啥?“苔花如米小”出问题了?

昨天的题目大家都找到答案了吗?古人的生活离大自然很近,流传至今的诗词名篇其实也凝聚着古人观察自然界的成果。我们可以把古诗词当作一把探索自然的钥匙,去领悟古人与自然相处的智慧,也可以运用现代科学的成果,加深对古诗词的理解。相信我,读诗词不仅是文科生的专利,理科生也能从诗词里找到共鸣。当然,由于缺乏现代科学的分析方法,这些成果当中也有“不靠谱”的情况。下面我就给大家揪出三个选项当中比较不靠谱的一项。

啥?“苔花如米小”出问题了?

选项A取自清代文人阮元的《吴兴杂诗》。这首诗描写的是江南水网遍布的乡村风光,语言浅白易懂在这里就做解释了。

啥?“苔花如米小”出问题了?

诗中“深处种菱浅种稻,不深不浅种荷花”一联很准确地描述了三种水生植物在水中生长的相对位置。水稻和荷花大家都比较熟悉,就不作赘述了,咱们重点讲讲菱。

啥?“苔花如米小”出问题了?

菱是一种一年生草本水生植物,在浅水区时它会在淤泥里扎根,在深水区里则浮水生长,一般在水深2-3米的菱塘里种植。它的果实因为天生长“犄角”被称为菱角。在我们广州,菱角与莲藕、马蹄、茭笋、茨菇并称为“泮塘五秀”。每年7-9月,菱角上市,拨开它坚硬的外壳,就会露出里面的“菱角米”,无论是煮熟直接吃,还是和肉类一起炖,都非常美味。

啥?“苔花如米小”出问题了?

(呀,跑偏了跑偏了,在这样下去会变成美食博主的……赶紧拐回来!)说起来,大文豪苏轼还跟菱有一段小小的缘分。苏东坡在杭州为官时,清理杂草淤泥,疏浚西湖,并将挖出的淤泥筑成苏堤。为了防止滨湖杂草再度滋生,他把毗邻湖岸的水域租给百姓种植菱角,百姓在清理菱塘的过程中自然要清理杂草,如此一来就彻底解决了杂草围湖的问题。为了防止百姓采摘菱角毁伤堤坝,苏东坡还让人在西湖中央建造了三座小石塔,以三塔为界,界内水域禁止种植菱芡,后来这三座石塔变成了人们熟悉的“三潭映月”。用今天的话说,苏轼简直是一个“宝藏男孩”,他不仅是一位大文豪、一位美食达人,还是一位非常有智慧的官员。而这句“深处种菱浅种稻,不深不浅种荷花”的作者也是清朝一位官员。从诗句来看,他除了写对了植物的生长规律,也写出了水乡人民因地制宜,充分利用水域和土地的农业管理智慧。看来经鉴定,文理双A作品,优秀!没毛病!


啥?“苔花如米小”出问题了?

选项B取自李商隐的《暮秋独游曲江》,诗中前两句以荷叶荣枯代指人生无常,上下句七字中四字相同,读来仿佛有一种循环往复的韵律感,情深绵邈溢于言表。按照荷花的生长习性来看,荷叶生时恰在春日,荷叶枯时又逢时,也没毛病。可是在答题互动游戏当中,B选项竟然成了最大的迷惑项。很多人印象中,亭亭玉立的荷叶都是夏天的记忆。实际上,荷叶在春天的时候已经开始萌发,这样才能为夏天开花积蓄足够的能量。

啥?“苔花如米小”出问题了?

在成都拍摄的枯荷

排除了前两项,若是擂台比赛,此时敏叔又可以果断地按下抢答键,自信地说出那段名言:“我选C!”。

啥?“苔花如米小”出问题了?

C选项取自清代诗人袁枚的《苔》。古代诗人通常都会把注意力集中在梅兰竹菊、牡丹芍药、杨柳桃李、荷花桂子之类或有颜值或有气质的植物身上,绝少有人注意到躲在角落里潜滋暗长的苔藓。能注意到苔藓,还能为它写诗,足以见得袁枚是一位细心观察生活,思想不受束缚的文人。前两句“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倒是非常准确地写出了苔藓的阴生属性,可是写着写着就开始不靠谱了——问题就出在“苔花如米小”一句。

在植物界中,苔藓植物是相对低等的植物,低等到什么程度呢?它的结构简单到只有茎和叶两部分,有时只有扁平的叶状体,没有真正的根和维管束。这里会不会有同学问啥叫维管束呢?整不明白不要紧,只需要知道一点,苔藓不具备开花的功能。苔藓不会开花,那么诗人看到的“花”是啥呢?我们认为,袁枚看到的所谓“苔花”极有可能是苔藓的孢蒴或者嫩叶。


啥?“苔花如米小”出问题了?

2014年,我在京都西芳寺拍摄的“苔花”——苔藓孢蒴

虽然从植物学的角度来说,这句诗有一点小小的瑕疵,但这并不妨碍它成为百口传送的佳句。它确实写出一个卑微生命的顽强与坚韧,百年间,这种坚韧与顽强也激励了无数逆境中的人们逆风飞行,向阳而生。无论是卑微如苔藓,还是高贵如牡丹,生命绽放的权利都是平等的。对于这首诗而言,“苔花”到底是不是一朵花已经不重要了,因为让袁枚感慨的,并不是表象的花,而是小小苔藓彰显生命力量的宣言。我们不能用现代的标准要求古人的诗篇,更不能用科学的严谨限制文学的浪漫,可是我们需要一颗求真的心,一双善于观察的眼睛。我相信大家不会因为知道了苔花的真相而放弃这首诗,就像千百年来,即使我们知道月亮上没有嫦娥,依然眷恋着那一抹皎白的月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