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再迎好消息!博物館紛紛拿出“看家寶貝”祝福,武漢加油

三毛遊 - 全球旅行文化內容知識平臺

新冠疫情再迎好消息!博物館紛紛拿出“看家寶貝”祝福,武漢加油


今天,“抗疫”再次迎來好消息

截至昨日,全國新增確診病例降至3位數!


新冠疫情再迎好消息!博物館紛紛拿出“看家寶貝”祝福,武漢加油


在“戰疫”一線工作者全力以赴的戰鬥之後,疫情的情況不斷好轉,“抗疫”勝利指日可待!


正所謂:一方有難,八方支援。


最近微博上也發起了 #文物系荊楚祝福頌祖國# 的文物接力活動,通過精美的文物海報接力,為這場“戰役”匯聚精神力量。


天南地北的博物館紛紛爆照,獻上自家“當家寶貝”的珍藏照!


新冠疫情再迎好消息!博物館紛紛拿出“看家寶貝”祝福,武漢加油


首先出場的是中國文博,借金沙遺址博物館的太陽神鳥金飾,作為第一棒發起了這場接力活動。


神鳥繞日而飛,代表古人對光明的嚮往,表達了和諧包容的寓意。此時的我們正一起為湖北加油,為中國加油,神鳥繞日,萬眾一心!長夜終將迎來光明!


國之重器,鼎力相助


既然要參加接力,那肯定要搬出館內“最有分量”的那個寶貝啦!


新冠疫情再迎好消息!博物館紛紛拿出“看家寶貝”祝福,武漢加油

西周大克鼎,現藏於上海博物館。國之重器,大愛無邊。有了跨越山川河海的各方“鼎力相助”,全國人民萬眾一心,同心協力,我們定能克疫制勝,早日迎得春和景明,風月同天。


新冠疫情再迎好消息!博物館紛紛拿出“看家寶貝”祝福,武漢加油

楚大鼎,現藏於安徽博物院,前足足跟和左腹下外壁各刻“安邦”二字,體現了這件大鼎是安邦定國的重器。面對疫情,全國人民鼎力相助,萬眾一心,共克時艱,打贏戰“疫”!


新冠疫情再迎好消息!博物館紛紛拿出“看家寶貝”祝福,武漢加油

楚王鼎,現藏於天津博物館,記載了楚幽王為慶祝勝利用繳獲的兵器鑄成此鼎的史實。今天,代表津楚人民心連心,全國各地鼎力相助,一定能早日抗“疫”勝利。


新冠疫情再迎好消息!博物館紛紛拿出“看家寶貝”祝福,武漢加油

寧夏博物館派出了鎮館之寶:西夏石雕力士志文支座。堅硬的質地、有力的線條、磅礴的氣勢等表現了負重者堅韌不拔的毅力,彰顯了決不為困難所屈服的氣概。寓意全國人民勠力同心,力挺武漢,眾志成城,風雨共擔。


新冠疫情再迎好消息!博物館紛紛拿出“看家寶貝”祝福,武漢加油

宋代大晟編鐘,開封市博物館的大寶貝。大晟,光明盛大之意,編鐘,奏響祥瑞之音。待到山花爛漫時,鐘鳴捷報傳!


新冠疫情再迎好消息!博物館紛紛拿出“看家寶貝”祝福,武漢加油

長沙博物館aka CSM,派出了商代象紋大銅鐃,它是迄今為止我國發現的商周銅鐃中最大的一件。“兩湖同氣連枝,南北風月共天!”讓我們奏響雄渾的鐃樂,同心協力,為戰鬥在抗疫一線的勇士們加油!


新冠疫情再迎好消息!博物館紛紛拿出“看家寶貝”祝福,武漢加油

西周楚公逆鐘,現藏於山西博物院。鍾裡有銘文,記述了楚公逆為祭祀祖先出徵,得到大量銅後作此編鐘。晉楚之好,共克時艱!


新冠疫情再迎好消息!博物館紛紛拿出“看家寶貝”祝福,武漢加油

在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的公祭廣場上有一座和平大鐘,這是2003年旅日華僑林伯耀、林同春等14位愛國僑胞捐資鑄造並捐贈的。讓我們共同祈禱,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早日結束!


瑞獸出征,凜凜威風


新冠疫情再迎好消息!博物館紛紛拿出“看家寶貝”祝福,武漢加油

陝西曆史博物館的戰國錯金杜虎符代表了艱苦卓絕、不屈不撓的精神銘刻在老秦人的血脈當中,赳赳老秦,聞風喪膽;疫情當前,豈曰無衣? 我們當“同心合力,慷慨戰疫”,不管風吹浪打,勝似閒庭信步,江城回春之日必不久矣。


新冠疫情再迎好消息!博物館紛紛拿出“看家寶貝”祝福,武漢加油

甘肅省博物館使出一招“馬踏肺炎”,不對,是馬踏飛燕。銅奔馬出土於甘肅武威雷臺漢墓,是中國旅遊標誌。我們也必將戰勝疫情,像天馬一般傲視凌空,一往無前!


新冠疫情再迎好消息!博物館紛紛拿出“看家寶貝”祝福,武漢加油

新冠疫情再迎好消息!博物館紛紛拿出“看家寶貝”祝福,武漢加油

“春風楊柳萬千條,六億神州盡舜堯。紅雨隨心翻作浪,青山著意化為橋。天連五嶺銀鋤落,地動三河鐵臂搖。借問瘟君欲何往,紙船明燭照天燒。”我堆派出館藏文物大立人、嵌綠松石銅虎傳遞美好祝福,向在一線奮鬥的工作者們致敬!祈願全國人民能夠早日摘下口罩,走出家門,看遍人間好風光!


新冠疫情再迎好消息!博物館紛紛拿出“看家寶貝”祝福,武漢加油

中國人從古代開始就通過焚香來抑制黴菌、驅除穢氣、祛除疾病。這個香薰爐造型為“天之四靈”之一的朱雀,天之四靈,以正四方,朱雀為南方的守護神,守護湖北同胞早日擺脫病毒的侵擾。臨沂市博物館攜神雀負雛銜魚銅燻爐,願雀引祥瑞,山河無恙。


新冠疫情再迎好消息!博物館紛紛拿出“看家寶貝”祝福,武漢加油

咸陽博物院派出辟邪神獸,漢代玉辟邪。 辟邪是中國古代傳說中的神獸,似獅形,有翼有角,威武兇猛,闢除邪崇。玉辟邪則是驅邪穢、除不祥的神聖寶物。那些溫潤可愛的美玉,蘊藏著超然之力,足以辟邪驅疾,佑護生靈。


新冠疫情再迎好消息!博物館紛紛拿出“看家寶貝”祝福,武漢加油

這隻鎮水獸來自郭守敬紀念館,是傳說中的龍生九子之一,生來好喜波弄水,常常出現在石橋欄杆頂端。
位於元代科學家郭守敬貫通的通惠河上第一閘——澄清上閘(今萬寧橋)下的幾隻鎮水獸,它們如虎伏地,樣子剛猛威武,鎮守一方水土,保佑一方安寧!
企盼國家安定昌盛,人民幸福康寧,是人們自古以來的願望。一場疫情打破了這份寧靜,但是面對疫情,我們眾志成城,定能大獲全勝!


新冠疫情再迎好消息!博物館紛紛拿出“看家寶貝”祝福,武漢加油

徐州博物館派出代表:龍形玉佩。龍體豐腴,張口露齒,龍爪簡化變形,龍尾呈鳳尾形。龍身上下透雕雲紋,祥雲繚繞。整條龍鬛毛飛揚,威風凜凜。楚風漢韻,同氣連枝。四海一家齊心力,龍騰萬里戰疫情!


新冠疫情再迎好消息!博物館紛紛拿出“看家寶貝”祝福,武漢加油

西安城牆收藏的戧脊獸,不僅有固定屋脊與避雷之用,更蘊含著中華傳統文化中祈福驅邪之意。


新冠疫情再迎好消息!博物館紛紛拿出“看家寶貝”祝福,武漢加油

天津博物館和天津美術館就用一隻南北朝時期的黃玉瑞獸表達了決心:眾志成城,戰疫必勝!


新冠疫情再迎好消息!博物館紛紛拿出“看家寶貝”祝福,武漢加油

在雲南省博物館和湖北省博物館,都有一件文物反映了同一個題材——大鵬金翅鳥。大鵬金翅鳥在佛典中的梵語名稱叫“迦樓羅”,在佛教傳說中,它是佛祖釋迦牟尼的護法神鳥,為“天龍八部”之一。傳說金翅鳥原來是一種很兇的大鳥,可懾服諸龍,體積很大,展翅時可達336萬里,以龍為食,使龍族苦不堪言。後來金翅鳥皈依佛法,成為佛教的護法神。面對疫情,我們必將取得最後的勝利!大鵬展翅,國泰民安。


攻無不克,戰役必勝


新冠疫情再迎好消息!博物館紛紛拿出“看家寶貝”祝福,武漢加油

新冠疫情再迎好消息!博物館紛紛拿出“看家寶貝”祝福,武漢加油

新冠疫情再迎好消息!博物館紛紛拿出“看家寶貝”祝福,武漢加油

湖南省博物館攜“戉王州句”銅劍、楚公jia銅戈、琉璃矛三件文物來為打贏防控疫情阻擊戰齊“加油”,一起共唱秦人的出征曲:《詩經·國風·秦風》。“豈曰無衣?與子同裳。王於興師,修我甲兵。與子偕行!”


新冠疫情再迎好消息!博物館紛紛拿出“看家寶貝”祝福,武漢加油

冑是用於防護頭頸,在刀光劍影、兵戈鐵馬的戰場,護衛尤為重要。江西省博物館藏的這件青銅冑鑄造科學,設計精美,是現存最完美的古代青銅冑,為青銅兵器之珍。疫情就是命令,疫場如戰場。修我甲冑,護佑中華,戰“疫”必勝!


新冠疫情再迎好消息!博物館紛紛拿出“看家寶貝”祝福,武漢加油

新冠疫情再迎好消息!博物館紛紛拿出“看家寶貝”祝福,武漢加油

新冠疫情再迎好消息!博物館紛紛拿出“看家寶貝”祝福,武漢加油

新冠疫情再迎好消息!博物館紛紛拿出“看家寶貝”祝福,武漢加油

意外藝術為湖北省博物館的幾件傳家寶畫了出來,等到勝利的那一天,我們痛飲慶功酒,擊缶而歌!看越王勾踐劍閃爍千年寒光,聽曾侯乙編鐘奏響繁盛之音,人間常浴火,泛起涅槃光,荊楚大地文物為湖北加油,穩住,我們能贏!


新冠疫情再迎好消息!博物館紛紛拿出“看家寶貝”祝福,武漢加油

閩博攜西周青銅劍,聯手戰“疫”!


新冠疫情再迎好消息!博物館紛紛拿出“看家寶貝”祝福,武漢加油

辛亥革命武昌起義紀念館掏出了他的老傢伙:漢陽造步槍。這把槍幾乎無役不與,武昌起義打響第一槍用的它,抗美援朝也是用它,今天,用在“戰疫”上,希望早日打贏“抗疫戰爭”!


人神共助,庇佑中華


新冠疫情再迎好消息!博物館紛紛拿出“看家寶貝”祝福,武漢加油

金沙遺址博物館的大金面具,我們也叫它 “大金” 。它來自3000年前的古蜀國,一向樂觀開放、積極向上的古蜀人,從不缺乏的就是信心和微笑。在這個特殊時期,我們除了堅定信心,更要用科學嚴謹的態度做好防疫。出門口罩掩護,待到春暖花開再相見時,微笑也會格外美麗!


新冠疫情再迎好消息!博物館紛紛拿出“看家寶貝”祝福,武漢加油

越地梵音,洗滌心靈。這件菩薩像頭上戴三朵簪花,額髮作三瓣下弧懸垂,頂飾插花寶瓶,形態傳神。身後有淺刻鉤形火焰紋的大蓮瓣形通身背光,相信勝利的曙光就在前方!


新冠疫情再迎好消息!博物館紛紛拿出“看家寶貝”祝福,武漢加油

青州市博物館請來了這尊佛,有“齊魯瑰寶”的美譽,被觀眾朋友們稱作“青州微笑”。在當前抗擊疫情的關鍵時刻,願佛光庇佑,“雷火”除瘟。


新冠疫情再迎好消息!博物館紛紛拿出“看家寶貝”祝福,武漢加油

夔州博物館派來的這尊清代銅胎貼金千手觀音,共有42隻手,頭戴發冠,手中或執法器或施法印,赤足著地。正中雙手施予願印,能夠滿足人們所有的願望。現在,要滿足的最大祈願就是早日消除疫情,迎來暖春。


新冠疫情再迎好消息!博物館紛紛拿出“看家寶貝”祝福,武漢加油

強大的藥師佛請求出戰!藥師佛是東方淨琉璃世界之教主,又稱大醫王佛,祈求消災延壽。僅以觀復博物館藏17世紀藥師佛造像,為武漢人民祈福!為中國人民祈福!


新冠疫情再迎好消息!博物館紛紛拿出“看家寶貝”祝福,武漢加油

秦始皇陵出來的跪射俑,目光堅定,眾志成城,全民戰“疫”,民齊者強!

(陝西文物局@漢唐網:感謝網友給兵馬俑“戴上口罩”)


新冠疫情再迎好消息!博物館紛紛拿出“看家寶貝”祝福,武漢加油

山西省藝術博物館大氣,一下請出關公和常陽天尊。此青銅關羽提刀跨馬像是全國罕見的真人大小比例的關公像,關公抬首昂胸,手提青龍偃月刀,安若泰山卻不乏震懾之威。武聖坐鎮,病魔散去。


新冠疫情再迎好消息!博物館紛紛拿出“看家寶貝”祝福,武漢加油

常陽天尊(即老子)像面相豐頤,細目微眯,長髯垂胸,右手執扇和拂塵,左手憑几而放。史料記載老子出關寓意祥瑞降臨,否極泰來。


新冠疫情再迎好消息!博物館紛紛拿出“看家寶貝”祝福,武漢加油

這件【銅燈俑】為東漢時期器物。該器物為一裸體男子形象,呈跪坐狀。男子雙手分別向兩側平伸,手中各持一圓形燈盤;頭昂立:頭頂上又立一圓形燈盤。地層疊壓,燈盤熄滅千年。在南中大姓庇佑下,俑燈卻得以借青銅身軀延續文明之光。文明之光凝聚民族希望,希望之光造就八方支援。


新冠疫情再迎好消息!博物館紛紛拿出“看家寶貝”祝福,武漢加油

雕楠木布袋和尚,藏於山東省博物館,描述了布袋和尚與童子嬉戲的畫面,刀法深峻,磨工精細,形神兼備。疫情解除之日,我們一起笑哈哈!


新冠疫情再迎好消息!博物館紛紛拿出“看家寶貝”祝福,武漢加油

湖南省博物館為兄弟送來一堆門神。“門神來也,驅邪納福,戰疫必勝!”門神秦叔寶和尉遲恭恐怕是中國民間“人氣最高”的門神組合了,被人們寄予了驅邪擋煞、迎祥納福的美好心願。


現實生活中,今年春節至今我們的“門神”無疑是堅守一線的醫護人員和每一位在疫情前線的工作者們,感謝這些最美“逆行者”的辛勤付出,眾志成城共克時艱,這場戰疫我們必勝!


祈願平安,共盼春來


新冠疫情再迎好消息!博物館紛紛拿出“看家寶貝”祝福,武漢加油

偽滿皇宮博物院:七寶燒紅地小花瓶,此瓶為一對,造型奇特,瓶身有兩組對稱凹線,通體棗紅色琺琅地,釉色精緻,明燦瑩潤,所繪樹木和花鳥氣韻雅緻,生機盎然。藉此瓶,寓平安、待春輝,祈願中國大地綠樹清風為伴,紅花鳥鳴相隨!


新冠疫情再迎好消息!博物館紛紛拿出“看家寶貝”祝福,武漢加油

蘇州博物館可不只是好看!在中國的傳統文化中,鹿的發音跟福祿壽中的祿相同。而且在古人的心目中,鹿不僅代表長壽,更是政權的象徵。因此這件鹿頭尊有著福祿雙全,松鹿同春等眾多吉祥美好的寓意。“松鹿同春,國泰民安”祝福湖北、祝福中國。


新冠疫情再迎好消息!博物館紛紛拿出“看家寶貝”祝福,武漢加油

國博君用館藏漢代鎏金“中國大寧”神獸紋鏡送上祝福!這面銅鏡鏡背鎏金,圓鈕,柿蒂紋鈕座。鏡外緣上一週有篆書銘文“……以視玉容兮,闢去不羊(祥)。中國大寧,子孫益昌……”表達了對國家安定繁榮的美好祝願。


新冠疫情再迎好消息!博物館紛紛拿出“看家寶貝”祝福,武漢加油

漢代長樂未央瓦當,在中國傳統吉祥圖案中較常見。“長樂未央”是漢代常見的吉語之一。意為:天子與各地諸侯長和,則國能傳之”千秋萬歲”。西漢長安亦有“長樂宮”與“未央宮”。千年之後,雖地處長安,仍心繫荊楚。願以長安之名保佑長治久安,以秦磚漢瓦祈求長樂未央,願中國千秋不衰,患難回憶長毋相忘。


新冠疫情再迎好消息!博物館紛紛拿出“看家寶貝”祝福,武漢加油

青海省博物館的小寶貝:舞蹈紋彩陶盆,來自5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時代。上面畫著手拉手跳舞的人們,連臂踏歌,有人猜測這是鍋莊舞。即使千年過去,這樣的舞蹈並沒有消失,待疫情結束,我們仍然會拉起手跳著人類原始純真的舞姿,攜手同心,勇毅篤行。


新冠疫情再迎好消息!博物館紛紛拿出“看家寶貝”祝福,武漢加油

南越國宮署遺址出土了大量南越國“萬歲”文字瓦當,體形較大,並模印篆書的“萬歲”二字,屬於秦漢時文字瓦當的一種。“萬歲”象徵長壽,我們藉此祝願祖國千秋萬歲,福祉延綿。


新冠疫情再迎好消息!博物館紛紛拿出“看家寶貝”祝福,武漢加油

風雨同舟,打贏戰“疫”!小川川帶來了鎮館之寶【戰國嵌錯宴樂攻戰紋銅壺】,有顏任性的國寶,這可沒“壺”說。僅有40釐米高的銅壺壺身上,竟刻畫了200多個不同的人物。面對疫情,這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只要我們萬眾一心,一定能共克時艱!


新冠疫情再迎好消息!博物館紛紛拿出“看家寶貝”祝福,武漢加油

清代潮州金漆木雕瓶花門肚,現藏於廣東省博物館。在廣東諧音文化裡,花瓶寓意平平安安,願千里無事,唯見平安!


豈曰無衣,與子同裳


新冠疫情再迎好消息!博物館紛紛拿出“看家寶貝”祝福,武漢加油

湘博攜硃紅菱紋羅絲綿袍,一曲《詩經·國風·秦風》響起:“豈曰無衣?與子同裳。”以前,這是一首振奮人心的戰歌,如今,跟隨著激情的旋律,共同“戰疫”,萬眾一心,共渡難關!


新冠疫情再迎好消息!博物館紛紛拿出“看家寶貝”祝福,武漢加油

廣西民族博物館帶來壯族萬壽花紋織錦被面,壯錦興於宋,盛於明清,為中國四大名錦之一。該幅壯錦被面絲棉混織,萬字延綿、百花捧壽,寄託著壯鄉兒女吉祥深厚的殷殷祝福。織錦成被,願春回大地,暖被神州,再看我盛世中華多錦繡!


新冠疫情再迎好消息!博物館紛紛拿出“看家寶貝”祝福,武漢加油

這件“五星出東方利中國錦護臂”藏於新疆博物館,是古代射箭時的護臂。其間織出“五星出東方利中國”吉語文字,被譽為20世紀中國考古學最偉大的發現之一。新疆沙埋綠洲“精絕”古國遺址出土的“五星”錦護臂,蘊含著深厚的中華文化內涵,八字吉祥祈語,至今護佑著中華大地。


新冠疫情再迎好消息!博物館紛紛拿出“看家寶貝”祝福,武漢加油

中國絲綢博物館攜館藏文物“恩澤錦”送上祝福。織錦用連續的雲氣紋作骨架,雲氣中分佈著立鳥、羽人、身帶豹斑的辟邪、神鹿和猛虎等神獸。這些神獸以及文字都寄託著人們對於生命的祝福,對未來的美好期盼。


同氣連枝,共盼春來


新冠疫情再迎好消息!博物館紛紛拿出“看家寶貝”祝福,武漢加油

骨簪,是海南黎族婦女的珍貴頭飾,用獸骨或牛骨等材質經過多道複雜工序雕刻而成,外形為一側身人頭像。骨簪材質獨特,造型別致,雕刻精細,一般是黎族男子手工製作而成,送給女子的定情信物。一簪定情,瓊鄂一心!


新冠疫情再迎好消息!博物館紛紛拿出“看家寶貝”祝福,武漢加油

飛天,是敦煌壁畫中最具代表性的形象,指飛於空中,以歌舞、香花等供養諸佛菩薩之天人。其表現方式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有升騰、開朗、樂觀之意,所以世代相傳,為人們所喜愛,是一種祥瑞的象徵。飛天在造型上集中了人間最善良、最美麗的形象,使人覺得親切併產生佑護感。讓我們一起萬眾一心,與愛同行。


新冠疫情再迎好消息!博物館紛紛拿出“看家寶貝”祝福,武漢加油

左側:明代金錠,藏於湖北省博物館。這是現存唯一一件有銘文記載的與鄭和下西洋有關的文物。右側:戰國時期楚國郢爰,瀋陽金融博物館鎮館之寶,郢爰,戰國時期楚國的黃金貨幣。我們將這兩枚寶貴的金幣拼到一起,寓意荊楚文明與遼瀋大地密不可分,赤心抗疫,情比金堅。


新冠疫情再迎好消息!博物館紛紛拿出“看家寶貝”祝福,武漢加油

長相思,勿相忘。這是漢景帝之子江都王劉非贈予他的妃子淳于嬰兒的定情信物。暗藏著美麗的誓言,它像兵符一樣,自中間一分為二,兩個半扇的內壁分別以陰陽文刻著“長毋相忘”四個字。華夏齊心,荊楚復安寧!與你同在,共克疫情。


新冠疫情再迎好消息!博物館紛紛拿出“看家寶貝”祝福,武漢加油

兩件玉器分別出土于山西芮城清涼寺和湖北天門石家河,在相距千里的兩地發現了四千年前製作工藝及藝術風格如出一轍的玉器,這正是中華民族一脈同氣,守望相助的見證!


新冠疫情再迎好消息!博物館紛紛拿出“看家寶貝”祝福,武漢加油

雕塑《軍民魚水情》陳列於平津戰役紀念館展廳內。“軍之所在,民之心安。” 今天,戰鬥在抗擊新型冠狀病毒的醫務人員、解放軍戰士,衝在了戰“疫”的第一線,我們必將取得這場戰“疫”的勝利!


山川異域,風月同天


除了華夏大地,還有不少漂洋過海而來的祝福。


新冠疫情再迎好消息!博物館紛紛拿出“看家寶貝”祝福,武漢加油

法蘭西軍事博物館用拿破崙在著名的奧斯特里茨戰役中所佩戴的劍來參加此次接力活動。在這場戰役中75,000人的法國軍隊在拿破崙的指揮下,在波西米亞的奧斯特利茨村取得了對87,000人俄羅斯-奧地利聯軍的決定性勝利。法蘭西軍事博物館心繫中國,心繫武漢,利刃出鞘,一起共克疫情!


新冠疫情再迎好消息!博物館紛紛拿出“看家寶貝”祝福,武漢加油

巴黎畢加索博物館用互相扶持的《兩兄弟》向我們表達由衷的祝福,我們萬眾一心,終將取得最後的勝利!


新冠疫情再迎好消息!博物館紛紛拿出“看家寶貝”祝福,武漢加油

盧浮宮把他的鎮館之寶《蒙娜麗莎》給拿出來了,用蒙娜麗莎最美妙的微笑,送上最真誠的祝福。盧浮宮博物館雖是一座海外博物館,但此刻和中國在一起,和武漢在一起!四海一家,共渡難關。


新冠疫情再迎好消息!博物館紛紛拿出“看家寶貝”祝福,武漢加油

法國吉美國立亞洲藝術博物館在這個特殊的時期,時刻關心發生在中國的疫情,博物館全體工作人員與所有的中國朋友一起共克時艱。


這件唐代女俑身材頎長,削肩蜂腰,頭梳雙鬟,柳眉鳳目,高鼻朱唇,頸戴項鍊。身穿闊袖襦,外罩貢領翹肩半臂,下著曳地長裙,前腰佩繡花蔽膝,臂飾釧鐲,雙手抬舉至胸前,食指伸出,神態虔誠。在青山間翩翩起舞,祈禱中國疫情較快消散,所有的醫務人員能夠脫下“戰袍”。


新冠疫情再迎好消息!博物館紛紛拿出“看家寶貝”祝福,武漢加油


面對疫情,人們萬眾一心,共同“戰疫”,只為盼到寒冬消去,暖春到來。


勝利的日子指日可待,全國文博人眾志成城,文博一家親,祝福頌祖國!這場博物館文物接力傳遞祝福的活動,持續點燃著中華兒女的鬥志。


最後,武漢博物館以一隻青花“四愛圖”梅瓶向全國人民致以最真誠的感謝。


新冠疫情再迎好消息!博物館紛紛拿出“看家寶貝”祝福,武漢加油


圖片來源:@中國文博,及各大博物館官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