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女醫生,敢為天下先,疫情上報“第一人”:醫者的職業操守

武漢女醫生,敢為天下先,疫情上報“第一人”:醫者的職業操守


小時候,我們以為英雄都在書本里;長大後才知道,英雄就在我們身邊的生活中。他們也很普通,只是在關鍵時刻,有責任,敢擔當,能挺身而出,他們都是英雄。

在新冠疫情防控過的程中,有科研人員撐起民族的脊樑,還有許多默默無聞的醫護人員,他們堅持職業操守,展示給我們平凡中的偉大。

今天我們要說的英雄就是武漢女醫生,疫情上報“第一人”張繼先教授。


武漢女醫生,敢為天下先,疫情上報“第一人”:醫者的職業操守


01敏感與嚴防,是醫者的職業操守


2019年12月26日上午,在湖北省中西醫結合醫院,呼吸科的張繼先主任在出專家門診,她接診了附近小區的一對老人。這老兩口的病症是發燒、咳嗽,初診是肺部問題,可張主任發現兩位老人的胸部CT片,卻與其他病毒性肺炎完全不同。

張繼先請來了老倆口的兒子,也做了做檢查,兒子沒有任何不適症狀,但CT片顯示肺上也有特殊表現。

同一天,還 有華南海鮮市場的一個商戶,與那兩位老人一樣的症狀,CT片肺部表現了相同。張繼先憑著醫生對傳染病疫情的敏感度,對這些病人做了流感相關的多項檢查,結果全部呈陰性,從而排除了他們是流感。她推測是一種新的病毒。

12月27日,她及時把這四個人的檢測情況向醫院領導彙報,醫院迅速上報江漢區疾控中心。接下來在28、29日兩天,醫院門診陸續收治了3位同樣的病人,他們都是來自華南海鮮市場,而且他們的症狀和肺部表現與前面四位一致,只是輕重有不一。

這一下,他們醫院就有7個這樣的病人了。

張繼先作為呼吸與重症醫學科主任,她明白呼吸疾病的傳染傳播快,所以,她就要求所有的呼吸科醫護人員戴口罩。並且對這7 個病人隔離救治,她的診室也單獨隔離出來。

他們科室申領了N95專業防護口罩,與此同時,張繼先囑咐科室人員,在網上訂購了30套細帆布工作服,他們穿起了厚重的“防護服”。她就勸說普通呼吸患者出院療養,把呼吸病房徹底隔離出來。

由於她處理得當、上報及時,在疫情大面積爆發前,張繼先所在的科室做到了無一例醫護人員感染,也無患者間的交叉感染。


武漢女醫生,敢為天下先,疫情上報“第一人”:醫者的職業操守


02責任與擔當,是醫者的職業操守


2019年12月27日,張繼先最早發現新型冠狀病毒疫情苗頭,她果斷報告可能的病情,並彙報醫院領導一起堅持上報 ,成為湖北疫情上報“第一人” 。

張繼先畢業於武漢大學臨床醫學專業,54歲的她,作為省中西醫院呼吸與重症醫學科主任,有著超強的專業敏感意識,她能最早判斷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並堅持上報,第一個為疫情防控拉響警報,正是醫生的責任與擔當。

他們身先士卒,明知這種病的傳染力度,沒有條件自己創造條件,穿著自購的笨重防護服,也要堅守一線。他們為沒有見過的病症著急,一邊安慰患者及家屬,一邊小心謹慎地等待病毒的研究結果。

儘管防護裝備跟不上,但他們醫院根據她的判斷和建議處處小心,儘可能把防護做到極致。

一直到1月22日,鍾南山院士給出明確答案: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能夠人傳人,全醫院進入防控狀態,她才脫下帆布服防護裝,換成醫院給他們配備了三級防護服。

在鍾南山等專家組發佈了新冠疫情的消息,並號召全民展開防控措施的時候,拉響疫情警報的第一人,張繼先很快上了熱搜,大家佩服她的膽量,她成了人們心中的英雄。

在關鍵時刻,她始終把國家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她說這是醫生的職業操守,她只是做對了該做的事。


武漢女醫生,敢為天下先,疫情上報“第一人”:醫者的職業操守


03耐心與專注,是醫者的職業操守


張繼先說,對傳染病的防護意識生根於“非典”。那場疫情讓我們付出一定的代價,也造就了一批優秀的人才。在2003年抗擊“非典”的時候,37歲的張繼先是江漢區專家組的成員,她每天的任務,就是到各個醫院排查疑似患者。

她說:“我從那個時候就有感覺了,什麼叫公共事件,什麼叫群體事件。”病症與環境有很大的關係,醫生看病,要問楚病人的住址、職業,就是調查和分析病源的第一依據。

當她收治的新冠患者中,一下來了四個華南海鮮市場的,她首先想到這裡一定有問題。這就他們在“非典”時期鍛煉出來的思維,也體現了醫生的專注與職業敏感性。

她是抗擊“非典”中“三等功”的功臣,她是呼吸內科主任兼黨委書記,更是肩負著中華醫學會委員,和湖北省職業病塵肺病鑑定的專家。


武漢女醫生,敢為天下先,疫情上報“第一人”:醫者的職業操守


她是柔弱的女人,有同情心有耐心,她堅持醫生的職業操守,有傷心地哭,也有真誠的笑。1月30日,接受採訪時,記者當面問起她悲傷的原因,她說:“病人太多了,我們的醫護人員太苦了!”

在疫情爆發期,有的病人病情發展太快,手段用盡,還是走了,張繼先大哭;有時防護服快沒有了,口罩快用完了,張繼先大哭……

她也是個弱小的女子,在採訪的鏡頭前不住的抹淚。“這次把一生的眼淚流光了”

她耐心地對待每一位患者,有一名重症男性患者48歲,腎移植已經有6年多了,又感染新冠肺炎。他的免疫能力低下,吃抗排異的藥免疫力更低,他的病情特別嚴重。治療起來更棘手,而張繼先醫生用她的專業 耐心,終於也把他治好了。出院的那天,她笑了。

她大哭過之後,排洩一下脆弱和壓力,轉過身再堅定地走向病房,內心依然堅定地笑對患者。


武漢女醫生,敢為天下先,疫情上報“第一人”:醫者的職業操守


04忘我與牽掛,我們只是普通人,但有醫者的職業操守


2020年2月4日,張繼先醫生被湖北省健康委員會等組織記大功獎勵。近日,張繼先醫生,又出現在了2020年全國勞模推薦人的名單中。

面對榮譽,她說:我只是一名普通的醫生,做了自己的本職工作,很普通的,沒什麼值得讚譽的。越早發現疫情越有利於控制,“我們現在感覺自己做對了!”她覺得,社會給她的讚譽太多了,這個榮譽應該是給全體醫務工作者的。

廣州日報全媒體採訪時,她說根本顧不上家裡人,連80多歲的父親也沒空照顧。從疫情發現開始,她就住附近的酒店,已經有兩個多月了。工作時忘我,有時只能等到晚上12點了,忙完了才牽掛家人。打個電話回家父親早就睡了,她都是從妹妹那裡瞭解點父親的情況。

而她很感動的是,現在晚上沒有特殊的病例,醫院不會打電話給她,覺得已經很受照顧了。


武漢女醫生,敢為天下先,疫情上報“第一人”:醫者的職業操守


母校多次約她的採訪,因為學校希望她的親身經歷能夠激勵學弟學妹,她才下決心接受採訪。

她說:“醫護工作者肩負著治病救人的使命。”希望醫學專業的生們做任何事情一定要認真,並且有持之以恆的毅力。

她認為想要成為一名優秀的醫生,專注醫術還要有人文關懷。要注意與病人的溝通方式,減輕患者的心理負擔,形成良好的醫患關係,也是醫生的職業操守。


2月8日,張繼先醫生收到了一封信,這封信來自廣州市五羊中學一位中學生。信上說:“公司可以晚上班開業,我們可以推遲開學,可你們卻敞開大門,對患者進行無微不至貼心的治療,你們不顧危險,前赴後繼地衝向戰場……武漢加油!”

信封裡還夾了孩子捐出的500元壓歲錢。張繼先被感動哭了,而後又欣慰地笑了:連孩子們都理解醫生者了。


武漢女醫生,敢為天下先,疫情上報“第一人”:醫者的職業操守


我們都普通人,如果人人都能互相理解、彼此體諒,讓家國平安祥瑞,讓社會穩定和諧,有什麼困難不能一起抗?

我們都是普通人,在各自的崗位上做好自己應該做的事是平常態。而在關鍵時刻,勇於付出,有責任,敢擔當,能挺身而出的人,他們都是英雄。

為張繼先醫生點贊,為時代的英雄們點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