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顧性質被提拔到了單位副職,感覺壓力好大,怎麼辦?

忽悠忽悠別生氣


為什麼說是照顧性質?題主不要妄自菲薄。

單位肯定是有他提拔你的原因,你自己肯定也有被提拔的理由。

在我看來,沒有人天生具備有領導氣質和領導能力,這都是後天一步一步養成的。題主你可能在單位一直是普通職工,習慣了被領導安排、只需埋頭做事,不需思考太多、承擔太多,然後一直沒被提拔,到現在年紀大了,也沒有啥提拔的機會了,就抱著幹一天是一天的態度在等著退休,卻驟然被提拔到領導崗位上來了,不習慣甚至不知道怎麼辦,所以壓力有點大。但是不論怎麼講,被提拔應該是一件值得高興的事,所以跟題主提幾點建議,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一、轉變思想

要轉變這種消極的思想,化壓力為動力。上級提拔我,就算是照顧老同志,也肯定是希望你能把工作做好,是對老同志的一種信任,何況,誰又說年紀大了就不能幹出一番成績了?你長期在本單位工作,對一般的基礎性工作非常瞭解,在單位工作多年,資歷老,可以服人,而且人脈關係也肯定是有的,這就是你的優勢。

二是要提升能力

你對當領導不自信,就是清楚你的能力還達不到任領導職務的高度,當領導,除了埋頭幹,還要有決策能力、協調能力、溝通能力以及組織等領導能力。你可能就是缺乏相應的能力,所以導致工作開展不好,人員管理不行,所以壓力才大。所以,活到老,學到老,多讀書、多觀察、多向其他領導學習,不斷提高自己的領導能力。

三、積極主動擔當

不要自認為自己是被照顧提拔的,就缺乏底氣,做事畏手畏腳,不敢大膽放手幹,這肯定是不行的。要利用好你手中的優勢,放開手腳大膽去幹。對上可以大膽跟主職領導多請示彙報毫無壓力(主職領導可能年紀比你小或者是跟你同齡)。二是對同級單位溝通協調毫無壓力(認識的人多,一般都會給個面子)。三是加上對下級的工作指導,安排部署有力,並且敢於為他們撐腰鼓勁,下級就會服從你的指示,跟著你走。

做到這三點,工作何愁幹不好。


尋夢之旅15


2010年,小公的辦公室主任被提拔到縣裡擔任常委組織部長。第二天領導準備送他下縣,臨下縣的前一天晚上,他把辦公室的人找到辦公室加班,讓大家給他出主意,看怎麼在幹部大會上表態發言。看得出,當時的他有點緊張,即將要第一次面對這麼大的舞臺,他感覺壓力很大,以至於在準備講話稿的時候,幾乎到了句字細摳的地步,折騰了所有人大半夜。

當時大家半開玩笑半認真地說,主任,憑你的水平上臺隨便講都沒問題,何必搞這麼大陣仗?主任坦言,放在平時真沒什麼,可這到底是他第一次當領導(在他眼裡當個科長什麼都不算),心裡多少有點緊張。現在,小公的這位主任已經主政一方,隨時隨地上臺都可以講上個一兩個小時,而且不帶重樣的,口才之好幾乎你很難想像當年他會有那麼窘迫的樣子。

這就是歷練。誰都有第一次,抗過去了,很多事情自然而然就順了,題主亦不例外。你需要改變三點:

第一,樹立自信。從你的描述來看,你對自己極度不自信。什麼叫被照顧性提拔?以小公在體制十多年的經歷告訴你,在職場絕對沒有照顧性提拔的說法,更何況還是單位副職,再不濟它也是副職,是領導職務,你覺得單位領導會腦子進水照顧提拔一個人?NO!你被提拔,肯定有被人看好,或者說得更直白點有可被利用之處。說明你身上肯定有優點,別人看到了,而你不知道罷了。你需要發現自己的這些優點,並利用好它,逐步建立自信。你當領導必須要有這種自信。否則,你這個領導就形同虛設。好不容易爬上來,你願意接受這種局面嗎?我想你肯定不願意,在這個世界,只要有慾望,沒有哪個士兵不想當將軍的。

第二,調整思路。初為領導,緊張難免,有壓力也可以理解,但你不能被緊張和壓力綁架、左右。你要學會釋放壓力,根據崗位的職業釐清工作思路,抱著先學習的態度進入工作狀態。剛開始,可以少說多看、多問、多聽、多想,沒有人會認為你這有什麼不妥,因為你是領導。同樣的道理,正因為你是領導,你可以充分運用好這種權力和優勢,在人員調度等方面集中力量為自己服務,讓自己儘快進入狀態。你不再是普通幹部,不能再用中下層的的思維去解決處理事情。

第三,學會用人。當領導,最大的藝術是用人。專業的事交給專業的人做,領導沒有必要事事精通,樣樣親為,你只要學會把合適的人用到合適的地方去,再利用權力平衡用好管好這幾個人,抓大放小即可。水至清則無魚,當領導要學會集權,也要適度放權,不能把下屬的生存空間全部擠沒了。這是大忌。掌握了這兩點,你這個領導當起來就會很輕鬆。


80後小公


副職好乾,只要你擺正心態,與事無爭,什麼事都讓正職抓大權負大責,問什麼事都說好,問什麼事都

說同意,只要工資不少你的,獎金不少你的。靠到年頭,有機會還可以有上升的機會,何樂而不為呢。

某單位副職,跟領導多年,簡直就是領導的小跟班,事無鉅細面面俱到。領導調走,來了新人,新領導

沒有摸清路數呢,讓正職就跟上領導了。

這回好,別人以為副職沒有地位了,可副職依然堅定地跟著新領導,正職不安排工作也行,不找他也行

。副職就是跟著領導身後,領導上班他先來,領導走了他就沒影。

這位新領導轉過月把他的副職職位給了別人,按說他應該不高興了吧。沒有,副職依舊緊跟著領導,一

步一跟,持續了一年時間。

在別人看來,他過得好艱難啊,沒有什麼事,除了跟領導走,沒有任何工作。看著都落寞啊,以前總有

人去坐一會,現在很少有問津。

正職有什麼活都將他扔在一邊,連出去幹什麼都不告訴他。別人最忙的時候就是他最閒的時候,他還是

瞭如既往地堅持著。

終於有了一個小小的結果,他又恢復了副職的位置。總算是沒有白白地待著,將自己的位置等回來了。

又過了一段時間,正職因事調走了,什麼也不會的他居然扶正了。

好吧,他還是以前唯領導的話為聖旨,都知道他除了會服待領導什麼都不行,可人家就是能呆住啊,這就是本事,不服不行。

所以,你呢,就老實地待著吧,沒準哪天好事就落到你的頭上了。


黎濤微世界我在等著你


沒有當過領導的人,大多覺得領導好當。因為他們看到的只是表面現象,真實的情況是,無論是哪一級領導,都遠遠不是一杯茶水、一張報紙那麼簡單,他們必須是解決各種疑難雜症的高手,而且是處於各種監督之下的透明人。

即使經過層層選拔晉升上來的人,也會對未來的不確定性充滿忐忑,更別說像題主這樣的照顧對象,怕之怕一個人沒有自知之明。題主有這種感受很正常,說明你是一個有自知之明的人,也說明你是一個要強的人,山西1哥就憑你提的這個問題,首先給你點個贊。

那麼究竟怎麼辦?我的建議是:

第一,勇敢地堅持

我看到,有的人建議你要自信。我知道自信很重要,但我也知道你現在很難有自信。所以,我認為你現在最最需要的,就是勇敢地堅持。大姑娘上轎有第一遭,醜媳婦兒見公婆也有第一遭,沒有人天生一出生就適合當領導的,你遇到的,別人也會遇到,只不過程度不同而已。

第二,揚長不避短

題主儘管是被照顧提上來的,但我相信你也必定有自己的長處。比如你的自知之明,這就是許多人沒有的。再比如,你的人緣可能還不錯。總之,不管你有什麼長處,都應儘量發揮出來,讓大家看得見。同時,還應注意不避短。有些人好裝,有些人又護短,我的建議是,坦誠一些,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誰還沒點不足呢?

第三,虛心又好學

自己在沒有準備好,就突然被照顧性提拔,這就更加需要虛心學習。向前輩請教也好,向書本學習也好。領導力也是一門學問,我們可以沒有經驗,但基本的原理還是能在短時間內掌握。當然,學習應該是長期堅持的事情,但也並不是說,臨時抱抱佛腳就不可以。

第四,做一個好人

這一條其實不用我多說,但真的很重要。和上下左右處好關係,是需要注意的。尤其是在對待下屬的態度上,一定要以誠相待,為人公正。有些人當下屬時罵上司,但他當了上司,卻又變成了他當初罵的那種人。這種官當不好,也當不長久。

總之,不管是什麼原因的提拔,對題主來說都是好事。是好事就不能打退堂鼓,要知難而進,迎頭趕上。唯有此,才是一個上進之人應有的選擇。

我是山西1哥,混跡職場30年,喜歡琢磨職場上的那點事兒。我所說的話,只給想聽的人聽,是你嗎?關注我,私信必復。

山西1哥


一個單位的副職是最好乾的。

不知道被照顧性質提拔為單位副職,是出於什麼原因?是任現職時間太長,還是年齡大、資歷老?還是專業能力強?現在的領導職數這麼稀缺,能提拔為實職副職,應該是任上一級職務時間太長,或者任副職對應的職級的“非領導職務”,也就是現在的職級並行中的幾級主任科員或者調研員、巡視員系列職級。


既然已經被任命為副職,就應該“在其位、謀其政”,當好副職該乾的事情。按道理來講,一個單位的副職是最好乾的職業。上面有主要領導,還有其他副職,也有其他非領導職務人員協助,這樣一來,大事有領導安排,大的方向也有領導來掌握,自己不用擔心因為路線問題出錯,而受到連累。每項工作任務都有主要領導安排,自己只負責上傳下達,把工作安排給具體科室或者具體的業務人員即可。各個科室和承擔具體工作的業務人員,都有非常能幹的,只要不傳錯命令,他們基本上都能幹得很好,只需要時刻提醒督促,盡好自己分管領導的責任即可。有的工作是長期性的,甚至都不需要安排,有的工作是臨時性的,具體安排到人,說明時間要求和任務質量要求。

當了副職了,就要擺正自己的位置,要學會用領導的角度來思考問題,不像以前都是事事親力親為。把了解下屬的工作能力和特長,按照物盡其用、人盡其才的原則,和公正公平的原則,把合適的人放到合適的工作崗位上,把合適的工作安排給合適的人,副職的責任就盡到了。

工作幹好是第一位,其次就是當好參謀助手作用,為領導出謀劃策。這方面,如果個人瞭解掌握,可以積極提出自己的想法,發揮自己的能力。如果自己不清楚,要學會藏拙,讓其他懂的副職發言,或者調查瞭解清楚以後,再向領導彙報,千萬不能想當然,亂出主意,不然領導就會清楚你的半斤八兩,慢慢就失去了信任。


職言管語


適度的壓力利於進步提高。

組織上提拔一個人為副職,會經過嚴格的推薦、審核、批覆、公示和確認程序,不可能僅考慮照顧而提拔。副職不比閒職,是正職的左膀右臂,德能勤績廉、人際、口碑,缺一樣都會影響今後工作的開展。

即便是提拔,離開熟悉的單位進入新單位,都會有融入的擔憂。要相信單位人員的素質,一個組織上認可的幹部,大家都會認可。至於少數缺乏大局觀、核心意識的人,哪裡都會有,不必介意。

位置升了一格,肩上的責任也會升一格,欲戴王冠、必載其重,這都正常。以前可能是帶100人幹好工作,獎優罰劣;現在可能是配合正職帶500人。身份變了,職責變了,著力的點位也需調整。多學習,邊實踐邊調整。這對於一名優秀者而言,很容易。

總之,坦然接受組織上的安排,一顆平常心,赴任去也。


盛世繁華2020


一般自稱被照顧性提拔到了單位副職的,通常是在基層業務部門幹了很久,年紀又到了上不上、下不下的階段。提拔到單位副職,其實就是為了以後哪怕內退了,有一個相對比此前稍微好的待遇。

這說明題主在基層業務部門時,對單位的貢獻還是得到領導認可的,這也是領導釋放的善意。

但是事情有兩面。題主自身一定存在某些缺陷,這或許也是多年上不去的原因。業務部門做久了,又一直上不去,自然多少又會有點油。

為了不影響新領導開展工作,這或許又是領導給題主照顧性升職的原因。

所以副職有沒有壓力,主要看正職領導。副職面臨兩個比較典型的壓力。一個是如何做一個領導;一個是如何正確處理和正職之間的關係。

題主可以適當考量一下,哪方面的壓力才是你真正的壓力源所在。

如果是第一個壓力,還是得轉變思維,從傳統業務思維轉變到領導思維。如何說話、處事、用人,這有一個過程,必須要經過磨練、歷練。

如果是第二個壓力,以正職領導馬首是瞻,多請示,多彙報,別當槍。在單位正規場合下,要和正職領導立場保持一致,多幹事,少表態。


炒米視角


副職的壓力大不大,取決於正職。正職如是事無鉅細一把抓,副職就無比幸福,落在空當裡。正職如是懶政不作為的話,那副職就得拼命幹了,‘一不做二不休’,就是一把手不做事,二把手不休息。快找照顧你的上級給你調換崗位。


Chuan003738


題主的這個問題,在我看來,不是能力問題,而是心理或者是想法問題。

你太妄自菲薄了,你的提拔不會是照顧性質的,壓力大可能正是因為你覺得被照顧了,怕自己能力跟不上,其實這都是你對自己的偏見。

01 提拔這種事,不存在照顧一說。

一個人被提拔為副職,大概分為三種情況:

第一種是這個人因為某方面的能力被組織看中了,或者經過權衡比較,是所有人選中的最佳選擇;

第二種是這個人利用各種手段,打通了各路環節;

第三種是這個人要退休了,搞個副職、虛職退休,以享受更好的退休待遇。

然而你覺得你是被照顧的,說明你並沒有利用手段;你感覺壓力大,說明你是想做事情的,那就排除了退休情況。

那麼你的提拔就只剩下一種情況——你的能力獲得了組織及上級領導的認可,否則,提拔這種事不會輪到你,世上哪有什麼天上掉餡餅的事情。

02 化壓力為動力,不卑不亢。

副職確實不好乾,位置居中,承上啟下。要能做到傳達好領導的意圖、執行好領導的決定,還要管理好分管的部門和業務,及人員,還要能把上級領導的決策解釋和部署到位。

這對副職在能力上是一個很大的考驗。

你現在感受到的壓力,我認為不是能力問題,而是你覺得你的副職是被“照顧”上去的,這種想法會讓你在工作中“硬”不起來,對上級唯唯諾諾,對下級也會優柔寡斷,這會給你的工作開展帶來極大的障礙。

所以,你要現在轉變觀念,你的晉升是你個人能力的體現,不要妄自菲薄,更不要瞎猜是某人在後面幫而徒耗精力。

03 如何做好副職工作?

副職,說起來是個領導,實際上就是一個吃力不討好的風箱裡的老鼠——上面有領導,下面有員工,說是夾心餅乾一點不為過。

要做好副職工作,首先要擺正自己的位置。

副職,是配合正職領導開展各項工作的,一切工作還是要以正職領導的決斷為主,自己有不同想法可以在正職下決斷之前提,一旦正職領導決定好了的事情,自己就不要再過多糾結,那樣只會耽誤工作效率。

其次,要做好潤滑劑的作用。

既然是夾心層,那麼就要起到一箇中間潤滑的作用。有時候領導的決定和基層員工的想法會有衝突,做為副職,要做好政策解讀,安撫員工情緒,並幫助員工反映正當述求。

切不可激化基層和領導之間的矛盾。

最後,凡事少自作主張。

無論在什麼崗位,多請示多彙報都是沒毛病的。即便是在自己的工作職能範圍內做的決定,也要及時向領導彙報,否則,領導不知道你幹了什麼事,怎麼的乾的事,你的事情要麼白做了,要麼做錯了也沒人能替你分擔。

總結來說,你的晉升不是被人“照顧”,這種自卑的念頭趕緊拋棄,把心思用在做好工作上,才是最要緊的。


公門爬山虎


從問題上看,大致可以瞭解到你是個能力一般的人,由於在單位久了或者是任下一級職位久了,上級領導出於照顧安排提撥。

分二種情況。

第一,對於這種情況,我覺得你不必感覺壓力大,個人對體制內的情況有些瞭解,單位的副職就是個甩手掌櫃,下面有部門做事,上頭有主職拍板決定,你就是個上傳下達的作用,不必有壓力。

第二,有壓力才有動力,說明你還想做事,但能力不足,那就趁現在多學習,多思考,學習好理論,多做調研聯繫實際,化壓力為動力,提升自己。下次升職就不是照顧了,加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