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須蝽”危害茄子嫩葉、嫩莖、果實,提前綜合防治才能降低損失

斑須蝽,其實也就是我們菜農常提起的“細毛蝽”、“斑角蝽”、“黃褐蝽”、“臭大姐”。茄子發生斑須蝽蟲害的時候,只要是它們的成蟲和若蟲危害為主,比如刺吸茄子嫩葉、嫩莖和果實的汁液。一旦茄子的葉片受到斑須蝽的危害,那麼受害葉片上就會出現一些黃褐色的斑點,嚴重時受害葉片還會出現捲曲的現象。茄子果實受到斑須蝽危害後,果實表面上會出現黃色的斑痕,一般來講,斑痕沒有固定的形狀,通常都是不規則狀的。仔細觀察會發現,斑痕的邊緣不是很整齊,並且斑痕的形狀接近於星形,嚴重的時候斑痕能深達茄子果實內部,使茄子的品質大打折扣,為菜農帶來一定的經濟損失。

此外,斑須蝽其實是一種食性較雜的害蟲,它們不僅能夠危害茄子,還能夠危害糧食作物、豆類、棉花、菸草以及多種蔬菜,比如我們常見的白菜、青菜、茼蒿、甘藍、黃花菜、蔥、洋蔥、蘿蔔、萵筍等。總之,斑須蝽能夠危害的作物種類較多,為了避免或減少蟲害的發生,建議菜農提前做好防治工作。

“斑須蝽”危害茄子嫩葉、嫩莖、果實,提前綜合防治才能降低損失

危害茄子的“斑須蝽”是一種怎樣的害蟲

  • 卵粒:單從外觀來看,斑須蝽的卵粒還是很有便是度的,因為卵粒的形狀是長圓筒形的,並且卵粒會聚集在一起形成卵塊,一般來講,每個卵塊大約有卵粒16粒左右。成蟲剛將卵產出來的時候,卵粒的顏色是黃白色的,隨後卵粒的顏色會逐漸加深,當若蟲即將孵化出來的時候,卵粒就會變成橘黃色的,而卵粒的眼點則是紅色的,並且卵粒的頂部有圓蓋。
  • 若蟲:斑須蝽的若蟲共有5個齡段,從外觀來看,若蟲身體顏色是灰褐色或者黃褐色的,並且蟲身上有白顏色的絨毛和刻點。若蟲長有4節觸角,且觸角的顏色通常為黑色。仔細觀察會發現,其節間是黃白色的,腹部是黃色的。
  • 成蟲:從整體來看,斑須蝽成蟲是長橢圓形的,蟲身顏色變異很大,有赤褐色、灰黃色以及紫褐色。不論成蟲體色是哪種顏色,其全身都會有密集的白色絨毛和黑色小刻點。從成蟲體型的大小來看,雌蟲要比雄蟲稍微大一些,雌蟲的身體長度大約在11.2~12.5mm之間,而雄蟲的身體長度則在9.9~10.6mm之間。不論雄、雌成蟲,它們都長有5節黑色的觸角。緊貼於頭部腹面長有一根又細又長的喙。
“斑須蝽”危害茄子嫩葉、嫩莖、果實,提前綜合防治才能降低損失

茄子“斑須蝽”蟲害的發生規律是什麼

  1. 斑須蝽是一種世代重疊的害蟲,但是它們世代重疊現象並不嚴重,一般每年發生1~3代,受地域差異以及氣候等因素的影響,不同地區每年發生的代數也有所差異;
  2. 它們有明顯的越冬現象,10月中上旬斑須蝽就會陸續越冬,成蟲就會在田間雜草、枯枝落葉、植物根系以及樹皮下存活越冬;
  3. 到了4月份氣溫逐漸暖時,斑須蝽的成蟲就會交尾產卵,只要環境條件適宜,產卵半個月後就會孵化出第一代幼蟲;
  4. 斑須蝽成蟲產卵時,喜歡將卵粒產在植株上部的葉片上,或者產在花蕾、果實的包片上,並且卵粒排列有序比較的整齊;
  5. 低於剛孵化出來的低齡幼蟲而言,它們喜歡聚集在一起危害作物,當幼蟲生長髮育至2齡段後,它們就會在田間擴散危害;
  6. 如果菜農種植茄子是密度過大,株間距以及行間距過於鬱閉,田間通風透光條件差時,就容易引起斑須蝽蟲害的發生;
  7. 茄子生長過程中,菜農過多的施用氮肥,導致茄子植株生長速度過快,植株上的枝葉過於嫩,也容易引起斑須蝽蟲害的發生;
  8. 重茬地、田間病殘體多、肥力不足、雜草叢生、使用未發酵腐熟肥料的地塊,斑須蝽蟲害的危害程度都有比其它地塊嚴重很多;
  9. 斑須蝽是一種喜溫好溼的害蟲,當田間溫度在20℃~30℃時,如果遇到多雨天氣,或者田間溼度過高,或者光照條件較差時,有利於促進蟲害的發生和發展。
“斑須蝽”危害茄子嫩葉、嫩莖、果實,提前綜合防治才能降低損失

茄子“斑須蝽”蟲害的科學防治技術

1.徹底清園

原理:破壞斑須蝽存活場所,減少病源和蟲源。

措施:我們在文中講到過,斑須蝽能夠在雜草叢中存活越冬,那麼菜農在定植茄子苗之前,或者在茄子採收結束後,最重要的一項工作就是清理田間以及周邊的雜草,最好能夠將雜草帶出田外進行焚燒或者漚肥處理,從而能夠有效壓低田間蟲口基數。尤其茄子收穫結束後,最好能夠將田間土壤進行深翻晾曬處理,這樣做的目的是促進病殘體分解,從而減少田間的病源和蟲源。

2.降低溼度

原理:切斷適宜斑須蝽生長的溼度條件,從而控制蟲害發展。

措施:

斑須蝽喜歡在溫暖潮溼的條件下存活,那麼菜農在防治該蟲害時,就可以從降低田間溼度著手。首先應在田間修建好排水溝,這樣一來降雨過後田間不容易出現積水現象,而大雨過後菜農則需將排水溝清理乾淨,以免溼氣滯留在田間。此外,澆水也是導致田間溼度增加的主要原因,因此菜農在澆水結束後,還應做好田間通風排溼工作。

“斑須蝽”危害茄子嫩葉、嫩莖、果實,提前綜合防治才能降低損失

3.科學施肥

原理:確保田間肥力充足,植株長勢強壯,從而有利於減輕蟲害。

措施:菜農在給茄子施肥時,建議施用酵素菌漚制的肥料,或者充分發酵腐熟的肥料,以免施肥不當加重斑須蝽蟲害的發生。此外,增強植株長勢是減輕蟲害的重要措施,那麼菜農在施肥時應遵從科學施肥的原則,建議採取測土配方技術,科學施肥,增施磷肥和鉀肥。重施基肥、有機肥,能夠有效減輕斑須蝽蟲害的發生。

4.釋放天敵

原理:利用天敵捕食斑須蝽,從而減少田間斑須蝽蟲口基數。

措施:菜農使用藥物防治蟲害的過程中,難免會誤傷到斑須蝽的天敵,在沒有天敵的威脅下,容易加重斑須蝽蟲害的發生。首先,農技有料先帶大家瞭解一下斑須蝽的天敵,比較常見兩個天敵分別是斑須蝽卵蜂和稻蝽小黑卵蜂。那麼在蟲害發生時,菜農就可以在田間釋放斑須蝽的天敵,從而減少害蟲數量。要注意的是,該方法對於露地栽培和一般的設施栽培而言難度較大,因此露地栽培和一般的設施栽培不建議使用該方法。

“斑須蝽”危害茄子嫩葉、嫩莖、果實,提前綜合防治才能降低損失

5.藥物防治

原理:蟲害發生嚴重時,及時噴藥防治控制蟲情發展。

時間:當田間斑須蝽蟲害發生嚴重時,或者茄子植株有明顯受害症狀時,菜農應及時噴藥控制蟲害發展,每次噴藥時間應間隔7天,連續防治2~3次會起到一定的防治作用。

常用藥劑:滅多威乳油、魚藤酮乳油、毒死蜱乳油、辛硫磷乳油、敵百蟲晶體、溴氰菊酯乳油、阿維菌素乳油、辛氰乳油等。

總之,引起斑須蝽蟲害發生或加重的因素有很多,在防治斑須蝽蟲害時,不能等到田間植株有了受害症狀時,才開始使用藥物進行防治。平時就應該加強對斑須蝽的防治意識,防治過程中應從徹底清園,破壞斑須蝽存活場所;降低田間溼度,切斷斑須蝽適宜存活條件;科學施肥,增強植株長勢;釋放天敵,利用天敵不是斑須蝽等方面入手。蟲害發生較輕時,在方式其它害蟲時可以順便防治該蟲,當田間蟲害發生嚴重時,或者茄子植株有了明顯的受害症狀,菜農則需要立即噴藥防治,這樣才能減少斑須蝽對茄子的危害。

文丨農技有料

圖丨頭條免費正版圖片、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