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慧嫻在樂壇的地位,憑的不只是《千千闕歌》

如果為華語樂壇建造一個博物館,能夠位列其中的就是所謂的“殿堂級歌手”。雖然每個人心中的答案各有不同,但陳慧嫻定是不容或缺的一位。儘管很多人把《千千闕歌》視為她的唯一聲音符號,但陳慧嫻在流行音樂裡的地位和影響力,並不是單單這一首歌所能表達的。


陳慧嫻在樂壇的地位,憑的不只是《千千闕歌》

音樂作品。提到陳慧嫻,第一時間想到《千千闕歌》並不突兀。因為在所有的粵語歌裡面,它絕對是最有分量的其中之一。不僅因為歌曲本身的旋律和歌詞帶來的悽美意境,更因為演唱者的真情流露和完美演繹。婉轉而不失細膩,溫暖卻沒有哀怨。陳慧嫻的演唱會版本雖充滿了離愁別緒,卻也哀而不傷,讓人產生超越時間和空間的情感共鳴。


陳慧嫻在樂壇的地位,憑的不只是《千千闕歌》

除卻《千千闕歌》,陳慧嫻同樣還有其他的優秀歌曲作為一個“殿堂級歌手”的支撐,比如《傻女》《人生何處不相逢》《飄雪》等。雖然這些歌曲在知名度和傳唱度比不上《千千闕歌》,但在粵語歌的範疇內,仍不失為傳世經典。而且,它們已經接受過了歲月和聽者的考驗,都是不可複製的粵語金曲。


陳慧嫻在樂壇的地位,憑的不只是《千千闕歌》

演唱功力。評價歌手的唱功要從演唱技巧和嗓音條件兩個方面著手,而陳慧嫻的歌唱技巧又可以分成兩個部分,即慢歌裡的深情和勁歌裡的節奏。她演唱的抒情歌情感真摯,悲涼又不讓人感到膩味,耐聽度也是極高。另外,陳慧嫻對抒情慢歌的把控還表現在,她可以輕易地通過歌唱把聽者帶入到自己的情緒氛圍,共鳴感實屬一流。這些在《千千闕歌》裡均有體現。


陳慧嫻在樂壇的地位,憑的不只是《千千闕歌》

快節奏的歌曲上面,陳慧嫻的把控同樣嫻熟,比如《凌晨舊戲》裡她是歡快活潑的小女孩,《跳舞街》裡則變成了凌厲霸道的御姐。相比較抒情慢歌裡的遊刃有餘,勁歌熱舞算不得陳慧嫻的強項,但她總能詮釋的恰到好處,不誇張,不燥烈,賞心悅目的同時又不覺得刻意。


陳慧嫻在樂壇的地位,憑的不只是《千千闕歌》


陳慧嫻的嗓音圓潤,咬字發音是正宗、地道的粵語歌味道,這在所有的流行歌手面,本身就是一個難得的先天優勢。而把古典和流行唱法融合到一起,陳慧嫻算是“集大成者”。情感分寸的拿捏、出眾的的嗓音條件和優雅成熟的演唱方式,共同造就了陳慧嫻獨有的風格。


陳慧嫻在樂壇的地位,憑的不只是《千千闕歌》


樂壇影響力。理論上說,陳慧嫻是一位純歌手,並不能夠進行編曲和作詞,但這絲毫沒有影響她在華語樂壇的地位和影響力。19歲出道的她,在樂壇裡待了6年便有了第一次的退出。但是在這短短的幾年間,她的唱片銷量和獎項數量,都達到了可以和梅豔芳相抗衡的高度,更不用說,她入道30年來所獲得的榮譽總數了。


陳慧嫻在樂壇的地位,憑的不只是《千千闕歌》

然而,堆砌的數字並不是陳慧嫻影響力的真正體現,讓我們對她心心不忘的,是記憶裡那位不可替代的歌手。陳慧嫻曾兩次退出過華語樂壇,雖然每一次的復出都不能延續之前的人氣,但她在歌迷心中的地位不會因此改變。在《千千闕歌》的歌聲裡沉醉的人,將會永記那一抹“哀傷的漂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