。

特色中藥材產業。以優勢道地和藥食同源品種為重點,紮實推進太行山、燕山兩大中藥材產業帶建設,發展安國、鉅鹿和壩上三大片區。

特色水果產業。推動梨、葡萄等傳統優勢水果基地改造提升,擴大優質蘋果、桃等果品高質量發展,2019年優質水果種植面積發展到660萬畝。

優勢畜禽產業。提升傳統優勢畜禽產品競爭力,鞏固優勢地位,擴大地方特色品種養殖規模。

奶類產業。打造壩上草原牧區、山前平原農牧結合區和黑龍港流域農草牧結合區等三大奶牛養殖集聚區,重點建設鹿泉、行唐、威縣、定州、新樂、察北、塞北、豐寧、武強、灤南、灤州等奶牛基地。

漁業。做強海水特色養殖,發展生態、健康、綠色養殖模式,打造沿海高效漁業產業帶。

方案提出,實施科技創新,提升特色農業科技含量。著眼創新驅動和科技進步,圍繞高質量發展需求,開展科技創新與服務。到2022年,研發推廣優質高效、綠色健康、循環利用的種養適用技術100項,推廣綠色高產高效優質新品種100個,研發應用新型農機裝備100種,打造120個創新性龍頭企業。

建設綠色基地,促進特色農業綠色發展。建設生產和良繁基地,落實生態防控措施,推進清潔生產。到2022年,建設標準化種養基地100個,肥料利用率由38%提高到41%,綠色防控覆蓋率由30%提高到31%以上,畜禽養殖廢棄物綜合利用率達到75%以上。

培育特色品牌,打造特色農業亮麗名片。以特優區創建為依託,積極培育區域公用品牌,打造“冀”字號農業特色產業。全省有影響的區域公用品牌2019年發展到80個,實現優勢優質、優質優價。

提高產品質量,培育特色高端農產品。普遍採用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致力構建突出地域特徵的特色產業標準體系。到2022年,制修訂地方標準150項,特色產業基本實現有標可依,用嚴格的標準控制,引領打造高端特色產品。

延伸產業鏈條,推動特色農業融合發展。統籌各類農業園區建設,推動特色農產品全產業鏈打造、全產業鏈提升。到2022年,全省建成20個特色農產品加工園區,建立100家特色產業省級示範農業產業化聯合體。

培育新型主體,增強產業發展帶動能力。培育壯大特色產業經濟實體,到2022年,全省特色產業類龍頭企業達到600家以上,新培育4個品牌價值超50億元的重點行業領軍企業。


三農法規速遞員


農業可持續發展概念的提出及發展歷程

可持續發展概念出現於國際社會關於環境問題討論日趨激烈的 20 世紀 70 年代末,1987 年聯合國 42 屆大會正式提出可持續發展的定義,即“可持續發展是既滿足當代人需要,又不損害後代人滿足其自身需要能力的發展”。其實質是尋找代際公平。 20 世紀 90 年代初,國家計委等部門聯合參與編制《中國21 世紀人口環境與發展白皮書》,在對世界發展和中國未來國情發展的基礎之上提出了可持續農業。 2015 年《全國農業可持續發展規劃(2015-2030)》,提出大力推動農業可持續發展,實現“五位一體”戰略佈局,建設美麗中國,走中國特色新型農業現代化道路。農業可持續發展就是要實現人口、資源、環境、經濟、社會相互協調發展,完成經濟可持續性、社會可持續性和生

態可持續性三個相互影響相輔相成的目標。從農業可持續發展的角度,建立科學合理的指標體系反映和評價特定地區的農業可持續發展水平,是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的基礎和前提,同時也為中國農業可持續發展的戰略選擇提供經驗借鑑。

河北省是農業大省,位於華北地區腹心地帶,京津外圍。2015 年《全國農業可持續發展規劃(2015-2030)》將農業可持續發展分區劃分為優化發展區、適度發展區和保護髮展區,而河北省中南部為優化發展區,北部為適度發展區。

二、指標選取及分析方法的選擇

近年來,隨著農業可持續發展概念的提出,尤其是 1992 年聯合國環境與發展會議(UNCED)通過了主旨針對農業的《21世紀議程》,推動了世界各地對農業可持續發展問題的研究,並不斷髮展到以評價體系及相關模型構建為重點的定量研究。

其中,較有代表性的有:Gustavson 等在 PSR 概念的基礎上,選擇了 23 個指標進行流域可持續性的評價,其評價側重於流域自然生態的基礎可持續性;歐共體用聯合國可持續發展委員會(UNCSD)建議的人均耕地、土地利用變化、農業能源、化肥和農藥的使用 5 個指標監測農業狀況,能較好揭示農業可持續發展能力,但相對忽略了農業發展水平的實時監測;中國農業持續發展和綜合生產力研究組和農業部農業資源區劃管理司制定了農業可持續發展評估指標體系和林卿等提出的包括:農業與農村經濟發展指標體系(2 個層次、16 個二級指標)、社會可持續發展指標(3 個層次、3 個二級指標、19 個三級指標)、環

境和資源可持續發展指標體系(3 個層次、3 個二級指標、27 個三級指標)。應該說國內所建立的評價體系相當完備,但也必然趨於龐雜,因其更具有宏觀性和綜合性而難以操作。

目前,我國學術界對區域農業可持續發展的評價主要涉及評價指標體系選擇和研究方法的選擇。從農業可持續發展指標體系來看,關注的重點和研究區域的差異指標體系建立也不盡相同。王岱(2014)以可持續發展理論為指導,遵循建立指標體系的一般原則,構建基於驅動力—狀態—響應(DSR)概念框架的縣域都市農業可持續發展水平評價指標體系。李小平(2005)認為,農業可持續發展包括區域農業可持續發展水平和區域農業可持續發展能力,區域農業可持續發展水平指標體系包括:農村人口發展水平、農業經濟生產發展水平、農村社會可持續發展水平、農業技術發展水平、農業資源利用水平、農業生態環境質量。區域農業可持續發展能力指標體系包括:農業資源承載能力、政策與決策支撐能力、農村社會可持續發展能力、農業經濟可持續發展能力。崔和瑞(2008)選取了 10 個變量從農業人口、耕地面積、農機總動力、農村用電量、糧食總產量、農民人均純收入、農業總產值、化肥施用量、科技人員和蔬菜總產量來構建河北省可持續發展指標評價體系。袁久和( 2013)借鑑學術界已有的研究成果,構建了包括人口系統、經濟系統、社會系統、資源系統和環境系統的農業可持續發展水平評價的層次結構模型。鄧楚雄在深入研究國內外有關農業可持續發展指標體系時,從人口、經濟、社會、資源、環境 5 個子系統研究了上海市都市農業可持續發展。

三、層次分析法確定權重及評價指標體系

(一)指標體系構成。大力推動農業可持續發展,是實現“五

位一體”戰略佈局、建設美麗中國的必然選擇。農業資源與環境決定著農業生產及其可持續發展能力,農業的發展影響著農村及社會的發展水平,而農村及社會發展水平反作用於農業的發展。因此,從農業生產水平、農業經濟發展水平、農業社會發展水平、政策和生態環境 5 個方面 15 個具體指標構成了河北省農業可持續發展指標體系。該指標體系說明,農業生產水平、農業經濟發展水平、農業社會發展水平、政策和生態環境共同決定了農業可持續發展水平,成為指標體系的 5 個系統,每個系統分別由 3個指標構成。

(二)確定指標權重。本文采用德爾菲法和層次分析法兩種方法來依次分析確定河北省農業可持續發展評價指標體系中15 個三級指標具體權重。參加指標權重評估的有河北省農業廳領導 2 名,河北省農廣校人員 3 名,河北農業大學農業經濟管理教授 5 名,得出每位專家對各權重評價結果,然後利用層次分析法得到各具體指標權重。

體水平呈逐步上升趨勢。從河北省可持續發展水平評價所分的5 個系統來看,農業生產水平、農業經濟發展水平、政策 3 個系統在評價指標體系中有較為明顯的增長;其中,政策對河北省農業可持續發展水平影響顯著。農業社會發展水平呈現小幅度上升,生態環境系統評價呈現下降趨勢。

農業生產水平系統中,糧食單位面積產量、農業機械總動力、有效灌溉面積 3 項指標的增長反映了河北省農業由傳統農業向“高產、優質、高效”的現代農業轉變。

農業經濟發展水平系統中,農業總產值、農村居民純收入逐年上漲,隨著農業經濟水平的發展,農村居民純收入的增加,農村居民恩格爾係數逐步下降,因此農業經濟發展水平呈現逐年增長趨勢。

農業社會發展水平系統中各指標值變化不大,略有增長。隨著“科技興農”戰略的實施,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工程的推進,農村人才數目迅速增加,而農村人口自然增長率在不斷下降,農村科技人才比率顯著提升。但是,隨著農村剩餘勞動力向二三產業轉移,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出現,導致農村貧富差距拉大,農村居民基尼係數上漲,總體上使得農村社會發展水平沒有根本變化。

政策系統在農業可持續發展評價指標體系中增長最為明顯,國家增加對農業補貼和種糧直補,同時農村小額信貸額度逐步放寬,2013 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著力構建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增加農產品附加值,發展現代農業。

河北省位於半溼潤半乾旱區,人均水資源不及國際公認人均缺水標準的 1/3 ,加之不合理利用和汙染,水資源極大地限制了河北省農業可持續發展。近年來,河北省人均水資源擁有量不斷減少,人類不合理的開發和資源開採造成森林覆蓋率下降,大量交通運輸基礎設施和工業用地造成人均耕地面積逐年縮減,對於擁有 7 ,000 多萬人口大省來說是一個嚴峻挑戰。生態環境逐漸惡化狀況不能及時扭轉對河北省可持續發展是一個極大的挑戰。

四、河北省農業可持續發展對策建議

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推進農業可持續發展面臨前所未有的歷史機遇。農業可持續發展共識已日益廣泛,十八大將“生態文明”納入五位一體總體佈局,為農業可持續發展指明瞭方向。同時,隨著我國綜合國力的增強,強農、富農、惠農政策實施逐漸加大,農業科技的增強和不斷推廣,及其各種法律規範的制定和保障體系的建立,農業可持續發展的物質基礎日益雄厚。就目前河北省農業可持續發展情況來看,從農業生產、農業經濟發展水平、農業社會發展水平、政策和生態環境幾個方面綜合來考慮。

(一)保護耕地面積,提高農業生產能力。河北省地形複雜多樣,西部為太行山脈,北部為燕山山脈及其盆地,東部為平原丘陵地帶,耕地面積主要分佈在東部平原丘陵和北部丘陵盆地地帶,約佔全省面積的 30%。隨著交通運輸和工業生產的發展,耕地面積出現大幅度遞減,2010 年河北省土地利用總體規劃(2006-2010)確保河北省耕地面積保持在 9 ,500 萬畝,2020 年確保耕地面積為 9 ,454 萬畝。在保護耕地的基礎上,大力發展水利設施,提高農業抗災害能力;發展生物科技和農業科技,培育優良品種,提高農產品單位面積產量;合理施肥,實行科學的耕作制度保持土壤肥力,提高農業生產能力。

(二)發展現代農業,培育新型經營主體。實現河北省農業可持續發展,解決目前人多地少的矛盾,必須大力發展農業科技,用現代化管理和生產方式發展河北省農業,不斷培育專業大戶、合作社、家庭農場、農業龍頭企業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根據各地農業發展條件,發展適合當地特色農業,鼓勵都市農業、休閒農業、立體農業、循環農業、綠色農業、訂單農業等多種特色農業發展模式,建立農產品生產、加工、銷售產業鏈,提高農業產業化和規模化水平,加強農產品質量監管措施,發展具有河北省特色的現代農業。

(三)重視科教文衛,加快和諧農村建設。發展農村公共設施服務,控制農村人口自然增長率,實行科技興農提高農民收入水平,縮小區域內農民收入差距,建立健全農村醫療保險制度,推進農村和諧和文明,這樣才能提升農業社會發展水平。繼續增加財政投入,鞏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成果,在農村教育、人居環境、醫療衛生、文化生活方面給予帶動和引導,在交通通訊、水電灌溉、生活服務、公共照明等方面進行建設和維護,縮小城鄉之間現實差距,營造良好農村居住環境,構建和諧農村社會。

(四)加強政策扶持,鞏固農業基礎地位。很明顯地看出,近年來農村政策的扶持力度逐漸加大,各種支農惠農政策及其資金補貼信貸為現代農業的發展提供了物質基礎。政府加大扶持力度,是為了更好地實行工業反哺農業,提高農業生產能力,解決目前日益尖銳的人多地少的矛盾,鞏固農業的基礎地位。政策扶持應實行全方位的扶持,從資金、技術、人才、職業教育等多方面入手加大扶持力度,建立系統的扶持政策體系。

(五)維持生態平衡,優化農業資源環境。近十年,河北省生態環境系統指標連年下降,農業生態環境已經是目前河北省最大的薄弱環節。生態破壞和環境汙染不僅威脅著農業生產,農產品安全性也面臨著巨大挑戰。因此,應該加大環境保護力度,推進“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建設,保護森林植被,大量營造人工防護林,充分利用節水技術,發展節水農業,提高水資源利用效率。同時,取締重汙染企業,提高汙水處理和生活垃圾處理技術,推進農村生物鏈和生態平衡修復,扭轉生態平衡急劇下降的局面。





城裡農民老王


河北處於華北平原,土地肥沃,,物產豐富,水利條件好,一年兩季,可以發揮其特長,糧棉油菜全面發展,給國家做出更大的供獻


普通人的普通事


簡單一句話概括河北大部分都是平原很適合農業發展,來邢臺這邊種大棚蔬菜的多[淚奔]



河北省農業農村到底該怎樣發展呢?有些地方耕地隨意種樹的怪像是上級支持還是違法行為?全民都吃商品糧?應該出臺政策,指導農民合理種植,使農業農村健康發展!


三農說事


不利因素:地表排水不暢、土壤鹽鹼化及春旱夏澇;

現代農業發展情況:河北省在交通便利的地方發展了反季節蔬菜、花卉、草皮、中高檔水果等新型農業.


小楊微咖


河北將打造“一圈一群兩片”都市農業發展格局

河北省農業農村廳發佈《關於大力推進現代都市農業發展實施方案》。今年,河北要形成一批生產、生活、生態深度融合的現代都市農業新成果、新業態,農業綠色化、優質化、科技化、品牌化水平明顯提高,農業綜合效益和競爭力顯著提升。

實施方案提出,到2022年,初步形成定位科學、結構合理、梯次推進的全省現代都市農業發展戰略佈局。到2025年,現代都市農業全域覆蓋,建成科技創新引領、技術裝備先進、產業深度融合、生態環境優良、產品優質高效的都市農業產業體系、生產體系、經營體系,城市周邊地區率先實現農業現代化。

依據各地區位特點、資源稟賦和產業基礎,我省明確了不同區域的現代都市農業發展定位、主要方向、重點產業,將打造“一圈一群兩片”的都市農業發展格局。

“一圈”,即在北京、天津和雄安新區周邊,重點建設現代都市農業引領區。發揮河北環繞京津以及雄安新區基礎設施與京津互聯互通的優勢,瞄準京津和雄安新區高端化、多元化消費需求,著力發展智慧農業、休閒農業、會展農業等新業態,引領全省現代都市農業創新發展。

“一群”,即在石家莊、保定、邯鄲、唐山等大城市周邊地區,重點建設都市農業先行區。發揮大城市聚集資源的優勢,適應城市居民消費升級需求,著力發展高端設施農業、精品農業、休閒農業等高效產業,打造城市居民的“菜籃子”“奶瓶子”,在農業多功能開發、生產要素聚集、業態創新等方面先行先試,為全省現代都市農業發展探索道路。

“兩片”中的“一片”,即遠離中心城市地區,重點建設都市農業拓展區。平原地區建設糧食、蔬菜等重要農產品生產、加工、物流基地,提高京津都市群“米袋子”、“菜籃子”產品供給能力。黑龍港地區以高效節水農業為主攻方向,突出生態修復功能,推廣旱作雨養和輪作休耕。山地丘陵區以生態保育為主攻方向,突出生態屏障功能,發展現代山地特色高效農業。

另外“一片”,即在張家口、承德地區,重點建設都市農業生態涵養區。著力發展有機牧業、現代草業、生態旅遊業,大力開展退耕還林還草和生態修復治理,加快生態防護林和景觀生態林建設,著力打造種養遊結合的特色農業生產基地。

實施方案還提出,通過強化財政支持、金融服務、主題招商、農業保險、用地保障等方面,打造一批示範基地、精品園區、農產品加工業集群等,大力推進現代都市農業發展。



靈壽那些事


河北省現代農作物種業在、企業發展、品種創新、市場監管和信息化等方面的發展近況,系統分析河北現代農作物種業發展面臨的新形勢,有針對性地提出推進種業發展的相關建議,對改進種業管理工作、推進河北種業發展具有較強的參考價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