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各地農村過年習俗大解密:(24)西藏人過年,藏曆新年吃古突

藏曆新年也叫“洛薩”,和漢族的春節一樣,是一年最大的節慶,也是拉薩一年中最為繁忙的季節。

全國各地農村過年習俗大解密:(24)西藏人過年,藏曆新年吃古突

藏曆新年與農曆新年時間相隔一般有三種:同一天,相差一天,相差一個月。

我身邊也有小夥伴說想去西藏過年,但擔心的問題太多:冷,吃的不習慣,怕自己融入不了他們的熱鬧......

全國各地農村過年習俗大解密:(24)西藏人過年,藏曆新年吃古突

其實真的不必擔心,西藏雖然是高海拔地區,但冬天的拉薩,太陽真的可暖和了,“日光之城”也不是白叫的。不但不冷,還可以收穫很多很多驚喜呢!

全國各地農村過年習俗大解密:(24)西藏人過年,藏曆新年吃古突

冬遊西藏,很多景點都免門票,交通住宿等也有優惠,讓你花比平時少一半的錢遊西藏,還能看到平時看不到的風景。

少了遊人如織的喧譁,藏區迴歸了它原本的面貌:最濃郁和最原味的雪域文化,天藍得徹底,信仰也更純粹。

全國各地農村過年習俗大解密:(24)西藏人過年,藏曆新年吃古突

相比我們已漸漸丟失的年味,西藏的年味兒更濃。

古突夜,吃一碗古突,收穫新年的寄寓。跟著藏民們手持火把,將舊年的“邪氣”“病魔”趕出家門,除舊迎新。

全國各地農村過年習俗大解密:(24)西藏人過年,藏曆新年吃古突

初一,藏民則會參加“搶水”,天不亮,家庭主婦便從河裡揹回“吉祥水”。

全國各地農村過年習俗大解密:(24)西藏人過年,藏曆新年吃古突

然後叫醒家人,長輩端來切瑪盒每人先抓幾粒,向天空拋去,表示祭天敬神,然後依次抓一點送進嘴裡,一家人互祝新年,然後敬青稞酒。吃罷,出門迎接“折嘎”藝人,討幾句吉利的話,送幾文吉利的賞錢。

全國各地農村過年習俗大解密:(24)西藏人過年,藏曆新年吃古突

初二,人們開始相互走訪、拜年、請客,見面互道的第一句話是“洛薩扎西德勒”(新年好吉祥如意)。親友登門拜年時,男主人手捧切瑪盒出門迎接客人,互祝“扎西德勒”,女主人提著披掛哈達的銅壺向客人敬酒。

全國各地農村過年習俗大解密:(24)西藏人過年,藏曆新年吃古突

客人先用右手無名指沾點酒,向空中、半空、地上彈三下,以示敬天、地和祖先(或者敬佛法僧三寶),然後小喝一口,主人把杯子倒滿,再喝一口,主人又會把杯子倒滿,這樣喝完三次,最後把杯子中的酒全部喝完。甜美的青稞酒,是藏曆新年最誘人的香氣!

全國各地農村過年習俗大解密:(24)西藏人過年,藏曆新年吃古突

初三,敬奉“屋脊神”,穿上盛裝的一家人登上自家屋頂,換上嶄新的五彩風馬旗,祈求新的一年裡五穀豐登、吉祥如意。

全國各地農村過年習俗大解密:(24)西藏人過年,藏曆新年吃古突

隨後煨燃桑柏枝,向空中拋撒糌粑,並歡呼著“索啊、索啊、格格索索拉加羅”,最後全家人聚在房頂上吃肉、喝酒、唱歌跳舞,共度“脫卓”儀式。

全國各地農村過年習俗大解密:(24)西藏人過年,藏曆新年吃古突

正月初四開始,各種文體表演成為了街頭巷尾的主要新年活動,擲骰子、跳鍋莊等豐富多彩的傳統節慶活動將一直持續到藏曆正月十五。

全國各地農村過年習俗大解密:(24)西藏人過年,藏曆新年吃古突

到了初五,去郊區看隆重的開犁禮,人們身著節日的盛裝,耕牛的犄角上插著彩旗和彩色羽毛,牛軛上披掛著綴滿貝殼和松石的綵緞,尾巴上繫著五彩繽紛的綢帶,花枝招展。再給它們喂上青稞酒等飯食,耕牛也高興了,新的一年才更興旺。

全國各地農村過年習俗大解密:(24)西藏人過年,藏曆新年吃古突

人們還會從家裡扛出一塊白色山石,這是去年從農田中請回收藏好的,再次恭恭敬敬安放回農田中央,稱為“阿媽色多”,意為“金石頭媽媽”,是莊稼的保護女神。然後人們會在地裡煨起桑煙,插上祈福幡,趕著牛,每耕出一畦撒一種作物,如豌豆、青稞、油菜籽等。開犁禮完畢,大家聚集一起,喝酒唱歌,歡慶節日,直到太陽西沉,盡興而歸。

全國各地農村過年習俗大解密:(24)西藏人過年,藏曆新年吃古突

除了個人家裡這濃烈的節日氛圍,在寺廟和廣場,還可以看到絕妙的“跳神法會”,藏曆十二月二十九為跳神節,人們穿著豔麗的服裝,戴上奇形怪狀的面具,在海螺、大鼓、嗩吶等樂器伴奏下,高歌狂舞,以示去舊迎新,驅邪降福。

全國各地農村過年習俗大解密:(24)西藏人過年,藏曆新年吃古突

全國各地農村過年習俗大解密:(24)西藏人過年,藏曆新年吃古突

和春節一樣,藏曆新年要持續到藏曆十五才算真正過完年。

值得注意的是,日喀則大部分地區和拉薩不一樣,那裡一般提前一個月過年,也就是說,十一月二十九就是他們的古突夜了。

全國各地農村過年習俗大解密:(24)西藏人過年,藏曆新年吃古突

體驗過了節日氛圍,再去周邊走走,看看真正空曠的原野,神山,聖湖,生靈,生活如斯,生命如斯。

全國各地農村過年習俗大解密:(24)西藏人過年,藏曆新年吃古突

全國各地農村過年習俗大解密:(24)西藏人過年,藏曆新年吃古突

做一回虔誠的膜拜者,靜靜等待飄落的雪......

附:藏曆年過年需準備的物品

切瑪盒

全國各地農村過年習俗大解密:(24)西藏人過年,藏曆新年吃古突

切瑪盒是精製的鬥型木盒,中間用板隔開。切瑪盒上畫“八寶吉祥圖”、“祥麟法輪”等圖案,切瑪盒板上刻有月亮和星星。右邊的盒子中裝糌粑,左邊的盒子中裝著炒麥粒。糌粑和麥粒壘成金字塔型,再插上表示祝福的“孜珠“、“五色麥穗”等裝飾,這些供品都是農牧民們用當年所收割的第一份農作物製成的,被人們稱為“普”。他們將“普”供奉給神靈,祈求來年風調雨順,莊稼豐收。

孜珠

全國各地農村過年習俗大解密:(24)西藏人過年,藏曆新年吃古突

酥油花,藏語稱為“孜珠”。孜珠的圖案種類較多,有“六長壽”、“吉祥八寶”、“和氣四瑞”等。每個圖案所表達的意義也不一樣,但大部分圖案所表述的是“萬事如意、長命百歲、家庭和睦”等吉祥的含義。酥油花是最傳統的孜珠。現在有石膏、塑料、木板雕刻製作的“孜珠”。

德嘎

全國各地農村過年習俗大解密:(24)西藏人過年,藏曆新年吃古突

“德嘎”就是把豐收果實供放在藏式櫃子上面,表示慶賀豐收,預祝新年吉祥如意。

“德嘎”的擺法:櫃子正中靠後放一個盤子,內放10~15層面食油炸果,下面放長(1~2尺)、寬(1~4寸)的,上面放小的,樣式像個塔,頂上放橘子,橘子上面放水果糖(糖紙一面是白色的)。油炸果的樣式有好幾種,如“卡賽”、“聶不下”、“賓多”等。

旁邊周圍和塔身空隙處擺上各種糖果、葡萄乾、桃子、核桃、豆類等。大盤兩邊各擺一個盤子,擺上3~5層油炸果,內容和擺法與大盤相同,再在兩邊放一個盤子,一個盤中放只綿羊頭或糌粑制羊頭,羊頭前額畫上星星和月亮,另一個盤中放上一塊磚茶,磚茶的上面一頭放一把鹽,一頭放一把鹼,中間放一塊沱茶,上面掛上一條雪白的哈達。

五色麥穗

全國各地農村過年習俗大解密:(24)西藏人過年,藏曆新年吃古突

插在切瑪上的裝飾,寓意祈求來年風調雨順,莊稼豐收。

隆過

全國各地農村過年習俗大解密:(24)西藏人過年,藏曆新年吃古突

藏曆新年前準備一個彩色酥油塑的羊頭,藏語叫做“隆過”。它一般擺設在佛龕前面、貢品的中央,是因為人們認為“羊”為吉祥之物,同時也祈盼五穀豐登,六畜興旺。

青稞幼苗

全國各地農村過年習俗大解密:(24)西藏人過年,藏曆新年吃古突

藏曆年前用水浸泡一碗青稞種子,使其在新年時節長出一、二寸長的青苗。藏曆新年時,擺在切瑪盒左側,預祝來年風調雨順。

香布

全國各地農村過年習俗大解密:(24)西藏人過年,藏曆新年吃古突

香布是藏式建築門窗上裝飾的五彩布料。藏族同胞的門窗以及屋內一般經常掛著香布進行裝飾,寓意吉祥祥和。藏曆新年到來之前一般會更換新的。

經幡樹

全國各地農村過年習俗大解密:(24)西藏人過年,藏曆新年吃古突

經幡樹,藏語稱“塔覺”,是將五彩經幡縫在樹枝上。把這樣的“經幡樹”插在屋頂上,以祈求在新的一年裡五穀豐登、吉祥如意、福運亨通,因此在西藏,家家戶戶的房頂上都可以看到隨風搖曳的經幡樹。

藏曆新年時,它們將被更換一新。經幡樹換新的日子一般選在藏曆新年初一過後某一個良辰吉日。這一天,全院的人都穿上節日盛裝,帶上節日食品和供品,聚集在屋頂上,舉行隆重而歡樂的“託桑”(祈福)儀式,併為自家的房頂更換五彩經幡樹。之後所有人一起在屋頂聚餐,互祝吉祥。

哈達

全國各地農村過年習俗大解密:(24)西藏人過年,藏曆新年吃古突

我是小陳,喜歡就請給作者點個關注吧,您的支持就是我寫作的動力,我後面會陸續分享更多關於過年的知識,可以關注一下隨時閱讀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