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銀圓收藏

我國早期的官鑄銀元是從清光緒十五年即公元1889年由廣東開始的,次年流通於市場。這一時期較有代表性的銀圓有:“光緒元寶”庫平七錢三分,俗稱“七三反版”。

因此幣制作精美,比當時市面流通七錢二分幣重一分,以致雖大量發行但民眾樂於儲存,市面還是難得一見。


而“七三反版”之後改制的七錢二分銀圓,俗稱“七二反版”更是清代銀圓中的收藏,因此幣有英文出現在幣面,清政府以不合體例而未正式投產,僅保留三枚樣幣。

我國清代銀圓雖然製造時間不長,但是有許多珍品幣流傳,這些難得一見的藏品,在近年的拍賣市場中卻屢有出現,

如:浙江省造“光緒元寶”庫平七錢二分銀圓,2004年拍賣成交價為275萬。

奉天省造庫平銀一兩光緒元寶:光緒二十九年(公元1903年)鑄,孤品,現藏臺灣鴻禧美術館,1991年6月在美國加州拍賣會上以18.7000美元落槌,現市場估價150萬-200萬。陝西省造庫平七錢二分光緒元寶:光緒二十五年(公元1899年)鑄,市場估價為300萬-500萬

值得一提的是此幣與其他四枚全套曾在2003年出現在北京拍賣市場,這套銀圓系陝西省委託英國伯明翰-希敦造幣廠代鑄樣品,因陝西設局鑄幣計劃未能實施,因此只完成試鑄幣存檔,因此在收藏界頗為珍貴,起拍價達到1200萬。

近代銀幣成為收藏品原因大致有以下幾點:

一、近代銀幣制作精良、圖案考究、銀光燦燦、使人們愛不釋手。

二、銀幣系稀有貴重金屬所鑄,製作數量比銅幣、鐵幣、紙幣等少得多,存世數量有限。

三、解放後銀幣更是大量損失,如今存世量更加稀少。

四、近代銀幣很多種類上的圖案、文字出於名人名家之手,具有較高的文化藝術價值。

五、近代銀幣收藏投資風險小、增值穩定。加上是實物投資、交易比較靈活。

機制銀幣始於15世紀的歐洲,明代萬曆(1573-1620)流入中國。

1,清乾隆58年(1793年)中央政府首次在西藏鑄造“清乾隆寶藏”另,還有嘉慶寶藏,道光寶藏等。

2,真正的機制幣正式啟動是在清道光年間在臺灣開始有仿鑄在鄭成功收復臺灣前(這發生在南明時期,清順治年間),臺灣曾被荷蘭殖民者侵佔。清政府統一臺灣後,臺灣政府仿鑄了幾種銀元。

第一種是“壽星銀餅”,又叫做“老公餅”,幣的正面是個壽星,面有“足紋銀餅”“道光年鑄”,背面中間為寶鼎,旁邊滿文意為“臺灣府鑄”

第二種“如意銀餅”,又稱“花籃銀餅”。由於銀餅在流通中需要測銀色,打記號等因素,故留存下來的臺灣銀餅往往面目全非,但都是正常現象。

第三種“筆寶銀餅”,又稱“劍稱銀餅”。

正面:聚寶盆,左右書寫“軍”“餉”二字,下面“足紋通行”

背面:如意元寶和束帶交叉雙筆,上有“府庫”,下有“足重六八”戳記也往往特別多。

(雙龍壽字幣)先進的制幣技術,在光緒後期取得了成功。舊式的銀幣漸漸被近代的銀元所取代。長期以來,清代銀幣雖然沒有經過人為的炒作,但價格卻一直穩步攀升,表現出良好的保值增值功能。

早在西漢時期,就已出現鑄有龍紋的流通貨幣。據《史記》等典籍記載,漢武帝時用銀錫合金鑄造白金幣,有三品,其中一品圓形,上鐫龍紋,值銅錢三千。存世有一種五銖錢,面文“五銖”,背面有四龍相逐圖案,形象生動。唐宋以後,厭勝錢上也常有龍紋出現。元代鑄有“大元國寶”錢,背面就有飛龍紋飾,清代有種“咸豐元寶”大錢,錢背鑄有飛龍戲珠圖案,間飾以雲紋,雕刻精細,栩栩如生。至清代晚期,龍紋作為錢幣圖案頻繁出現。

清光緒年間開始鑄造的銀元、銅元背面都鐫刻有龍紋圖飾。龍圖形態多樣,變化多端。以龍的姿態區分,有坐龍(呈蹲坐狀的龍,最為多見)、立龍(呈站立之態的龍)、游龍、飛龍(長有翼翅呈飛翔之勢的龍)等;根據龍鬚的變化,可區分為長鬚龍、短鬚龍、曲須龍等,此外還有水龍、方龍、反龍、長尾龍、駝背龍、蟠龍、蛟龍等各具姿態的龍紋圖案,令人目不暇接。

各種各樣的龍紋圖飾都刻劃得精美細膩,生動活潑。一種宣統年間鑄造的“大清銅幣”,正面中部為蟠龍,龍首至龍尾環繞呈圓形,其間雲霧纏身,只顯露一鱗半爪,頗具神秘莫測之感。“曲須龍”通常用於宣統三年大清銀幣各種龍紋的版別區分,但也有用於其他銀幣、銅元龍紋的版別區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