幹部、老兵、“女將”…武昌財政人全員上陣!

疫情就是命令,一線就是戰場。

自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擊戰以來,

武昌區財政局黨員幹部

牢記初心使命,強化責任擔當,

聞令而行,勇往直前,

戰鬥在疫情防控的最前沿。


01

統籌謀劃,親上一線做表率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作為財政當家人,在戰疫之初,武昌區財政局黨組書記、局長夏敬安就財政部門如何應戰提出要求,明確全局要堅持“兩手抓”


⚡一手抓防控經費的統籌保障,確保各項政策和工作落地落實,當好“糧草官”

⚡一手抓戰時幹部隊伍建設,確保財政幹部關鍵時刻不負使命擔當,做好“戰鬥員”


幹部、老兵、“女將”…武昌財政人全員上陣!


1月26日,接到區街關於包保社區指示後,夏敬安立刻與水果湖街領導聯繫,表示“哪裡最艱難,我們財政幹部就堅守在哪裡”。認領任務後,他快速動員,迅即成立了由20多名黨員幹部組成的社區工作組和黨員先鋒隊。


第二天一大早,他就帶領副局長張宗植和總會計師鄧建文兩位班子成員到了北環社區,與社區書記對接,全面瞭解社區運轉和防控情況。


根據社區實際,協調街道抽調2名機關幹部下派到社區督導,安排2名班子成員和4名素質過硬的幹部直接充實到社區,同社區幹部共進退。他還將局裡當時籌集到的500個口罩和100套防護服全部捐給一線社區幹部。


2月7日,全市開始社區拉網式大排查,夏敬安就幹部責任分工、網格和小區劃分、排查方式和統計分類核實上報等工作同班子成員商量,要求幹部堅決服從社區領導和安排,逐一明確職責,任務到人,責任到戶,即時協調解決排查中的困難和問題。連續三天,財政幹部採取電話、qq群、微信和入戶等方式排查1689戶近3500人。


隨著疫情的發展,應收盡收、應隔盡隔以及小區封控、居民生活保供、創無疫情社(小)區工作緊鑼密鼓推進,每在關鍵節點,社區裡總有他奔忙的身影。


通過近一個月的齊心努力,如今北環社區的防控工作有序推進。社區幹部感嘆地說“有什麼樣的將,就有什麼樣的兵。財政幹部陪我們走過了最艱難的日子,我們忘不了”。


02

老兵新傳,防控前沿顯本色


“我是老兵,我先上”,這是在武昌區財政局組建黨員先鋒隊和社區工作組時,金漢生和喬武兩位老兵,不約而同地向黨組織表達的共同心聲。2月3日和7日,他們分別作為濱湖社區和北環社區工作組組長,奔赴到了各自的戰場。


軍人自有精氣神,說幹就幹。金漢生主動找到社區書記周秀紅,認領了小區消殺和買菜送藥的活兒。


每天一大早,打水、稀釋消毒液、分裝、背上沉重的噴霧器,走向了小區的每個樓棟。2個小時一趟下來,汗流浹背、幾近虛脫,但休息片刻,他又奔向了菜場、藥房。


社區領導考慮到他年紀大了,勸他歇一歇,讓年輕點的同志上,他說:“入樓消殺有危險,此時我上,可以給別人吃個定心丸,增強居民的信心”。

他堅守了14天。


2月16日,他所負責的小組要抽調到五月天酒店密接點,局領導本打算讓他輪休,他婉言謝絕,二話不說直接到密接點報到。


2月7日大排查時,網格小區底本不清,資料不全,大家束手無策,急得團團轉。


負責街道財政管理的喬武想到了可以綜合運用社保、計生、物業等其他數據來解決。他帶領4名幹部分工負責,聯繫部門、設計表格、網傳數據,一個小時不到解決了排查大難題。連續三天作戰,電話聯繫,入戶登記,核查了500多戶近1000人。


小區封控時,喬武帶頭到了疫情較為嚴重的無物業紅軍村小區值守。


設置隔離欄,落實測體溫、查證件、出入登記制度,組織志願者分發生活物資,協助小區滅毒消殺,為特困群體送藥送菜……居民為他們豎起了大拇指。


03

鏗鏘前行,巾幗不讓男兒郎


“王大爺,

您家要買的藥給您送到樓道了”,

“張阿姨,

您家要買的菜給您送到小區門口了”

……

在北環,在東亭,

在徐東路,在濱湖社區,

每天上午,財政局的女將們開始忙活了。


戰疫伊始,女將們與男同志們一同投身一線,她們舍小家顧大家,無懼疫情風險,用果敢勇毅扛起“半邊天"的責任和擔當。


幹部、老兵、“女將”…武昌財政人全員上陣!


杜燕年前做了手術,還在康復期,戰疫打響,主動請纓給社區書記當助手,當起社區編外管家,協調人員分工,明晰職責任務,規範服務流程,排查、買菜、送藥、統計、宣傳等工作,爭著上,搶著幹。大家勸她適當休息,她總是搖搖頭,輕聲說“老毛病了,沒事"。


領導強令她休息,她說:“我答應過父親,決不能讓父親失望”。她父親是一名老黨員,老專家,在此前專門告誠她:我們全家都是共產黨員,在國家如此大的磨難面前,誰也不能掉隊。父親的教誨,時刻都激勵鼓舞著她。


幹部、老兵、“女將”…武昌財政人全員上陣!


春節前,黃英80歲的母親腿骨折,父親又身患重感冒,她每天負責給父母送飯,送父親去醫院看病,揹負的心理壓力極大。


在接到下沉社區任務後,她把父母託付給妹妹照料,義無反顧地到了一線,在徐東路市政泵站老舊小區值守,嚴格管控小區出入口,逢人必測、逢車必檢,細緻開展核對證件、登記詢問、體溫測量及宣傳引導等工作,團結帶領同志們一起確保小區做到了“全封閉、零感染”。


幹部、老兵、“女將”…武昌財政人全員上陣!


迎難而上的又何止她們。


吳凱堅守了十天,感冒病倒了,她怕是疑似肺炎,主動隔離了3天,確診身體無礙後,又重新投入到戰鬥中。


祁琳今年11月退休,上一線本沒有她,她主動請戰,說“關鍵時刻,我不能缺崗”。


她們是母親,是妻子,是女兒,關鍵時刻,她們和男同志一樣滿腔熱血,赤膽忠誠,勇赴一線,編織起一道溫馨而堅實的防控線。


04

青春駐守,砥礪玉成見成長


在戰疫一線,青春從未曾缺失。“有困難,我們上,青春更要有擔當”,這是年輕財政幹部們的承諾。


“您好!您要外出,請出示證明。"在東亭小區的值守點,一位姑娘邊測體溫邊對一名年輕男子說到。


“沒有證明,我今天就要出去。"男子大聲吼道。


“您沒有證明,防控期間不能外出,請配合"。姑娘禮貌而堅決,反覆解釋勸說,男子身體搖搖晃晃,不依不饒,進而漫罵威脅。


姑娘擋在卡點中間,沉穩而淡定,其他工作人員上來,一瞭解,男子喝多了,耍起了酒瘋。


眾人報警,男子被帶走了,邊走還對姑娘威脅,“我記住你了,以後小心點。"姑娘大聲說:“我不怕,防控期間你沒有證明還是不能讓你外出。”旁邊人都不約而同地為姑娘叫好。


這是發生在2月25日下午封控點的一個場景,那位堅守的姑娘就是青年黨員高雯,此時的她已連續奮戰了20天。


她家有二位老人要照顧,女兒今年中考,情況特殊,面對疫情,她斷然放下一切,第一時間到了第一線。


幹部、老兵、“女將”…武昌財政人全員上陣!


關鍵時刻,豁得出,頂得上,財政局像高雯一樣的年輕黨員們一直在戰鬥。


90後年輕黨員陳思雨,服從組織安排,轉戰幾個社區,無怨無悔,忠實踐行著“組織需要我到哪裡,我就戰鬥在哪裡!”的誓言,一個月不下戰場。


魏暢在風雪中頂上一線,在徐東社區一老舊小區值守,條件十分艱苦,連一個遮風檔雨的地方都沒有,值守期間都得露天站著,淋雨凍病了,一聲不吭,咬牙堅守,體現著“越是困難越向前"的戰鬥勇氣和決心。


彭帆作為黨員先鋒隊的一員,使用私家車多次協助社區、居民運送防控物資和生活物資,用行動詮釋著“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內涵。

幹部、老兵、“女將”…武昌財政人全員上陣!


疫情之下,逆行而上,

為國分憂,為民解難,

他們義不容辭,

他們是抗擊疫情的一股涓涓細流,

他們有不同的名字,

更有共同的身份——

圖文提供 | 鄧建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