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篇字怎麼寫美觀?

白楊59868106


要想整幅字寫的好,是一個綜合因素的結合體,只做好單方面是無法達到整體美觀的效果的!

我是做硬筆書法的,所以就硬筆書法給大家談談如何做,才能讓整幅字美觀!

第一、單字結體至關重要。

整體決定部分,部分又反作用於整體。所以說,單字的質量對整幅作品的影響是非常大的。

整幅書法作品,是由每個單字組成的,如果單字都無法寫好看,整幅怎麼能美觀呢?所以說,練字的時候,一定要把每個單字的結構和筆畫寫到位。

我給大家舉個例子,我們住的房租都是由一磚一瓦搭建而成的,如果所用的磚和瓦的質量不好的話,那麼蓋出的樓房的質量肯定也不行的。

第二、線條的質量也同樣是影響因素。

線條的質量,也就是筆畫的質量。由於每個字的結構不同,那麼線條就要寫出八面出鋒之感才行。

對於整幅作品來說,線條的粗細、長短、方圓、曲直對於章法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因為,每一個筆畫都對一個字的“勢”影響巨大,從而就影響了整幅作品的趨勢。

我們回頭可以看看古代書法家的線條質感,尤其是以書聖王羲之為代表的行書,以張旭和懷素為代表的草書,以歐陽詢和顏真卿為代表的楷書,他們的線條質感都達到了書法藝術的巔峰。

方的線條給人一種硬氣、端正之感,而曲線卻給人一種圓潤之感。所以說,線條質感的好壞,對整幅作品的影響是不可忽視的。

第三、章法和佈局對整幅作品的影響也是重中之重!

我們如何理解章法和佈局呢?我認為書法的章法就是變化,而佈局就是規劃。

章法和佈局說的直白一點就是字的大小錯落、筆畫的粗細變化以及筆畫的長短方圓、字間距、行距、布白等因素的規劃。

如果我們寫一行字,那麼寫的大小差不多,那麼就會給人一種很平庸的感覺。如果字和字之間的距離和行與行距離太近的話,那麼就會給人一種喘不過來氣的感覺。如果整幅字的面積太小而周圍面積過大的話,那麼就會給人一種小氣感;如果整幅字寫的過於慢,周圍沒有留出空隙的話,那就給人一種太擠的感覺了。

另外,印章和落款也屬於章法佈局的範疇,強哥寫的這幾幅作品印章就有點大了,感覺有喧賓奪主的的感覺,印章最合適的大小就是要比字小一點最好。那麼落款的字。必須比正文要小一點才可以,否則就會出現主次不分的感覺。

總之:以上這些方面都會影響整幅作品的美觀度的,這幾方面如果只是一方面做的好,是遠遠不夠的。只有都做的好,那麼整幅作品才能美觀!

以上內容只是強哥個人淺見,如有說的不妥的地方,還要請各位老師多指點。如果想了解更多文章,敬請關注“強哥書畫”,文中插圖為強哥硬筆書法習作!


強哥書畫


寫好通篇字,相關的理論很多。雲山霧繞的講不好理解。我講一下實際,易懂,易操作的。

第一,在書法中的筆畫要有強有弱。比如說點畫是先弱後強,橫畫是兩頭強中間弱。

第二,在書法中的單字裡,單字之間的筆畫都要有強弱對比,例如人字撇弱捺強。

第三,在書法整篇的書寫當中,也需要有強弱對比。

這是一個避讓的概念,也就是說,即使我們可以寫好所有的漢字,但是在通篇的時候,我們需要做出一定的犧牲,有的筆畫,有的字,我們明明可以把它寫雄強,但在處理的時候,我們為了遷就通篇,可能會弱化一些它們的寫法,圍繞以通篇協調為中心。這也是書法當中必不可少的謙讓關係,所以很多時候我們寫不好通篇,是因為我們沒有顧全大局導致的。





筆畫人生


首先要苦練字的基本功,平時多臨貼,摩貼,博取眾家之長,補己之短。

注意掌握單個字的間架結構,字與字之間的平穩疏密佈局。

字是一個人心靈世界的對外反應,心正則人正,人正則字正。


HYH珵美


要使得整篇文字有美觀效果,首要的條件是均衡統一。

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寫好字是要具備一些條件的,比如筆畫的變化、結體的嚴謹、形態的生動、線條的節奏……但是,在不受這些條件制約的情形下,談整篇字的美觀,最基本的條件只能是均衡統一。因此,要讓整篇字看上去美觀,首要就是把它們寫整齊。

均衡統一是基本要求

一般來說,寫字的概念分為兩類:一類被稱作寫字,一類被稱作書法。稱書法,是從寫字的文藝意識上而言的,其功用不僅在於表達,更在於欣賞。稱寫字,是從寫字的實用價值上而言的,其功用主要在於表達,有不有欣賞價值,不是很重要。然而,自古以來人們對漢字寫得好不好,總是一種計較的眼光,很多時候,寫字的概念與書法的概念也被混同起來。

無論是高明的書家,還是平庸的生手,對於寫字,都會有體會,高明者也許有一套理論,平庸者不過一點認識而已。從書家的角度談寫字之美,可以說出很多道道,他們可能用書法的各種審美標準來衡量整篇字跡,而平庸生手看不出其中的道道,就看寫出的字規矩不規矩、整齊不整齊。

整齊是美觀的基礎

當代社會,電腦取代了手工,人們大都懶於書寫而勤於鍵盤,書法的審美標準也跟著落到寫字一檔,雖然有雅俗不清之嫌,也可以使文化扁平化。其實,對於整篇字的美觀,高明也罷、平庸也罷,總還是有個共同的美觀意識,均衡統一就是大家都能接受的美觀意識,搞怪求異、別出心裁,那只是少數的審美標準。

當然,要把一整篇文字寫整齊,使它們均衡統一,也不是很容易的哦!如果在一張純粹的白紙上均勻寫出一篇字來,那還是需要一些書寫技能的功夫的。即使在一張橫格紙上,有的人也不一定能將整篇字寫整齊。所以,書寫從方格,乃至九宮格、米字格、回字格入手規範,是有其科學道理的,也是漢字書寫的基本審美標準。

從方格練習入手

至於你寫成楷書,還是行書、隸書,或者整篇文字均勻右斜,還是均勻左斜,都並不重要。


湘水餘脈


注意字體的間架結構,一個字的橫畫之間的距離保持基本一致,豎方向的比例保持基本一致,整個字保持正直。上圖上圖

漢字分好多種結構,有什麼左右結構上下結構包圍半包圍,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字帖,按結構分類,總結每種結構的特點,再運用到實際中。再來良心建議一點,就算用圓珠筆用中性筆寫字,也要寫出輕重,寫出了輕重就會看起來精緻。


Aaron圖書分享號


整篇字寫的美不美觀要從三個方面來考究:一看寫單體字的基本功是否紮實,這是把字寫美觀的前提;二看字的筆劃寫的是否流暢,這是把字寫美觀的基礎;三看整篇字的佈局,即章法,力求落筆要穩、輕重得體、錯落有致、道法自然,那麼整篇字寫出來看起來才美觀舒服。此外,寫字忌不學“走”就想“跑”,不“臨”貼就“出”貼,遊走江湖、龍飛鳳舞!



視界有理


字要寫得好,且整篇字都要寫美觀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到的,是需實踐出真知的:

1.從發萌讀幼兒園或小學開始,就要養成好好學習,天天向上之習慣,尊敬師長,上課認真聽講,勤奮學習,努力完或筆下作業。

2.在方格語文或作文本上練寫字基本功,認真去識別字體,間架結構,筆順筆劃,簡體對應的繁體或異體字,操練2~4種自己酷愛的字體,只要功夫深,鐵棒磨成針。

3.一般寫字,注意掌控筆劃少的字架構要寬鬆,筆劃距離拉開些,筆劃多而複雜的字架構拉攏,筆劃距離緊湊拉近些,這樣才能形成整篇字的大小勻稱,寬鬆緊密度合適,形成整篇都美觀。

4.寫字最為練功的是毛筆字,若常用毛筆排筆去弄文舞墨,堅持八年十年,書法家的傳承非你莫屬。下筆伊始,勤學苦練,接收老師的指導點撥,要有恆心信心,通過堅持不懈的努力,定會收到事半功倍之效果的。

總之,字要整篇美觀,途徑手法,功夫功底,意識意志,長期研習等等還可道出十條二十條都不止,在此僅作拋磚引玉,餘者不再贅述了。


建設者築跡


樓主提的問題簡單說之就是:如何經營章法?

建議樓主平時在學習的碑帖裡多留意多學習,話不多說,附本人作品一副。



青翁文化


1.如果單個字書寫不是很好看,那麼儘量工整,寫大一點。

2.如果不能很好的把握字的間距、大小,那麼儘可能對齊。除了豎向注意對齊字符的間距之外,單行文字的中心基本都在一條水平線上,不要上下抖動。這條很重要,即便單個字很好看,不注意段落文字的排布,看起來也會很亂,不好看。

3.切忌把字寫的很小還一上一下歪歪扭扭。


縱雪行川


這個問題比較複雜,我覺得至少應該從以下三個方面考慮:

一是筆畫要寫好,筆畫是一個字的最基本要素。只有把筆畫寫好才能把這個字寫好,關於如何寫好筆畫前人總結出了永字八法。

二是單個字寫好,也就是結體。結體通俗地說就是間架結構,安排好各個筆畫之間的穿插、濃密、呼應等等關係。唐朝歐陽詢總結了《三十六法》。

三是謀篇佈局,也就是處理好字與字、行與行、段與段之間的關係。哪個字要大哪個字要小、什麼時候疏什麼時候密、什麼時候平正什麼時候險絕……這方面最考驗書寫者的基本功以及書法的藝術修養,只能多看多臨古碑帖。

以上是傳統毛筆字的基本方法。當然,對於硬筆字來說同樣適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