粟裕率部8分鐘攻克敵據點


粟裕率部8分鐘攻克敵據點


官陡門戰鬥後,新四軍部分參戰人員合影

1939年1月,為打擊日偽軍囂張氣焰、激勵當地人民群眾堅持抗戰,新四軍第二支隊副司令員粟裕率部成功襲擊位於安徽蕪湖的官陡門敵據點,整個戰鬥僅用時8分鐘。

官陡門,位於安徽省蕪湖市東北郊,距鐵路和飛機場(今灣裡機場)只有6公里,地理位置極為重要。1937年12月10日,日軍侵佔蕪湖後,就將官陡門建設為重要軍事據點。

官陡門據點與抗日根據地之間是河網地帶,遍佈日偽軍小型軍事據點。這些小型據點對我進攻部隊威脅很大,既容易發現我軍行蹤,還可能在我軍撤退時威脅或截斷歸路。此外,若新四軍進攻官陡門,各小型據點的日偽軍在半小時內就可增援官陡門之敵,附近機場的敵機不到兩分鐘便能飛到官陡門上空進行支援。並且,官陡門還能得到蕪湖日軍炮兵部隊的火力支援。正因如此,日偽軍認為官陡門據點非常安全。

周密偵察,針對訓練。為減少部隊損失,大量消滅敵人,粟裕在攻打官陡門前,周密組織偵察行動。我軍偵察人員喬裝成船工在官陡門附近活動,將該據點情況摸得一清二楚。由於自恃官陡門可隨時得到支援,敵在該據點的防守兵力只有300餘名偽軍,夜間警惕性不高。而且,官陡門據點位於扁擔河東西兩岸,兵力也比較分散。

針對偵察發現的情況,粟裕組織第二支隊第3團開展針對性訓練,主要是加強部隊的夜戰和白刃戰能力。針對行軍途中河流狀況複雜的情況,第二支隊提前對運輸船隻做好準備,對橋樑位置做好標記。在戰鬥前幾天,部隊還專門組織了夜間戰鬥演習。

隱蔽行軍,迷惑敵人。1939年1月18日清晨,粟裕在作簡短動員後,率領新四軍第二支隊第3團從狸橋鎮塔山劉村出發。

從狸橋鎮到官陡門據點應該直接向西,但為防止部隊行蹤被敵小型據點發現,粟裕採取迂迴曲折的行軍路線。先沿固城湖東岸北進,行軍25公里後即宿營。19日,部隊在原地停留大半天后,乘船進入當塗境內石臼湖。之後,在進入距離不遠的丹陽湖後,改乘預先準備好的船隻繼續西進。午夜,部隊迂迴穿插到距離官陡門40公里的一個村莊隱蔽下來。

20日13時,粟裕召集排以上幹部開會,具體分配各連任務,規定必須要在戰鬥打響後的20分鐘內結束戰鬥,然後迅速集結回撤。幹部們此時才明白粟裕帶領他們“繞圈子”的真正目的。粟裕此前並未向部隊傳達作戰意圖,有效減少了我軍作戰企圖被敵獲知的可能。22時,主力部隊抵達大閘,並從這裡渡河。為搶時間,部隊用繩子系在船兩頭,在兩岸來回拖拉牽引船隻,經兩個半小時緊張搶渡,部隊全部渡河。

臨機決斷,繼續奔襲。21日2時,部隊在行進至距官陡門約10公里處時,前方一條河流由於水過深無法涉水,只能乘船渡過。如走水路,部隊很可能因敵封鎖找不到渡船。如走陸路,就會多繞5公里,這對已連續行軍近9個小時的部隊來說不僅是個嚴峻考驗,而且一旦在天亮前無法趕到官陡門發起攻擊,整個計劃就將前功盡棄,甚至會陷入增援之敵的重兵包圍中。粟裕當機立斷,決定走陸路。部隊在黑夜中急行軍,巧妙通過頭道橋敵據點後,於4時抵達距官陡門約2公里的王石橋。按照預定作戰方案,粟裕率主力過橋,從西向東打,另一部則沿河東岸北進,實施夾擊。

突然攻擊,速戰速決。當部隊距官陡門不到1公里時,戰士們開始貼著堤壩斜面隱蔽前進。在距離官陡門只有幾百米的地方,部隊停止前進,突擊隊幹部率領兩名尖兵摸上前去偵察,發現敵兩名哨兵,同時也看清3層鐵絲網後面的地堡。偵察員返回報告情況,粟裕果斷髮出從側面發起進攻的命令。突擊隊迅速突破3層鐵絲網和其他障礙,衝進據點,第二梯隊隨後跟進。

官陡門據點兩岸間,只有1座寬約1米的小板橋貫通,分配作戰任務時,粟裕要求部隊:進入官陡門,必須首先搶佔小板橋,搶不到要受處分。第二梯隊衝到河邊,迅速奪下小板橋,然後過橋衝到河東,直接殺入東岸偽軍司令部,協助東岸部隊解決戰鬥。當週圍日偽軍反應過來,紛紛向官陡門據點增援時,粟裕早已率部隊押著俘虜,帶著戰利品安全撤走。

官陡門戰鬥,從發起到結束,只用時8分鐘,加上清掃戰場,也不過花了20分鐘。據戰後統計,我軍共殲滅偽軍200餘人,活捉57人,繳獲一大批槍支彈藥,偽軍司令因在蕪湖未歸僥倖漏網。此次戰鬥的勝利,挫敗了日偽軍對蕪湖、當塗等地實施分割、封鎖的計劃,為之後的抗日鬥爭創造了有利條件。

聽聞新四軍此次戰鬥勝利的消息,當地百姓交相稱讚:“四老闆,是天神,一飛飛到官陡門;黑頭鬼子呼呼睡,閻羅殿上已點名。四老闆,是天神,一飛飛到官陡門;這邊唱著凱歌去,那邊急煞了小日本。”


分享到:


相關文章: