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若兩人五

判若兩人五

趙十一養了一隻狗,他對狗很是要面子的,有人的時候他給狗喂肉,沒人在的時候他給狗吃屎。其實按狗的立場來說也沒什麼未嘗不可:都是吃,偶爾還換了換口味,虧了還經常能見到個人啥的,否則不得光吃屎?

趙十一還是一個要面子的人。否則,他不能扮兩樣。

狗,是個實誠又愚昧、說其無知還是一個略微有知甚至是錯知的東西。他是忠誠的基因裡突變了一些奴才的基因。這點還是比較不錯的,更充分體現和突出了主人翁的主人地位。

趙十三是個熊人。她和趙十一是鄰居,一個村的,雖然一個叫十一、一個叫十三,她們倆切實從倫理上來講沒有什麼關係。縱使是別的地方真有,大家也是不敢、不肯光明正大的認可。

一天趙十三在小區裡遛彎兒遇見趙十一練狗,倆人交流起來。趙十一逞能的精神十分觸動並且積極起來,給狗慷慨的餵了肉並且做了力所能及的表演。十三大喜歡。賞完,開心道別、熱情分開,回家了。十三到家後,去陽臺簡單清理洗刷,無意往樓下看了看,恰逢看到趙十一在離垃圾堆不遠處的稀疏小林子裡蹲著,還把剛剛表演過的狗拴在了不遠處的一個小樹上。十三,好奇心頓時暴漲,趴在窗子上使了勁兒的瞅、看。

堅持了一會兒,終於看到趙十一起來了,把狗牽了過去——

到了剛剛他蹲過的附近……

噁心的趙十三差點吐出來。稍微一克制,頓時又差了笑了上來:終於坐實了!自此以後,傳播是內容配上了人證、物證,甚至連趙十一家的狗都能出來作證了。

……

故事兒是故事兒,人啊,總是活在現實世界的真真假假裡。每個人的一生都是自己與現實的博弈。所以中國有句經典叫“慎獨”。有奈的唱著歡悅的戲、無奈的演著苦楚的戲,都是歲月的戲子。任何一種完美都是暫時沒有拆穿的騙局。一個人長久的孤獨才能最真實貼近本我、真我。只要進入群體一切都會譁然質變,這點如同蝗蟲。這一切都有它們真實的道理和作用,確實毋容置疑。

今年有一個願望。

如此的年景就只有那一個願望了——

想穿上精神病醫院的病號服,去真實的山水相間景色優美的海邊坐坐,和陌生的路人真實的聊聊,真誠、真實的溝通溝通。

——看看、比比誰病的更厲害、誰驚詫的更狠、誰更有忍耐度、誰能更愚昧、更無知……

聽個一首歌,感觸深邃的新式民謠。我也寫一首吧:

《傻2的世間》

我願去藍天抓兩隻鴿兒

回來我們能有吃有喝

我願在這苦難的深重裡

唱著堅韌不可救藥的歌

這一年黃土有多厚

這一年黃河快斷了流

這一年的蒼天它早糊塗

這一天狗兒它不怕羞

我們一起喝著假裝的酒

他們一起吃著真實的肉

都在這個欺騙的歲月裡

我們都是那一幫無能的人

我沒有喝酒就醉了

我沒吃肉就飽了

世界沒有變得明顯荒蕪

世界卻變得十分糊塗

我們就是那一幫無能的人

我們都任由這世界昏沉

傻2的世間

判若兩人五


判若兩人五


判若兩人五


判若兩人五


判若兩人五


判若兩人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